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带着弓箭的长枪兵都扔下长枪,取出弓箭和弓箭手们一起射箭了。
只要步射的战士真会射箭,步射对骑射其实是不吃亏的。两边的箭雨你来我往,都撂倒了二三十人,在交换比上屈胖子这边一点不吃亏!
果然是假鞑子!
这里的尼堪不正常。。。。。。
当满洲第一勇士带着他的骑兵刚冲到卫河岸边,他耳边突然响起几声地动山摇般的轰鸣。
轰轰轰轰。。。。。。
紧接着就是希溜溜一阵的嘶鸣——这是受伤或受惊的战马在哀鸣!
红夷大炮!打得还那么准。。。。。。
多隆顺着轰鸣响起的地方往前一看,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前方有两艘船头对着自己的大船搁浅在卫河的滩涂上。两条大船上一定装了红夷大炮!
“撤!撤。。。。。。”多隆知道自己打输一阵了,在挨炮轰之前就伤亡了好几十,也不知道刚才被敌人的大炮打落了多少勇士?只怕也不会少于十人吧?
这一阵打输了,必须得退回去重整了。
“太祖高皇帝再世。。。。。。万胜!万胜!”
看到鞑子骑兵退走,欢呼声就在明军阵前海啸般的响起。随后,整个大阵就开始缓慢向前移动了。
看到这一幕,耿仲明和他的正黄旗汉军都快吓死了。他们知道多隆带着的是真鞑子啊!两阵冲击就死伤了四百多!战场上到处都是倒卧的鞑子兵和战马,而明军那边的损失微乎其微。。。。。。这样的交换比,在努尔哈赤崛起后就没出现过!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太祖高皇帝再世”很可能是真的!
一定是崇祯那个昏君太混蛋,把朱元璋都气得转世下凡变成大明太子爷了。。。。。。
这帮正黄旗的汉奸本来就没多厉害,就得靠真满洲压阵才有胆气冲锋陷阵。现在真满洲都死一地了他们还有什么胆?一个个都在那里发抖了。
就在这时,大沽口城的西门突然被人打开了,然后就看见大队的明军从里面列队而出,一个个也都跃跃欲试!
鞑子的脑袋可值钱了!真的砍不死,假的还弄不死吗?现在大沽口城外的这些哪里是鞑子,分明就是银子和江南的田庄还有官帽子啊!
第169章 你们别过来,我们真是鞑子!(第十二更)()
卫河南岸,从大沽口城一直到海路码头,再到卫河浮桥,铳声轰鸣,杀声震天!
满洲正黄旗汉军的马甲关塘是皮岛出身,跟过不少将爷,就是没有官运,混来混去就是个大头兵,日子过得一直都很苦。在跟着耿仲明投了满洲当了假鞑子后,倒是有了些起色。参加了几次入口之战,得到了不少战利品,还在辽东分到了土地,又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日子虽不能跟大汉奸们比,却也有一番滋味。
这次又得了从龙入关的大机遇!他可听王爷说了,这回入关不再是抢一把就回,而是要入主中原,平灭流寇和残明,以后就是大清一统天下!
他们这些跟从的正黄旗汉奸以后就是开国功臣,可以和大清国同休了。
所以他也和其他八旗汉军的官兵一样,士气高昂的入了山海关。在一片石打败了“灭亡大明”的流寇老营军后,他就有一种大功终于告成,好日子就要来到的亢奋感觉。
整天都跟活在美梦里面似的!
他都已经计划好了,等当了开国功臣他就不在辽东住了,太冷了,而且太荒凉,没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他要去江南做官。。。。。。最好在南京秦淮河边定居,再弄个秦淮艳妓当小妾,也过几天人上人的好生活。
可是现在这个美梦突然就变成噩梦了,而且还是见鬼的噩梦!
都死了二百多年的朱元璋他n的居然转世了。。。。。。本来不堪一击的明军也不知被这个再世朱元璋施了什么法术,居然能暴打真鞑子了!
满洲真鞑子都死了一地,他这个汉军假鞑子还怎么活啊?
他猛掐了自己的脸蛋子一下。。。。。。真疼啊!
这噩梦咋还不醒了呢?
“王爷有令,后退一步者斩!”
他顶头的一个牛禄章京已经跳着脚在急叫了。
八旗兵的军法可不是儿戏,说要斩那就肯定会斩的!别说他的一个马甲,就是牛禄章京的脑袋该割还得割!
所以他现在也只好一边盼着快一点从噩梦中醒来,一边咬着牙从箭囊之中抽出羽箭搭在弓身上。
在他正面前方一二百步外,刚刚从大沽口城里出来的克难新军右师的步兵正在列阵。
因为朱慈烺将克难新军中的骑兵、火铳兵都集中到了中师,所以左右两师就以步兵为主,加上少量的骑兵,没有火铳和火炮。
而克难新军的步兵又是以长枪兵为主力的,80人编制的旗队中,长枪兵多达40人。吴国勇一口气拉出了三个协,将近2000根长枪组成了三个方阵,周围还有刀牌兵掩护,还有弓箭手支援。那可真是长枪如林,刀牌如墙,箭镞如雨啊!
四千多明军组成的三个协方阵一出现,耿仲明手下的假鞑子就腿软了。他们人少啊!耿仲明就带了五个牛禄,其中一个还在浮桥之战中淹死大半,还剩下四个牛禄能战。他用两个去替多隆压阵,剩下两个警戒大沽口城方向。
本来是足够了。。。。。。八百个鞑子还吓不住六七千明军?
可现在大沽口城内的明军识破他们是假鞑子了,都要出来割他们的脑袋报功了——他们的鞑子是假的,可是剃发时间很长,首级和真鞑子的没区别,老值钱了!
看到四五千明军气势汹汹的出城,关塘关马甲都快哭了:你们别过来,我们是鞑子!很凶残的鞑子啊,你们不怕吗。。。。。。
吴国勇才不相信呢!你们怎么可能是真鞑子?真鞑子哪儿能那么怂?让一帮流寇改编的火铳兵暴打?他们要那么怂大清国早没了!
想到这里,吴国勇的勇气顿时就多得用不完了,大声下令道:“传本官将令,今天太子爷亲自督战,只杀鞑子,不割脑袋!
前锋协,头阵!左协,二阵!右协,三阵!擂鼓,进兵!”
只杀敌,不割脑袋是克难新军的规矩。因为克难新军不是文官督师管辖的军队,而是朱大太子直辖的。朱慈烺又是个能亲临前线太子,谁有功,谁有过他自己能判断,不用数脑袋——主将不能临阵才数脑袋呢!
另外,克难新军里面还有独立的军法系统,他们既负责执法,也负责论功。
所以克难新军论功不靠数脑袋,这样他们的阵形也就容易保持了。
鼓声隆隆,三协长枪兵依次前行,就往关塘所在的两个牛禄组成的防线压过来了。
“射箭!快射箭!”
关塘耳边响起了牛禄章京的命令,他和另外七八百假鞑子马上张弓射箭,向正嗷嗷叫着靠近的明军长枪阵抛射了一阵箭雨,射翻了十几不到二十个明军。
这下。。。。。。明军的气势更高了!因为他们更加确信遇到了假鞑子,要真鞑子那么一阵步射,怎么都得射翻四五十号人吧?
你们这些假鞑子武艺不行啊,等着受死吧?
“大明万胜!万胜。。。。。。”
战场之上,顿时欢声如雷!
看着欢呼的明军如潮水一般涌来,关塘和其他的正黄旗汉军都吓得手脚发软,箭都不会射了。
这怎么可能是明军?他们明明比真鞑子还凶啊!
就在他们人人心惊胆颤的时候,雷鸣般的巨响就从他们的左后方传了。这是克难新军中师前锋协的火铳兵打出的又一次齐射!
这些火铳兵顶着耿仲明亲自指挥的两个牛禄的汉军射出的箭镞前进,在付出了二三十人伤亡的代价后就冲到了距离这些汉军约四十步开外,打出了一阵齐射——之所以在四十步开外就开火,倒不是因为郝摇旗的火铳兵怕弓箭不敢靠近,而是耿仲明的手下看见五六千明显不正常的明军,喊着“太祖高皇帝再世——万胜!”的口号,乌泱泱的压上来,自己就顶不住了,乱纷纷的后退。
郝摇旗看见“假鞑子”们要跑,就只好提前敲锣,让手下的火铳兵开火了。
因为开火距离比较远,所以效果并不理想,只打倒了七八十人。不过耿仲明的手下已经完全崩溃了,真鞑子都死一地了,他们这些假鞑子还打个屁啊,快点逃命吧!
瞧见耿仲明那边都溃了,关塘他们这些假鞑子还死撑什么?逃命要紧啊!
面对假鞑子的全线崩溃,满洲第一勇士多隆也没辙了,现在战场上有一万多个发了狂的明军,还有一个疑似朱元璋转世的大明太子。他麾下的真满洲已经让人打死打伤了三百多(第一阵的死兵并没有全灭,还回来几个),剩下的六百多人也都胆战心惊,还打个屁啊!
赶紧撤退吧!
所以他也不去阻止正黄旗汉军的崩溃了,而是带着几个百甲兵飞马到了耿仲明跟前,大声道:“王爷,不行了,还是和末将一块儿走吧!”
耿仲明早就准备开溜了,这时已经上了马背,身边还围着几十个亲兵。听见多隆的话语,只是长长一叹,拱拱手道:“章京,大沽口一战没打好,都怨本王指挥无方,回到永平后,本王就去向摄政王请罪。。。。。。”
多隆心想:这老东西还是挺上路的,不过这一仗打得也太惨了,真是没脸见摄政王了!
正想到这里,突然有几骑红甲兵飞马到了多隆跟前,多隆见了他们就是一愣。这几个红甲兵是被多隆撒在战场周围负责警戒的,现在却喜气洋洋的跑来了,难道有什么好事发生了?
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还能有好事儿?
“章京,王爷,咱们的援兵到了!”其中一名红甲兵道,“约莫有两三千人,都是蓝衣蓝旗,应该是正蓝旗的!”
第170章 朱太子用兵真如神(第十三更)()
两三千正蓝旗的援兵?
多隆和耿仲明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有点哭笑不得。
这援兵来得也太迟了,早来一步,也许就能打垮那个再世朱洪武了。现在才来,恐怕只能一块儿撤退。
“太祖高皇帝再世——万胜!”
明军的欢呼声席卷而来,多隆又是一惊,忙对耿仲明道:“不可为了,还是撤吧。。。。。。先和援兵汇合,然后再把守住浮桥,这样朱家太子就很难在大沽口立足了。咱们这回能把朱家太子逼退了,也算有个交代了。”
现在这个架势,要抓朱慈烺是不可能了。人家都太祖高皇帝再世了,你还抓个屁啊!不让人家抓去就已经神佛保佑了。
不过也不能让他在大沽口这里赖着不走。一个“再世朱元璋”呆在大沽口,摄政王还敢入北京?入了北京也不安稳啊!
所以多隆现在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卡住大沽口的咽喉——卫河浮桥,让大沽口随时处于八旗大军的兵锋之下。
朱慈烺虽然很可能是朱元璋转世的,但是他手头的兵马毕竟太少,不可能和多达十万的八旗天兵硬拼。如果不能守住卫河,那就只能南下了。
而朱慈烺一南下,大清不就成功入主中原了?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大清有了中原,即便不能席卷天下,要维持北方半壁江山,打出一个金宋对峙的局面,想来也没多困难吧?
多隆和耿仲明终于从战场上撤离了!跟着他们离开的只有500多真鞑子和不到100个耿仲明的亲兵。将近1600正黄旗的假鞑子,全都成了战场上气势如虹的明军追杀的猎物。
这一仗打到现在,明军可算是大获全胜啦!
不过两三千蓝衣蓝旗是军队出现在战场边缘的情况,还是给朱慈烺的胜利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的胜利来得有点迟了。。。。。。十万满洲大军已经入了关,还打败了李自成的主力,多半还将数万关宁军掌握起来了。
大沽口这边损失一两千之数,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啊。这不,满洲人那边又来了三两千正蓝旗的援兵。。。。。。看来是时候见好收兵了。
“千岁爷,来的应该是满洲正蓝旗或镶蓝旗的兵马!”刚才还高兴的不行的吴襄,现在又紧张起来了,“这可是真满洲,不是那些八旗汉军可比的。”
他还不知道被郝摇旗的火铳兵打得一地死尸的就是满洲两白旗的精锐,如假包换的满洲天兵!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是不敢相信的。。。。。。毕竟跪久了,再想站起来就不容易了。
所以朱慈烺不用吴国勇带来的关宁精锐,而用从天津卫战役中俘虏的流寇老兵充当火铳兵,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真满洲又如何?”朱慈烺哼哼道,“本宫就不信真满洲都他n的是铁打的?本宫就是要会一会真满洲!”
吴襄和吴三辅互相看看,都是一脸凝重。
太子爷是不知道八旗天兵的厉害啊。。。。。。可他现在正在兴头上,劝说估计也没用,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实在不行,就保着太子爷跑路!
“击鼓,整队!”朱慈烺大声下令,“以中师前锋协和突骑协为先导,追击满洲败军,直到将所以鞑子都逐往卫河北岸!”
听到朱慈烺下达的命令,吴襄和吴三辅都大松了口气——原来这位太子爷还是知道要见好就收的。。。。。。虽然打败的仅仅是八旗汉军,但也是一场大胜了。
有了这场大胜,克难新军的腰杆子就硬了不少。接下去无论是南下金陵,还是和鞑子议和,都有了许多底气。南边的什么江北四镇,谁也没一次打败过三千个鞑子还打死了其中的两千多吧?
所以万万不能把好不容易到手的胜利再给弄丢了。。。。。。
克难新军这边见好就收,以结阵缓进逼迫“假鞑子”们撤退的时候,多隆和耿仲明已经带着几百败兵落荒而走,渐渐和追兵脱离了。
看着背后的敌军越来越远,满洲第一勇士总算是长出了口气,对和自己并辔而走的耿仲明道:“他们到底还是明军,不敢追了。。。。。。”
耿仲明苦苦一笑,“明军对我八旗天兵总还是有点怕的。”
“王爷,章京,前头的兵马好像不是正蓝旗的!”
这时耿仲明的一个亲兵忽然张开喉咙急叫起来了,“他们好像在布列战阵啊!”
什么?
多隆猛一转头,就看见那些蓝衣兵大部分都下了马,在浮桥南堡附近张开了一个枪阵。没有下马的蓝衣兵也都各持刀矛,在枪阵后方展开了阵型。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自己这边的人都穿着明军的衣服,他们没有认出来?
虽然弄不明白这些正蓝旗的兵马到底想干什么,但是多隆和耿仲明还是带领部下向他们靠拢。又过了一会儿,双方的距离更近了,也能看清楚对面的服饰了。
这一看清服饰,八旗天兵们就纷纷惊呼起来了。原来在浮桥边上列出战阵的“蓝衣兵”并不是什么正白旗的清兵,而是在原来的甲胄战袄外面套了一件蓝衣。
“不是正蓝旗。。。。。。”
“是披着蓝衣的明军!”
“中计了!”
“卑鄙。。。。。。”
多隆也发现上当了!他心想:这朱元璋再世的朱明太子还真是厉害啊!早就准备好伏兵了。。。。。。现在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只能和他们拼了!
想到这里,他猛地抽出了腰刀,大喝一声:“大清的勇士们,狭路相逢勇者胜!跟我冲啊!”
满洲第一勇士现在可要拼命了!
。。。。。。
“娘子,前方的官军叛兵向咱们冲来了!好像想和咱们拼命啊!”
“哼!那就拿下他们,算是咱们给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