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燕王-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手将主战派全都赶出朝廷,南边无事,他才能安心调兵北上,剿灭完颜雍。

    杨丛义对完颜亮在真定府、河间府聚兵不动,是很怀疑的,完颜亮一天不对完颜雍动手,完颜雍的实力便会一天天增强,各州各府各势力看到完颜雍无事,肯定会主动投诚、归附,这对完颜亮很不利。

    他相信完颜亮肯定明白,只是担心会被南北夹击,不得不等待机会罢了。

    整个金国和大宋,现在最想赶紧开战的肯定就是张浚、陈康伯和大宋皇帝赵昚、金国皇帝完颜亮等人。

    其他人则都是在被动等待,或是站在场外看戏。

    完颜亮一定在汴京一带留有一支强军,这是毫无疑问的,首次北伐失利也是完全可能的,杨丛义根本不怀疑,所以他就必须取得一场胜利,给大宋朝廷信心,不然以后将彻底失去北复中原的机会,更不要说燕京。

    今年停战以来的八九个月,杨丛义除了亲自全程督促新组建的精武军训练,每隔一个月都要跑一趟宿州、亳州、陈州和永城、临涣等地,亲自督察各军训练和伙食供应。

    严禁各级将官克扣士兵粮饷,一经发现,追回被克扣的粮饷,就地免职。

    同时下令,严禁军中赌博酗酒,一经发现,军官降职,士兵鞭刑。

    要想打胜仗,没有严明的军纪根本就是妄想,仅凭一时意气,即便能侥幸胜上几场,最终可能一仗就败了回去,还会丢掉性命。

    还好,驻守陈州的左军都统制苏仲,驻守亳州的中军都统制薛望,驻守宿州的右军都统制潘诚和驻守临涣的前军都统制袁华,他们四人都是当初的宣威军旧人,杨丛义带他们多次打胜仗取战功,在他们心里素有威信,所以他下达的军令,各军都不打折扣的坚决执行。

    他们都知道,杨丛义辛苦练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恢复中原,青史留名,而他们将是恢复中原的主力,如果青史上有杨丛义的名字,也必然会有他们的名字。

    青史留名的诱惑,足以让他们全力以赴。

第662章 帮扶信任() 
苏仲、潘诚、薛望、袁华等一众将官练兵下功夫,将士听指挥,能吃苦,得益于充足粮草供给。

    原本宿州都统制统辖的近七万兵力,粮草供给都是朝廷负责,奈何每月消耗的粮食实在太多,从江南运过来,路途遥远,路上损耗严重,还不一定供得上开销。

    于是在供给六个月粮食之后,朝廷便只能给现钱,由各军自行采购粮食,同时将征购粮食的任务压到驻军所在州府。

    宿州、亳州、陈州一带的粮食早在去年完颜亮率军南下时搜刮一空,民间已经很难买到粮食。

    作为忽然被启用,直接从老家到宿州来任知州的张孝祥,面对粮草问题,他是很头疼的。

    州府县虽然已经恢复秩序,百姓回到旧地安居,但他们也缺少粮食,也许明年春天就会发生饥荒。

    杨丛义的七万大军需要粮食,宿州十几万百姓也缺少粮食,这是一个大难题。

    好在杨丛义给他介绍了一个商贾,告诉他只要有钱,就可以通过贸易途径,从其他地区购买粮食。

    张孝祥手里是有钱的,也是朝廷为安抚宿州等地的百姓专门拨付的一笔钱款,有十几万贯,有商贾他就能解决最棘手的粮食问题。

    虽然他考中状元之后,一直在临安任职,没有治理过地方,但他本身就起自底层,对普通百姓非常了解,只要没有天灾兵祸,没有苛捐杂税,百姓就很快恢复生产,过好自己的日子。

    所以,在他看来,治理地方就四个字“无为而治”,只要管好属官,不让他们胡作非为,一州一府之地就能自然恢复,用不了多久就能昌盛,但前提是,百姓遭遇不可抗的灾祸时,官府能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和庇护,助他们渡过难关,不然州府必乱。

    在有商贾帮他解决粮食问题之后,张孝祥轻松了。

    闲下来的张孝祥并没有坐在城内的州府衙门跟文人墨客吟诗作对、舞文弄墨,而是走上街头,走出城门,走进夜旷,走进百姓破旧的院子,走进军属营地。

    在城外他看到了更多为生活奔走,不知疲倦的百姓,他知道,只要百姓在,宿州在明年春耕秋收之后一定可以繁盛。

    他的信心来自于宿州近八万随军家属,八万人能开垦很多良田,杨丛义承诺给每个带来家属的将士五亩土地,张孝祥命令州府官吏调查统计之后,将数额提高到十亩,并且在上报朝廷同意之后,所有新开垦的土地,免除三年赋税,田地所得,全归军属自己。

    与此同时,他还跟杨丛义协商,打算将军中一些不能作战的驮马买过来,借给百姓开垦荒芜的土地。

    但军中的驮马杨丛义是打算分给随军家属的,张孝祥自然不能强求,也不会强求,因为他买驮马劳力本来主要就是想借给随军家属,如今军中直接分配,倒给他省了不少事情。

    宿州的张孝祥如此,亳州任职的辛弃疾也为民生忙碌。

    辛弃疾本在山东义军首领耿京手下任掌书记,代替那支实力强大的义军去了一趟临安,请求归附宋朝,在得命封官,回山东后,方才听闻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害,数十万义军也分崩离析。

    愤怒至极的他,亲率五十骑直奔五万余人的敌军大营,一举将张安国抓获,并带领了一支几千人的义军南渡,归顺了宋朝,而叛徒张安国在临安游街示众之后被斩首,报了耿京和义军的仇。

    辛弃疾因抗金归附有功,被朝廷授予官职,江阴签判。

    后来新皇赵昚登基,主战派积极筹备北伐,辛弃疾由于是从北方南渡之人,对北方较为熟悉,于是任职江阴知县不足半年的他,被调往亳州任职,负责筹集粮草、军需。

    辛弃疾初来亳州很不适应,他并不想筹集粮草军需做后勤,他的理想是领兵打仗,亲手将金人赶出中原、赶出山东。

    但在杨丛义听闻他来到亳州,跟他见了一面之后,告诉他没有粮草军需,任何军队都不能打胜仗,更不可能恢复中原,赶走金人,粮草军需甚至比将士还重要,将士拼完了,只要有粮草军需,很快又能拉起一支队伍,但要是没有粮草,再强大的军队也会消散无踪。

    二十岁出头的辛弃疾把杨丛义的话听了进去,因为他听说过杨丛义的事迹,早就他把当成了英雄偶像,所以英雄的话自然要听,不光要听,还要坚定的执行。

    在数十万义军中,担任掌书记的辛弃疾本就是负责军需粮草后勤的人,现在负责对接亳州驻军的军需粮草,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况且辛弃疾本身家就在北方,在金人统治区,父祖都曾在金人朝廷为官,人脉关系还比较深厚,他自己年少游历时,也多有结交文人义士,也拥有一些自己的特殊关系。

    是以,他虽然身在亳州,但仍然能从北方弄到粮草,当然这些粮草也是拿真金白银换来的。

    同样负责后勤军需,其他官吏就不可能从北方金人统治区弄到哪怕一担粮食,辛弃疾的能力可见一般,当初朝廷把他派来亳州,决对是深思熟虑后的一步好棋。

    杨丛义不知道,朝廷派遣辛弃疾和张孝祥来亳州、宿州是不是跟他之前在镇江向当时还是建王的新皇有关,如果这两个人的任命是皇帝亲自授意,那就说明皇帝对他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因为不管是张孝祥还是辛弃疾,都是杨丛义在镇江时亲自向当初还不是皇帝的建王举荐的北伐人才,北伐要成功就需要重用年轻人,北伐是持久战,短则五年,长则十年,甚至要几十年,仅仅依靠朝中张浚、陈康伯、杨存中等一众老臣,北伐一旦不能一举成功,后面将再无能主持北伐之人。

    皇帝能同意派遣三十余岁的张孝祥和二十余岁的辛弃疾来亳州、宿州,为宿州大军筹备后勤,稳定州府县民心,就说明他已经做了后手准备,如果张浚、陈康伯不能北伐成功,那么将来能主持北伐大局的人就在这两个年轻人中,也许他们的后半生都将在北伐和筹备北伐中度过。

    对于朝廷的这种部署,杨丛义是赞同的,任何事仅凭老臣都不可能长久,因为他们总有病死或老死的那一天,如果他们在北伐途中离世,就像在抵御金人南侵的紧要关头病重的刘錡一样,一旦没了他们,军中、朝中都很难找出一个能代替他主持大局的人,任何军事行动,都只能以失败告终。

    而锻炼年轻人,起用年轻人,就可以避免精力不济、体力不济的问题,一件事可以专心做十年、几十年,只要不出意外,就不会中断。

    杨丛义虽没有回临安,但他也知道,如今朝中能说上话的基本都是年近六十,或是已经六十以上的老人,并且全是前朝老臣,这帮老臣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旦得势就会推行自己的方略,一旦病退、逝世导致失势,正在施行的方略就会马上被推翻,如此政令就不能长久,信息不通畅,经常变更政令,最后的结果是政令只在朝廷、都城颁行,而地方则根本不会重视,也不会施行,因为他们知道,任何政令都是一阵风。

    没有青年人能说上话的朝廷是不能长久的,显然新皇赵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许在他登临皇帝位的第一天,看到眼前几乎全是花白头发和胡须的老年人,心里就已经生出了锻炼培养年轻官员的想法。

    新皇赵昚能认识的年轻官员很有限,他贵为王子、皇子,能跟他接触的、说得上话的,几乎都是朝中重臣,而朝中重臣就不可能有跟他年龄相仿的青年人,所以年龄跟他相仿,又多次接触的杨丛义,就成了能跟他说的上话的人,虽然自镇江之后,杨丛义再没见过他。

    杨丛义在镇江几次打败敌军,还有他对金人的推论和判断,几乎都准确无误,可以说聚兵瓜洲五十万的金人之所以退走,很大可能就是因为杨丛义,甚至有可能在新皇赵昚眼里,金人大军退走就是杨丛义凭借一军之力促成,因为他对金人的推断实在太准确。

    新皇赵昚登基时,杨丛义身在亳州,不能离开,并且他也没有接到朝廷要他班师,或是交出兵权的命令,是以没能回到临安。

    虽然,赵昚登基之后也没有私下给杨丛义传过话,但把张孝祥、辛弃疾这两个他亲自推荐过的人调来亳州、宿州,就能说明赵昚对他的信任。

    而信任的基础,必定是杨丛义与辛弃疾、张孝祥都没有私情。

    由于他们两人没有给他带来任何话,杨丛义不敢猜测赵昚的心思,只是尽可能将筹集军需粮草的权力移交给他们两个人,也给予他们完全的信任。

    但也不是完全放手,做甩手掌柜,必要的时候,还是给他们一些帮助,解决一些他们不能解决的难题。

第663章 北方对峙() 
南边的宋军、宋廷都在练兵、筹粮,时刻准备北伐,一举夺回汴京、中原。

    北方此时也是剑拔弩张。

    完颜亮在真定府屯兵二十万,在河间府屯兵十万。

    完颜雍趁乱取燕京之后,将绝大部分兵力集中在燕京,总兵力达十万,企图在燕京城下阻挡完颜亮东进辽阳。

    燕京归附新皇完颜雍后,金国北京也归附完颜雍,为防完颜亮北归,兵进辽阳,完颜雍将兵力集中在燕京,若想攻打辽阳,不取燕京,完颜亮的大军补给线就不能畅通,一旦失利,极有可能有去无回。

    而燕京是辽金都城,完颜亮还曾下令扩建,城高墙固,纵使以几倍兵力全力攻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下燕京。

    是以,完颜亮虽然占据兵力优势,但并不敢贸然进攻,不然将难以避免南北两线作战。

    以完颜亮目前南丢淮河以北数十州肥沃的土地,北丢东京、北京广袤的草原,势力大损的近况,他根本没有任何信心能同时打赢两场仗。

    北方是完颜亮的根基,如果只能打赢一场,那么灭掉完颜雍就是首先,在他看来,只要金国内部重新统一起来,日后再南下夺回被宋人抢占的土地,根本就不算大问题。

    此时的完颜亮早已没有了当初站在长江岸边的豪气,完颜元宜的背叛,燕京的背叛,北京的背叛,不光带走了他数十万军队,还将无数粮草、武器、盔甲,以及数不清的牛马、子民,全部送给了完颜雍,这些背叛对他的打击很大,大的他开始完全不相信任何人。

    陈兵河间府、真定府已经大半年了,他连一次尝试进攻燕京的行动都没有,只是把燕京以南的几个州府重新纳入统治。

    但他在那里也没有驻守多少兵力,因为那些地方的百姓战争嗅觉灵敏,早就逃的十室九空,即使收归统治,也没有多大用处,那些地方不过是广袤的战场而已,并不能为他提供税赋。

    如今的情况是,完颜亮将大军部署在距离燕京两百多里远的河间府和距离燕京将近四百里远的真定府,而真定府距离汴京也只有六百里,不管南下或是北上,都是一马平川,而他却不敢轻易北进,也不敢回兵南下。

    全力攻打燕京,则汴京会丢,南下夺回失地,则河间府、真定府会丢。真定府一丢,完颜雍的兵力就能从真定府向西进入太原府,太原府丢失,完颜雍东西两路并进南下,他将再无翻身之日。

    完颜亮能做的就只有等待机会,因为目前看来,对他威胁最大的是取得燕京、北京和东京辽阳的完颜雍,至于宋朝,要他们敢北进夺地,只要找准机会,给他们狠狠一击,他们自己便会踌躇不前,甚至主动求和,到那时他就能集中精力对付完颜雍。

    所以他陈兵二十万在真定府,一直按兵不动,就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也是想利用这个时间筹备更多粮草物资。毕竟南下之时,百万大军将两三年的积蓄几乎全部消耗一空,如今在真定府也只能维持,若想兵进燕京,至少得准备三个月粮草,不然肯定无功而返。

    完颜亮在等待机会,完颜雍又何尝不是?

    完颜雍自一年多前从辽阳起事之后,一改之前完颜亶和完颜亮滥杀宗室贵族反对派的做法。

    在辽阳一登基称帝,就表示要维护宗室贵族,对完颜亮手下的高官采取宽容大度的政策,只要愿意归附,既往不咎。

    同时下诏,历数完颜亮杀皇太后、金太宗及宗翰、宗弼子孙,毁上京等几十条罪过,把他贬为炀王。

    然后给完颜亶除掉东昏王的称号,恢复名誉,加谥号为熙宗,改葬于思陵。

    又修复被完颜亮毁掉的会宁府宫殿,恢复上京称号。

    还多次下诏令,对那些被无辜杀戮大臣的家属中沦为奴仆的,恢复他们的身份,对那些大臣的遗骨,派人到各处去访求,得到以后,由官府收葬。

    那些被完颜亮无故削职、降职的官员,给予改正,量才录用。

    完颜雍的这些措施都起了安抚、笼络女真宗室贵族的作用。

    与此同时,对于原来反对过他而又有才能的人,完颜雍不忌前怨,仍然重用。

    比如完颜亮时的尚书左丞、右领军大都督纥石烈志宁,很有才干,在听说完颜雍在辽阳称帝的第一时间,曾与将领白彦敬等准备去辽阳攻打完颜雍。

    完颜雍即位后,派使者去燕京争取他们归附,纥石烈志宁不但不肯归顺,还先后杀死使者九人。

    在完颜雍用武力征服纥石烈志宁之后,不但没有加罪于他,还委以重任。

    完颜亮时任东京路转运使的张玄素,也很有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