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相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相公-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秦超严重怀疑,程处墨一定还有别的潜力,只不过没有被发觉而已。

    ‘程处墨!’

    ‘男!’

    ‘17岁!’

    ‘潜力:11/90!’

    ‘士:9/60!’

    ‘农:0/8!’

    ‘工:1/90!’

    ‘商:1/55!’

    “我擦,果然……”看着程处墨的鉴定数据,秦超暗暗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

    程处墨果然不是入仕的料,虽然目前士的数值最高,但十有八九是因为程处墨身上的官职所带来的变化。而那个工的数值,却是让秦超大吃一惊。

    90的数值代表着什么?秦超暂时还不敢肯定,但根据其他几个数值来判断,数值的显现应该是百分制,90的潜力,无论怎么测算,那也是属于上等水平的。

    只是,那个工又是个什么鬼?

    “系统,这个数值应该怎么解读?”系统给出的数值太过朦胧,士农工商,代表了全天下的职业,光是给出了工,木匠瓦匠铁匠全是工,没有具体的解读,还是要走不少弯路的。

    ‘宿主是否使用六千声望值对其进行细化鉴定?’

    “恩?”秦超嘴角猛的一阵抽搐,这系统……好像还是以前那样不怎么靠谱啊?

    不是说好的10500声望吗?为毛现在又要花六千声望?

    ‘避免宿主损失过大,所以系统将鉴定过程分为两步,宿主可使用第一步鉴定其是否具有培养潜力,第二步可得到具体的培养方案,不同人所需的声望值有所不同。宿主是否对其进行细化鉴定?’

    “鉴定!”秦超强忍着心中的剧痛,咬着牙回复道。

    这时候即便是后悔也已经晚了,而舍不得这六千声望的话,前面的一万零伍佰声望也就算是打了水漂。

    至于系统那所谓的规避风险论,秦超则是直接将其忽视,反正系统从一开始就没安什么好心,就是下套一步步等着自己往里钻呢,而自己……

    算了,还是不提了,自从有了系统以后,自己好像就没赢过。

    ‘程处墨爱好兴趣比较宽泛,整体潜力更偏向于研究类型,且具有较高的创造潜力,若具备充足的知识与实践经验,若机遇足够,日后成就可超越鲁班。’

    “噶……”看着这段细化鉴定,秦超瞬间石化在那里。

    六千声望就特喵的买了这么点玩意儿?就算没有这句评价,只要自己在工这一方面着重培养,日后也能达到目的吧?

    “系统,难道你不打算给我一个解释吗?这就是所谓的细化鉴定?哪里细化了?”秦超稍稍有些生气,一万六千五百声望出去,只拿到了这么个结果,由不得秦超不生气。

    ‘细化鉴定已经给出了结论宿主自行体会,若需系统进一步讲解,宿主需耗费一千声望值。’

    “一千……”秦超猛的一阵抽搐,表情几近变形道:“老子认了,今天你若是不给个完美的答案,老子就……”

    ‘爱好兴趣既是未来主要培养方向,爱好兴趣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标明具体的方向,第二类则为比较宽泛,相比较于第一类,第二类几近全能,宿主对这类人的培养无需过于紧张,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指的便是这一类人。’

    全……全能?

    程处墨?

    这家伙竟然在工类是个全能人物?这也……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秦超是不怎么信,那个整日里吊儿郎当的家伙竟然会是个全能人物?而在工类科目中,包罗万象,人们眼前能够看到的,几乎都跟工类有关。

    一个未来的国公爷,带着个安全帽,蹲在工地上指挥着匠人们建房子?或是亲自上阵,手握大铁锤打铁?

    那画面简直太美,只是不知道程咬金知道了以后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是个普通人被秦超鉴定出这种数据,秦超怕是会兴奋的止不住。

    可这个家伙偏偏是程处墨,这个注定了要继承程咬金爵位的长子,放在古代这个时间段,社会阶级分化严重,泾渭分明一个工类大能去当国公,反正秦超是觉得,能够接受的士人并不多,怕是连程咬金自己都难以接受。

    只是程处墨的这个潜力,放弃又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惜,要不试试?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让程处墨搞出来的新奇东西都算在自己身上,在外界依旧当他的乖宝宝好了。

    只不过这样做会不会有些可耻?算了,哥这是在救人……

    “大哥……大哥……”屋外的程处墨不停的敲着房门,语气中略显有些焦急。

    秦超起身打开房门程处墨进来。

    “大哥,好消息,两个好消息!”程处墨兴奋的手舞足蹈着。

    “什么好消息?”

    “陛下派人传旨说你的婚事交于我家大人处理,皇上不管也不问,这事基本上算是成了,你就安心的等着娶亲好了。”

    “另一个呢?”

    “哦,你说的水泥工匠已经烧好了,刚刚送来了一些,我也不太懂这个,所以想请大哥过去看看。”水泥早在几日之前便交代给程处墨去办,只是于今日才告诉程咬金,秦超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能做好。

第129章:调教程处墨() 
一袋子青灰色的粉末被放在程家的院子中,几名工匠身上依稀还带着些水泥,对于这种东西,众人也均是不解。

    秦超蹲下身子伸手抓了一把水泥,隐约能够感觉到里面仍有一些颗粒状的硬块没有被磨碎。

    水泥的颜色明显呈黄灰色,黄色盖过灰色,与秦超在后世见过的水泥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秦超只知道水泥是由石灰石、黏土和石膏制作而成,但具体的制作方法却并不知道。

    所以秦超也没办法给工匠们具体的制作方法,只能提出自己的要求他们一点点的去实验,然后再将试验品拿来给自己坚定。

    不过秦超也终究不是专业人士,仅凭肉眼,他也无法肯定水泥的质量如何,而水泥这种东西,眼中看到的也未必就是真实的。

    秦超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对水泥也不是太懂,但秦超却很清楚,这并不是他要的水泥。

    “这次的配比是多少?”秦超抬头看向工匠,问道。

    “材料均等。”工匠如实回应。

    “回去之后重新烧制,配比按照石灰石,黏土,石膏,2比1比1,3比1比1,3比2比1,总之就是石灰石数量最多,其余两者可以按照不同的配比进行配置烧制,每一批要记好详细的配比,多做几批出来看看。”秦超吩咐道。

    那工匠稍稍有些犹豫,先是看了眼程处墨,见程处墨点头之后,这才应声答应了下来。

    这东西有什么用他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是程家出钱,东西成与不成不,只要程家给钱就好。

    而秦超的吩咐点明了是要他多做几批,若是没有程家的点头,工匠是绝对不会做的,毕竟给钱的又不是秦超。

    “大哥,这次的水泥不能用?”工匠走后,程处墨也上前抓起一把水泥,仔细的看了半天,除了感觉手中有些灼热感以外,愣是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不是不能用,而是质量肯定不是最好的,这样的水泥我也不知道能用多久,不过咱们现在还有时间,一次多试验几种不同的配比,应该可以找出最佳配比的。”秦超耐心的解释道。

    他已经想通了,这世上没有无用之人,世人固然看不起工人和商人,可这个时代的发展却偏偏是靠着工人和商人来推进的,士人日子久了只会顾及自身的利益,而不会去想着改变,他们压根就没有这种思路,这也是之前的朝代为什么会经过鼎盛时期之后便会灭亡的原因。

    农民老实憨厚,只要能吃饱肚子,他们就心甘情愿的当个太平盛世小**,这样的局面正是士人乐于看到的。

    固然有利于统治,可却无利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

    不管程处墨未来是否要继承国公的爵位,也不管程咬金会不会拒绝程处墨去接触这一行,至少眼下秦超是一定要将他带入这一行的。

    有这么高的潜力却不利用,这完全就是罪过。

    况且对于程处墨来说,这个选择也并不是最坏的。

    当自身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可广开门庭,收徒教学,到时桃李满天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出路?

    “质量不行或许不是配比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石灰石或者黏土和石膏的原因?”程处墨质疑道。

    在这一方面,程处墨觉得自己的兴趣明显的要高过当官,不过程处墨却是一直压制着自己的这种兴趣爱好,始终不敢展现出来,也就是现在有秦超这个挡箭牌,程处墨才敢稍稍放纵一些。

    “那种可能性的确存在,但试验是枯燥无聊的,在否定了的可能性之前,还是暂时不要去更改原料,除非当你可以确定是原料的问题。

    这就好比那夯土墙似的,最早的时候,人们只是以土掺水做墙,日子久了便发现这种墙并不可靠。

    于是便想到了在泥土中加入干草,但是在加入干草之前,谁又能保证先人没有试过在其中加入其它的东西呢?

    再往后,便发现这种墙体固然结实耐用,可墙中却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虫类。

    日子久了,墙体便被蛀空。于是便有了以熟土来取代普通的泥土,但是其它的东西却是依旧没有改变。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夯土墙,无论是配置水泥,亦或者其它的东西,都是同样的道理。

    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只不过是通过试验来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加以改进,等到推出使用的那一刻,尽可能的让他已经达到完美,不用再去担心后顾之忧。”秦超开始举着例子。

    这个例子并不先进,但却很适合用于启蒙程处墨知道,东西都是有他存在的道理,而东西,想要单独的存在却是存在着很大问题的,只有经过不断的改进,才能得到最好的东西。

    “现在你将水泥,沙子,石膏按照不同的搅拌成泥浆,试验一下不同配比下的效果。”秦超说着。

    他并不打算亲自动手,动手也是实践的一个过程,虽然这次的水泥并不合格,但配置泥沙的也是需要研究的,交给程处墨来负责,在秦超看来也是很合适的。

    而秦超则是让人在地上挖了几个深约一尺,宽约半尺的几座小坑。

    等程处墨混合好之后,便直接将混合好的泥浆灌入小坑之中,按照不同配制出的泥浆能够看出不同的效果,有的明显水份过多,有的则是过于干硬,不过也有一种是看起来正好的。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这些水泥干透,然后拿出来检验硬度,这也是测试水泥质量如何的终极测验办法。

    “大哥,你那个手压井是什么情况?我自己也试着做了一些,但每一次都未能将水取出。”虽然只是混合泥浆,但程处墨依旧干的很是兴奋,刚刚忙完,便悄悄的询问着秦超。

    他很好奇手压井的提水装置,甚至偷偷的拆过一套手压井,但看似如此简单的装置,无论自己怎么搞,却愣是无法从正常的井中提出水来。

    “手压井采用的是压力原理……”秦超吧嗒吧嗒的将手压井的原理一并告诉程处墨,虽然秦超对此也是一知半解,但却不可否认,秦超的知识用来教导程处墨还是足够的。

第130章:世家的刁难() 
秦超与程处墨,偶尔带着牛见虎蹲在程家后院不断的研究着水泥的制作配方。

    这段日子程处墨似是成了个好奇宝宝,的问题到了他那里,便会问东问西问个不停。

    牛见虎待了两天的时间,便自感无趣的逃离了程家。

    “大郎,朝廷已经把永安坊划给我们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看了眼地上那一榔头便能砸裂的水泥块,程咬金显然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

    “雇人将整座坊内建筑全部推倒,然后将材料运出城外。另外麻烦程伯找一份名单给我,小子这几日也正好划分一下股份。”秦超放下手中的活计,说道。

    “好,那啥,大郎,能不能多给老夫些股份?”程咬金试探着问道,人数太多,到手的股份根本不能分多少钱,程咬金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去增加自己的股份,至于是否能行,他也不知道。

    秦超想了下,随即点了点头,道:“多给一些倒是可以,不过也不会多出太多,否则其他股东那边不好交代。”

    “只要比其他人多就行了。”程咬金嘿嘿一笑,说道:“老夫昨日找了那媒人,打算今日到王家去为大郎说亲。”

    “多谢伯父厚爱……”秦超隐隐有些激动,虽然很那个啥,但就是控制不住的要激动。

    ……

    “陛下,此举大为不妥,隋末年间,战乱多发于河南,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如今河南地区虽以看似稳定,实则根基未闻,百姓惶恐不已,然,河南亦是我大唐粮仓之一,臣以为,此次应当先于河南开展打井,而后方可于关中等地进行。”魏徵直言不讳的进谏道。

    打井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将作监正在全力制造打井设备,人手也主要以伤退军人为主,目前这些人正在利用手中的设备进行学习。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进行着,而按照朝廷的预计,最多三年,这种式的手压井便会打满全国,十年之后,全国良田皆可变成灌田,倒是配以土豆,大唐再无天灾可惧。

    然而事情是好事情,但存在的争议点也有很多。

    比如长孙无忌提出应当先以关中地区为主,逐渐的扩散全国。

    毕竟关中之地是唐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加上前不久又经历了战乱,急需朝廷大力安抚,于情于理,长孙无忌的提议都没问题,而这也正是李世民的意思。

    对于朝廷来说,只要关中不乱,唐王朝便不会乱,或者说,李世民的皇位就不会出现问题。

    然而魏徵却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理由也让人无可挑剔。

    “陛下,臣有不同意见,长孙尚书所言在理,魏左丞也并不毫无道理,臣以为,朝廷应当以长安为界,自长安向东打井,而后出关直入河南,以此来节约时间,同时,新造出的设备应当一分为四,平均分配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书令宇文士及提议道,此举最为公平,也替李世民解了魏徵的劝谏之难。

    宇文士及本是宇文化及之弟,宇文化及就是杀掉隋炀帝杨广的那个家伙,后战败被杀。

    与宇文化及不同的地方在于,宇文士及早在李渊起兵之处便投靠了李唐,并随李二征战天下,玄武门之后被任命为太子詹事,李二登基之后改任中书令。这个是太上皇李渊的人,但也同样跟李二走的比较近,所以才能在朝堂中有一席位置。

    反倒是太上皇的宠臣裴寂,虽表面上依旧风光无限,也被加封了食邑,但却是李二心中的敌人,谁让那家伙早年间跟隐太子李建成走的比较近呢?李渊曾数次突口要改立李二为太子,最终均被裴寂扰乱。

    但是裴寂却毫不以为意,依旧是我行我素,自持有太上皇的,李二即便是不重视自己,也不敢肆意降罪自己。

    “陛下,全国打井乃是大事,老臣以为,单靠朝廷一己之力无法完成此功业,理应召集天下世家共同创下此伟业。”裴寂站出来说道。

    李二的意思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想独吞这份功绩,否则也不会定下一口井五十钱的价格。

    但朝廷毕竟只有那么点精力,想要在全国范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