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闲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门闲女-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茅梁笱在上面责问:“逸公子你说了什么?”

    逸公子拔剑,随意应道:“我跟他说,他外甥和他老婆鬼混,他哥托本公子将他杀了。”

    众人无语,这又把颜思行、周邦信等骂了一回。

第200章,特殊的封赏() 
东南平乱其实是一场内战,霍家被诛九族,献俘就很快结束。

    圣上坐在龙椅,开始封赏将士。

    内官站一旁喊道:“诏刘闯遗孀、长子上前!”

    刘闯遗孀薛氏,二十出头,端庄贤淑,一身白衣,更显哀悯;长子才三岁,长得虎头虎脑,也是一身白衣,乖巧懂事。两人一块过来,看着挺可怜。

    内官宣旨:“神策军校尉刘闯,在信州及谯州平乱中战功卓著,在灵州也屡建战功;最后不幸战死,特追封威烈将军、英烈侯,夫人薛氏封侯夫人,长子封灵县男。”

    四处骚动,刘闯年纪不大,战功有限,竟然封侯。不过这应该是安抚刘家和恒王。所以谁都没意见。

    薛氏领着儿子谢恩退下,无悲无喜。小孩还不是太懂,乖乖的又呆呆的走了。

    内官继续喊:“诏云麾将军武平上前!”

    武平换了一身布甲,慈眉善目,像个儒将、福将。上前跪在圣上跟前。

    内官宣旨:“神策军云麾将军武平,功定三军,平乱有功,封平原侯,赐食邑一千户。”

    四处再次骚动,武平这屁事没干,封侯?开玩笑的吧?还带食邑,刘闯可没食邑。镇国大将军周广也没食邑,可见武平这有多特殊。

    颜思行站出来,异议:“圣上,不知武将军都有哪些功劳,能让天下信服?”

    逸公子应道:“功定三军,你听不懂吗?智商真是捉急。”

    武平真准备推让辞不受,这搞得乱了节奏。

    茅梁笱也有异议:“此次平乱,旭王为主帅,武将军据说没打过一场仗。”

    逸公子不吭声,很多人不忍目睹,这智商更捉急,看来兵部尚书是混到头了。

    内官也不理他,继续宣旨:“龙武军校尉田万年,封镇南将军,镇守飞庐关。神武军校尉颜思敏,封威烈将军,随田万年一同镇守飞庐关。”

    这压根不让颜思行等人废话。

    长孙壮自己走上前,沈瑜在下面等了一下,点到名再上去。

    内官宣旨:“神武军校尉长孙壮,斩首五百二十,勇猛精进,屡建奇功,封壮勇伯。神策军校尉沈瑜,斩首五百三十,英明威武,奇计建功,封明威伯。”

    不少人无语,这就是瑜壮,连军功评语都差不多。至于两人封伯,有沈嘉豪和长孙有容在,又有武平在前,貌似也不算什么。

    长孙壮和沈瑜对视一眼,两看两相厌,一个左转一个右转下台。

    祝庭兰、夏烜、胡景春一块上台。

    内官宣旨:“神武军校尉祝庭兰,斩首二百八十六,封定远将军。神武军校尉夏烜,斩首二百三十,封虎威将军。神策军校尉胡景春,护泰王有功,封建忠将军。”

    再轮到向千秋上台,很多人都不认识。

    内官继续宣旨:“龙武军校尉向千秋,斩首一百七十,生擒霍元凯,封振威将军。神武军校尉云推月,镇守有功,封游击将军,继续镇守东南七州。”

    内官又封了一大批副尉、战功卓著的士卒等;普通一点的,就不当众宣旨了。

    大概四点,内官退下。

    圣上开口:“诏周勃上前。”

    众人面面相觑,现在封赏将士,跟周勃有什么关系?好像是周邦祺救了泰王。不过一想周邦信的事儿,总有那么点怪怪的。

    片刻周勃上来,一身黑底鹭鸶朝服,没有三品云雀的官威;但本身的气度,一点不输给颜思行、董健等人;长得和弟弟周广六分像,莫名的令人起敬。

    周勃在玄陛前跪下,诚惶诚恐的样子。

    圣上下旨:“周邦祺救泰王、守泰安县有功,封永安伯。”

    周勃赶紧磕头:“圣上圣明,泰王福德深厚,自有神灵护佑;泰安县有旭王及逸公子运筹帷幄,必定不失;犬子只是碰巧,不敢言功。今东南七州初平,将士及百姓死伤无数,请圣上将爵禄赏当赏之人。”

    其他人正嫉妒,周邦祺走的狗屎运,周勃辞的这叫干脆,让人更嫉妒,干脆赏咱得了。

    圣上不干:“神灵护佑泰王,令周邦祺前去相救,此乃神赐之功。”

    周勃砰砰砰猛磕头:“火氏无道,天下共讨;泰王受难,乃上天之磨砺,无须相救,自能化解,犬子多此一举;臣惶恐,请圣上恕罪。”

    众人无语,再说下去周邦祺就坏了上天神灵磨练泰王的机会,该杀头了。

    颜思行站出来:“周邦祺年轻,今为谯州别驾,待任上建功立业后,再封赏不迟。”

    大家都听懂,谯州别驾从四品,按说不小了。不过别搞错,周邦祺是先授的别驾,后救的泰王。而且圣上态度坚决,没事就别吭声了。

    圣上看了一眼颜思行:“既如此,周邦祺救泰王一事待议。今周勃教子有方,为宗主贤善,为官勤勉,封梁山伯。”

    “噗嗤。”逸公子笑喷,看着大伯想象梁兄那个呆头鹅的台步,坐玄墀笑的前仰后合。

    “儿子。”旭王无奈,太淘气了不好诶。

    逸公子笑的流口水,左手捂着嘴右手挥手:“对不起对不起,本公子真不是故意的。”

    圣上怒:“你笑什么?”

    逸公子忙站起来赔罪,犹乐不可支:“圣上恕罪。本公子听说,梁山一带有个风俗,什么都要凑一对,比如山公配湖母,梁山附近有个台子,正好配一对。这万一让董夫人误会,就不好了。圣上您随便换个封号,本公子给您赔罪。”

    其他人都狐疑。不过祭祀山神的时候,或者封泰山而禅梁父等,都有类似含义。

    圣上狐疑一下:“那改封梁忠伯,赐食邑五百户。”

    周勃忙磕头,辞不受。

    圣上下旨:“太常寺少卿出缺,丞梁忠伯周勃,今擢为少卿,希勤勉从事,勿负朕望。”

    事情已成定局,周勃只得谢恩。

    颜思行等很想揍他一顿,加官进爵,还有封地,还一脸死了爹娘的晦气,真是装逼。

    周勃无辜啊,说好的混日子,怎么也能混出个梁忠伯来?正三品,在京师算入流,能稍微参与王侯圈了。可人家真的不想要,唉。

    他从逸公子身边经过,逸公子脚一伸,吓他一大跳。

第201章,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逸公子竟然想绊周勃,旭王、昭王等人扶额,你跟你大伯有仇啊?

    不少人都以为逸公子跟周勃有过节,周勃愈发战战兢兢,小小心心离开。

    圣上一脸镇定:“昭王。”

    昭王忙整理衣衫上前:“臣在。”

    圣上下旨:“昭王赈灾有功,领东南节度使,负巡查、节制之责,重现东南繁荣富庶。”

    逸王、荣王、轩王、恒王等人都搞晕了。周勃的事儿其实没多大关系,昭王,圣上嫡长孙,这准备干嘛?随着张家、宋家再次活跃,莫非难道?节度使又是什么鬼?

    颜思行忙上前跪下。

    圣上没看见:“旭王!”

    颜思行跪在那里,怪模怪样的。

    旭王站起来走过去,站在他身边,要不要给孤王让让?我哥喊我,不是喊你。

    样子更古怪,茅梁笱忙过去和颜思行一块跪下,更多人都过去跪下。

    赵梓程也过去,经过旭王时将他一挤,旭王一脚将他踹飞,混乱的场面静止,气氛更诡异。

    “嘭!”赵梓程正好摔在逸公子跟前。

    “啪!”逸公子抡竹棒抽他屁股,再抽再抽再抽,手飞快棍飞舞,一片棍花耀眼。

    “啊!”赵梓程忍不住惨叫,满地打滚。

    “挤我干爹!你这没教养的东西,别说我干爹是你长辈,就是脚不好,就能容你欺负?没教养的小畜生!”逸公子破口大骂,继续抽,每一下都能抽到他屁股。

    赵梓程香臀被抽开花,恒王火冒三丈忙冲过去。

    旭王身形一晃,比他先到逸公子跟前:“儿子住手,恒王也是你长辈。”

    逸公子一棍子差点抽过去,一半人咬着嘴憋笑,这是绕着弯骂恒王呢。刚旭王站的位置好,赵梓程挤旭王不少人都看见了,确实不像话。

    辽王看不下去:“行了,都赶紧退下!”

    襄王附和:“生在皇家,更应严于律己、战战兢兢,以免为祖宗蒙羞。不论败家还是败国,都必先自败而后人败之。五大氏族高贵矜持,而能传承千年;火氏如今嚣张跋扈,狂妄无礼,这是自取灭亡之道。”

    老太傅附和:“襄王高见,谦虚谨慎,战战兢兢,人之本也。”

    恒王发作不得,儿子又这么丢人,赶紧弄走。逸王、荣王、颜思行等也趁机退下。

    旭王拉着儿子在圣上跟前跪下。

    气氛严肃起来。旭王这功劳大了,逸公子能被惯成这样,还不是他的功劳?集体翻白眼。

    圣上下旨:“旭王吾弟,身残志坚,平定东南霍家、火氏之乱,还百姓以康宁,还天下以太平;劳苦功高,无以为赏,今赐尔天子仪仗。”

    旭王忙磕头:“圣上不可!臣弟乃残疾之人,但有一用处,臣之幸;生为赵氏子孙,幸为圣上之弟,享万民敬仰,自当为百姓为天下尽责。圣上若念臣弟之功,臣愿为民三请命!”

    圣上深情感喟:“旭王一心为民,但讲无妨。”

    旭王磕头:“圣上圣明。正德十年以来,天下太平,物产丰饶,贵族地主等日渐骄奢,奸臣贼子等心生邪念;因此加重盘剥百姓,地租竟高达六成;使东南富庶之地,百姓食不果腹;圣上爱民如子,百姓却穷困潦倒。现惩治奸佞外,臣请调整佃租。田地分四等,一等良田地租四成,二等中田地租三成,三等次田地租二成,四等劣地地租一成。”

    圣上应道:“良田地租以前便是四成,地主贪官欺压百姓,必须严惩。”

    旭王磕头:“谢圣上。臣二请命,为逆贼、同犯、帮凶之田地。以前都是财产罚没充公,臣以为田地是农民耕种,不如分给他们,一则为逆贼作乱之补偿,二则劝勉他们勤劳耕作,民富而国强,则天下太平。”

    圣上应道:“准奏。”

    旭王三叩首:“臣三请命,为平乱中战死的将士及百姓建英雄台。霍家及火氏猖獗,并有诸多帮凶,共调动高手一万、精兵三万、外围军及贼寇等逾二十万。臣不欲惊动天下,未请派遣大军;而调动百姓抗敌,他们慷慨赴难、英勇善战,与将士并无二致。因此臣请一视同仁,为立功者封赏,为战死者立英雄台,名垂青史。”

    圣上犹豫,史书一直都没老百姓的份儿。

    其他人都听蒙了。如果说佃租恢复,那还没什么;分田就不行了,土地是老百姓的根本,是一切的根本。若是再给老百姓建英雄台,大公子就是老百姓心中第一英雄,以后更是呼风唤雨,为所欲为,谁还能辖制她?

    颜思行、轩王、恒王、李家、逸王、荣王等一大群人出来跪下。

    天下可不是圣上一人说了算,大家合力,一块将圣上撬起来,不够再来一群人。

    文武百官不多会儿跪了一大片,乌压压的,气势强强的。

    比气势,逸公子来劲儿了,站起来冲南边打手势。

    农民合唱团,来给大家唱一曲。

    “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终不悔九死落尘埃。”

    “轻生死,重兴衰,百年一梦多慷慨。九州方圆在民心,斩断情丝不萦怀。谁不想国家昌盛民安乐,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万众一心,气势雄浑,夕阳下光芒耀眼,有道是民心我心。

    南边京师老百姓都震动,站起来大声呼喊!为老百姓建英雄台,大公子千岁!

    北边台上,颜思行、逸王、轩王等人讲话听不清,大家一齐喊圣上万岁也听不清,比气势,谁能比得上天下百姓!

    直将他们憋得面红耳赤怀孕想吐,当初二公子都求别唱了,真的求别唱了。

    圣上看着逸公子,逸公子挥挥手,歌声很快停下,停的也像天地初开气势磅礴。

    颜怀卿跪下来要投诉逸公子,这是煽动老百姓。

    圣上讲道:“旭王为民所请,稍后再议。这不能抵消你的功劳。”

    旭王应道:“臣蒙皇恩,别无所求,唯有一子,一颗赤子之心,就是比较顽皮。”

    圣上下旨:“赐逸公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老百姓欢呼:“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公子千岁千岁岁!”

第202章,赵轻歌追上门() 
其他人都要疯了。

    剑履上殿不过是一种恩宠,没有实际权力;可也不一定,有圣上宠着,这就是权力。

    剑履上殿,这等于以后逸公子可以随便当着圣上的面舞刀弄枪,拿着竹棒做什么?当然是打人。打谁?大家心里有数。

    颜家、李家上前,颜思行礼部尚书,这个礼不对,坚决的必须阻止。

    圣上泰然自若的继续:“诏李湜!”

    李湜赶紧跑上去,这会儿喊的都是好事,不积极是二百五。

    李家赶紧不吭声,颜家也不能不给李家面子。气氛莫名就安静下来,关键还得看圣上。

    圣上下旨:“兵部主事李湜,辅佐旭王平乱有功,又熟读兵书,现擢为兵部侍郎。”

    李湜激动的纳头便拜,不仅捡了一条命回来,还能升官,不激动是假的。

    李家情绪平稳一些,兵部侍郎是个重要位置,眼看茅梁笱做不长了,这个就不能说了。其实逸公子拿着棒子打人,也是在她跟前一片,绕过去,她也不会追着人打。

    再说了,逸公子这性子,圣上不会给她真正的实权,没名没姓的,也就是耍一耍。

    圣上继续诏郑少斌上前,接替李湜原本的位置。

    郑大成很满足,看赵昶都给弄死了,郭通一家四个死了两个半,这样子真满足了。

    白函接替颜回玥的位置为国子监国子学博士,白家消停不少。

    霍家被诛九族,空出来的位置还多,包括那些店铺,圣上不可能经营,这些利益怎么分,大家琢磨清楚了。想好处全占得看有没有这本事,没本事就想好该抓哪头放哪头。

    圣上将绕着霍家周围势力最大的安抚一番,封赏基本结束。

    好像没有颜家,颜回玥早就死了,赵昶死了,也就没老齐王的事儿。

    颜怀卿和老齐王不干,颜回玥和赵昶的死,肯定有问题。

    董健上前请旨:“圣上,霍家本宗共一百二十六人,分宗共一千四百五十人,奴仆等共三千四百人。其中反抗被当场斩杀三千二百人,已经伏诛八百一十人,待伏法三百零六人,在逃及不在京师共六百六十人。”

    圣上下旨:“将待伏法的先押入大牢,待其他罪犯捉拿归案,择日一并问斩。”

    颜怀卿想起女儿,心揪揪的疼,这两天真把人折腾够了,真想暴走。

    圣上也累了:“老七,赶紧将逸公子领回去,没有圣旨不许出门。对了,御医请旨,静姝郡主伤势复发,命在旦夕,欲借神药一用。”

    逸公子惊讶:“她还没死?乔氏真窝囊,外甥女让人欺负成这样,怎么不跟火氏学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