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也在啊!你是忠臣,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史可法是和一群山东军阀组团来南京恭贺朱慈烺即位的他这个大忠臣是非常理解崇祯皇帝的一片苦心的!
算到崇祯十七年四月,崇祯皇帝都干了差不多整整十七年皇帝了,干成什么样子,全天下都有目共睹,如果不是太子殿下挺身而出,大明朝就没有了。真要那样,崇祯连太上皇都没得干了
所以史可法非常理解崇祯皇帝想要退位让贤的心情啊!十七年都干不好的皇帝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干好的接班人,还是儿子,有啥理由不让位?
史可法被崇祯一看,就明白了,马上出列上奏道,“臣请皇上派人去请太子殿下来奉天殿即位。”
什么?你
崇祯皇帝被史可法气着了,一下子话都说不出来了,不过没有关系。因为他不说,身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黄大宝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皇爷,奴婢领旨,奴婢马就去请千岁爷来。”
崇祯一愣,朕下过旨了?好像没有啊!
他正愣着,黄大宝已经一阵风似的跑出了奉天殿,往文华殿去了,没一会儿又回来了。就他和两个跟随的小黄门,没有朱慈烺。
“禀皇爷,”黄大宝给崇祯叩了头,非常抱歉地说,“奴婢无能,没有把千岁爷请出来千岁爷是至孝之子,所以不肯离开文华殿,奴婢怎么劝都不管用。”
啊?
崇祯有点懵了,这逆子到底想干什么?
“陛下,”福王朱由崧这个时候出班上奏道,“不如让臣和魏首辅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去文华殿请太子殿下过来吧。”
魏藻德也道:“陛下,臣这就和福王殿下去请太子过来。”
崇祯已经明白了,这是在演戏啊!叫什么揖让吧?
“不必了!”崇祯皇帝可不打算惯着朱慈烺,当个皇帝还那么不痛快,真不像话!
“臣等领旨!”
群臣都有自己的“剧本”,所以崇祯说什么都没用,大家还是照着剧本在演。
当然了,这都是为了崇祯好啊!
今天大殿里面“出场费”最高的就是崇祯皇帝了!一百万两一年,不够还可以加,一直可以领到死!另外,还有三座位于应天府的豪华宫殿,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都是从倒霉的南京勋贵家里搬出来的),还有好些个美女,而且崇祯皇帝以后不管生多少儿女,朱慈烺都要给他们一份荣华富贵
看着群臣们呼啦啦的离去,崇祯皇帝只是呆坐在御座上,心里面无比的悲凉。
他当了二十年的皇帝,怎么就没几个忠臣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忠臣们又回来了,还是没有朱慈烺。
“陛下,”魏藻德一脸为难地对崇祯说,“臣等无能,实在请不动太子看来必须得陛下亲自去请了!”
什么?崇祯皇帝都被群臣和朱慈烺的无耻给惊呆了你们这样玩,就不怕以后在青史上留下骂名吗?
崇祯咬着后槽牙,很想说一声:朕不去!
但是他憋了半天,最终还是没说出口皇位终究是要让出去的,现在满朝文武都是逆子的人,连史可法都投靠了,崇祯还能指望谁啊?
想要快快乐乐的当太上皇,就得把戏演好了!
“好!”崇祯深吸口气,“朕和你们一起去!”
一大群人,又出了奉天殿,顶着南京正月的寒风,步行往朱慈烺居住的文华殿走了去。因为人太多,文华殿大殿里面挤不下,所以大部分官员只好在院子里面等着,只有崇祯皇帝和两府重臣,还有几个大珰一起入内。才一进门,就看见朱慈烺一身行装,御座前面的案几上还摆着一堆包裹,黄小宝正指挥着几个小太监在将包裹装进两只木箱,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
崇祯皇帝没看过“剧本”,不知道朱慈烺在闹哪出?不过魏藻德和几个阁老、卫帅都明白,立马就噗通噗通跪了一片,其他臣子见了也都跟着下了跪。
“臣等恳请太子殿下速正大位,以安天下人心,以佑皇明社稷,以救北地中原亿万百姓于水火请太子殿下,速正大位!”
听着众臣们扯破喉咙的呼喊,崇祯皇帝也叹了口气,对朱慈烺道:“大春哥,事到如今,你还推脱什么?大明江山,你不担待,还有谁能替朕担待?”
朱慈烺已经泪流满面,噗通一下给崇祯跪了,“父皇厚望,儿臣不敢有负,只是儿臣才薄德浅,恐怕难当大任,还是请父皇收回成命吧!”
好啊!好啊
崇祯皇帝很想答应朱慈烺这个小小的要求,可是文华殿内的群臣们已经沸腾起来了。
“太子殿下何出此言?”
“殿下虽然年幼,但是德高望众,亿民仰视,人心所归,怎可不正大位?”
“太子殿下乃是太祖高皇帝再世,怎可不为天子?”
“为天下亿万庶黎,太子殿下请即皇帝位”
崇祯听了这些话,只好长叹一声,看着朱慈烺:“春哥儿,即位吧天下就交给你了,可不能让为父失望,一定要早日扫荡中原,恢复旧都,平辽灭虏!”
朱慈烺给崇祯叩了个头:“儿臣恭领父皇圣旨!”
好了!
传位最重要的手续已经完成了!
朱慈烺从现在开始,就可以算是大明皇帝了!
朱慈烺站起身,目光在大殿中缓缓扫过,下面跪着的大臣立即在魏藻德、朱由崧、吴襄、郑芝龙(他当然得入朝了)、钱谦益等人的带领下,向着大明新君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点点头,语气已经放沉:“卿等既然要朕即皇帝位,那就当听朕之号令”
第565章 约法四章()
一秒记住【 。。】,!
朱慈烺当皇帝原来也是被逼无奈,一准是逼良为帝,真是可怜。虽然被逼走上了封建国家首领的位置,但他还是有自己的坚持——臣下们必须答应他的条件,否则朱大太子就不当皇帝了!
他不当皇帝是不行的,所以臣子们都齐声高呼:“臣等愿听陛下号令!”
“好!”朱慈烺重重点头,“都起来吧。。。。。。大家都到院子里去,朕要在文华殿外和诸卿约法四章!”
约法三章是不够的,必须得多约一章!
今天是朱慈烺当皇上的大日子,臣子们当然得顺着他来了!谁要在今天找不痛快,那这“官生”可就一片黑暗了。
所以大家伙,包括眼眶里面都是激动的泪水的崇祯皇帝,都跟着到了文华殿外的院子里面,一边吹着冷风,一边听已经变成大明第十七代皇帝的朱慈烺说他的约法。
司礼监秉笔黄小宝和东厂督主陈世芳亲自动手,从文华殿里面给朱慈烺搬了张椅子出来。
朱慈烺站了上去,从上面俯瞰着院子里面的众臣,一种高高在上,睥睨众生的感觉,顿时从心底里面涌出。
这就是当皇帝的感觉?
朱慈烺提了口气儿,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一对浓眉,又渐渐拧了起来:“诸卿听了,如今天下大乱,中原、西南、西北、东北,皆为虏寇所据,唯有东南尚且安稳。此等世道,已经不是太平盛世,而是战国乱世!
所以朕治家国,当以乱世战国之法,而非治世仁君之法。卿等都是大明栋梁之臣,当肩负平定乱世之业,不可丝毫懈怠,亦不可循太平治世之法。所以从今日起,凡天下大治之时所立之法度,皆可更易!卿等可知道了?”
这是朱慈烺和群臣的第一约——用乱世之法治乱世!
朱慈烺也是读史书的,他发现历史上的南宋和南明这两个南渡王朝的思路都没有完全转变,并没有从治世模式转入乱世模式。其标志就是最大限度地坚持以文御武的祖宗家法!
在乱世当中拿错了剧本,那是相当要命的!
“臣等都知道了!”
大臣们齐声高呼,许是有口无心。而某个太上皇又涨知识了——原来天下已经是乱世了!早知道就该把太祖高皇帝在乱世当中用的那些办法拿出来学一学。。。。。。
朱慈烺继续用凝重庄严的语气说道:“本朝天下,素来是流官居半,封臣居半,流官与封臣共同辅弼君王。然流官有制,封建无法。因而半行封建之制的卫所败坏糜烂,我大明百万天兵也名存实亡。因此才治世难存,天下大乱。
所以朕治国家,当先明定法度,然后上授权,下负责,不可有违!”
群臣大呼道:“臣等领旨!”
明朝历史上一共存在三种内藩体系,一是塞王,二是卫所,三是土司。
但是到朱慈烺掌权的时候,还能正常运行的,就只剩下土司制了。塞王被朱允炆、朱棣给搞废了。
而卫所体系则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卫所实行世官世兵,这是典型的封建制度,可是卫所的封建却存在授权不足,无人可以负责的问题。卫所之主的权限不大,不足以严格整治所部。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必为卫所败坏负责,只官当他们的世袭官,一辈辈的捞钱混日子。
所以朱慈烺已经决定完全废除卫所,将朝廷可以有效控制的地盘的卫所,包括登莱七卫、凤阳八卫一所、汝宁五卫在内,全部撤销。卫所土地中已经授出的,由在役官兵持有者登记为职田,直至该员役满或阵亡、伤退后,再改为私田。而尚未授出的土地,则一律由兵部军田司持有,用于收租充饷,或者奖励有功的新军将士。
随着朱慈烺政权的稳固,授田的门槛自然会越来越高,授田的数量也会越来越紧——毕竟朱慈烺现在已经不缺兵源了,而且授出的土地后,军田司的收入就会相应减少。
当然了,不授田也是不行的——那是激励将士苦战的画饼,没有了这个好处,谁跟着拼命?
而且在完成了对东南(江南、江北、江西、浙江)、湖广(湖南、湖北)土地整理后,军田司所辖的土地多半可以达到上亿亩。
只要东南的形势趋于稳定,这上亿亩土地的价值应该能很快达到二十亿两!而每年能够收到的地租,按照五斗米打八折(两折是收租的成本)计,理论上可以达到八千万石白米!
北伐的军费和奖金,都得从这一亿亩上拿了!
朱慈烺接着又放沉了一些语气:“天下之乱,源于卫所糜烂,也源于财政崩坏。卫所之烂在于有封无责,而财政崩坏在于优待士大夫、宗室太过!
而天下崩乱之后,士大夫和宗室又受害最深!北地士大夫家破人亡者不知凡几,宗室贵胄阖门死于贼寇东虏之刃者亦不计其数。
此等优待之法,实是索命之策!因而朕当与诸卿约法,士农工商,一体纳税;贵胄恩泽,五世而斩;皇亲宗室,亦可出仕为官!”
这回在场的官员亲贵们都有点不大乐意了。谁都不喜欢纳税,谁都希望子孙万代都能享尽荣华!
朱慈烺目光阴冷的从文华殿外的群臣们身上扫过,然后提高嗓门,大声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而动者,皆时势所迫也!如果祖宗恩泽太过,子孙又如何肯动?尔等都广蓄妻妾,多子多孙,又能有多少恩泽去庇荫他们?
唯一可行者,就是让他们为势所迫,做不成纨绔子弟,必须去读书,去从军,去经营。只有这样才能让富贵绵长,家门长盛。
如果你们还不放心,那朕可以准许克难之爵世袭莽替,但是一爵只能传一子,其余诸子皆不得荫官。以后他们可以入国子监,可以入讲武堂,但不能荫官!”
朱慈烺这么安排当然不是要堵功臣子弟和宗室子弟的路子——他一封建皇帝,当然是相信自己人的。但是自己人得有本事能接得下封建主义事业啊!
而本事,多半是逼出来的!
什么都不会也能做官,也能荣华富贵,谁会去努力学本事?
“臣等皆尊陛下圣训!”
在得到了“克难之爵世袭莽替”的保证后,这“第三约”总算是过了。
朱慈烺点点头,又道:“第四约乃是大改科举之法!太祖开科取士,乃为国家选贤任能。可传至近世,满朝朱紫,多出科举,皆是能臣贤人乎?朕观之,都不如东虏所谓八旗酋长啊!否则辽东之阵,怎么会屡战不胜?东虏八旗,不过数万精壮,若使太祖皇帝麾下目不识丁之士击之,恐怕早就灭族多年了,如何有今日之壮大?可见科举之士,并不足用。
既然不足用,那么取士之法就必须大改!必须要重实学而轻道德,用能吏而远腐儒,亦不可让所取之士一步登天。诸卿以为如何?”
“臣等愿听号令。。。。。。”
考试做官当然有进步的地方,但是考试做大官就不对了!明朝进士的初官一般是七品,排名靠后的都能得个县令,实在有点太不把百里之侯当回事儿了。
所以朱慈烺预备要大改科举,取消一步登天的进士,只保留举人、秀才两级。其中举人可以“省试”,也可以“部试”,中了就有做官的资格,不过得由从九品芝麻官开始做了。
skbwznaitoaip
第566章 洪兴皇帝()
在一片“愿听号令”的呼喊声中,四章约法就算通过了!
这四章约法稍后会镌刻在铜柱上,并立柱为信——铜柱会立在奉天门内,以后官员上朝的时候都可以看见。
既然大家都愿听号令,那么朱慈烺也就勉为其难答应登基了。
登基大典早就准备好了,就安排在正月十六,也就是朱慈烺接受禅让并且和臣下约法的次日。
一大早,钱谦益就带着礼部的官员去祭告天地坛和宗庙。而朱慈烺则去大礼拜见即将成为太上皇的崇祯——如果崇祯当了先帝,那么朱慈烺就得先穿孝服去祭拜祷告。因为崇祯现在还活蹦乱跳,所以就改成大礼参拜,并且进献“养老金”一万两(黄金)了。
崇祯皇帝。。。。。。虽然内禅的诏书已经颁布,朱慈烺也勉为其难的接受了,不过他现在还是皇帝。一来朱慈烺没有正式登基;二来没有登基的朱慈烺也就不能给崇祯上太上皇的尊号。
所以崇祯就最后一次以皇帝的身份,接受了候任皇帝朱慈烺的参拜!
在得到朱慈烺进献的“养老金”一万两(黄金)后,就将所有的天子玉玺,一枚一枚亲手交给朱慈烺,以象征皇权交接。
明朝因为没有得到“传国玉玺”(这枚象征天命的玉玺在元顺帝跑路的时候被带走了,据说现在落在清朝手里了),所以就大量制作玉玺,以量取胜,国初制作了十七枚,嘉靖皇帝又叫人制作了七枚,总共就是二十四方玉玺,称二十四御宝。
在朱慈烺护着崇祯跑路时,这二十四御宝就被朱慈烺“没收”了,崇祯知道今天要正式退休了,才又一次见着它们。。。。。。一枚枚拿在手里,摸了摸,才依依不舍得送给儿子朱慈烺。
而朱慈烺则一枚枚接过来,然后交给掌玺的尚宝监掌印太监收藏。以后朱慈烺再下命令就不是令旨了,而是正经的圣旨。
等二十枚御宝一一移交完毕,差不多就到了吉时,南京皇城内外就钟鼓齐鸣,礼乐大作,朱慈烺穿上了早就准备好的衮服,戴上有十二缕玉藻的冠冕,和崇祯皇帝一起,前往了奉天门外的平台,就在那里接受百官朝拜。
百官们也都穿上了华丽的礼服,由礼部官员引导,走过金水桥,入午门,进入奉天门广场上。然后再分成文武两班,文官跪在御道左侧,武官跪在御道右侧,在御前侍卫鸣鞭,大汉将军卷帘后,行三拜九口大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