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帝国皇帝的奥斯卡,会在意埃及王国那些百姓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吗?

    真要是到了那样的一天,大不了奥古斯都帝国就派遣一支大军驻守在埃及王国本土;只要埃及王国可以牢牢的控制在奥古斯都帝国的手中,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也是奥斯卡和奥古斯都帝国可以接受的。

    到时候,拥有了埃及王国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整个奥古斯都帝国就会彻底摆发展过程中脱粮食问题的制约;甚至,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也可以在有了消耗不完的粮草物资以后,进行新一轮的大规模扩军,这才是成就奥古斯都帝国称霸伟业的根基所在。

    为了得到埃及王国的粮食资源,奥斯卡不会介意将自己手中的屠刀指向任何人;哪怕就是埃及王国所有的百姓都站在了托勒密十三世的那一边,奥斯卡也要信心杀到所有埃及人都屈服于克利奥佩特拉的统治,这就是奥斯卡和奥古斯都帝国的决心!

    就在克利奥佩特拉向腓尼基行省总督伯狄诺斯和犹太行省总督奥克奇维安派出使者的时候,托勒密十三世的使者就已经在飞奔向西顿和耶路撒冷的路途中了;托勒密十三世在得到亚历山大城主的汇报以后,立即就开始向埃及王国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实权派的总督求援了。

    当初托勒密十三世之所以可以顺利的夺取埃及王国法老之位,除了波希纽斯忠心耿耿的支持以外,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的支持也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的;要知道,埃及王国可不仅仅只有首都所在的中埃及行省和不设总督的尼罗河三角洲行省。

    无论是埃及王国新占领的西奈山行省和纳巴泰行省,还是原有的底比斯行省和塞浦路斯行省,都是以实力最为强大的腓尼基行省和犹太行省马首是瞻的;这两个行省的态度,几乎就决定了其他四个行省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托勒密十三世。

    托勒密十三世也知道伯狄诺斯总督和奥克奇维安总督在这方面有着怎样的号召力,所以他在击败克利奥佩特拉主动发起的战争以后,立刻就派出了使者前往西顿和耶路撒冷,并向这两位实权派总督开出了极为优渥的条件来换取他们的支持。

    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虽然掌握着埃及王国最为精锐的十一万大军,但是他们毕竟只是埃及王国的总督而已;面对王室内部的争斗与厮杀,他们明智的选择了明哲保身。

    更何况,那个时候克利奥佩特拉已经带着奥莱斯的舰队离开了埃及王国本土,托勒密十三世也是名正言顺的埃及王国法老了;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还是表示了对托勒密十三世的忠诚,并且还出面号召其他所有埃及王国的行省都向托勒密十三世效忠。

    有了实力最为强悍的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的支持,托勒密十三世自然是顺顺利利的坐稳了埃及王国的法老之位;投桃报李之下,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也是获得了托勒密十三世的认可。

    托勒密十三世继任命波希纽斯将军为整个中埃及所有军队的统帅之后,又任命伯狄诺斯总督的长子为埃及王国腓尼基舰队的司令官,奥克奇维安总督的长子也被任命为埃及王国犹太行省驻军的战车军团军团长。

    埃及王国的总督权力是极其有限的,谁让埃及王国的缔造者托勒密一世本人就是靠总督之位起家的呢;即便是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是总督兼任驻军统帅,他们也无法直接任命自己的儿子在军中担任高官,这也是埃及王国的历代法老避免地方总督和军队统帅专权而采取的措施。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托勒密十三世的两项任命获得了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的感激涕零,要不是托勒密十三世让他们的儿子名正言顺的身居高位的话,他们的儿子最少还需要十年以上才能爬到托勒密十三世所任命的位置,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能不感激托勒密十三世吗?

    基于这样的一种关系存在,托勒密十三世认为自己的求援一定可以获得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的支持;所以,托勒密十三世也给自己的使者带去了详细的援军数量要求。

    拥有七万军队的腓尼基行省,托勒密十三世希望他们可以出兵五万增援后方,拥有四万军队的犹太行省,托勒密十三世则是希望他们可以出兵两万增援后方;至于塞琉古帝国,最近他们正在和北方的王国联盟打的你死我活呢,哪有时间和军队来干涉埃及王国的事务。

    身处西顿的腓尼基行省总督伯狄诺斯在接见了托勒密十三世的使者以后,立即就率领了三万步兵和两万战车部队前往奥克奇维安总督所在的耶路撒冷;此时,奥克奇维安也是集结好了一万步兵和一万战车部队,正在等待着伯狄诺斯的军队前来呢。

    两人的大军合兵一处以后,伯狄诺斯就提出由奥克奇维安一人率领这四万步兵和三万战车部队返回中埃及地区增援托勒密十三世的建议;而他则留下来率领腓尼基行省和犹太行省剩余的四万大军,防止塞琉古帝国的军队做出任何入侵的举动。

    伯狄诺斯的建议也不是没有道理,塞琉古帝国毕竟还在边境地区驻扎着数量不少的军队;假如塞琉古帝国要是趁机发动了对埃及王国的进攻,群龙无首的腓尼基行省守军和犹太行省守军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塞琉古帝国的进攻呢?

    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奥克奇维安同意了伯狄诺斯的建议;正当两人准备各自行动的时候,克利奥佩特拉的使者也是急匆匆的赶到了耶路撒冷,并带来了克利奥佩特拉开出的优渥条件。

    无奈的是,他们的到来还是晚了一步,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都没有接受克利奥佩特拉条件的意思,甚至连为此而犹豫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在他们看来,克利奥佩特拉选择堂堂正正的与托勒密十三世竞争的话,他们或许还会考虑考虑到底是支持托勒密十三世还是克利奥佩特拉。

    可惜,克利奥佩特拉竟然选择了与狼子野心的奥古斯都帝国合作反攻埃及王国,这就是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无法接受的事情了,他们还是决定派军增援托勒密十三世!(。)

“第六百四十九章·全歼敌军”() 
鲁莽行事,不如对症下药。om

    ――伊索(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

    负责北上阻击并尽可能消灭奥克奇维安七万南下大军的是克利奥佩特拉麾下的五千战车部队和奥古斯都帝国的三个骑兵军团和两个步兵军团,以奥古斯都帝国的五万大军对阵埃及王国的七万大军,作为联军此路大军统帅的李立阿斯将军有着绝对的信心。

    但是,奥克奇维安的七万大军中可是有着整整三万埃及王国最精锐的战车部队,这就不由得不让李立阿斯头疼了;无论是曾经属于北非的军队,还是奥古斯都帝国的精锐之师,所有人都没有对阵战车部队的经验,这可是东方大陆上特有的兵种,北非大陆和西方大陆可都没有战车部队。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远在不列颠岛上的不列颠蛮族就拥有独特的战车部队,这也算是西方大陆上独一无二的战车部队了;谁也无法想象,西方大陆上唯一的战车部队竟然是由一个蛮族组建而成的,这的确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暂且不论西方大陆上有没有战车部队,最起码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是没有与战车部队交战的经验的;好在己方的友军就是战车部队,好歹也可以让奥古斯都帝国的将士们可以在北上行军的途中好好观摩一番友军的战车部队,以便寻找出对付这些战车部队的办法。

    经过一路的仔细观摩和积极求索之后,李立阿斯等将领很快就发现了战车部队最具有威胁性的地方就是其无与伦比的冲击力;这也就是说,只要限制了敌军战车部队的冲击速度,就可以将敌军的三万战车部队轻易全歼。

    只要全歼了最具威胁的三万战车部队,区区四万埃及王国的步兵还能够在五万奥古斯都帝国的精锐之师的进攻下侥幸逃跑吗?更何况,李立阿斯的麾下还有隶属于克利奥佩特拉的五千战车部队可供调遣呢,这可是用来对付埃及步兵的好武器。

    当李立阿斯提出来暂时不用五千战车部队对付奥克奇维安麾下的战车部队以后,克利奥佩特拉麾下的战车部队将领并没有反对的意见;毕竟他们和奥克奇维安麾下的军队曾经都是埃及王国的军队,又怎么会愿意走到战场厮杀的那一步呢。

    可是,李立阿斯说出希望战车部队可以在完成了对敌军战车部队的歼灭以后,在对付奥克奇维安亲自率领的四万步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这支战车部队的将领却是提出了反对的意见。om

    原来,埃及王国的军队中一直存在着数量巨大的长枪兵部队;从战斗力最弱的努比亚长枪兵,到中流砥柱的尼罗河长枪兵,再到最精锐的法老禁卫军,这些由长枪兵组成的军队在埃及王国的军队中数量庞大,且战斗力颇为强大。

    面对由无数长枪兵组成的奥克奇维安大军,战车部队的进攻无疑于自杀一般,骑兵的进攻也是如此;李立阿斯根本就不知道奥克奇维安麾下的军队竟然会拥有如此规模的长枪兵部队,要知道埃及王国在塞浦路斯行省和亚历山大城的军队中可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长枪兵部队。

    对此,这名将军也是给出了极为合理的解释;因为埃及王国驻守在腓尼基行省和犹太行省的军队是为了防御塞琉古帝国而存在的,塞琉古帝国最具有威慑力的军队自然就是纵横天下的铁甲骑兵部队了,为了对付这些进攻无敌的铁甲骑兵,埃及王国也只能用大规模的长枪兵来应对了。

    李立阿斯无奈的承认,这位将军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在进攻奥克奇维安的主力四万大军时,不仅这位将军的五千战车部队不能轻易投入战斗,就是奥古斯都帝国的三个骑兵军队也需要谨慎投入战斗;否则的话,埃及王国的长枪兵会成为奥古斯都帝国骑兵的终结者。

    当然,奥古斯都帝国的骑兵在这方面比埃及王国的战车部队要有优势多了;埃及王国的战车部队另外一大劣势就是一旦开始了全力冲锋以后就很难调转方向,而骑兵在这方面就要好的多了。

    到时候只要布置合理战术灵活的话,用两万奥古斯都帝国步兵和三万奥古斯都帝国骑兵未必就不能全歼四万埃及王国以长枪兵为主的步兵;在此之前,李立阿斯还是要先解决奥克奇维安步兵前方的那三万战车部队的。

    从奥克奇维安出发的犹太地区,到孟菲斯所在的中埃及地区,这一路上都是一马平川的沙漠地形,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根本就找不到一处可以埋伏或者阻击敌军战车部队的地方。

    唯有在进入中埃及行省境内以后,奥克奇维安的战车部队必须要在中埃及的东南部地区渡过贯穿中埃及地区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尼罗河才能增援孟菲斯城;这个渡过尼罗河的地方就是李立阿斯所能找到的,最适合对敌军三万战车部队发起进攻的地方。

    因为尼罗河的河面过于宽阔,大军要想快速渡过尼罗河就必须利用桥梁通过而不是渡船,再加上战车根本就不可能使用渡船运输,以及能够容纳战车通行的桥梁也是极其有限的;整个中埃及地区境内可以让三万战车部队通行的桥梁也就只有其东南部的一座大型石质桥梁而已。

    毋庸置疑,这一座桥梁所在的地方自然就是奥古斯都帝国的大军选择的决战地点了;李立阿斯在尼罗河三角洲行省境内率领大军向东渡过了尼罗河以后,就迅速向南方的中埃及地区进发了。

    经过七天时间的飞速行军以后,李立阿斯亲自率领的三个军团骑兵好歹是赶到了中埃及地区的东南部,并将整个中埃及地区唯一能够通行战车部队的桥梁给占领了;至于剩下的两个步兵军团和五千战车部队,他们还在副统帅辛里达将军的率领下行军呢。

    越过了这座横跨尼罗河的大型石质桥梁以后,就是中埃及地区广袤的农作物种植地带了;与其他区域的沙漠地带不同,尼罗河流域的两岸可都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和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这里也是极其有利于己方骑兵隐藏的地方。

    在率领三个骑兵军团抵达此处以后,李立阿斯就率领着自己的第四骑兵军团和吉斯肯的第五骑兵军团越过尼罗河上的桥梁,在尼罗河西岸寻找了一处距离桥梁约有三里左右的地方埋伏了下来;而巴希雷克率领的第三骑兵军团,则是在尼罗河东岸距离桥梁五里左右的地方埋伏着。

    仅仅是不到一天时间过去以后,轰隆隆的三万战车大军就浩浩荡荡的狂奔而来,带起了遮天蔽日的灰尘;从远处观望就有如此威势,可想而知这要是正面对决的话,会给己方大军带来多么惨重的伤亡,恐怕能不能打赢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当这三万战车部队在靠近尼罗河大桥只有三里距离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慢慢的减缓了狂奔的速度,并一路降低拖拽着战车的战马的速度;直到这些战车离桥梁只有三百余米距离时,他们的速度已经完全降了下来,只是在以漫步的速度缓缓前行了。

    为了更好更快的通过尼罗河上的石桥,敌军的战车部队依次排好了顺序一辆一辆的走上了石桥并缓缓的往前方轻驶而去;在敌军的三万战车部队通行了大约一半左右以后,尼罗河的桥梁上还有着密密麻麻的战车在通行着,李立阿斯就让自己身边的号角手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李立阿斯亲自率领的两个骑兵军团中的长盾骑兵立即就对前方行动缓慢的战车部队发起了冲锋进攻,辅助的标枪骑兵们也是从侧翼向那些敌军投掷标枪;随着西岸进攻的开始,巴希雷克也在东岸率领麾下骑兵发动了及时的进攻。

    三万骑兵对三万战车部队的攻击,三万战车部队还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根本连加速的机会和时间都没有;就算是有勉强加速起来的战车,也会立刻撞上身边的其他战车,完全无法对奥古斯都帝国的骑兵们造成威胁,他们完全就沦为了骑兵们待宰的羔羊。

    埃及王国的军队最弱的地方就是其战斗意志太过于薄弱了,要是他们的战斗意志足够坚定,再加上埃及王国的富裕和武器装备的精良,埃及王国早就统一东方大陆了;李立阿斯的三万骑兵只是消灭了大约万人左右的敌军以后,剩下的逃窜不及的敌军就果断选择了投降。

    接受了全部的将近两万敌军俘虏以后,李立阿斯就将他们全部看押在了西岸的一处空地上,完好无损的战车则是被放置在尼罗河的东岸;等到辛里达率军赶到以后,李立阿斯就把看守俘虏的任务交给了克利奥佩特拉麾下的战车部队和受伤的骑兵们,他则是率军继续往北而去了。

    以奥古斯都帝国的两万五千骑兵和两万步兵迎战奥克奇维安的四万步兵,双方在一处平坦的沙漠地带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第十三军团和第十五军团的重装步兵们死死的阻挡了敌军长枪兵和沙漠斧头兵的进攻,而三个军团的骑兵们则是趁机及时的从两翼对敌军展开了突击。

    五个小时以后,奥克奇维安的四万大军被彻底歼灭,超过两万人战死沙场,被俘者更是高达一万五千以上;奥克奇维安本人也被奥古斯都帝国长盾骑兵格杀当场,他的死直接导致了其麾下军队的全线崩溃。(。)

“第六百五十章·进攻孟菲斯”() 
美丽的鸟不一定都由美丽的羽毛组成。om

    ――伊索(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

    为了全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