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飞行棋只有孩子们想买,可是咱们生产队里的孩子没有几家兜里有钱的,每一分钱都被他们爹妈看得紧紧的,他们就算想买也拿不出啊,还不如省下自己的一顿饭,几个地瓜,一把米什么的,所以陈俊华选择了以物易物,他的东西自然能够换得出去。”刘好好笑道,“大家都穷的情况下,以物易物比以物换钱要现实得多。”

第三百二十九章 想法() 
    刘天天和刘向上从来没有听过关于商品交易的说法,都觉得十分新奇,听得也很专注,他们常听“资本主义尾巴”这种说法,却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尾巴”。

    刘好好见他们感兴趣,便顺势给他们进行了一次财商教育,“我听说有些地方的人会自己熬糖,就拿自己熬的糖去换别人家杀鸡剩下的鸡毛和鸡内金什么的,再拿这些东西到收购站去换钱……”

    “拿鸡毛换糖?糖可是个稀罕东西呢。”刘向上舔舔嘴唇,相比之下鸡毛就不值钱多了,“怎么会有人愿意拿糖来换鸡毛?”

    “你们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东西,好的鸡毛国家可以出口换外汇,差的可以作为农田里的肥料,鸡内金可以被收购成中药,用处大着呢,对个人对国家都是好事。而且说是鸡毛换糖,实际上真正挑着担子走家串户的小贩,身上揣的东西多着呢,不止有鸡毛和糖两种东西,家里有什么,缺什么都可以和这种小贩进行交换。”

    “我明白了,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和票,只要避开这两样,直接用东西来换,就容易得多了。”刘天天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自己输给陈俊华的原因了,“陈俊华的脑子的确比我强多了,这些他一下就能想出来的东西,我还得等大姐和我解释后才明白……”

    “你别和陈俊华比啊,他那脑子是正常人吗?输给他不冤枉。”刘向上难得安慰道,“他就是那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姐,我说得对不对?”

    “你懂什么叫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天天哼了一声,最让她觉得郁闷的是,自己的智商好像不仅被陈俊华碾压,还被刘向上给碾压了。

    “瞎蒙的呗。”刘向上嬉皮笑脸地说。

    “这螃蟹长得多可怕啊,谁知道它的味道那么好?所以你们想想,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螃蟹能吃的情况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得有多大的勇气啊。”

    刘向上是个玩心重的吃货,第一时间笑出声来,“那个吃螃蟹的人后来是不是把蜘蛛也尝了一遍?”

    刘天天却没有笑,一脸若有所思,“看来凡事都要做第一个,胆子还是得大一些才对。”

    刘好好摇摇头,“这话不对,走在前头很重要,但是真没有必要去争这个第一,枪打出头鸟,步子迈得太大,走得太超前,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总跟在别人后头,哪有机会赚钱啊?”刘天天满脑子都是赚钱的事儿,“当初我要是比陈俊华先想到要做那些小玩具,先想到以物易物,那就没他什么事儿了,肯定是我赚得更多。”

    刘向上撇撇嘴,他对刘天天和陈俊华争夺商机市场这件事觉得十分无聊。

    “那也未必,就算是你先尝试的,只要陈俊华做的小玩具比你精致,交换的东西更让人容易接受,他照样能够赢过你。”刘好好给她泼了一瓢冷水,“占领先机固然重要,很多时候也是能够后发制人的。”

    刘天天更沮丧了。

    “但是你也不是没有机会的,陈俊华内向害羞,只能在咱们生产队卖卖小玩具,你就不一样了,你活泼外向,和谁都能搭上话,你能够拓展的市场比他的大得多,所以最好的策略是,你和陈俊华合作,他负责制作,你负责卖,然后再分成,这种方式对你们来说就是双赢。”

    “我才不和他合作呢。”刘天天傲娇地哼了一声。

    “我知道,你要真和他合作卖这种小东西,我肯定也得制止你,只是拿这件事给你们举个例子而已,虽然你们还小,但我希望你们知道,比竞争更重要的是合作,这个世上没有谁能够独自一人包打天下的,你的竞争对手往往也会是你最好的合作伙伴。不要凡事都去争个输赢,最好的结果不是打败谁取得胜利,而是让大家都赢,也就是双赢,这样才能一直赢下去。”

    刘向上向来没有什么竞争意识,对她的话并没有多大的感触,刘天天却沉默了,显然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

    “但是,天天,我可得把话和你说清楚,”刘好好话锋一转,很严肃地说,“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别一门心思想着赚钱的事儿,我知道你担心钱的事儿,但是现在一时半会儿你也找不到什么赚钱的好路子,为了几斗米浪费了学习的精力,你觉得划得来吗?所以钱的事情就暂时交给大姐来解决,将来如果你找到好路子,那就别错过机会,可如果没有机会,也别成天把心思搁在上头耽误了正事儿。”

    刘天天抿着嘴没吱声,十分罕见地不予表态,刘好好看了她好一会儿,也没有等到她的回答。

    她这才发现弟弟妹妹真是长大了,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主见了,就算是她也猜不透他们究竟在想什么,他们也不会永远照着她的想法生活。

    刚开始还有些不悦,但是转念一想,这也是一件好事,他们本来就不是她的傀儡,她也从来就不想控制他们的人生,他们能有自己的想法,是她一直以来的期望,只要他们不走歪路邪路,她都应该无条件地支持鼓励。

    棋牌游戏在生产队里虽然风靡,却没有刘好好想象的那么严重,更多的人只是把这些小游戏当做闲时的消遣,毕竟大家都穷,除了干活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只在农闲时玩几把取乐放松,所以没有人玩物丧志,更没有人拿这些小游戏来赌博,她这才放下了心中的担心。

    刘好好又办了几次讲座,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她用纸筒卷了个“喇叭”来提高自己的音量,同时不再站在讲台上,而是让孩子围着自己坐成几个圆圈,这样不仅节省了空间,还能让大部分的孩子听清她讲的话。

    虽然效果一般,但她慢慢习惯了用这种音量讲课,再加上每天喝着草药熬的水,嗓子也没一开始那么难受了。

第三百三十章 高下() 
    “老师,听说这药对嗓子好。”几个外头来的孩子,怯怯地走到刘好好身边,塞给她一兜子草药,“这是我们家自己晒的,我阿爹阿妈说带给您喝,这种草就是我们自家喝的不值钱的”

    孩子们一脸紧张,生怕刘好好拒绝他们。

    “难为你们了,多谢多谢。”刘好好一眼就认出来这些草药正是陈俊华上山挖的那些,对她的嗓子恢复的确有很大的效果,现在寒冬腊月的,山上的草药越来越少,这些夏天时采晒的草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面对这样的心意,她便毫不推拒地收了下来。

    “老师,您在黑板上写的这些是什么?”

    “是数学题,你们可以抄下来,回家好好想想该怎么解,下节课我来讲评,咱们这节课先来聊聊语文的学习。”刘好好觉得自己现在真成了补习班的老师,减少了和孩子们天南地北地瞎侃的时间,而是实打实地紧扣考试,开始了应试教育的训练。

    “老师,您现在怎么都不讲故事了?”大目小学的孩子一脸怨念,过去的刘好好简直就是故事大王,不讲故事的小刘老师,他们真的很不习惯啊。

    “今天就讲故事,不仅讲故事,还给你们讲一讲怎么编故事写作文。”

    “写作文啊好可怕,不喜欢。”

    “真没劲”

    孩子们撇撇嘴,把嫌弃明晃晃地写在脸上。

    那些大老远赶来听课的孩子一脸羡慕地看着大目小学的孩子们,他们有了刘好好这么好的老师,还敢说她的课没劲,不喜欢,真是幸福啊,而他们为了听刘好好一节课都得五点钟起床走上一两个小时才能赶到大目小学,每一节课他们都很珍惜。

    刘好好很理解这些“嫌弃”她的孩子们,她自己也是做学生过来的,小时候她也最讨厌写作文,又何况是让本来词汇量就不丰富的孩子们去绞尽脑汁拼凑一篇作文,对他们而言难度显然更大,人有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

    她摊了摊手,“我知道你们都很讨厌写作文,但是今后考试是要考的,所以我今天教你们的就是写作文的几个套路,让你们写起来不用那么痛苦。”

    “老师,那你什么时候给我们讲故事啊?”大目小学的孩子还是一脸不甘。

    门外旁听的家长们都听不下去了,瞧这些孩子被惯得,能有机会听刘好好讲课多难得啊,偏偏他们还提出这么多要求,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大目小学的这些孩子被刘好好用心带过一段时间,看起来他们的要求多,很不听话,其实他们的心思要比一般的孩子更加敏感,也更有主见,更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刘好好一直以来用心培养和保护的,因此自然不会让他们失望,更不会责怪他们。

    她对他们的态度一直都是温和而坚定的,该学的必须要学,该玩的她也绝对让他们玩得尽兴。

    所以讲完那些应试的套路,她很快又和孩子们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那些远道而来的孩子瞪大了双眼呆呆地看着刘好好,她口中的世界和他们知道的完全不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外面的世界会那么大那么美,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他们觉得自己就像她口中说的“井底之蛙”,只看到头顶的那一片天,就以为那是全世界了。

    相比之下大目小学的孩子们就自然得多了,嬉皮笑脸地提出了不少古古怪怪的问题,就连刘好好都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想象力。

    “能把课上到刘好好这个地步,真是不容易啊。”一直坐在教室后头旁听的唐明亮感慨道,“咱们俩都得好好学着。”

    赵一德摇摇头,态度很悲观,“太难了,她知道的东西那么多,好多事情连我都是第一次听说,怎么说给孩子们听?”

    “她也是我们大目生产队出来的,也是靠着自己一点一点学出来的,她能行我们怎么就不行?”唐明亮年纪虽大,斗志却不输于年轻人。

    “那怎么能一样,她可是高考状元,万里挑一,我们哪能和她比呢。”赵一德自卑地说。

    “你怎么总说丧气话,她是高考状元又怎么样,还是我一手教出来的呢,你也是我教出来的,大家都是人,难道就真的差了那么多?论资历你比她多教了那么多年的书,经验比她丰富多了,她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也能做到,只要肯用心下苦功。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好好?就是因为她肯用心,又是给他们买书,又是办讲座,做小玩具的,孩子们能不喜欢她吗?我们和她比是差得远了,可也不能自暴自弃啊,咱们得给自己争一口气,迎头赶上才对。”唐明亮认真地说,“一德,你少的就是这一份志气,你看我这个老头子都满脑子想着迎头赶上,你可不能落后啊。”

    “校长,您不老”赵一德有些惶恐地说,他在大目生产队算是外姓人,家境贫寒,自己还有残疾,没少受人排挤,多亏了唐明亮事事照顾他,才勉强生活下来,对唐明亮依赖心很重的他,最听不得人说唐明亮老了,哪怕是唐明亮自己也不行。

    “老了就是老了,这是事实,我今年都五十了,还能在学校里再干几年?好好去了城里,咱们这地方也没有老师愿意来,你可能是今后咱们学校唯一的正编老师了,我退了以后这学校就是要交给你了,你可千万不能辜负我们,不能辜负那些孩子啊。”唐明亮叹了一口气,赵一德身上的生活担子太重了,他对工作只能算是尽职尽责,对孩子们还是少了一份用心的爱,所以很多事他都不愿意妥协改变,不愿意积极进取。

    原先他觉得赵一德的本分挺好的,可是和刘好好一比,那真是高下立现,做人做事“用心”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赵一德看出了唐明亮的失望,心里也有些难受。

第三百三十一章 提升() 
    “我不是针对你,我做的也不够,我们都得好好学,不是有一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嘛,我这个老头子都不服输,你一个年轻人可不能这么没有志气。”唐明亮拍了拍赵一德的肩膀鼓励道,毕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他太了解赵一德了。

    “好好带了那么多书回来给孩子们读,我们俩做老师的应该把那些书先吃透,不然孩子们问什么我们都不懂,那才叫丢人现眼。我看以后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多留一个小时,我们俩在一块儿好好钻研钻研教学业务,如果进步慢的话,我们把星期天的时间也拿来学习,孩子们放寒暑假,我们也别自己给自己放假。虽然我们没有刘好好的聪明劲儿,但是笨鸟先飞,我就不信我们多花一些时间赶不上她。”

    唐明亮发了狠,决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浑浑噩噩过日子了,过去他们放在业务学习上的时间少得可怜,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但现在不同了,别说出了刘好好这么个夺目的状元,单凭国家恢复了高考,重新重视教育事业,他们都不能在混下去了,否则真是耽误了孩子们。

    “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随时吩咐。”刘好好笑嘻嘻地站在他们身后。

    “讲座结束了?”唐明亮这才如梦初醒,有些不好意思,“孩子们都走了?”

    “都走了,他们大部分是结伴一块儿来的,让他们一块儿走,我们也能放心一些。”刘好好的嗓子虽然有些干,但比之前好多了,现在她也总算摸着了一些上大课窍门。

    赵一德连忙递了一个茶缸给她,里面装的是正好入口的温水,“多喝点水,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刘好好道了谢,“今后我放假的时候,你们如果要钻研教学业务,别忘了算上我一个。”

    赵一德一脸莫名,“你都已经是国家干部了,马上就要去京城读大学了,难不成还要回来教书?”

    “还要读四年大学毕业之后才是国家干部呢,你们也知道我农活干得一塌糊涂,家里也不指望我回来下地赚工分了,我就想着寒暑假回来给孩子们开开小灶,要是咱们这山窝窝里能多飞出几只金凤凰,那咱们这儿可就成凤凰窝了。”她半开玩笑道。

    唐明亮和赵一德都笑了起来,不对比不知道,和其他生产队的那些孩子一对比,就能发现大目生产队的孩子们身上透着一股灵气,虽然他们一直都在大目村生活,但那神态举止却像是见过大世面的,这一点刘好好功不可没,没准他们大目小学还真能再飞出几只金凤凰呢。

    唐明亮点了点头,“好好的主意不错,没到放假的时候,这帮泼猴就在生产队里四处捣乱胡来,还不如把他们集中在一块儿好好学点东西,我们赚着国家的工资,也不能对不起这份工资,孩子们放假,咱们可不能给自己放假,也得好好钻研业务。”

    “孩子们成天盼着放假,再把他们抓到学校来读书,肯定不乐意。”赵一德不乐观地说。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你看看好好,她来开个讲座不但座无虚席,还有人大老远地来听,只要功夫深,就一定能让那些熊孩子听话。”唐明亮不服输地说,刘好好是他的学生,可以说她是他给启蒙的,这给了他极其强大的自信,自己既然能教出一个状元,那就一定能教出第二个第三个。

    “既然放了假,就该让孩子们好好的玩,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