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新怜惜地拍拍她的肩头,“人长大了,都是要离开家的,你这么优秀,你的父母一定会以你为傲。”

    刘好好笑了,用手抹着眼泪,“其实我平时不常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在你面前,真丢人啊”

    “我知道我知道,一点都不丢人,”李新半拥着她,“平时一个人坚强久了也是会累的,想家很正常,我也一个人在乡下也总是想家,难受了就大大方方哭一场,要是在别人面前不好意思,就到我这里哭,喏——”

    李新指了指自己的肩膀,温柔而坚定地说,“这里永远给你靠。”

    “嗯!”有了李新的这句话,她毫不客气地靠了过去,就像过去常常赖在她的身边一样。

    哪怕当年她已经三十多岁了,在外头雷厉风行,在李新面前还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儿,想撒娇的时候就撒娇,母女俩依偎在一块儿说属于她们的悄悄话,她从来不会说“你都这么大的人还撒娇这样的话”,她们既是母女,又是知心的姐妹、朋友。

    她成年成才,父母渐渐老去,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她都不再依靠父母,但是在精神上,父母永远都是她的支柱。

    “这些年一个人在乡下插队,我也总是想家,想父母姐妹,还想城里的好日子。农村的日子比城市苦太多了,有几次病得很重,可是没有条件看病,我都以为自己要死了,躺在被窝里一边发抖,一边默默流泪,那时候多想回家啊,多想有个人来救救我啊可是没办法,还是只能靠自己硬挺,人呐,就是得面对生活,无论生活有多残酷,都得面对。谁让我们都长大了呢,只能学着坚强地独自面对未来。人长大了,家就回不去了,谁都没办法一辈子躲在父母的翅膀下”

    李新刚上初中那会儿,父母就被下放到农村了,有段时间是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妹妹在城里生活,因此也比同龄人来得更早熟、独立一些,她看着刘好好那脆弱疲惫的样子,心里一阵一阵发疼,但还是觉得轻拍着她的肩膀劝慰着。

    “其实你比我做得好多了,是我多嘴了。”见刘好好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李新也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

    她面前的可不是一个无助脆弱的小姑娘,是靠着自己的奋斗一路从农村来到省里工作,才华横溢,能力得到众人交口称赞肯定的刘好好,和她相比,她可是差远了,哪有资格对她说教。

    “不,我爱听你说!”刘好好认真地说,“只有你才会这样关心我,和我说这些话。”

    刘好好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喜欢她的人也有不少,他们看她的眼神,有着欣赏,赞叹,喜爱,仰慕,崇拜,甚至可能是敬畏、讨好,但唯独没有李新那发自心底的疼惜。

    也许这份情感和前世相比,并没有那么浓厚,但是会真心心疼怜惜她的,也只有她了。

    刘好好的话让李新有些心疼,她知道刘好好说的是真的,如果不是心里那股自己也说不出来是什么的冲动,让她把她当作孩子一样看待,她可能也会像大部分人一样只看到她的优秀光鲜,对她的成功啧啧称赞,却不会去在意她心底的脆弱和无助。

    “在家里我是老大,我得时时刻刻想着要给家里的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想着该怎么努力才能他们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她在李新面前放下了一直以来死死扛着的重担,露出了自己的疲惫,“我多想能有一个你这么好的姐姐,关心我累不累,苦不苦”

    “我还以为你已经把我当成亲姐姐了,我可是把你当成亲妹妹看待的。”李新笑了起来,“你啊,年纪不大,却比我的妹妹还让人心疼。”

    李新一直都觉得李蓉太过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见到刘好好之后,觉得这个姑娘才是真的不容易。

    “那我们说好了,无论今后我们是不是考上了大学,被分到了哪里,都不能断了联系,要做一辈子的亲人!”刘好好抿着嘴,刻意不愿意说出“姐妹”两个字,虽然嘴上喊她“新姐”,她的心里还是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她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唯一。

    李新有些讶异她的认真和渴望,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刘好好今后很有前途,一直以来也是她对他们一家照拂良多,照理说该是他们上杆子巴结她才对,刘好好却对他们一家如此看重,甚至是掏心掏肺,这份看重让她心里十分感动。

    “好,就这么说定了,我就厚着脸皮当你一辈子的姐姐了,咱们永远都是最亲的亲人。”李新笑意盈盈,清澈的眼睛里分明映着刘好好的倒影。

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报() 
    刘好好将自己和李新的合影小心翼翼地夹进随身的笔记本里,这张照片已经成了她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每天都要拿出来看上几遍。

    “好好,你看报纸了吗?你的高考作文上报了!”林明激动地拿着报纸冲进了办公室。

    “上报纸了?!快给我看看!”

    “今天来得晚,还没来得及看报纸呢!”

    林明的话立刻引起了办公室的骚动,六七个大男人同时起身,手忙脚乱地找报纸。

    “什么?”刘好好也一脸惊讶,有些反应不过来。

    “哎哟,还是上了国家的报纸,真是难得!”

    “这可是大喜事,得请吃喜糖!”

    和刘好好一个办公室的这几个同事都年长了她不少,她是整个办公室唯一一个参加高考的,之前他们就一直挺照顾她的,现在见她的作文上了报,也都真心地为她高兴。

    “全国一共有五篇作文被登上报,你就是其中一篇!”林明难掩激动,“你还真给我们南高官脸!”

    “也给咱们政研室长脸啦,这喜糖该我们政研室来请!”

    一大早政研室就这么欢声雷动的,立刻惊动了附近几个办公室的同事,过来一问,才知道是刘好好的高考作文上了报,一个个惊得嘴里像是被塞进了一个大鸭蛋。

    “到底是你们政研室的人啊,这文字就是强。”

    “你们政研室这回可算是大出风头了啊,得请客。”

    “请客请客,”林明比刘好好还激动,“小高,去买两斤糖果,我请大家吃糖!”

    “林主任,你们刘好好出风头,你高兴个什么劲儿啊?搞得自己和新郎官似的。”

    “我不是新郎官,是老丈人,是刘好好的娘家人,她有了出息,我能不高兴吗?”林明高兴得脸都红了,那模样还真有几分像是要嫁女儿的老丈人。

    政研室的几人也都大声地起哄,“我们都是她的娘家人……”

    “娘家人,两斤糖果不够,还得请大家喝喜酒才行!”立刻有好事者闹他们,整层楼满是笑声。

    刘好好还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她知道自己考得不赖,但没有想到成绩还没出来,作文就先被登上了报纸。

    因为种种原因,这次高考是各省自行命题,所以每个省的作文题目都各不相同,南省的作文题目非常简单,就三个字——《这一年》。

    几十年后的考生在这样的题目面前,肯定能玩出很多花样,写成任何一种体裁都很有可能,刘好好的文章虽然不错,但绝不会有他们那么夺人眼球,她选择了最保守的写法,考个高分是没问题,但要作为满分作文登在报纸上,就太出乎她意料了。

    也许现在的阅卷老师和主流舆论就是偏爱她擅长的这种紧扣时政的文章,所以她的文章一下子就被挑中了。

    “你的作文不仅是满分,还登上了报纸,考上大学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林明拍着她的肩膀,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大学生可是很稀罕的,尤其是她这样刚恢复高考,就考上的学生,而且作文上了报,也算是个小名人了,就算是在省政府这种卧虎藏龙、精英云集的地方也是凤毛麟角。

    “对了,你报的是什么大学?”

    “我报了京大。”刘好好平静地说。

    人群静了一瞬,这可是国内最好的大学,刘好好真是有胆量,有自信!

    不过她的作文都能考满分,能考上京大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肯定能考上的!”

    “京大的高材生啊!”

    刘好好被他们夸得有些腼腆,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换了三个岗位,每个岗位所遇到的领导、同事性格迥异,但待她都很好,看到她取得了好成绩,他们都是真心为自己感到欢喜的。

    京城中

    庄立红的身边,几个同学正拿着今天的报纸大声地念着,他们关心的正是这次各地的满分作文,作为先走一步,靠着推荐读了大学的学生,他们对这些靠自己的本事考上大学的学生,多多少少有些瑜亮情结,尤其是现在社会上的舆论,把这些参加高考的学生看得很重,似乎他们才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他们倒要看看这些靠着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究竟有多优秀。

    当然这一场无声的较量,结果还是要让他们失望了,且不论靠着真本事考大学的人,他们平均水平能力如何,在二十万个考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五篇文章,绝对是无可挑剔的优秀,庄立红和她的同学们就算大学毕业了,也写不出这样的锦绣文字。

    “立红,这个写《这一年》的,还是南省人呢,听说你未来大嫂也是南省人,她也参加这次的高考了?”一个和庄立红始终有些不对付的女孩子,看着一直闷不吭声的庄立红挑衅道。

    “嗯,”庄立红随口答应了一声,有些心不在焉,一看到刘好好的名字,她就知道是那一个,世上除了那个人,还有哪个叫“刘好好”的有那个能力?

    原以为刘好好的作文被登在报纸上,会让自己很难受,可是现在的自己却出奇的平静,大概因为她已经习惯了那个人的妖孽,一个窝在农村也能鼓捣出一篇调研报告,让庄见明高度重视的村姑,再做出什么样的事,她都不觉得稀奇,何况是写出满分的高考作文,好像还真的挺寻常的。

    她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爷爷和爸爸现在恐怕比谁都高兴,巴不得见到人就炫耀刘好好是他们庄家的媳妇儿吧,还有她那个把刘好好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大哥,现在还不知道该有多么得意呢。

    只是可怜了她的妈妈,最看不惯刘好好得意的就是她,偏偏刘好好三天两头地出风头打击她,今天的报纸一出,她肯定又得被气得病一场。

    可是她有预感,高考出风头不会是刘好好人生的巅峰,也许对那个城府深得让人完全无法摸透的人而言,只不过是她人生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节点。

第二百八十四章 维护() 
    “庄立红,你大嫂考得怎么样?报了什么学校?听说她是农村的吧,你觉得她能考上大学吗?”

    庄立红正满腹心事呢,偏偏有人不让她清净,非要在她耳边没完没了地叨咕着刘好好。

    庄立红一脸厌烦地看着她,这个姑娘叫严华,不是他们大院的,几个大院的子弟们之间也是有竞争的,他们两个大院就是宿敌,当年庄立军痛揍过这个姑娘的哥哥,这么多年过去了,严华还是十分记仇,三不五时地要给庄立红找不痛快。

    “立红,你大哥订婚了?还是和个乡下人?”有几个见过庄立军的女孩子都一脸惋惜,庄立军不仅模样俊,还是个军官,别提有多么英伟俊挺了,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喜欢他。

    可是庄立军素来严肃正经,不可亲近,她们甚至都没敢想能够嫁给庄立军这样的优秀男人,却没想到他最后会相中一个乡下人。

    “可不是嘛,说是立红大嫂的爷爷救了立红的爸爸,两家长辈亲自定下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哥这是要报恩呢。”严华笑得充满了恶意。

    “立军哥真是个好男人,太可惜了……”同学们都发出了一阵惋惜声。

    “都什么年代了,婚姻自由啊,还为了报恩结婚,太愚昧了!”

    “没想到庄家也受封建思想的荼毒。”

    “就是啊,哪有人拿终身大事来报恩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谁让庄家人重情守诺呢。”严华阴阳怪气地说,“不过等立红她大嫂这次考上了大学,也能够配得上她哥了,说不定人家还真能培养出感情呢,是不是啊?”

    “不是农村的吗?考大学哪有这么容易?”

    “就是,要是考不上怎么办?退亲吗?”

    庄立红被他们这群聒噪的人烦得肝火直往上冒,用手指敲着刘好好的那篇作文,盯着严华冷笑道,“承你吉言了,我大嫂不仅参加了高考,而且她就叫‘刘好好’!”

    “不会吧?这个写出满分作文的刘好好是你大嫂?”众人都感兴趣地围了上来。

    “你凭什么这么笃定?叫这个名字的肯定不止她一个,你凭什么说她就是你大嫂?”严华冷哼一声,满脸不相信。

    “你只知道我大嫂是农村的,你知不知道她因为文采出众,工作能力强,受到很多人的赏识,先是被调到公社工作,后来又因为工作能力卓越被直接调到了南省政府工作,她在公社时自己跑遍农村写的调研文章还被登到了内参上。你问我怎么知道写出满分作文的就是我大嫂,因为我读过她的文章,南省除了她之外,就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了!”

    庄立红傲慢地站起身,她是挺讨厌刘好好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刘好好从来没有主动招惹过她,而眼前这个严华却三番四次找她的茬,屡屡侮辱他们庄家,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来你们庄家上下都挺满意这个乡下媳妇的啊。”严华冷笑。

    想起庄立红那个俊美无双的大哥,她心里酸得不行,他们家和庄家是对头,就算她心里再喜欢庄立军,也知道他们之间是不可能的。

    她常常在想,不知道什么样的女人才能配得上他那样的男人,却没有想到最后他竟然要娶一个村姑!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吃着糙米地瓜长大,一身土气,就连血液里流淌着都是卑贱的血液的村姑,她越想就越没法忍受,庄家人的脑子是坏掉了吗?就算是天大的恩情,也不该用婚姻来偿还啊,大不了给他们点儿钱就打发了啊,为什么要搭上庄立军的一生?

    “乡下人又怎么了?你家祖上不是从乡下出来的啊?这么快就连祖宗是谁都忘了?!”庄立红毫不犹豫地怼了回去。

    其实她心里难过的要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在外人面前维护刘好好,还为她违心说了这么多好话,这种感觉真是糟透了。

    可是身为庄家人,她又无法坐视别人一再地羞辱自己的家族。

    所谓家族,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就算她想要划清界限,都很难真正地划清,就算她不想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庄立军和刘好好定下婚约的那一刻起,她和刘好好之间就已经再也脱不了干系了。

    严华被庄立红怼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也不甘示弱地还击,“你们庄家果然重情义,这人还没娶进门呢,就已经被你们当祖宗供起来了!”

    “供她总比供着你强,你要是羡慕,也快去找家好人家让人把你当祖宗供着,我们庄家你就别想了。”庄立红也是女人,怎么可能看不出严华那点儿暗搓搓的小心思,她家大哥看着冷漠,实际上不知道有多招女人喜欢。

    “你!”严华被她不留情面地揭破,又羞又窘,气得要来打她。

    围观的同学连忙分开她们俩打圆场,“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