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明末做皇帝-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烁下去后,朱由检的脸色便黑了下来,冷声对王承恩说道:“召骆养性入殿。”

    王承恩心中知道不妙,看样子皇上对骆养性有些不满意,不敢耽搁,出了养心殿后,便在宫中找到了骆养性,骆养性又因为兼任着禁军指挥,故上午的时候都在大内。

    王承恩找到骆养性后,说道:“骆指挥,皇上召你。”

    骆养性让跟随自己的十几名禁军退下后,看看周围已无人烟,轻声说道:“皇上有何要事要询问下官呢?还望王公公提点一二。”

    王承恩脸色也有些谨慎,看了看周围,小声说道:“皇上让李烁退下后,就很生气,并让我来召你,想来,你有什么事情触怒了皇上吧。”

    王承恩入了大内后,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朝最受皇帝宠信的太监,骆养性为了巩固自己得之不易的权势,迅速的与王承恩拉近关系,两人结成了一个小小的同盟,这是大明朝不变得定律,前朝的大臣若想牢牢掌握权利,必须要与内廷的太监搞好关系,即便是昔日的张居正,也与内监冯保关系甚密。

    “下官也无惹怒皇上的事情啊,这几日,下官矜矜业业,抄家捉人,可不敢有半分耽搁。”

    王承恩也不是傻子,抄家捉人,开口道:“你与你的手下吃了多少?”

    骆养性忙摇头道:“下官初等此位,怎敢贪污呢,下官决计没有吃,至于下面的人,下官也不清楚。”

    王承恩有些恼怒,用手指着骆养性道:“骆指挥,杂家把你当成自己人,你却不跟杂家说实话,罢了,只当我看错了人,以后我们私底下,再也不要联络。”

    “公公,公公莫要生气,下官的错,下官给您说实话吧,我拿了。但都是下属给的啊,你也知道我刚刚担任锦衣卫的指挥,笼络人心是必须的啊,不然在以后怎么能够为皇上好好的办差啊。”

    “说你拿了多少。”

    骆养性伏到王承恩的耳边轻声说道:“四十万两白银。”

    王承恩听完数字后,大怒不已道:“你,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伸手拿那么多银子。”

    骆养性惊恐之极的说道:“王公公,你可要在皇上面前帮我多说一句好话啊。”

    王承恩背过身去,为难的说道:“骆指挥,杂家也为难啊,皇上什么样子的脾气禀性,想必你也清楚,刘通被杀,崔呈秀倒台,这些事情都是皇上一手促成,自古薄情是帝王啊,若我为你说话,只怕自己也难逃一死。”

    骆养性听完王承恩的话,心中更加忐忑。

    “不过你现在也不用那么害怕,皇上正值用人之际,你也不会有大碍,切记,日后千万不要在做傻事。”王承恩比骆养性更明白此时朱由检的苦衷,手下可用之人甚少,故就算看不惯骆养性,也会让他一直干下去,直到有一人能够代替骆养性。

    骆养性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一件玉石递给王承恩道:“王公公,下官今生绝不敢忘掉王公公的情谊,这玉石价值千金,世间少有,今日赠予王公公。”

    王承恩犹豫了一下,便接过来了说道:“你快跟杂家去养心殿吧,可不敢让皇上久等,待会见了皇上,脏银之事不管皇上如何说,你都不要承认自己拿过一文钱。”

    骆养性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说完后,两人便一道去了养心殿。

    到了养心殿后,见到朱由检,骆养性赶忙下跪行礼。

    朱由检拿着奏章正在御览,听到骆养性的声音连头都没有抬,轻声道:“爱卿平身吧。”

    骆养性站起身后,心中仍是忐忑,不过脸上也没有表现出来。

    “皇上召见微臣,不知有何事吩咐。”

    “今日你也上朝了,知道朕的旨意,你一定要从锦衣卫中抽调出一等一的好手去保护李烁,万万不能让那些酒囊饭袋跟随着李烁去了陕西,若他有何闪失,朕拿你是问。”朱由检轻声说道,而眼睛一直看着手中的奏,看不出喜怒。

    “皇上尽管放心,李巡抚乃是国家栋梁,微臣不敢大意,一定抽出一等一的练家子去保护李巡抚。”

    “这样就好,对了,骆养性,你说一个兵部尚书都够富可敌国,那锦衣卫指挥,又有多少家财呢?”朱由检说这话的时候头抬了起来,深邃的眼睛盯着骆养性。

    骆养性看到朱由检用这样的眼神看着自己,心中恐惧道:“禀,禀告皇上,臣,臣不知道。”骆养性心中紧张,说话也有些吞吞吐吐。

    “陕西苦寒,李烁此去,朕十分不放心,想要为他筹备一份银两,这份银两你出,从你贪墨崔呈秀的脏银中出,朕不管你拿了多少银两,你要出三十万两白银赠予李烁。”朱由检用毫不质疑的语气说道。

    骆养性看向了站在朱由检身旁的王承恩,自己刚刚对王承恩说贪了四十万两白银,这后脚便被皇上催要三十万两,可是王承恩入了养心殿后,从没有对皇上说过话啊,难不成是皇帝的耳目听到了,头上冷汗直冒,崔呈秀在皇上的手中都走不了几个回合,更何况是自己呢。

    忽然骆养性想起了王承恩对自己说的话,让自己死不承认,想到这里,骆养性跪下身去,痛哭流涕道:“皇上,崔呈秀案乃是大案,他们手中的脏银,微臣怎敢下手,若是皇上想要微臣为国出力,臣可以变卖房屋田地,但也拿不出三十万两白银啊。”

    朱由检猛地站起身,走到骆养性身边,怒声道:“骆养性,你的事情,朕清清楚楚,你拿了多少银两,你自己清楚,朕最恨贪官污吏,你是朕一手扶持起来的,若真的让朕对你失望透顶,抄家灭门是少不了的,你可要掂量掂量是官位性命重要,还是你手中的那些黄白之物重要。”

    王承恩的心中也十分震惊,心里面想了想,赶忙出口说道:“骆大人,你是皇上的人,皇上对你如此之好,即便被手下人迷惑犯些错误,承认拿出来便是,千万不要惹皇上生气。”

    骆养性紧张之下看向王承恩,心中想到:“王公公是在提醒我万万不能承认吗?”想到这些,骆养性又说道:“皇上,微臣只能为李巡抚筹备五万两白银,今日微臣立马回家去变卖家产,绝对不会耽误李巡抚的行程。”

    朱由检知道骆养性贪了四十万两吗?当然不知道,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臆测所想,不过,他却十分相信自己的猜测,这骆养性本就贪财,在加上刑部尚书冯英曾在奏章中多次提到,关于崔呈秀等人的家财皆是被锦衣卫清点,每次清点,骆养性皆在场,这说一遍朱由检可以理解为冯英是在说骆养性的好话,可连续说了四五遍,这就不能不让朱由检理解为冯英是在暗示着某些事情。

    朱由检看到骆养性还是不承认,气急攻心,一脚揣向了跪在地上的骆养性,骆养性本就跪着,这一脚正揣在骆养性的胸口,骆养性吃痛之极,半躺在地上,捂着胸口咳嗽。

    “骆养性,朕已经对你说了,不管你拿多少钱,朕只要三十万两,其余之事既往不咎,你现在抵死不认,是不是想要朕把你交给刑部,交给冯英呢。”朱由检喘着粗气说道。

    王承恩也吓了一跳,赶忙跪下身去,低声说道:“皇上息怒,莫要气坏了龙体。”

第四十章 辽东构想 上() 
骆养性捂着胸口咳嗽几声后,又赶忙起身跪拜在地上。

    朱由检指着跪在地上的骆养性说道:“你拿了多少银两,快快招来。”

    骆养性深知即便自己没有贪污,此时若不承认,只怕愤怒之极的皇帝也会要了自己的性命。

    “臣该死,臣该死,臣贪墨了银两,贪了”

    “你别说,朕问你,够不够三十万两。”朱由检打断骆养性的话。

    骆养性赶忙点头道:“够了,够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转过身说道:“王承恩,把骆指挥扶起来。”

    王承恩应了一声,赶忙起身,把骆养性搀扶起来。

    朱由检回到龙榻之上重新坐下,轻声道:“世间芸芸众生皆为利,你我都是凡人,免不了俗,既然你说贪墨的银两够了三十万两,你便拿出三十万两来,有的时候,胃口不要太大,剩下的银两朕不会向你讨要,也不会再追究此事,日后你的属下,朝中的官员向你送礼办事,你可以收,不过,也不要太失分寸。”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啊。”

    “朕说了朕不会管你,只要你好好的为朕办差做事,朕不会亏待与你,还有,朕知道你与王公公关系不错,多的银两可以送给王公公家人一些,也让朕回报一下王公公十几年的照料。”朱由检轻声说道,看向了王承恩。

    王承恩赶忙跪下身去道:“皇上,老奴不敢。”

    朱由检知道王承恩与骆养性私下面应该有些联系,不过作为君主的他,臣子之间的小勾当也不屑过问,太监与前朝官员私通结盟,一朝一夕也不能改变,更何况,王承恩内心是忠于自己的,利用王承恩牢牢的控制住骆养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于现在让骆养性为在王承恩的家人送银两,真的是心疼王承恩而已,别无他意。

    太监与皇帝是一对非常矛盾的组合,太监陪伴皇帝长大,朝夕相处,感情十分深厚,故太监才能借助皇帝得到无上的权势,明武宗朱厚照与刘瑾,天启皇帝朱由校与魏忠贤皆是此理。

    朱由检摆摆手道:“王承恩你不要多言,朕别无他意,你让骆指挥下去休息,在给他找一太医看一下伤势,不过要嘱咐太医万万不能出去胡说。”

    “遵旨。”

    王承恩从地上起来后,便扶起骆养性出了养心殿,两个人的内心都是十分纠结,王承恩还好,而骆养性却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自己在皇上面前就如透明一般,一眼就被看透。

    朱由检看着两人下去后,刚想休息一会儿,便有太监进殿禀报:“皇上,辽东经略孙大人奏章已到内阁,黄阁老说他要亲自送过来,让我先来禀告一下。”

    朱由检点了点头,摆摆手让太监退下。

    今日大朝会上面朱由检刚刚训斥过黄立极,按理说现在的黄立极应该在郁闷中,可辽东之事乃关系边疆京师,看到孙承宗的奏章后,也顾不得心中所想,与李国普一同前去养心殿。

    从万历年间到崇祯末年,辽东后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大明王朝顽疾,而从大明朝立国至今,大明与蒙古,与后金,便一直处于争斗。

    每一任帝王即便在胡闹,也把边疆问题看的很重。

    朱由检登上一会儿,黄立极便于李国普来到了养心殿,跪拜之后,黄立极道:“皇上,辽东经略孙承宗,今日上奏,禀报辽东具体事宜,臣不敢耽搁,给皇上送来,还望皇上御览批示。”说着把奏章递给了身边的小太监。

    朱由检拿起奏章,没有打开,道:“来人,把兵部尚书袁崇焕叫来。”袁崇焕对辽东问题十分了解,现在历史发生了改变,朱由检也无法断定皇太极想法,只能让这个与皇太极打了几年硬仗的袁督师来提点一二。

    袁崇焕姗姗来迟。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道:“袁崇焕,你仔细听着,待会朕有要事询问。”说完后,又把奏章递给身边的小太监道:“让李国普念。”

    李国普在原先的历史中大肆清算阉党的**中登上了内阁首辅之位,不过在崇祯元年五月,也是因为清算阉党而倒下台来,回了老家。

    李国普接过奏章后,也没有犹豫,便开口道:“臣到辽东之后,整查军备,视察各地,士卒可战,百姓归心,形势大好,臣有一议望皇上御览,后金与蒙古各大部落交恶之深,连年征战,林丹汗疲于奔命,部落西迁,皇太极命多尔衮率领精兵两万西进蒙古,残杀征服蒙古各个小部落,臣以派遣使者奔赴蒙古,寻找林丹汗,望共同行事,共抗后金,又允皮岛总兵毛文龙,率三万兵士从海上进驻朝鲜,联络朝鲜王室,整军备战,签订盟约,若一方被后金攻击,三路共起。宁远守军两万三千人,臣惶恐,从山海关调出军马四万,进驻宁远,又派遣各路斥候,轻装出阵,详细描绘辽东各地地貌,已做后日之用,臣上奏有一事相求,朝鲜乃是我大明藩国,后金日益强大,朝鲜朝不保夕,为大势大局着想,恳求皇上予以朝鲜整军支持,派遣督军奔赴朝鲜。“李国普念完后,合上奏章,等候着朱由检说话。

    “林丹汗,朝鲜王室,与大明,三方签订盟约,不知各位臣工对此事有何看法。”朱由检不懂的如何打仗,但他却明白一点,借势压人,所以孙承宗的奏章朱由检已经同意了大半。

    这时候最有权威发言的也只有袁崇焕了。

    袁崇焕道:“联络三方结盟,臣早些年也有此想法,不过却一直无所作为,朝鲜还好,蒙古,可都是狼子野心之辈,即便签订盟约,我辽东边关告急,他们也断然不会出手,朝廷财政枯竭,一纸盟约,便背负上了蒙古与朝鲜这两个大大的负担,此事,臣认为还需再议,而皮岛总兵毛文龙,仗着驻军海外,不把朝廷法令放在心上,若是让他去了朝鲜,定会害了朝鲜与我大明之谊。”

    朱由检点了点头,看向黄立极道:“黄立极,你说一说,对此事有何看法?”

    黄立极道:“从萨尔浒之战后,大明损失惨重,辽东边疆年年告急,要钱要粮要增援,也是我大明财政最大的负担,此时若把钱粮撒到蒙古与朝鲜,微臣认为不可。”

    朱由检不急着表态,看向了李国普道:“李国普,你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李国普看了黄立极一眼后,轻声说道:“皇上,微臣以为,后金势大,蒙古,大明,与朝鲜现在若是一家的话,绝对挡不住后金的兵锋,臣以为理应按照孙经略之语,与朝鲜,蒙古,大明结盟,至于袁尚书刚刚所说,蒙古狼子野心,会不会遵守盟约,这事,我大明可派出使团,在盟约签订之后,派往蒙古,监视其蒙古动向,若辽东城池遭到后金攻击,催促蒙古出兵。而皮岛总兵毛文龙进驻朝鲜,更为合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袁尚书在外领过兵,也知道这其中的苦恼。毛将军到了朝鲜后,若皇上放心不下,可派出耿直大臣前去督军,并起用新将,出任皮岛总兵。”

第四十一章 辽东构想 中() 
朱由检看到黄立极,袁崇焕二人都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时,唯有李国普出来替孙承宗说了几句话,心中不由想到。难不成这李国普在暗地里面给孙承宗有些自己不知道的联络。

    实际不然,李国普这样说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孙承宗而已,这是他在内阁中多次提出的政治愿景,不过当时朱由校在位,魏忠贤把持朝政,黄立极独断内阁,他的政治愿景没有发挥的余地。

    多方联合,共据强敌,本在战国之时便就出现,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与军事发展的突破,不过在中华一统后,除了宋朝没有一个朝代与人联合对敌,故在朝堂之上定会受到极大的压力,第一方面是所有的臣子都不清楚朱由检的心意,这种联合对敌的事情,让臣子们商议的时候,他们都会暗自嘀咕,联合对敌,签订相应平等的盟约,会不会让皇上觉得自己脸上无光,丧失国体,我们可是天朝上国,殊不知这种心里便会误了大事。而另一方面,却是最根本的因素,我们大明把银两散出去了,如果没有收到相应的报酬,签约方不遵守盟约的内容,那我们岂不是血本无归,一系列的问题便会让众臣子下不定决心,甚至是上个时空中的崇祯皇帝也会多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