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既然丞相不愿相送,我等就出发吧。”五百主策马上前,对沛公和李冉拱手悲凉的说道。话毕,他调转马头,然后拔剑高举,呼喊道:“收复故韩!”
“收复故韩!收复故韩!”两千韩军慷慨激昂,气势立刻陡增,虽然只有两千人,可声音却敌得过千军万马。
“出发!”五百主再次命道。
然后马匹涌动,士卒齐出,一阵阵的灰尘在阳翟城外飞扬。初阳照耀,两千人马的身影渐行渐远。
“咚,咚,咚咚咚”
就在这时,阳翟城楼上突然想起阵阵擂鼓声,鼓声由近及远,越来越急,到最后竟然变成了急促的声音。所有人都抬头望去,只见张良目视远方,双手高举鼓槌拼命的击打着战鼓。
远去的两千韩军突闻鼓声,均是停下脚步,当见到城楼上的张良时,许多人都留下了流水,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激动和喜悦。是的,张良没有抛弃他们,一直都活在他们的心里。这鼓声,不仅仅是送别,更是一种星星之火燃烧在他们体内,让这些离开的士卒士气倍涨。
“丞相!”五百主泪流满面,他对着城楼上的人影抱拳请辞,然后再次奋力喊道:“收复故韩,为丞相平抱负!”
“收复故韩,为丞相平抱负!”
城楼上,张良闻此声,也终于流下泪珠。
杨林和萧何等人都沉默不语,这些离开的韩军令人钦佩,即便不效忠他,却也依然铮铮傲骨,为故韩百姓而不畏生死。
“韩信,速命大军鼓手擂鼓为这些勇士送行。”当即,杨林立刻下令道。
“诺!”韩信不敢耽搁,于是城楼上再次响起震天的鼓声,声声如雷鸣,令远行的两千韩军愈加显得威壮。
韩军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尘烟中,而鼓声依然在众人心中回荡。
回到郡守府,张良和李冉一同拜见了杨林,此时他们分主臣,张良也是坐在了下侧,而杨林坦然接受。他看向众人,说道:“张良先生、李副将,余下的韩军虽然加入了沛军,但我想,这些士卒都是汝等同生共死之兄弟,所以,还请先生和李副将继续率领此四千人,汝等意下如何?”
闻言,张良倒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他气定神若,而李冉则面带喜色,他最害怕的就是杨林将效忠的韩军士卒像安排投降的秦军那样彻底的打散,没有想到沛公竟然依旧让他带领自己的兄弟,于是,他心中的疑虑也完全的打消。
“必为主公战死沙场!”李冉急切的表示道。(。。)
更新快…
…纯文字
第一百七十七章 论功行赏()
走了,离开了,一切都消失在了尘烟中!
郡守府,李冉离开后,郦食其等人也纷纷告辞,堂内只剩下张良和杨林二人,此时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张良恭敬的说道:“主公有何吩咐?”
杨林挥手,示意张良不用这么约束,他笑道:“先生不必如此,汝和我乃是知己,私下我等皆可以朋友相待。”
闻言,张良本就不是唯唯诺诺之人,也立即恢复了神态,然后非常自然的坐在一侧,笑道:“呵呵,主公这般说,良若是再矫情,就显得愚昧了。主公,如今颍川郡尽在主公之手,若是悉心经营,日后并非没有图天下的可能啊。”
张良的眼光深远,他的抱负不仅是让故韩百姓过上好日子,在效忠杨林后,他也从后者身上看到了天下大义的影子。若说此时天下的明主,在张良心中,非扶苏,也非项梁,乃杨林是也。
杨林眉头微蹙,他表情严肃,沉声说道:“目前局势还不明朗,不宜想的太多。我等先在颍川郡站稳了脚跟再去放眼天下,切勿好高骛远,否则,头重脚轻根底浅,势必会栽跟头的。”
“主公言之有理。”
“是这样的,我想请先生与萧何一起掌管内政一事,如何?”杨林期待的说道。
张良有些惊讶,他犹豫的讲道:“这”
杨林见此,又立刻开口劝说道:“我知道先生还要顾及军中之事,眼下正值用人之际。还望先生能者多劳。”
听到杨林话已至此,张良也不好拒绝,于是点头应道:“主公如此信任,良岂敢推辞。”
“好,甚好!”杨林大喜,他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内政有张良和萧何辅助,必无忧也,此二人之才乃是一国相材,区区一个郡的内政。根本难不倒他们。
“我已经让萧何起草了一份安抚草案。先生可以和萧何一同商议,尽快让郡内民心稳定下来。先生本是故韩丞相之后,在故韩颇有威望,有先生相助。乃是一大幸事啊。”杨林又继续说道。他希望张良能够利用自己的威望。在故韩百姓中起到安抚民心之大用。
张良何尝不明白杨林的意思,他既然效忠,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于是也点头道:“主公大可安心,故韩百姓晓之以理,必会支持主公。良现在便去找萧何。”说罢,他就起身,急忙请辞离去。
不得不说张良谋略、见识和威望都是上上之选,离开郡守府后,他便和萧何一起起草制定了安抚之法。为稳民心,张良亲自执笔,在全郡公告沛军仁义爱民和扰民者立斩的军纪作风。同时,草案上也依据杨林的诉说,强调了土地的分配。
即,凡是郡内百姓填充沼泽开发改造的良田,在各县登记后,百姓可永久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这则条例,是杨林根据后世美国为了振兴西部而制定的土地政策。
公告和草案一同发布,立刻在颍川郡掀起一场风暴,而处于风暴中心的不是别人,正是杨林。全郡百姓、官员、士卒都议论纷纷,他们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敢于反抗秦帝国的人,居然对百姓的生计如此上心。这是他们这些年所不曾遇到的,也是迷茫和不信任的。
但有了张良的帮助,杨林这些日子是轻松了许多。张良是何许人也,故韩百姓自然心中明了。当年博浪沙刺秦王,张良一举闻名,而且又是故韩丞相之后,且辅佐了韩王成。有他出面解释,同时,秦明妻弟扰民被斩的事情也不胫而走,在全郡百姓中口口相传,由此,原本的迷茫和不信任也变得烟消云散。
许多百姓开始了解和接纳杨林以及他的沛军,有了开头,事情就容易处理,在张良和萧何一同的协助下,半个月的时间,颍川郡郡内民心终于安抚下来。安抚只是一种手段,真正要做到民心所向,杨林清楚自己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路在自己的脚下,走过去是大道,走不过去,便是荒凉。
“主公,半月有余,我军已经招募士卒三千余人,购买马匹三百。如今算上投降的秦军和效忠的韩军,以及我们原有的沛军,总兵力近两万。”韩信在议事上兴奋的说道,这不仅仅只是数字的增加,更是一种欣欣向荣的体现,和杨林的安抚政策密切相关。若是没有稳定的民心,百姓如何会来参军呢,说白了,兵不过是拿着武器的民。
闻言,杨林大喜,他望向帐内众将,沉声说道:“命,韩信为裨将军,统领两万沛军。”
“诺!谢主公。”韩信当即出列,领命道。
杨林又看向曹参,这一次,他是要论功封赏了,说道:“命曹参领兵六千,任校尉。”
“得令,誓死效忠主公!”曹参也露出喜色,他也从军侯提升到了校尉,相信不久也可以封将了。
“命李霸领兵六千,任校尉。”杨林再道,不过李霸去了大梁接其母亲和家眷,还未归来,所以此番授命无法接取,杨林只能对韩信吩咐道:“李霸授印由汝暂时掌管,待其归来,速命他就职。”
韩信闻言,也接令。
“陈胜出列。”杨林继续封赏,“命汝领兵六千,任校尉。”
紧接着雍齿、王山、周勃、夏侯婴等人也被提升为军侯,各自领兵两千。而李冉令四千兵卒,封郎中。秦明也同样受封为军侯,和周勃等人平起平坐,但对于这般赏封,秦明嘴上不说,但心中却不服,他本就是郡尉,统领一郡兵力,此时效忠杨林,看似提升,实则是削弱兵权。
而士卒们的封赏,杨林也参照秦军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一一依据萧何的统计而赏赐下去。他同时严厉的对韩信说道:“此乃关乎我军军心,汝必须保证每个士卒的赏赐公平、公正、无少人漏人,这张赏赐的名单,便由汝亲自贴在军营,以示公告。”
至此,韩信为将,曹参、李霸和陈胜为校尉,周勃、王山、雍齿等人为军侯的沛军体系终于成型。(。。)
更新快…
…纯文字
第一百七十八章 扶苏死()
武将封赏完毕,杨林又大封文官,萧何任郡守,掌管全郡内政,张良为辅,郦食其为军师,其余各县城县令、县丞职位暂不变更。
待封赏完毕,杨林端坐在大堂之上,武将以韩信为首,坐于左侧,文官以萧何、张良为首,坐于右侧。杨林扫过众人,心中颇为感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现在手中能征善战之猛将、治世安国之栋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且也有了一郡的属地可以发展壮大。
面对日后的局势,杨林终于有了底气,只要悉心经营一年半载,可以说,他就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汝等应该相互相助,切莫让吾分心。”杨林对众人叮嘱道,人多最怕心不齐,他必须要提前做好预防。
“主公大可放心,我等必齐心协力为主公效忠。”韩信和众将一同举杯,然后尊敬的说道。语毕,众将同饮一杯,意思很明确,便是说明他们会像兄弟一般把酒言欢、共进共退。
萧何也进言道:“何等必辅佐主公治理郡务。韩将军日后若是有所军令,何等也必全力支持。”
“甚好!”杨林大喜,面带笑容,满意的点着头,有萧何和韩信在,再加上张良、郦食其,他相信这几人都能看得清大局,所以,也再次开口说道:“来,我等同饮一杯。”
“诺!”众人纷纷举杯,然后恭敬的和杨林同饮一杯酒。
只不过,众人谈笑自若。却有一人双目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此人正是秦明。今日他被封赏为军侯,可领兵两千,这和他以往郡尉的职权相比,一个在军队,一个在郡内,虽然都是领兵,但在军队更加容易立功受赏。
可秦明却完全高兴不起来,不说前几日杨林不给其面子而斩杀了其妻弟,就说今日的封赏。他也觉得自己被排挤。自己明明的斩杀了郡守。令降军投城,为沛军避免了一场血战,此乃大功一件,却只被封为军侯。他心有不甘。按照他原先的想法。即便不能封将。封个校尉也好,最差也得是郎中啊。
正所谓认不清现实、便是异想天开,秦明现在就是这个样子。自说自话。却又埋怨别人,而不想一想杨林为何只封赏其为军侯。
正说着,突然间一人从悄悄进入大堂,将一封密函交予了王山,自从掌管暗部,王山便成为了杨林的眼睛。虽然沛军从沛县到彭城又到大梁,再到如今的阳翟,可暗部的发展王山却一点没有敢松懈,经过一年的编织,暗部的网终于铺设完毕。
打开密函,王山面色惨白,他当即起身,恭敬的走到杨林面前将密函呈上。众人见王山这般模样,也心知出现了大事情,于是一个个放下酒盅,焦急的看向杨林。
接过王山的密函,杨林吩咐左右侍女下去,这才打开,他双目扫过密函,表情也变得凝重,面带阴郁,双眉紧蹙。见此,萧何直言问道:“主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林挥手示意萧何上前,然后将密函交于后者,说道:“汝自己看吧。”
萧何急忙打开密函,然后惊呼道:“扶苏死于上郡?”
“什么?”大堂内众人惊讶不已。
“扶苏死了?怎么死的?”张良追问道。
萧何拿着密函,在杨林的授意下念道:“据密报,王离和章邯引兵十万大破扶苏五万秦军于肤施,章邯亲自领兵攻取县城,蒙毅战死,扶苏自刎于城楼之上。”
众人闻言都沉默了片刻,他们一起看向自己的主公。杨林沉声说道:“扶苏之死,天下或将大乱也。”
张良上前出列,说道:“主公所言极是,我等应早作打算啊。”
“胡亥昏庸,秦朝大权尽在阉人赵高手中。唯一可以振兴秦帝国的扶苏也被王离领兵围剿而自刎。恐项梁、田荣等人如今欣喜不已,正在准备称王也。”郦食其也审时度势的分析道,他从大局讲道,众人也立刻明白过来。
“不错,扶苏一死,秦朝就只剩下昏君和庸臣,命不久也。主公,何不也趁机称王乎?”随即,郦食其再次进谏说道。
“就是,主公称王,俺李霸第一个赞成。”李霸也从旁附议道。
“曹参附议!”
“周勃附议!”
众将纷纷表态,均是支持自家主公称王。
而杨林却挥手婉拒,面对称王的诱惑,他十分冷静,没有被利益吞噬。他喝斥众人道:“汝等这是要亡我也。”
“主公这是何意?我等赤心日月可鉴,怎敢亡主公乎?”郦食其不明,当即行礼询问道。
见众人也是糊涂,杨林解释道:“三丈高城离不开一尺基石。我等初占颍川,根基未稳,怎可冒然称王,如此岂不是本末倒置?切记,人的胸怀可以大,但人的心不可自大。有多少粮草,养多少人,如此简单的道理汝等怎会不明白?”
至此,众人大悟,郦食其显得羞愧,他曾和张良商谈过称王之事,今日突闻扶苏之死,却忘记了张良的提醒。此时杨林再次提及,他面露羞红,老脸火辣辣的感觉,立刻请罪道:“请主公惩罚,食其忘乎所以了。”
杨林看向后者,郦食其乃大儒,论心性和仁德,他自然是不比其他人差。而其屡次进言称王,杨林也是理解,毕竟郦食其已经年迈甲,他比任何人都想要辅佐明主,因为这是他的一生所学,可时间留给他的总是短暂。
此时的郦食其真恨自己为何没有年轻十年,哪怕五年也好。若是那样,他也不会因心中焦急,而数次进言失误。
“军师多虑了。”杨林并未惩罚他,反而是耐心的讲道:“缓称王、暗中发展,才是立足之根本。”然后他又对李霸等人再次训斥道:“汝等忠心吾知道,可下次莫要胡乱附议,如此只会添乱。任何事情都可直言,但要经过深思熟虑。”
闻言,众将欣然点头。唯有李霸摸着脑袋,非常郁闷和不甘心的弱弱说道:“主公,俺也是深思熟虑才那般说的。您称王,本就是俺自己的想法。”
众人无奈,只能对于李霸的话付之一笑。(。。)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吕雉归来()
扶苏自刎于肤施,其麾下的守边军也被章邯领兵击溃,降者无数,一时间,章邯的威名立刻传遍九州,家家户户都知晓,秦朝还有这么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
咸阳城,赵高得知扶苏已死,他悬着的心方才落下,当即他把这个消息呈报给了胡亥,此时的胡亥在一群太监的服侍下正在炉鼎旁吞服长生丹。他也和秦始皇一样着迷于长生之中无法自拔,可性质却不一样,秦始皇是因为永世霸业而求长生,胡亥则因为留恋宫内的美人、大权而希望得到长生。
见到赵高进来,左右太监都主动的推下,他们这些人明白着呢,宁可得罪胡亥,也不可得罪赵高,前者还能活命,后者只能成为孤魂野鬼。
“丞相有何事?”胡亥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