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菜干饭,泡菜合三为一,才是我们南部肥肠干饭的真正的魅力所在,精华之体现。南部肥肠干饭最厉害的就是肥肠是清炖,然后又能做到去除肥肠的异味,这是正宗肥肠干饭技高一筹的体现,而且吃完以后汤还能喝,对肠胃不好的人还有有养生的功效,也就是说,养病的人也能来一碗肥肠干饭,而且我们的干饭也与众不同,别具特色,是川东北的酸菜干饭,吃这个的时候必须来一碟我们当地传统的酸爽脆生的老泡菜,不要看着这小小的一碗酸菜干饭,做的干饭也是极其讲究的,我们一直坚持用竹甑子做饭,所以米饭中带着竹子清香与甜美的味道,人家苏东坡说得好,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我们可是餐餐有竹香味佐饭,所以各位客官,赶紧进来吃两碗吧,你看这么多食客,就知道我们的店是多么招人欢迎了。当然我们这条街最出名的还是沈肥肠,不过味道嘛,都大同小异,不过现在估计更是没有位置了,你们自己决定吧。”

    小飞不由自主的啧啧称道道“小哥,你也太能说呢,你这样大费唇舌的,说得我们不进去都对不住您小哥的一番谈天说地了,对了,紫月,你们家乡的水是不是有什么秘方呀,怎么个个都如你一般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

    大家看小二一幅诚实憨厚的样子,又看了不远处的沈肥肠更是门庭若市,人潮如海,确实挤都挤不进去,赶紧忙不迭进去一吃为快,确实相当好吃,肥肠香糯,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香气扑鼻,萝卜软绵绵的,味咸鲜香带辣,大家不由自主的每人又要了两大碗,大快朵颐起来,吃得大家精神抖擞,欢天喜地。

第五百三十九节南部锅盔() 
突然我旁边正津津有味吃饭的加菲猫神情激动,他不由分说的拍案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的拔出利剑,身后的剑鞘和剑身摩擦之下铮铮作响,我们也如临大敌,剑拔弩张,拭目以待,到底出了什么状况,难道是那些黑衣蒙面人又悄无声息的再次从天而降临呢,对呀,我们也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远离了刀光剑影的生活,确实,他们是该出现了。

    不过我们警戒了半天也没有见黑衣人的影子,我不由得问加菲猫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呀?你是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快点告诉我们呀。”流沙大惊失色的说“我刚刚听到掷地有声的响声,近在咫尺。所以估计是那些黑衣人伺机而动了,不过怎么过了这大白天的还没有进来,不应该呀。”

    到底怎么回事?我竖起耳朵仔细一听,定睛一看,旁边不远处一个红通通的大围炉,一块漆黑如铁的大铁板,一位敦厚的大宋妇女正在空中熟练的挥舞着擀面杖,只见她动作熟练,手脚麻利的将事先己发酵好的面团,随便用粗大的手轻轻一揪,便浑然天成大约一两一个的小面团,再用擀面捧熟练的上下将小面团擀成剂子后,从上往下在剂子上均匀的抹上祖传的自制的酥,将其卷成圆形状,再在面的两面沾上白芝麻,接着边擀抹有酥和沾满白芝麻的圆形状面团、边敲打案板,这个时候确实蔚然有声,掷地有声,然后再将面团擀成直径10公分的圆饼,放至炉上扁平的铁锅上两边煎制,待半熟时,又将圆饼贴入炉中两面烤至金黄取出待用。原来如此,加菲猫以为敲打的声音是那些黑衣人磨刀霍霍,杀气腾腾,我不由得放下心来,不由得哑然失笑起来“大哥,你真是太紧张了,草木皆兵呀,这原来不过是打锅盔的声音。”

    加菲猫估计从来不知道锅盔为何物,好奇的问道“锅盔是什么?这个名字怎么怎么怪呀,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不叫烙饼什么的?”

    我洋洋洒洒的说道“锅魁是南部县名小吃之一。锅魁表面壳硬,敲打有声,但入口酥如饼干,脆香可口。携之远行,不脆散,三五天后依然酥香回甜,在半月内,可保持酥香特色、,因为食用方便、老少皆宜、风味独特、味美价廉将成为舌尖上的美食。锅盔应属中国古代的军粮,因唐代官兵曾以头盔为炊具来烙面饼,故取名锅盔。锅盔面团中抹有酥,又称之为酥锅盔;再因其制作过程是边擀,时尔伴随着擀面棒敲打案板,发出了独特的木击声音,因此,将其制作过程,称之为打锅盔。这锅盔的分类有几种,有圆锅盔,又分咸甜两种,分别叫盐锅盔,糖锅魁,而方锅盔又叫方酥锅盔,特别酥,如同饼干一样,层层酥,做法也不尽相同,圆形锅盔的做法为…取面粉,先和成死面块,放在案头上压,边折边压,直至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用温布盖严;取适量面剂,用擀面杖推擀,放上佐料,再擀成直径20厘米左右的薄圆形饼,放在火炉的铁板上来回翻面烙,直到皮色微鼓,然后放进炉子里面翻转烤,视其微焦、色泽金黄、中间略鼓时起锅。方酥锅魁是南部名小吃之一。选用上等面粉经发酵后,抹上椒盐等特殊调料,反复揉搓,做成小正方形,两端粘点芝麻,压成方饼,放进平底锅烙硬,再放入锅下烤炉内膛四壁,烘烤至酱红色。”

    一休哥舔舔嘴角的油,意犹未尽的说;“正好这肥肠干饭也吃了两大碗了,赶紧还方兴未艾,赶紧趁热打铁的吃锅盔吧。”

    我们来到锅盔店门前,不一会儿,那精心烤制的锅盔出炉了,各式各样的品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热气腾腾,美不胜收。我赶紧不失时机的向老板要了一个圆圆的如同满月的胀鼓鼓的糖锅魁,香气氤氲,浑厚,浓郁,扑鼻而来,我急不可待的狼吐虎咽的咬了一大口,一口咬下去,那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不由自主的充满了心头,还是那时的味道,真是令人回味无穷,那甜甜的红糖如同岩浆一般肆无忌惮的流出来,外皮黄灿灿的,脆脆的,里面软软的,酥酥的,真是太好吃了,我三五两口就吃完了一大个锅盔,却感觉依然饥肠辘辘,心有不甘,又要了两个方酥锅盔,这又是另外一种迥然不同的风味,让我津津有味的继续大吃特吃起来,他们几个也狼吐虎咽的吃起来,吃得笑逐颜开,津津有味,小飞赞不绝口的说:“美食家蔡澜先生曾说,美食是供懂得它的人享受的。因为知根知底,食物和食客才会处于一种平行的时空维度,久而久之,食物的气味、气质、气场也会随着这种维度蔓延,怪不得我看你这么顺眼,原来你吃了这么多美食的原因,美食潜移默化的成为你的一部分了。确实不虚此行,你们南部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南部的美食太有特色了,简直让人唇齿留香,过目难忘,回味无穷呀。”

第五百四十节南部凉粉() 
胡娇娇好奇的甜丝丝的说道:“对了,你们快看,这店里面还有人把什么红通通的一大碗什么东西用力往锅盔里面塞,然后就津津有味的大吃特吃起来,那锅盔里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热情好客的店老板正好经过,他探头过来,微微一笑的说:“这就是南部有名的锅盔灌凉粉,这锅盔,起层、面香,香脆,油酥,适合灌凉粉、夹卤肉一起吃,不过我们这里一般喜欢灌凉粉吃。这里面必不可少的必备的食材,那就是凉粉,我们这里有好几种别具特色的凉粉,有白如雪的白凉粉,有黄灿灿的黄凉粉,有软糯的糯凉粉,也叫红薯凉粉,有稀糊糊的稀凉粉,有切成片的片片凉粉。还有荞麦凉粉——黑凉粉。真是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凉粉,而客官你眼前看到的这种黄凉粉是用豌豆做成的,是出名的一道小吃。我们这边凉粉的制作非常繁琐,原料讲究,包括四关、八部、二十四道工序,选取川北地区高山无污染、光照长、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的麻皮豌豆。去杂质、去皮、井水浸泡后,用清水将豌豆浸泡6至时,直到泡胀为止;用石磨推成豆浆,绸布过滤,一番沉淀后用麻布吊成沱粉,加入适量井水调成粉浆,然后搅凉粉。铁锅中的井水要烧至八成开,将适量的粉浆倒入锅中,用木棒将粉浆用力打散,控制好火候,慢慢将凉粉煮熟煮透,最后倒入瓦罐中自然冷却、定型。然后待烧沸后,用小火煮10分钟左右起锅;将成糊状的热粉倒入陶瓷器皿中冷却;将冷却后的凉粉切成丝条或专用刮刀刮成线条,装入碗内,加入盐、葱、蒜、香油和红辣椒油等佐料即可。我们这里最受大众欢迎的还是要数糯凉粉,是用红苕作食材,糯砣子凉粉因此横空出世,应运而生。糯凉粉制作简单,除红苕为主要原料外,另外要以十比一的苞谷粉混制成浆入锅,搅拌中要注入少量清油,另加少量白碱,煮搅中,另置开水于旁,分量分时注入锅中,时间、火候均由制作者掌握。糯凉粉搅制成功后,其特点是虽糯,而能切打成片,互不胶着,滑软适口而不粘牙。浇制好的凉粉辣而不伤,色泽红艳,入口香甜,糯滑香腻,回味无穷。有人题打油诗赞之曰:麻辣香糯盛玉盘,锅盔酥脆三代传。满口红油一身汗,馋嘴一抹蜜样甜。不过各式各样的凉粉最重要的还是佐料,红油配料是凉粉秘而不宣的不二法宝。辣椒慢火炒碎,在石兑窝中舂碎,配以八角、桂皮、茴香等32种天然中药香料,精选菜籽油炼熟,再将所有材料分步倒入油锅中炸香、起锅,投香辛料、辣椒面,搅匀、去渣,便制成了辣椒油。最后,还要将辣椒油倒入瓦罐中加入适量的冰糖、桂皮等,密闭藏于黄泥土中浸泡30天,红油这才制成。其中必不可少的工序还要制味水,用酱油、味精、白糖、桂皮等九种天然香料浸泡而成,所以我们南部的凉粉特别别具特色。”我们赶紧迫不及待的来了几个锅盔凉粉,那一片片雪白的白凉粉,如同天空中落下的纷纷扬扬的雪花一般,那晶莹剔透,大小均匀、厚薄相宜、温润绵软的凉粉盛入碧绿色的翡翠碗内,再放上葱花、酱油、精盐、味精、蒜水等,又将剁碎的大头菜、凉拌豆芽散入凉粉上,最后再加上绿油油的小葱,加上雪白的盐巴,淋上秘制的红艳艳的红油,真是多姿多彩,五彩缤纷,让人眼前一亮,食欲大开,再不紧不慢的慢慢悠悠的灌入锅盔里面更是浑然一体,恰到好处,那刚出炉的热腾腾的锅盔加上凉飕飕的凉粉,一热一冷夹杂着,或咸或甜的锅盔,加上辣乎乎的凉粉,柔中带硬,粗中带细,一酥一柔、一脆一嫩,锅盔酥、脆,热;凉粉柔、嫩、冷。

    就这样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相得益彰,别具特色,风味独具,浑然天成,特别好吃。

    吃起来热气腾腾,细嫩爽口、鲜美滑爽、香辣利口,另有一番风味。唇齿留香的味道和我在现代社会吃的是一模一样,一脉相承,果真十分可口,十分让人怀恋的味道,我狼吐虎咽,大口大口的吃起来,那故乡的风味久久在唇舌间回荡,回味无穷,挥散不去。

    。

    

第五百四十一节陈氏三兄弟() 
我们又狼吞虎咽的大吃特吃饕餮了许许多多,不可尽数的南部美食,这才美滋滋的放下饭碗,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小吃街,一个个腆着胀鼓鼓的肚子闲庭信步,怡然自得的漫步在古香古色的南部古城,我和小飞又不失时机的离开众人的视线,在南部古县城寻寻觅觅了一番,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的就找到了王大龙老先生留下的羊皮纸条,看来我们最近我们找寻羊皮字条已经渐入佳境,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看来已经进入了的第三境界。

    我乘人不备之时,悄悄暗处拿出字条一看,原来是南部大桥镇,看来王老前辈还真是重视人才之人,专门让我们去陈氏三状元的故乡一探究竟。小飞探过头来仔细一看,笑嘻嘻的说“你们南部真是出人才呀,这三兄弟同时中状元在古代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风水确实相当好呀,看来这陈氏三兄弟在我朝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王大龙老前辈都不远千里,千里迢迢的去他们的故乡参观了一番,看来真是不可不去呀,而且我在京城有缘一见陈大人,感觉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印象甚好,所以也迫不及待想去他们生长的地方一睹为快呀,看看状元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以后结婚生子之后,也能好好教育教育后人。”

    我笑容满面的说“小飞,你现在恋爱对象都没有一个,居然想得挺长远的,教育小孩之类的事情都放上日程表了,不错不错,未雨绸缪。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计划确实大有裨益,成功始于计划,没有计划你就是在计划失败!我也应该仔细看看,学习学习。对了,就让我仔仔细细,详详细细的给小飞你讲讲他们三兄弟的事迹,让你有个更加直观的印象吧。”

    小飞嬉皮笑脸的说:“这个我知道,你天天恋恋不忘,张口闭口都是陈氏三状元,我早就做了相关工作,熟读古书,烂熟于心了。你且听我说来,看我说得怎么样?”

    我微微一笑的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我就什么也不说了,洗耳恭听。”

    小飞洋洋洒洒的说起来:“陈尧叟生于字唐夫,今四川南部县大桥镇人氏,是你们南部县人杰地灵的杰出代表,宋太宗端拱二年状元,后累官至宰相。陈尧叟29岁中状元,受到太宗皇帝的召见。陈尧叟器宇轩昂,举止大方得体,回答皇上垂询时口齿清晰,辞意畅达。皇上很高兴,问左右的大臣们这个年青人是谁的儿子?王沔回答说他是楼烦县县令陈省华的儿子。太宗于是召陈省华进京陛见,觉得陈省华是个人才,就委任陈省华做了太子允中。所以虎父无犬子呀,以后我的小孩绝对是人中龙凤呀,不好意思,离话题太远,我还是回归正题,继续。第二年四月,太宗皇帝在同一天提升陈省华、陈尧叟父子任秘书丞,并同赐绯袍以示恩宠。秘书丞虽不是很高的官,但父子同日升同样的官,受同样的恩赐,确实是旷代殊荣,所以千余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陈尧叟31岁时作了广南西路转运使。广南西路在今广西一带,宋时还是落后闭塞的地方。这里气候炎热,山上石多树少,夏季劳作行走极易中暑。那里的人又不知道打井,饮水一是靠下雨时的积水,二是到河沟取用,很不卫生。几年后,他大大提倡绿色生态建设,让那里的荒山野岭都绿化了,节能环保建设,让各地都凿建了水井,既改善了气候,又保持了水土,人们饮用井水便利,减少了疾病。陈尧叟还重视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叫人们在大路旁边每隔二三十里就修一座亭舍,供来往的人们避雨、休息,夏天,亭里还设有盛茶水的缸,有饮用的碗勺,茶水由附近的村民轮流供给。这项措施,极大地方便了来往的行人、客商。当时岭南风气未开化,人们有了病只知道向神灵祈祷。陈尧叟重视科学,医学的发展,劝导人们有了病一定要求医服药,他还搜集了一些岭南常见病的验方,刻在石上立于道旁,使之广泛传播。后来那里的人们有了病都知道用药疗疾,许许多多的人因此而得救了。还有广南西路南边是交趾,交趾即今越南北部。当时宋朝一些杀人放火抢劫犯了滔天大罪的人逃到交趾,交趾王黎桓把这些人收留下来,让他们作海盗经常到宋的边境骚扰。宋朝官员也就将交趾国逃来的罪犯隐匿起来,让他们去交趾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