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个附和朱慈烺的当然是“张居正式的改革家”魏藻德了,那可是要名垂青史的人物啊!以后的魏藻德传就照着诸葛亮传来写。。。。。。

    他说:“千岁爷说得不错,祖制是二百多年前的老办法,现在不合时宜了,可不就得改吗?太祖高皇帝那会儿,也不知道地是圆的,也不知道海上会有西洋的商船一船船的运银子进来啊!海上既然有大利,咱们怎么能禁了?再说,海禁压根就禁不住!禁来禁去,无非就是堵了朝廷的海路,使得走私盛行,海疆失控。”

    “可是穆宗已经下旨开海了。”崇祯皇帝又小声的插了句话。

    “父皇,”朱慈烺笑了笑,“隆庆开海的步子还是小了,这一回咱们得大踏步的开海禁。。。。。。黄卫帅,你说说吧。”

    黄斌卿是海军卫的都指挥使,开海的事情他是有发言权的。

    “隆庆开关开放的并不是外洋商船来港,而是允可大明商船出港。”黄斌卿解释道,“本朝向来是允许外船来港的,早年开放有广州、宁波、泉州三港,分别通南洋、日本和琉球。后来实行海禁,仅开广州一港,隆庆年间又加开了漳州月浦港。

    不过广州、月浦二港,早就不能满足东西二洋通商之需了,而且二港距离南京太远,不易管理。所以就有不少海商建议在长江口再开一港!”

    “开在长江口?”崇祯皇帝眉头紧皱,“就不怕倭人探明虚实,沿着长江入侵?”

    朱慈烺笑着:“父皇多虑了,倭人在崇祯初年的时候就闭关锁国了。而且该国的水师自壬辰倭乱败北后就一蹶不振,如今根本不是郑家水军的对手,如何能跨海而来?”

    日本在丰臣秀吉统治的时代,倒是拥有不弱的海上武力,要不然也不可能入侵朝鲜。不过在关原之战后,比较重视水军的许多西军大名都损失惨重,水军力量也就一蹶不振了。而大明这边,因为郑芝龙这个吸收了许多西洋航海技术的海贼王的归顺,一下子就拥有了东亚第一的海军实力——在近海都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叫板!日本幕府海军和西南诸蕃的海军对于郑家水师而言,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而且因为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加之日本国所处的位置向来是东西方贸易航线的末梢,本来就没什么海商,锁国之后就更不用提了。这年头没有海商哪有海军?海军需要发达的造船业和大量能够进行远航的水手为基础,而造船业和水手的养成都需要有庞大的海商群体。

    “如今不是倭寇来,而是咱们去了!”朱慈烺笑着,“而要去日本,就得改了宗藩朝贡和十五不征之国的祖制。。。。。。要不然咱们去干什么?给倭寇送钱?”

    大明的宗藩朝贡体制加上十五不征之国,所产生的后果就是赔本赚吆喝——你不揍人家了,人家凭什么给你上贡?还不是薄来厚往?朱慈烺可没兴趣倒贴。

    朱慈烺又道:“便是从海防考虑,朝廷也应该在能够牢牢把控的长江口开设口岸!只有开了口岸,才会有四方海商云集。而海商云集,又会推动长江口造船业的兴盛,同时也有利于招募水手,组建水师。

    这个长江口岸不仅要允许海商往来,还应该允许东西洋商人上岸居住,兴办产业和西学学堂。

    所以长江口岸的占地应该尽可能的广阔,还应该采取鼓励工商贸易的特殊制度,还应该同口岸之外的地区进行隔离,或可用长墙环绕。长墙之内,可以重商重工,以贸易为本。”

    这分明就是个对外开放的上海特区啊!

    不,不仅是特区,还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大明的海军也得靠这个特区——这年头真正的海上强国,不靠海盗就靠海商,归根结底都得有发达的工商贸易城市为依托,要不然怎么发展造船,怎么养成庞大的水手群体?

    朱慈烺顿了顿,接着说:“另外,还可以在长江口的这处口岸中设立外交通商司,负责管理口岸事务以及和东西洋各国交往之事。”

    这就是个外交部加外贸部的存在,同时还是上海市的政府。将这样的衙门设在上海,当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毕竟大明闭关锁国都二百多年了,保守势力不容小觑。恐怕很难接受南京城内随处可见洋鬼子溜达的场面。

    所以把外交部、外贸部摆在圈起来的上海口岸里面,总归让人比较容易接受。

    “千岁爷,设置口岸的事情,您就说了算吧。”跟着朱慈烺从山东溜到南京的衡王也是三十三王之一,他这个时候很应景的插了句话,“臣只有一事不明,这个口岸开设后,要不要严征出入口税和商税?”

    “呵呵呵,”朱慈烺笑了,“诸位觉得该不该收啊?”

第336章 狐狸尾巴露出来() 
该不该收商税?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崇祯皇帝的耳朵马上竖起来了。好啊,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这是要横征暴敛啊!

    “该收!”衡王重重点头,“必须收!现在朝廷已经免了田赋,如果再不好好收商税、关税,何以建新军、伐中原、保名教?朝廷真要不收这个钱,只怕天下读书人都不答应啊!”

    不错,不错,这个衡王的觉悟提升很快啊!

    胖福王也道:“应该要收!之前咱们思过的时候已经发现收不好商税和田赋是本朝败坏的根子之一啊!有错能改才行,所以必须得收!”

    福王的进步也很快!

    “福王说的是,必须收!不收商税,大明朝如何维持?大明要是没了,咱们这些王爷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是晋王留着眼泪在表态!

    “对啊!咱们死了那么多人,家产也败光了,不就是因为大家一起逃税偷税,让朝廷没有钱募兵打仗吗?这个弊政必须得改了!”

    秦王也言之凿凿,现在他对自家当年逃税漏税的行为是痛心疾首啊!

    “不改咱们都得死。。。。。。”

    周王抹着眼泪说。他爷爷倒是派头很大,号称“挥金百万做城防”,所以开封府硬扛了李自成三回,还把李自成打成了独眼龙。

    接着周王后面表态的王爷,也都坚决支持收税!

    很明显,三十三王都进步了!

    因为他们现在都是穷光蛋王爷了。。。。。。虽然朱慈烺赏了十个亲王一人一万亩田,二十三个郡王一人五千亩田。可这点田够什么呀?王府有王府的排场!

    而且,其中一多半的王府都带着一群落难的王孙宗子,都得接济!都得想办法安排。。。。。。朝廷不多搜刮一点,他们的苦日子什么时候到头?

    朱慈烺笑着点头,王爷们的态度是在他预料当中的。因为他早就让胖子福王和衡王去打过招呼了——收商税这事儿,对老朱家的宗室大大的有好处啊!因为各地的税关,会用一部分宗子。

    接着王爷们,是张世泽为代表的勋贵表态。

    不用说,这批勋贵也是赞成收税的。他们的买卖大多在北方——这个年头通讯条件有限,北方勋贵不可能把大量的土地和买卖摆在东南,要不然下面的家奴家仆不知道得黑掉多少,他们肯定没得赚。所以现在他们基本上都是“无产勋贵”,当然要收税了!

    而且收税也是他们家的子弟去收啊!不必贪污多少,朱慈烺让手下人搞钱的时候都给提成,连反贪抄家都给一成,军屯卫收租有一到两成的“管理费”,收商税肯定也能提成。

    收他一个亿才好呢!

    “首辅魏先生,您看呢?”朱慈烺又把问题出给了魏藻德。

    “千岁爷,臣也认为该收。。。。。。”魏藻德思索着道,“太祖高皇帝那会儿,秀才、举人,乃至官员,都没有免税免赋之权的!这是弊政啊!既然是弊政,那就必须得改了!”

    啊!要夺了士大夫免税免赋之权?

    钱谦益和侯恂一下子紧张起来了,他们俩不仅是东林魁首,而且也是大地主,家里面还兼营商业。。。。。。。要是没了免税免赋的特权,损失可就大了!

    朱慈烺笑着问:“钱先生,侯先生,二位以为呢?”

    “千岁爷,此事干系太大,还需要三思啊!”

    “是啊,现在朝廷刚刚南迁,各方面都不安稳。。。。。。”

    钱谦益和侯恂都不赞成。

    “哦?”朱慈烺笑着,“二位觉得如果宣布严征商税、关税,东南将如何不安?”

    “许有人会抗税。。。。。。”

    “还会打砸税关!”

    朱慈烺一笑:“就这些?”

    这些。。。。。。还不严重?

    钱谦益说:“其实朝廷也收不了多少,就是下面的小吏贪赃枉法,不知要加征几何?”

    “唔,”朱慈烺点点头,“钱先生所言极是。。。。。。必须防患于未然,可以设立一个总税务司,专门负责收取商税。”

    总税务司?钱谦益心说:这可是个遭人恨的油水衙门啊!也不知道谁能管,谁又敢去管?自己这个好学生不会让那帮王爷和勋贵去管吧?这可不好办了,下面人闹事打死个太监没啥,打死个王爷。。。。。。那就是造反了!然后又可以抄家了!

    朱慈烺这时看了看侯恂:“侯先生,你是户部尚书,你说说吧。”

    “千岁爷,”侯恂额头上都是冷汗,“臣的户部尚书就快卸任了,现在脑子里尽想着军务。”

    “对啊,”朱慈烺点点头,“你就要不当户部尚书了。。。。。。那本宫有个想法,您能帮着参详一下吗?”

    “千岁爷请说吧。”

    朱慈烺道:“本宫想要将如何征收商税、关税当成今科大比的考题,侯先生以为如何?”

    啥?要把征收商税、关税之事当成考题?侯恂寻思着:难道写文章反对的就名落孙山?

    侯恂苦苦一笑:“您不会让写文章支持开征商税、关税的举子去当总税务司的收税官吧?”

    “哈哈哈,”朱慈烺笑了起来,“侯先生果然大才啊!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本宫会考虑的!”

    侯恂真是哭笑不得,他儿子今年也要参加大比的,而且肯定高中,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打发去收税?

    “千岁爷,”兵部尚书陈锐眉头皱着,“万历年间抗税的事情闹得很凶,万一再闹起来可怎么办?到时候鞑虏攻于外,士绅乱于内,左良玉说不定也会有所动作。。。。。。”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连连点头,心说:听听,这才是持重之言啊!

    “乱不起来的。。。。。。”朱慈烺笑着,“而且本宫也不怕乱!”

    什么意思?要让克难新军去大开杀戒?

    兵部尚书陈锐偷偷瞄了一眼吴襄、曹友义、黄斌卿、朱纯杰和吴国勇(现在是军屯卫指挥使),看上去都很凶残啊!

    朱慈烺见陈锐也无话可说,便笑着道:“既然诸位大多赞成严征商税、关税的,那么这事儿就先这么定了。”他回头看着崇祯皇帝,“父皇,看来今天的思过之会,还是很有成效的。这样的会,以后应该多一些。。。。。。只有好好思过,才能更好的改过啊!”

第337章 请罪,问罪() 
啥?这样坑人的思过大会还多一些?

    钱谦益和侯恂两个东林大佬互相瞄了对方一眼,心情一下就更不好了。

    这哪儿是什么思过啊,根本就是一个税收工作会议啊!

    这要一年开个几会,那得收多少苛捐杂税啊?这可怎么办呀。。。。。。东南士绅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朱慈烺的表情突然变得非常严肃,认真地看着崇祯皇帝:“父皇,通过这次思过会,咱们父子总算知道了大明江山为什么会沦落至今。那么,也该去向老祖宗请罪了!”

    请罪?崇祯心说:你刚才还说老祖宗的海禁、朝贡和不征之国都不弊政呢!你这是去请罪,还是去问罪啊?

    朱慈烺笑着又道:“父皇,现在天色已晚,不是祭扫皇陵的时候,不如今晚就在思过宫休息,明天一早再沐浴更衣,一起去向祖宗请罪?”

    “请罪?”崇祯皇帝幽幽地说,“怎么?你也需要请罪?”

    “儿臣的确没有什么罪,”朱慈烺笑道,“不过父皇的罪太多,一个人怕是请不过来,到时候儿臣帮着您一起请。”

    “你。。。。。。”崇祯不知道该怎么训儿子,只好将求助的眼神投向大殿内的王爷、勋贵、大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谁也不理他,还有几个家破人亡的王爷还在那里点头!仿佛他们家里死人都是让崇祯给害的!

    你们这些王爷也真是没良心啊!崇祯心说:早知道你们是这样的人,就该罗织罪名,像逆子对付东南勋贵那样,把你们的王府都给抄了!你们谁家没有个几百万家产,都抄了,一个亿都不止!什么李自成,什么东虏,都他n的给铲平了!自己就是心太软啊!

    朱慈烺只是笑吟吟看着脸色阴沉的崇祯皇帝——这位皇帝从来就没几个“自己人”,现在就更别指望有人来拯救了!还是乖乖的和本太子一起去老祖宗的坟前说说,什么时候把皇位让出来。。。。。。

    。。。。。。

    大明崇祯十八年,正月初二,南京孝陵,风和日丽,正是一个向祖宗请罪的好日子。

    崇祯皇帝和太子朱慈烺,还有一群跟随而来的王公大臣,今儿一大早就起了,也不吃早饭,只是洗了热水澡,洗刷干净后又换上了祭服。这叫斋戒沐浴更衣,然后就由崇祯皇帝、太子慈烺、宗人府令福王朱由崧带领,步行入大金门,向着孝陵享殿方向走去。

    跟在他们身后的,则是大队的新军和净军,用扁担挑着祭品。除了标准的牛、羊、豕组成的“太牢”之外,还有近3000个风干的人头!

    都是大沽口一役的战利品——这些死人头快变成朱慈烺手中的一笔“优质资产”来,已经利用了好几回,现在还拿出来向朱元璋献祭。。。。。。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朱元璋真的在天有灵,看见这些死人头,一定会非常满意的。

    这些人头相当于朱慈烺经营的大明朝给朱元璋的“分红”啊!以后一定还会有更多的!

    “太牢”和2000多不到3000个死人头,都被摆在了享殿和方城之间的广场上,其中人头堆成了一个颇为可怖的京观。

    主持祭祀的是礼部尚书钱谦益,他当然是反对给朱元璋送一堆人头的——吓着老祖宗是不至于的,可总归是变扭啊!而且一个个面目狰狞的脑袋,谁见了都得反胃加做噩梦。钱尚书早上没吃东西,还不至于呕吐,不过今晚上多半睡不好了,看来得让柳如是幸苦一下了。。。。。。

    钱谦益念好了祭文,又领着崇祯、朱太子,以及文武百官行了大礼,然后就是负土益陵,也就是给朱元璋的坟头上添把土,意思一下而已。

    而负责负土的,当然就是朱慈烺本人了——他前世不是胡说八道什么要给朱元璋修祖坟吗?现在正好修上,背了小半筐的泥土,和崇祯皇帝一块儿,一步步的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向了高大巍峨的孝陵四方城。

    四方城就是个四四方方的城楼,后面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宝顶。

    “父皇,小心一点,”朱慈烺还没进去,就对崇祯说,“里面黑得很,台阶也有点陡,可别摔了。”

    崇祯一愣:“你怎么知道?你走过不成?”

    “可不是吗,走过好多次了!”朱慈烺顺口回着——他的确走过好多次,每回来南京办事儿都得顺道来看看啊!看完老祖宗还会去隔壁中山陵晃一圈,中山陵那边有快餐可以吃。。。。。。不过今天就不去中山陵了,因为中山陵现在还没建成呢。

    “你,你什么来过南京?”崇祯皇帝瞪了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