有人说他是描述了一个事实,也有人说他是挑拨日本和美国的关系,还有人说他心底里对美国带有敌意。这些争议由于没有带着人生攻击的观点,倒是没有让陈康杰的粉丝有明显的反弹。基本的言论自由,在西方青年的心里还是拥护这个价值观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都没有阻挡一个事实,就是陈康杰的那首《世界上唯一的花》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火了,而且,还很快速的被人翻译成了英文和中文等版本。尤其是在日本,更是被“LONG日本”确定成了他们的会歌,一个星期不到,就蹿升到了日本公信榜的首位。
当然了,这一切都没有怎么放在陈康杰的心上,相对来说,他更关注自己对申办奥运的宣传是不是起到了效果,以及大家对《龙之心》是否抱有期待。
实际上,随着《龙之心》首映日子的临近,以及剪辑的宣传片不断的出现在媒体上,全球的“龙虾”对于陈康杰第一次银幕处女座是充满了十足期待的。何况,他这段时间就没有完全停止对《龙之心》的宣传,尤其是他在接受《明镜周刊》访问的时候,还着重宣扬了这部电影。
陈康杰是在除夕的当天回到家中,而且,这个时候家里面的所有一切过年准备都已经搞好,全家兄弟姐妹好几个,不管平时在忙什么,这个时候也都回到了二老的身边。
见到陈康杰回来,家人自然开心,可是他也挨了一阵炮轰。他们炮轰陈康杰不归家,更是炮轰他居然幼稚的去和别人赌命。
在家人的心里,那些所谓的信念或者真理,相比起陈康杰的安危来说,简直一文不值。对与错,是与非,他们不在乎,他们不关心,他们只在乎和关心陈康杰平平安安和长命百岁。
对于家人那种怀着浓厚的爱的炮轰,陈康杰也只能在承认错误,保证自己不会输的同时举手求饶。幸好他这回在欧美和日本带回了不少节日礼物,摆平了几个姐姐,要不然的话,恐怕会难以招架。
鹏城是一个外来移民城市,这里人口近千万,可是真正在当地有户口有房子的,一半不到,那根深蒂固的本地人就更少得可怜了。平时这个城市是很繁荣和拥挤的,全国各地的人来这里淘金,来这里打工,来这里找机会。现在过年了,随着那些打工者的陆续回老家,整个城市也随之冷清下来。在大街上,没有平时那么多的车,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即便主干道的大街和大楼上也做了一些节日的装扮,可也难以渲染出热闹的氛围。
“哎呀,我今天回家,是路程上最顺畅的一次,大道上见不到几辆车,从机场出来,一路无阻的就直接到家。”为了完全转移开针对自己的话题,在等年夜饭的当口,陈康杰对难得提前下班回来的父亲说道。
“切,从一个星期以前就这样了,你到火车站、汽车站去看看,哪里倒是全部被人潮挤满。”提前半个多月回来的陈璟整理着陈康杰从法国带回来的一条围巾,嗤之以鼻的说道。
即便收到了礼物,可是能呛陈康杰的时候,陈璟也不会吝惜。
“是,是,是,你看我,多孤陋寡闻啊。”在外面充满了霸气的陈康杰,在家里却是另一番夹着尾巴做人的状态。
“那些来打工的年轻人,百分之六七十都回老家了嘛,一年到头,年底的时候要想办法将他们送回去,开年了又要想办法将他们迎接回来,这个城市就像候鸟的迁徙地。”陈启刚感慨的说道。
“爸爸,我觉得吧,你们市委市政府就应该再开放一点,尤其是要允许更多的人落户和落地在这里才行。我大学毕业的几个同学到这里来找工作,他们都反应,在这里想融入这个城市十分困难。”已经大学毕业的陈梅坐在另一边说道。
“这不会像你说的那样简单,牵扯到城市的定位,牵扯到很多政策的指定,更牵扯到相关法规的修改,再说了。。。。。。”说到这里,陈启刚似乎想到了什么,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其他人都没有察觉到陈启刚的突然住嘴代表着什么,可敏感的陈康杰却有所悟。
“爸爸,你要调走了?”陈康杰脑子转了转,然后试探着问道。
第2167章 想去人民大会堂()
对于陈启刚的工作调动问题,在年夜饭上他并没有多谈。
既然是过除夕,吃年夜饭嘛,那当然是以大团圆的氛围为主,陈启刚一个一个的关心询问子女们的学习或者事业。平时,由于工作忙,再加上最小的陈康杰又带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头。所以平时兄弟姐妹们都不怎么和陈启刚谈各自的事情,就算有时候会打电话回家,也就是问好和报平安。
现在好不容易有这种机会,陈启刚当然也要表示一下关心。他对自己平时对子女关怀上面的疏忽其实是没有那么平静和淡定的,为父母者,哪有不关心子女的啊,他有时候也会惭愧的。只是因为自己工作很忙,子女也离开分布在五湖四海,那种促膝长谈的机会少之又少。
要满足全家老小十几个人的吃饭需求,要满满的一大桌子饭菜才可以。这一切都是母亲马芳琴领导陈玉琼和陈玉芬完成。
陈玉昶提出过建议,不用在家里吃,免得麻烦,可以到大酒店去包一桌即可,现在又不是没有钱,无需这样辛苦。
可是他的建议一出口就被马芳琴给骂回去。
马芳琴的目的到不是替子女们省钱,一顿饭几千块,几个子女不管是谁都可以轻易拿出来支付。
关键是,马芳琴觉得到外面去吃年夜饭,没有团圆的气氛,也失去了传统的感觉。另外,陈启发毕竟是市委书记,他的身份在这个城市还是比较敏感的,不管是跑到哪个酒店去吃饭,都有可能会造成一些话题,而现在恰恰又是他工作有移动迹象的时候。
再是家庭主妇,马芳琴这么多年的熏陶下来,她也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看着鱼贯端递上桌的各式各样的菜品,陈康杰食指大动,不停的咽口水。
马芳琴准备的这些菜,并不是多么的高档,尤其与那些大酒楼大酒店的比起来,更是无法比。一桌子菜,甚至是以家常菜为主,可恰恰就是家常菜,才最吸引人。
有人唱过那么一句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最想念的还是妈妈的味道。陈康杰当然吃过各种山珍海味,也品鉴过不少国家的所谓美食和佳肴。但是,他最喜欢最怀念的,始终还是母亲烧制出来的家常饭菜。
一年到头,全家人很难有这么齐全的时候。这顿其乐融融的年夜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而且,陈康杰还难得的陪父亲,哥哥和姐夫喝了一杯酒。
“老文,你哪天进京?我跟着你去。”帮陈康杰将酒杯拿开,陈梅递给他一杯饮料问道。
“你跟我去干嘛?”陈康杰问道。
“他能跟你去干嘛,当然是去你的首映礼啊。你不能只带她,我也要去。”陈璟帮着回答道。
“我说两位老姐啊,你们跟着我去干嘛啊,我是去工作,又不是去玩,如果想看电影,我到时候给你们两张正版影碟不就完了吗?”一听到他们要跟着去,陈康杰就有点头疼。
“切,你就算不给影碟,我们不会买票去看吗?我跟着你去,一不是为了追星,而不是为了看电影。”陈梅不屑的说道。
“就是,有你在,还用得着追星吗?有你在,还怕家里会没有碟子吗?你就算不给我们准备,那也要给老爸老妈准备,让他们都看看嘛。我们想跟着你去,是为了到人民大会堂里面瞧瞧,我们家,还就只有你和老爸去过人民大会堂,这不公平。”陈璟接着说道。
“老文,你的电影首映礼是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吗?要是这样的话,那我和你嫂子也要去,那是人民大会堂啊,咱们也见识见识,看是不是和电视中的不一样。”三哥陈玉昶放下酒杯,也插了进来。
“三哥,你捣什么乱啊,他们没见识你也没见识吗?怎么说也算企业家了嘛,你要想去,随便参加一个企业家联合会或者商会,就有机会去那里面开会了嘛。”陈康杰苦笑摇头道。
“等等,你说谁没见识啊?你说谁没见识啊?太刺人了吧,你讲清楚。”陈康杰刚损了三哥,六姐陈璟就发飙,一把抓住陈康杰的手膀子。
“燕子,你干什么呢你,放开老文,真是的,像什么话?”坐在她旁边的二姐立刻对陈璟的“粗鲁”斥责道。
“就是,你干嘛那么大反应啊,他又不止说你,人家菊花也被说了啊,她都没说话嘛。”大姐也站在陈康杰的一边。
皇帝爱长子,百姓偏幺儿。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常态现象。陈康杰作为全家人的骄傲,又年纪最小,当然是处处受到照顾和保护。
陈梅本来也想不服气的训陈康杰两句,结果大姐那么一说,她就说不出话来了。总不能刚被表扬了一句,马上就自打嘴巴嘛。所以她只瞪了陈康杰一眼,什么也没说出口。
“你们都偏心,难道耳朵听不见吗?是他先损我的呢,这世界上还有没有道理可言啊?”连续被针对,陈璟当然不服气,当然要抗争。
“道理,道理个屁,女孩子家家的,当着这么一大家人,对你弟弟动手动脚,像个什么话。别说他也没错,就算有点错,做姐姐的,难道不该让着吗?那人民大会堂有什么好看的啊,天天在电视上都能看到,还不是那个样子,真是没出息。有本事啊,以后靠自己的能耐踏进去。”如果说刚才两位姐姐的偏袒还算有所收敛的话,那马芳琴的保护就红果果的直接明了了。
接连受到批评和打击,陈璟一下子憋屈得不得了,整个人都快哭出来了。
见此情景,陈康杰赶紧抚慰:“对不起,对不起,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我不该那样说,哎呀,瞧我这张嘴,老姐,对不起,对不起你们。这样吧,你不是想跟着我去嘛,没问题,我初三去,我带上你。”
“哼,我现在不稀罕啊,要去你自己去,我不去了。”陈璟气呼呼的将头转到一边,压根不看陈康杰。
“哎呀,没出息,想去就去嘛,不想去就不去,不就是说了两句嘛,气什么气啊,你是姐姐,你气弟弟,光荣吗?老文,别理他们,自己干你自己的事情,懒得和他们瞎胡闹。”四姐陈美也是一个心直口快和大大咧咧的人,她毫无意外的也是站在陈康杰的一边。
陈康杰可不能真的不搭理,要不然,六姐还不知道会气到什么时候呢。大过年的,他可不希望弄得有人不愉快,何况,的确是他说话上没有注意。因此,陈康杰继续讨好和安抚。
“行了,行了,又不是什么大事。”一直没有发言的陈启刚作为一家之主,这时候发言做起了和事老。
“你的电影发布是选择在人民大会堂?这是不是太高调了啊,人民大会堂毕竟是**肃穆的地方嘛。”陈启刚接着认真的问了陈康杰一句。
即便陈康杰是娱乐界的大明星,陈启刚平时也不可能去关注娱乐新闻。要不是陈梅她们提起,陈启刚还不知道陈康杰的第一部自己主演的电影居然是选择在人民大会堂首映。
对此,他所看待的角度又会不同,他是从官员的角度去看待的。
“是啊,之前他们选择的是京城的政协礼堂,后来我觉得那个地方小了,就指示他们改在人民大会堂。”陈康杰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之所以会这么选,是完全从商业角度考虑的,要扩大影响力。而且,京城的政协礼堂也难以接待那么多的媒体记者以及相关人员。虽然人民大会堂是**肃穆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了嘛,一切都是要讲经济效益的,过年期间,人民大会堂是空着的,又没有会期,租出来用一下,可以得到一些收入,这对于减轻其维护的经费,是有好处的嘛。我这也是相当于替国家和全国人民省钱,互惠互利。”
“老爸,你现在是高级领导干部了,做事别那么小心翼翼的。这商业上的操作完全有它的市场规律,要是太低调了,是取不到好的利益结果的。商业上,很多时候就需要高调,这是我的感觉,不信你问问老三和老大。”二姐对陈启刚的态度不赞同。
“是的。”
“嗯。”老三和老大几乎同时点头同意。
陈玉昶和陈玉芬也都是自己在经营事业,他们对陈玉芬的说法当然是认同的,他们有切身体会。
当然了,如果他们的经商是靠陈启刚的关系或者权利,那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那种方式就需要低调,需要不引起注意,否则会被人盯上,带来麻烦和灾难。
可是他们并没有靠权力寻租发家致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靠正常的商业手段。而且,为了避嫌,他们每个人的公司总部都不在陈启刚主政的城市,相当于是异地经商了。
诚然,他们也并不是真的一点点都没有获得些照顾,可是那些并不违规,更不违法。他们赚钱,基本上还是靠实力和经营手法经营策略。
“好了,我也不是说不可以,我只是说别太高调嘛。”陈启刚有一种被挤兑后的无奈。
“他都巡回世界了,每天出现在报纸上,电视上,你指望他低调吗?他要是低调,哪里来的名气和声望啊。”陈璟带着气道。
第2168章 老爸的官可不白做()
年夜饭后,一家人聚拢在客厅一边看春晚一边热闹的聊天。
对看过的春晚,陈康杰是兴致不高的,但是他享受这种与家人团聚的亲情氛围。到了十二点,一家人又到花园里去燃放烟火,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
别看大家都不小了,可是对于这种活动,热情还是很高,虽然现在不管放鞭炮还是放烟花,都不可能还会像小时候那样欢欣雀跃。可是随着一条条美丽绚烂的烟火冲到空中爆开,每个人还是充满了欢悦。对于华人来说,要是过新年不放鞭炮不放烟火,那就有点像西方过圣诞节不弄圣诞树不扮圣诞老人一样。
一群人将两千多块钱的烟花放完之后,又开始准备要吃宵夜。不过,陈康杰却跟着父亲的脚步进了他的书房。
“爸爸,我记得以前是不让放鞭炮放烟火的,怎么今年允许了呢?”一进书房,陈康杰就问道。
“以前不允许,还不是担心引发火灾嘛,今年,也是同志们开会提出来的,老百姓有这个需求,全面禁止的话,一点不热闹。过年前那些打工的青年就陆陆续续返乡,城市很冷清,我觉得他们的提议也有道理,于是干脆同意了。”陈启刚情绪深沉的回答道。
“是不是觉得要离开这个城市了,有些不舍,干脆将其当成个礼物送给市民啊?”陈康杰察觉到了父亲的情绪,于是开玩笑道。
陈康杰理解,父亲在这个城市主政了四年,要说在经历了四年之后,对这个城市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四年来,这个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而那些变化,或多或少都与父亲有着不可分的联系。父亲或许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他工作勤勤恳恳,一切为公,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
现在要离开了,陈启刚会不舍,也是人之常情。
陈启刚指了指陈康杰,会心的笑了一下。
“爸爸,这官场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总不能一直呆在这个地方,就算你干,别人也不干啊。更何况,要是有更大的平台,岂不是更容易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情吗?”陈康杰的这话一方面是安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