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为书狂-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当年黄一凡进入大学之时发在群里的一张图片,没想到,至今仍有很多的粉丝保存了下来。

    “呃……”

    水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出,一众郭城粉丝有些傻眼。不过,做为脑残粉又怎能轻意认输。很快他们就说道,“呵,水木大学了不起呀,水木大学的学生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吗?”

    “就是,郭城燕京师范大学也不比水木大学差多少嘛。”

    对于这样的言论,一众白玉堂弟子感觉好笑。

    他们没想到郭城还有这样脑残的粉丝,之前是他们提出来的比学历,等发现别人的大学可以秒杀郭城的燕京师范时,又说水木大学算个毛线。不过,对于此,一干白玉堂弟子却是在群里笑着说道,“大家别急,我们慢慢玩玩他们。”

    众人都是奸笑,纷纷说好。随后,大龙再次发贴:“当然,我们也一直觉得什么学校呀,学历之类的拿出来就是个笑话。高学历并不能算什么,但是某位作家却一直拿着燕京师范说事,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也好,反正某些作家其实水平也就这样,写作功力没多少,尽拿些乱七八糟的来提高优越感。那我们再来说说销售量,其实我知道,你们这帮脑残肯定说我们网上的销售量并不能算是真正的销售量,哪怕在我摆出大白获得了前几年的作家富豪榜第一的位置,你们也会说有水份。那么,我就跟你们透露一点消息。其实大白这几年也写了其他的一些书,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但卖得也还不错,我们算了一下,大白在香江大学做交换生的时候,写的几部作品加起来的销售册数已经超过了400万册。”

    或许是学到了黄一凡无形装逼的优点,这会儿大龙在与郭城粉丝开战的时候,也用着极为幽默的笔调。仅仅只是第二条贴子发出,又是引来郭城粉丝的大叫。

    “400万册,吹吧。”

    “据我所说,天下第一白的几部网络小说也就在网上卖卖,实体书真没有多少人买。”

    “就是,坏蛋是黑。道文,请问市场上有卖吗?校花是暧昧文,其实就是小黄文,请问,这个小说谁敢出版吗?剑破遮天好逮能出版了,但因为太过于小白,其实卖得也并不多。诛仙还可以,但不好意思,诛仙还没出版。满打满算,天下第一白的纸质书籍最多就卖了二三十万册,还什么400万册,难道天下第一白的粉丝就知道吹牛?”

    打脸要怎么打才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直接打脸就很爽,但事实上并不是。

    掌握了打脸真谛的“大龙”就在这一些家伙再一次选择不相信时,大龙又是轻捞淡写的说出一句,“我们白玉堂弟子虽然喜欢欺负人,但却从来不吹牛。400万册只多不少,若是不相信,大家可以查一下大白写的《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左耳》《匆匆那年》……还有最近大火的《边城》,这一些加起来各位就知道有多少册了。”

    “滚蛋,还说没吹牛。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左耳,这一些书都是黄一凡写的,我还看过呢,哪里是什么天下第一白写的。”

    “哈哈,笑死我了,拿别人写的小说当成是天下第一白写的小说,这也算是一绝了。”

    可是,就在这一些郭城粉丝又一次大笑时。

    他们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们记起了刚才白玉堂弟子发出来的天下第一白的水木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个录取通知书上面有写天下第一白的名字,似乎也叫做黄一凡。

    当翻上去一看之时,没错,就是黄一凡。

    “我了个叉,不会吧。”

    看到黄一凡的名字,郭城的一众粉丝倒吸了一口凉气。

    “妈呀,难道天下第一白是黄一凡?”

    “我靠,黄一凡可是纯爱始祖呀,不但销售册数比郭城多,哪怕地位也比郭城高呀。”

    这一看,一众郭城粉丝有一些不自在了,弱弱的在后面跟贴说道,“你不要告诉我,天下第一白就是叫黄一凡。”

    “你说呢?”

    大龙笑而不语。

    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此时,看到贴吧里大龙耍得一众郭城粉丝团团转,整个白玉堂粉丝群早就笑破了肚子。

    “大龙,不行了,你这战斗力太强,这帮家伙要被你虐死了,还是我来吧。”

    看到大龙将一帮郭城粉丝虐得直接傻眼,在边上看的聆听坐不住了,手痒难禁,登陆帐号接过大龙的位置,也发了一个贴子:“唉,其实呢,我们大白这家伙真的很不务正业。他除了没事跑去香江写了一些纯爱小说之外,他还写了一部武侠小说,嗯,侠客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其实呢,我是不怎么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但侠客行这一首诗,大家应该听过。若是没有听过,我倒是可以念给大家听一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看看最后一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郭城的渣渣粉丝们,你们是否知道大白已经到了何种境界?”

    当聆听将侠客行发了出来之时,郭城贴吧里的一众粉丝又一次晕倒。

    他们打死也没想到,这个他们之前一直觉得很牛叉的侠客行,竟然也是天下第一白写的。

    “聆听,聆听,你太欺负人了,下来,还是我来跟他们说道说道。”

    一边的白玉堂“姜地”看不下去了,在群里说道。然后,也登上帐号:“各位,大家好,我是姜地。上面两位小朋友太坏了。其实我们白玉堂弟子从来不欺负人,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大白。真的,我们的大白就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很多时候,他只会吟吟诗什么的。像什么“上邪”“桃花坞里桃花庵”这一些乱七八糟的诗。别人都说大白写的诗很好,但我一直觉得写得也就那样。大家觉得呢,或许郭城写的诗应该比大白写得好吧,不如也写几首来看看?”

    这般傲骄式的贴子,再一次让一众郭城的粉丝崩溃。

    天下第一白。

    黄一凡。

    当两者身份合而为一之时,整个郭城粉丝贴吧都被吓呆了。

    我的妈呀。

    我们惹了哪个大神呀。

    这还是人嘛这是?

    写网络小说就写网络小说嘛,为什么又不务正务跑去写其他的作品?

    现在好了,完了,妈蛋,你叫我们如何接话呀?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忍着胀红的脸,不少郭城的粉丝在贴吧上说道:“白玉堂的朋友,你们别说了,求求你们,别说了好吗?”(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七章:完美杀人() 
一场粉丝行动的掐架,可谓是让人叹为观止。

    当郭城贴吧白玉堂弟子将天下第一白真实身份暴光之后,不但郭城颜面无存,哪怕是此前质疑天下第一白资格水平的传统媒体,这会儿也是丢人丢大发了,再不敢说一个不字。

    而与此同时,华国小说大赛也正式开始了总决赛。

    根据规则,华国小说大赛初赛是在互联网平台举行塞选出优秀的作品。

    总决赛则是在报纸媒体,杂志上举行。

    做为获得初赛第一名的少年包青天,也在此时正式登陆媒体报刊。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甚至是连黄一凡也没有想到,当少年包青天正式在这一些传统报刊杂志连载之时,他所产生的轰动,却是震撼了整个传统文学界。

    文艺报。

    “是文艺报吗?”

    此时,文艺报编辑接到了一位读者的来电。

    “是的。”

    “您好,今天下午我看了你们文艺报连载的少年包青天,写得非常好。”

    “谢谢,我会将你的话转答给作者的。”

    “不用谢,不过,我想问一下,到底谁才是杀死太子的真凶?”

    “呃,这个,我也不知道。”

    “怎么会,你不是编辑吗,编辑怎么会不知道?”

    “抱歉,我真不知道。”

    “你一定是骗我的是吧,求求你了,告诉我吧。”

    “我也求求你,我是真的真的不知道。”

    好说逮说,文艺报编辑安慰了那位读者,叫他明天继续看更新,相信再过几天少年包青天的真相就可以彻底的揭开。

    摇了摇头,挂掉电话,文艺报编辑小小的念叨了一句,“如果自己知道凶手是谁,那自己也不会这几天晚上睡不着觉了。”

    不过,在念叨之余,这位编辑也是暗暗点头:“好久没有读者打电话赞赏作品了,这部少年包青天,的确是写得非常精彩。”

    只是,不等文艺报编辑感叹完毕,文艺报的电话再度响起。

    “不要说话,我只要知道杀死太子的杀手是谁,你告诉我就好了。”

    又是一个少年包青天的读者打来的电话。

    又是跟那位读者一翻解释,挂掉电话。

    但可惜,今天注定要这位文艺报的编辑忙死。

    因为,在他接了第一个电话之后,后面文艺报的所有客服电话全都响了起来。

    而且,电话的响声从下午开始,一直响到晚上,甚至半夜都有几十个电话打了过来。

    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仅仅出现在文艺报上。

    几乎是连载了少年包青天的报纸,杂志,当剧情一天一天连载之时,关于到底谁才是真凶,成为了所有读者来电一致寻问的话题。

    而这一现象,也在不知不觉带动了国内侦探悬疑小说的话题。

    一直以来,侦探悬疑小说在国内都是不温不火,属于小众的作品。很多的读者认为侦探悬疑小说太过于烧脑,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一个体裁。甚至有很多读者只要一看这是侦探悬疑类的作品,可能连看都不看。但是少年包青天却是另辟蹊径,虽然少年包青天也是属于侦探悬疑类的作品。但是,他却巧妙的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我们熟知的大宋。此外,在代入感上面,也用了铁面无私包拯的身份,让人们放弃了一开始就舍去侦探悬疑的想法。而直到当他们看了少年包青天之后,哪怕在后面知晓这是侦探悬疑作品也没有用了。因为,那时的我傅韵已经深深的被少年包青天给彻底的迷住了。

    某广播电台眼光独到,第一时间便推出了一个有关于《寻找杀死太子真凶》的节目。

    没想到,节目仅仅只是播出了一期,一下子就吸引了无数听众的兴趣。

    很多听众在听了少年包青天的案件之后,亦不时加入了“寻找杀死太子真凶”的大讨论当中。

    有的认为杀死太子的真凶是大将军。

    也有的认为杀死太子真凶的就是那个小艾。

    只是,虽然大家都在讨论,但却一直没有给出最为关键的合理解释。

    例如神秘的杀人十字是什么?

    而且,杀人十字出现了两次。

    一次是在太子房间,另一次是在七皇子房间。

    这两个杀人十字是一样的吗,还是各有不同的意义?

    此外,杀手是如何在密封的房间里杀人的?凶手又是如何在杀了人之后快速逃走的?

    按逻辑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从衙差进入房间的速度来看,凶手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逃走。

    房间里又没有什么地洞,还是密封的。

    不说凶手是怎么进去的,在密室的房间里又要怎么出来,这简直变成了最大的悬案。

    如果不能解释这几个问题,哪怕你就是无比的怀疑谁是凶手,这个案子都无法破掉。

    而这样的未解之迷,也一度让各大连载了少年包青天作品的报纸跟着销售突然暴涨起来。

    他们购买这一些报纸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想知道谁才是真凶。

    那么,到底谁才是真凶?

    知道答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作者,天下第一白。

    无数的读者都在翘首以盼,期待最后的真相公布。

    终于,几天之后,万人瞩目的真相公布了出来。

    原来,所谓的杀人十字,第一个太子所见的杀人十字是灯上毛毛虫与凶手帽带的投影。

    第二个杀人十字,却是衙差的符印。

    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凶手是如何在密室中杀人的。

    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因为这几乎不可能。

    但是,结局却给出了一个密室杀人最为完美的解释。

    其实凶手根本就一直没有离开房间。

    他在杀死太子之时,是故意一刀一刀杀死太子,令其死状惨忍,分散衙差的注意力。而真实的他,却是躲在大门之后。当所有衙差冲进太子房间,看到的只会是太子,根本就没有留意躲在门窗边上的凶手。甚至,因为凶手也是衙差,别人都会认为凶手是跟着他们一起进来的。

    至于那声惨叫声,也并不是死者发出来的,而是凶手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自己叫出来的。可是,当所有的衙差进入房间看到太子惨死,就自然而然认为这是太子发出来的惨叫。

    看到这里,几乎所有的读者都在拍案叫绝。

    不少读者当场就已尖叫起来。

    “没想到,密室杀人竟然能做得如此的天衣无缝。”

    “若是现实里面的凶手也有这样的聪明才智,恐怕所有的警察都要下岗了。”

    “我的神呐,我怎么突然发现,凶手的犯罪手法简直堪称艺术。”

    不过,在解释完这两个问题之后,当真正找出凶手之后,亦是让无数人大跌眼镜。

    真正的凶手,竟然是与包拯一起破案的刀头“沈良”。

    当然,哪怕是当时包拯指出杀手就是沈良的时候,一众读者都有一些不敢相信。

    因为,他们认为沈良没有杀人动机,沈良没有理由要杀太子。

    但真相却在包拯的推理当中,一丝一丝剥了出来。

    包拯回忆:之前八贤文跟他说过,辽人打仗向来是背对着河边喝水。因为,如果正对着河边喝水,你就看不到背面的敌人。而背对着河边,那你在喝水的时候也能时时刻刻看到有没有敌人来袭。虽然喝水只不过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但从这里一个很小的小动作当中就可以看出北辽战争意识完完全全碾压大宋。

    很巧合的是,包拯有一次就发现了沈良是背对着河边喝水。

    也就是说,沈良其实就是辽人,他来大宋的目的就是制造挑起大宋与高丽之间的仇恨,让北辽做收渔翁之利。

    所以他才会杀太子,杀七王子,甚至连他最心爱的女人都杀了。

    当然,如果这仅仅只是怀疑。那么,从通过小艾遗书发现沈良的动机亦是神来之笔。

    小艾的遗书根本就不是小艾写的,而是沈良从小艾之前练字的字迹当中一个字一个字拓印下来的。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哪怕沈良精心策划,但还是被包拯找出了一丝马迹。

    至此,少年包青天第一集的名扬天下,也在找出真凶“沈良”之后就此结束。

    可是,少年包青天的第一集虽然结束,但他却似乎远远没有结束。

    正如沈良最后自杀之时所说的一样。

    为什么要有辽人?

    为什么要有宋人?

    如果辽人与宋人都是一家人,不是很好吗?

    国与国的不同,民族与民族的不同,造就了发生于千年之前宋朝之时的惨案。

    不过,天佑中华,千年之后,这世上不在有宋,这世上也不在有辽。

    有的,只有一个国家——华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