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妈,我们今天就去龙港城找房子,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了,那老爸也阻止不了了。”李均眼睛也狡黠着泛着光芒。
“走,儿子去龙港!”
温洲龙港,华夏第一农民城,第一个农民集资建设的城市,开创历史的一座城。
是温洲人敢为天下先得象征之一。
龙港城的诞生要从七十年代说起。
70年代,温洲农民一把刀,一把剪,一个弹棉弓,四海为家闯天下,本是防饿死的下下策,无意挑起了政策神经,要知道全国人民都在朝九晚五,老老实实地上班,唯有温洲人东流西窜地去赚钱,就是资本主义的黑线。
为什么说那个年代的温洲人大胆,因为那个年代有人在街边卖虾皮,被工商人员抓住,走投无路竟跳进湖里自杀。还有人卖螃蟹,被工商人员的哨声当场吓晕,被送往医院抢救后,未能苏醒过来。另外一养鸭专业户,见有干部登门上访,以为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吓得簌簌发抖,赶紧声明:“以后不敢养了”。
随着一个特殊的年份1979年到来,隔开了新旧两个世界。
大家都知道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以极大的魄力和果敢“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的大门”。
改革开放,混沌初开。
春天的故事来了。
八十年代,温洲那些靠着一把刀,一把剪子,一个弹棉花的弓逐渐已经有一定积蓄,他们也开始有本钱做各种生意,有人经营电器发财,有人收废品发财,有人……
1982年9月的一天,刘大王早起上街,看见墙上张贴的“狠狠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大幅标语触目惊心。他暗自颤栗,做出生平最快速的决定,趁人不备钻进小巷,回家取出七万元后,亡命天涯。之后整整三年,他像老鼠一样,四处躲藏,山穷水尽时沦落到与乞丐争抢垃圾箱里食物的境地。后来听说形势变了,他才在农历年三十回家团圆,但人枯形瘦,相熟亲朋大半不敢相认。
打击“八大王”之后,事件高调处理的负作用出来了,因为打击个体私营经济,导致低压电器生产和销售步入低谷,服装,鞋业,日用品等主要经济指标一路下滑,工人失业、街市冷落,老百姓生活更加无所适从。
……
一系列的恶果。
当地领导开始反思。他们对自发私营经济的态度也由无所适从、时紧时松,转到“无为而治”,顶住压力极力保护民营企业。
从此以后,历届温市政府一直用抽象规则,保护个人自由领域不受侵犯,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正是由于政府的放手,温洲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私营企业从此再未受到致命的冲击。
两三年后,八大王平反,没有吓破胆的温洲人再次崛起,只是短短几年,温洲家庭作坊雨后春笋一般生起,温洲百万营销蝗虫营销大军悄然遍布全国,水银泻地般长驱直入。
于是一段温洲沸腾岁月的故事再次开启,从一个个小人物的探路开始。许许多多的小人物汇成一股潮流,一种趋势,甚至形成一种格局,左右着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向。
这过程之中自然不少敢想敢干的温洲农民富裕了,走南闯北做生意的他们有钱了,他们想进城,可是有钱他们也无法成为城里人,因为这个时代的华夏,有着严格的城乡户籍潘篱,农民无法实现做城里人的梦想。
于是温洲一群胆大的农民想着既然农民无法变成城里人,那么他们就自己来建造一座城市好了,于是,自费造城,温洲有了龙港城,属于他们农民的城市。
温洲敢为天下先的名头也因这座城彻底落实,造城这是冲破禁区的事情。
那是四年前1984年,农民进城的口子被打开,他们自带口粮进城,自建住宅落户,自办企业,自找门路就业,那些从未有人尝试过的办法,冲破当时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改革。
四年里汽车满载沙土水泥穿梭飞驰,新建的楼房迅速升高,道路快速延伸,曾经荒废的渔村滩涂上长起了一座城。
如今这座农民造的城,这股旋风刮到了整个华夏,现在龙港可是吸引了很多华夏人的好奇,而李妈的事业将从温洲龙港这座城开始。
第114章 头头是道和均妈的梦想!()
现在龙港城经过四年的建设,一半像农村,一半像城市。
看着这个两不像的城市,又两个都像的半城市。
后世经济学家对这个城市评价很高,在民间它像是传奇,有着“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荣耀,彰显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洗脚进城的愿望之强烈和底层创新推进城市化力量之强大,从龙港到特区深市,能串联出华夏新型城市化的改革进程。
先富起来的农民到龙港集资建城。这个地方原先祖祖辈辈打渔的人,纷纷收起渔网,出门跑业务,不少赚了钱的万元户陆续搬家到这个龙港的地方。
一个叫陈可树的人,没赶上第一批进城,但是在前年,他花了30多万在龙港买下了几十亩地皮,进城了。
后来他再从亲朋还有那里集资盖了许多排漂亮的大楼,他十分看好龙港的发展,他建的楼不买,全部出租,甚至现在都有几家国营企业分公司入驻,还有一家国营饭店。
国企都来租自己的房子了,他感觉真是不可思议,因为他当年跟邻村一个人挣破头皮进国企,可是自己没后门,失败了,邻村那人成为国企工人后,那是对自己鼻孔朝天,嘿,我有了铁饭碗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可是这才过了几年,他就居然成了国企公司都要跟自己签出租合同。
他心里那个感慨是无法言语。
特别是那个当初跟自己争赢铁饭碗的那个人,还是一个国企员工的普通工人,他工资一个月一百,现在他日挣钱租金都远远超过他几年的工资,那个心里爽啊。
人,很多时候,在对比的时候,产生巨大的落差感,也在对比的时候产生巨大的骄傲感。
坐在老板椅子上的他,翻看了最近的出租纪录,几家国营企业,一些个体户,还有一条街的店铺空着,空着这是浪费资源,少赚很多钱啊,这样不行啊,这少赚钱就是犯罪,龙港现在在快速,日新月异地发展,这人流量马上就能上来,上来那些店铺就可以发财的,得成立宣传队,到其他地方去宣传,自己这里有旺铺出租,让人赶紧来发财,自己也发财。
“老妈,你看这里道路规划是八纵八横的,这里未来人流量一定很大。”
“老妈你看那里这条街还有许多空店铺连在一起,可以打通,做大超市。”
“老妈,你看那里有几家旅馆,有旅馆的地方自然有人流量,做生意也自然不差。”
“儿子,你咋那么能,怎么说的都是头头是道。”
“老妈,我这是从书里面看来的。”
“书里?那你爸怎么没从书里看出来,他还是那么死脑筋,一根筋的。”
李妈现在对未来有着另一种期待,眼神里满是兴奋的感觉,上一辈子,她当了一辈子的皮革厂工人,一直围绕着李爸转,老了则是围着孙子转,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一世,因为李均拿那一大笔钱,她开始也有自己的想法了。
好友闺蜜都下海,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什么她不可以呢?
李均这辈子会全力助力老妈做她想做的事情。
因为上辈子他亏欠李妈太多了。
李爸逝世后,李妈当年很孤独,李均因为房贷,车贷,孩子生病各种压力,他很长一段时间脾气有些暴躁,李妈照顾生病的妻子王瑶,带着孙子孙女,做饭,洗衣,任劳任怨,还被自己吼,待王瑶生病好了后,李妈离家出走了,她没有带钱包,没有带身份证,没有带手机,就那样孤身一人离开,那件事情当初发生得很突然,把李均一下子给整懵了。
在此之前,他理所当然的享受着李妈的各种付出,从来没有觉察妈妈的重要性,自己压力大,不高兴了就对着老妈乱发脾气,似乎习惯把她当出气筒,也从来没有感受到李妈为家里做了多少事情,不太在乎她,总觉得她该做,而且她上了年纪还喜欢唠唠叨叨,很烦人,直到那一次突然她离家出走。
李均才意识到妈妈有多重要,才发现她为家里操心操力劳累过度。
他还从李妈手机里看到了一些聊天记录,才知道,李妈有抑郁症,她的脑子里天天想着怎么死。出走前一天,她还想着去路上撞车,到时候不拖累家庭还能为孙子整到医疗费。
当时李均看到脑袋嗡嗡嗡,吓坏了,他充满自责内疚,心里无比痛苦,感觉天都要塌了。
寻找几天妈妈未果,李均差点精神崩溃,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报警,寻找救援队,动员亲戚,发寻人启事,通过媒体网络各种方式找。
幸亏,老天有眼,有人发现老母亲在天桥底下,好心人及时联系,终于找到形销骨立,佝偻着身体的李妈。
那时候他想自己真是畜生,身为儿子,非常的不合格,在对母亲那件事上就是个混蛋,是个没有用的男人,有压力冲自己的老母亲发火,却不知,李妈也是有自尊,她也想被尊重,特别希望子女关心尊敬,她每天喊累的时候,身为儿子不知道安慰几句,还被当成出气筒,她总感觉自己连保姆都不如,她失去了爱和信心,慢慢的换上抑郁症,试图自杀,离家出走。
李妈在身边的时候,李均从来没有想过太多,等她有一天就那样走了,他才真正意识到妈妈的重要和亲情的可贵,那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李均上辈子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关心妈妈,对妈妈好,感受到儿子对她的关心和爱。
上辈子差点做了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这一世李均不仅要好好尊敬李妈,关心李妈,还要让李妈自我实现人生。
开超市,这也是后世李妈的夙愿,她说要是自己家有超市就好了,那啥东西都不用出去买。
这辈子,就让李妈夙愿成真。
“陈老板,有人来租店铺了。”
“租户来了,那你必要那么夸张吗?”
“老板,对方要租最大的四个联排店铺……”
鹰勾鼻的陈老板立即从椅子上跳起。
第115章 统一战线!()
接待职员很是无语。
这自家老板说她不要激动,怎么自己一下子屁股像是安装了弹簧一般?
“小丁啊,一下子四间大店铺啊,来的是条大客户,你招呼好没?”陈老板问道。
“老板你放心,我已经给两位客户同志端茶泡水了。”
“好,做得不错,你啊,走,我去见他们,这又是给我送钱来了。四间五百多平米,还有二楼也是五百多平米,这一千平米的面积,租金颇丰。
李均和李妈在办公室里看着这个租商铺公司的告示。
这年头房地产还不是暴利,房地产开发还是个冷门,没几个人感兴趣,国企更是对此不屑一顾,最早的地产商,基本上是一些不知名的中小型民企。
这时的一二线城市,己出现政府设立的城投公司,它们名下划拨了不少土地,但不做房地产开发。有些民企找到它们,劝说它们拿出十几二十亩地来一起盖房子出售,它们了无兴趣,只是听说可以分钱,坐地收数,便也不拒绝。但它们只按比例拿钱,不参与开发经营,让合作的民企去折腾,还以为占了多大便宜。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大型国企发现房产开发原来是块大肥肉,这才一拥而上,把大部分最早吃螃蟹的民企挤到了边缘。
李均想着以后有更多资本的时候,要屯地皮。
刚才看的那条街正是这家万开公司的,是一个私企老板。
当鹰勾鼻男人看到是一对母子来租店面。
很是诧异,他们两个人租四间那么大的店铺做什么生意啊?
不过来人是什么样,他不管,他只管自己的店铺能租出去,所以他一脸灿烂地道“欢迎女同志,小同志来我公司租店铺,欢迎你们,鄙人是这万开的老板,鄙人姓陈。”
看着来人,一个鹰勾鼻的房地产老板。
“你好,陈同志,哦,不,陈老板,你们这里的店铺租金是多少?”李妈没做过什么生意,现在什么客套的话也不会说,而是直接开门见山。
“女同志,你觉得我店铺位置,房子怎么样?”
“我觉得都挺好的,地方也是好地方。”
“那么这一分钱一分货呐,租金楼下楼下一间店铺是两千一年。”
现在国企工人一年才能攒下一千多块,这店铺居然是两千,李妈感觉很贵,虽然儿子现在钱很多,但是那租金感觉还是贵,儿子说要租四间店铺,那不得是八千,八千啊,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儿子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看儿子晒得那么黑。
“老板,你这价格要让一些,我们租四间,合同可以一签就三年,你得给我们优惠的价格,不然我们觉得你这价格太高了。”李妈开始满满进入她作为商人的角色,谈判。
鹰勾鼻陈老板心里想道“真是租四间大店铺啊,还是一租就三年,这出手,那……那到时候可以让步一些价格。”
“不行啊,我这刚投资的,我得收回点成本资金,我就勉为其难地给你优惠一些吧,租金一间大店铺是一千九。”
“老板,你是做大房子,做大生意的人,我们租四间店铺,做生意这风险很大,我们一分钱一分钱得紧着来,1800一年,四间,7200块,今天我们就可以签合同,你看怎么样?”李妈没经验,但是她当菜市场买菜一样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女同志,你这,让我生意不好做啊,把价格一下子给我减去了两百。”
“您是大老板,这街道的商铺都是您的,您是有钱,我们做小生意,您多关照关照,要是我们也赚到钱了,三年后续租,您到时候把租金涨多一点起来就是了。”
好话不要钱,做生意嘴巴就要甜……
李均一直没有说话,这店铺的老板也没有把过多的目光放在他的身上,李均则也是有意让李妈自己来。
李妈的精打细算,和这店铺大老板谈租金,他感觉跟菜市场谈菜价格似的。
最后李妈将资金真说到了1800元每间店铺,四件店铺一年的租金是7200元,省了800元,那可是相当于李爸辛辛苦苦上一年课才能攒下的钱。
李均这个价格谈的比龙港现在的市场价格低,这老妈还是很有天赋和商业精明的头脑。
李妈虽然听李均说了很多超市,他其实还是当自己要开一家大的杂货店,到时候楼上楼下都可以摆满货架。
对于各方面满意,李均让李妈当场就付了一年的房租,拿下了四间大店铺,店铺可以全部打通,但是合同上写了,到时候他们要是不租了,房子到时候墙要原封砌好。
原本老板不答应打通,但是李均见识了自己妈妈的厉害,三言两语说得老板就同意。
那个厉害,让李均对李妈真是刮目相看。李妈看来还真是很有做生意的天赋。
店铺盘下来,这是开始。
这不像是后世,什么东西都是直接往店铺里送来。
进货,找渠道,各项事情都是一项从零开始的活。
附近还有一家国营供销社,卖杂货的,李均妈需要拿到比那家国营供销社要便宜的进价才有优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