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极力躲在一边,想要避开的党争的孙承宗也是面露异色,旋即便上前一步道:“臣领旨。”
朱栩点点头,这件事便算解决了。
但大臣们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罢休,都察院一个御史站出来,道:“皇上,请问各地镇抚银两该如何答复?”(。)
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厉手段(第三更~)()
朱栩转头看向人群中的傅昌宗,扬声道“户部怎么说?”
傅昌宗面色不动,站出来,稍稍思忖道:“回皇上,户部现有库银都有了用处,并且有缺额一百万两,正在四处筹措,暂无可用现银。”
朱栩默然,顿了顿,又看向前面的一群人,道:“内阁,有什么办法?”
顾秉谦是老油条,这个时候岂会冒头,立着不动。
朱由检本来以为没有他的事情,直到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他,他才一怔,连忙站出来,皱眉思索,忽然想起一道折子上的内容,向朱栩奏道:“皇上,臣认为,可加盐税三十五万两,可应对眼前之事。”
“启奏皇上,”
有巡盐御史立即站出来,奏道:“据各地提举司,转运司的奏报,去年盐市萧条,盐引提取不及前年十之六七,因此难以凑齐盐税,臣奏请削减盐课。”
此话一出,满朝的大臣们顿时嗡翁的议论起来。
盐税虽然一直在流失,但每年还是占据了大明税赋的一半,而且是铁税,只要朝廷缺银子,总是从盐税第一个加。若是盐税都不能提供朝廷银子,那田赋就更不可能,这是真正的危及国本!
这个时候,信王脸色变幻,紧拧眉头。哪怕是只想着权势的顾秉谦也目露凝色,更别提孙承宗,杨涟这些人了。
但盐税不振,这还是第一次出现,他们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强行摊派,所以议论声不绝,却没有人向朱栩提议什么办法。
朱栩也没有想到这帮大人们准备的下马威还包括这个,面无表情的看着这巡盐御史,然后目光扫过满朝文武。
嗡翁的朝堂很快安静下来,每一个都低着头,没有敢与朱栩对视的。
忽然间,都察院一个御史站出来,向着朱栩沉声道“启奏皇上,臣具本弹劾户部,上下勾结,贪污盐税,挪用盐场谋私利,各盐场,提举司,转运司勾结盐商买卖盐引,哄抬盐价,不法之事不甚枚举,臣请严查!”
此话一出,朝堂就更静了。
户部现在是傅昌宗在主事,表面上没有提及名字,实际上,针对的还是傅昌宗。隐晦的深意,就还是要给皇帝下马威,抢夺朝堂话语权国事的决定权!
稍稍静了下,有给事中站出来,大声道“臣附议!”
都察院御史、通政使、巡抚御史、进京的总督一连七八个人站出来,都是简单的‘臣附议’三个字。
其他人都不说话,哪怕是最善察言观色的顾秉谦,忠是为国的孙承宗,杨涟这位帝师。
大明士大夫都有种野望,想要架空皇帝,由他们管理管家,皇帝‘无为’就好。
傅昌宗站在那,犹豫着要不要站出来担下一部分责任,给朱栩解围。
朱栩眯着眼,心里暗道‘这帮人还真是不死心,看来得下重拳了。’
“佟养性!”
朱栩猛然大喝。
朝臣们都是一惊,抬头看着朱栩。
骆养性从门外大步进来,在殿前单膝跪地道“臣在!”
朱栩面色冷肃,带着凌厉的杀气,喝道“传旨,即刻起,查封所有盐田,六个转运司以及所有提举司,一干人即刻囚于衙内!你亲自进驻户部,给朕查个清楚!没有查清之前一粒盐也不准出盐场!”
佟养性一躬身,沉声道“臣遵旨!”
说完,便转身快步离开。
待众人回过神来,佟养性已经走出了大殿。
“皇上,万万不可!”吏科给事中站出来向朱栩急声道:“盐税事关重大,若有闪失,会影响国本,请皇上收回成命!”
“请皇上收回成命!”
“请皇上收回成命!”
“请皇上收回成命!”
大殿里,几个呼吸间就站出了几十个人。
由不得他们不担心忧惧,盐税占大明税务的一半,若是稍有差池收不上来,不说朝臣的薪俸,更关乎各地平叛,尤其是辽东,九边的边陲稳固!
容不得丝毫大意!
甚至是朱由检,杨涟,孙承宗也站出来,话语虽然不是要朱栩收回成命,但话里话外也都是要朱栩慎重。
朱栩目光冷峻,断然道“就是因为盐税事关重大,朕绝不容任何人伸手!朕会命骆养性尽快查清,不会影响夏盐出场。另外,朕发内帑三百万两于国库,以供镇抚剿匪之用。还有何异议?”
朱栩说的有理有据,而且有三百万两内帑发出,一个大棒一个萝卜,让习惯了朱由校处理政务方式的朝臣们很不习惯,都怔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左顾右视。
顾秉谦也吃惊不小,但飞速反应过来,站出来躬身大喊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
顾秉谦反应快,杨涟也不慢,也跟着站出来,大声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
这两人一站出来,会意过来的党羽纷纷站出来,高呼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
声音震天,犹如雷声,不比朱栩进来的时候小。
朱栩坐在那,暗松了口气。总算将这帮大人们降住了。
松了一口气的不止是他,他身边的曹化淳,殿上的傅昌宗,周应秋,孙承宗等人都是。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上前一步,大声道“诸事启奏,无事退朝!”
朝臣们从不适应的震惊中醒来,杨涟沉吟一声,道:“皇上,内阁,六部大员的增添,敢问该如何处置?”
孙承宗听着杨涟话音里不自觉的敬语,抬头看向上方,端坐龙椅的朱栩,眉宇间有着喜色以及某种期待。
朱栩神色不动,看向下面的朱由检,道:“信王,你有何人选?”
众人听着皇帝第二次问向信王,不由得都皱起眉头。
朱由检倒是没有觉得任何不对,站出来,奏道:“内阁臣不敢多言,臣举荐佥都御史倪文焕任刑部尚书,南、京御史王绍徽任大理寺卿。”
“准奏!”
不等大臣们开口,朱栩便站起来朗声道。同时心里暗笑,这五皇兄倒也聪明,丝毫不提户部尚书。
朱栩对这位越来越重的挡箭牌很满意,继续增加重量道“今后朝议之前,信王与首辅召集满朝臣工将要所议之事整理好,将条陈呈上来,依次一条一条的议,不要像今天这样,吵吵嚷嚷如同菜市场,毫无朝廷重臣风范!退朝吧!”(。)
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师的踌躇满志()
朱栩走了,留下了一干极其不适应的的大臣们。??
他们习惯了朱由校的上朝的方式,只要他们群起而上,总能有办法逼迫朱由校让步,按照他们的心意行事。而且朱由校向来优柔寡断,缺乏主见,他们可以操作的空间极大,完全不同于新皇帝朱栩的干脆利落。
大人们虽然还有些转不过弯来,但毕竟已经退朝,只能三三两两的凑到一起慢悠悠的挤出大殿。
宫里的大人们很难受,宫外也不平静。
意气风的山、东转运司的王瑾运大人此刻躲在客栈里一步也不敢外出,急得满头大汗,怎么擦也擦不完。
“王大人,王大人……”
门外响起海北提举司李昌勇的压低着的焦急敲门声。
王瑾运慌忙打开,不等开口李昌勇就闯了进来,飞快关门,一脸的惊惧之色道:“王大人,可有何消息?现在外面到处都是锦衣卫,四处捉拿我们盐课的人。”
王瑾运脸色一变,双眼恐惧更多,一副心惊胆战模样的急道:“现在哪里还能传出消息,李大人,你说,咱们怎么办,朝廷这次是认真的了,要对咱们盐课动手了!”
事情来的太过突然,锦衣卫近乎全体出动,拿着圣旨谁也不能反抗,李昌勇眉头紧拧,脸色变幻一阵,猛的咬牙恨声道“再等等,还没有下朝,下朝之后咱们先打听一下,再运作一番,先出了城再做计较。”
王瑾运闻言大喜,连忙道“好好,就这样就这样,先出城再说。”
他们两人不见人,昨天跟他们见面的一众盐商却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全城乱窜,四处找人。
昨天要教训朱由检的胖子此刻近乎哭出声来,道:“这可怎么办,这次我可是将全部银子都拿出来买盐引,现在银子出去了,盐引还没见到,我要完了!”
其他一干盐商也脸色惨白,都急不可耐的交头接耳,不停的说着议论着。
按照大明的纲盐法,盐引卖给商人,商人提盐自买自卖,交足税银后便自负盈亏。现在他们交了银子却没有拿到盐引,朝廷又要查封各处盐场,各提举司,转运司也人人自危。稍有点敏感的人都知道,他们这次很可能拿不到盐引,更拿不回银子!
坐中间的中年人,衣着低调华丽,看似很沉稳,他等众人吵了一阵才道“诸位不要急,朝廷不可能将盐场封的太久,百姓没有盐吃不要紧,但朝廷还要税银。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等,看到朝廷究竟什么时候出盐,只要朝廷出盐了,我们就有办法拿到盐引,运到盐!”
他这番话有理有据,众人冷静一阵,纷纷赞同道:“对对,孙掌柜说的对,朝廷不可能捂着盐不出!”
“是啊,朝廷更需要这些银子,绝对不会影响夏盐的,一定会很快!”
“不愧是苏、州富,单单这份镇定就了不得,佩服!”
“难怪孙掌柜生意能做这么大,这次购的盐引也最多……”
孙庸正听着周围的恭维声,神色平静,心里却丝毫没有如面上的镇定。
他忐忑的有预感,朝廷这次这么大的动作,绝不可能轻易罢手,只怕他们想要拿到盐引并没有他嘴上说的容易。
走出金銮殿的大人们三三两两凑集在一起,低声议论声不停。朱由检与顾秉谦等人走在后面,他们走几步就要转向去内阁班房。
杨涟被一群人簇拥着走向宫门,他本来凝重的脸色,紧皱的眉头慢慢松口,怨愤的脸色有了不少松动。
“杨大人,皇上的手段真是利落。”一个御史在杨涟身侧低声道。
杨涟从他的话里听不出到底是什么意味,木着脸色,抬头挺胸的道:“皇上行事干脆利落,颇有明君之风,你我都应该感到欣慰才是。”
众人一听的话,就知道杨涟的意思了,立马开始表态。
“杨大人说的是,自古贤臣求明君,皇上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果决,实属不易。”
“确实,今天廷议之事,皇上处置都非常得当,有太祖遗风!”
“皇上有杨大人教导,理当如此。”
“众正盈朝不远,大明中兴在望!”
一群人马屁如潮,让杨涟本人都觉得胸中膨胀,颇有些意气风,踌躇满志!
而另一边,一群人神色凝重,忧心忡忡的在低声交谈。
“皇上如此信任信王,绝非好事。”
“是啊,如今内阁之事据说尽付之于信王,顾阁老有时候都要退让三分。”
“信王极其勤勉,我听说,每日都在内阁坐到关闭宫门时才出宫,宫门一开便进宫。”
“他一个藩王如此勤勉,置皇上于何地……”
“你们还不知道,我听内侍传言,皇上今日之事都是信王所教,之前更是拟定百官名册……”
“慎言,慎言!”
“对对,出宫,出宫……”
尽管他们声音很低,但还是有不少人听到。其中就有科道的言官,都是神色一沉,眉宇间有着暴戾之色。
信王辅政是先帝临终前的遗诏,他们当时都认为朱由校是担心皇帝年幼,主少国疑,会动摇他们朱家江山,所以由成年的信王辅政,稳固国本。
但是照现在情况来看,只怕,真的会有国本之危!
傅昌宗与周应秋并肩下了阶梯,对视一笑,心里都暗松了口气。旋即又有些苦笑,原本就根本不需要他们担心才是。
“傅大人,周大人留步。”
曹化淳从后面追了几步,到了跟前,微笑道:“两位大人,皇上召见,文昭阁议事。”
两人对视一眼,没有犹豫道:“是,请公公领路。”
文昭阁内,朱栩坐在软塌之上,翻着堆积如山的折子,头也不回的对着进来的两人道:“都坐吧,今天谈谈盐法。”
万历后期大明改用纲盐法,简单来说,就是朝廷负责产盐,盐商负责包销,朝廷收税,商人自负盈亏。
改盐法的原因很复杂,根本原因还是是为了盐税。可是明末吏治**到了极点,从最低端的产盐户到最顶端的京城户部,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因此实际上并没有多大作用,盐税继续流失,盐价逐渐走高。
亏了朝廷,苦了百姓。8
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盐法()
傅昌宗不意外,却并没坐,与周应秋并肩站在朱栩不远处,稍稍斟酌,道:“皇上,盐政之弊由来已久,想要改变,非一日之功。”
周应秋也沉吟一声,道“皇上,臣赞同傅大人之言,盐政涉及太大,想要革新,只怕牵扯太广,阻力如山,难以施行。”
朱栩也点头,盐政几百年下来,早已经涉及到大明上上下下,渗透到每一分一毫。他刚刚查封了全国盐场,用不了多久,他的案头肯定就会有无数要求他‘慎重行事’的折子了。
他手里的折子,是南、京工部尚书举荐左光斗任户部尚书的奏本,朱栩随手扔下,道:“我不是要改革,我是要重建!”
两人都是一怔,看着朱栩先是疑惑,后是紧皱眉头。
傅昌宗神色凝重,道“皇上,要是重建,只怕比改革要难上百倍不止!”
盐政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王朝的一大支柱,真的要是推倒重来,无异于与整个天下作对!
朱栩笑眯眯的,道:“我知道,所以我要有挡箭牌,让一切的利箭,射向他!”
周应秋脸色微动,道“皇上的意思,是让信王出面,挡在前面,我们暗中推动?”
朱栩赞赏的点头,道“接下来,我说说对盐政的改革。”
傅昌宗与周应秋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索与反对,只能压在心底的忐忑,恭敬的听着。
朱栩将早就想好的想法,简单的道“其实与纲法很像。各地的盐场还是朝廷控制,不过不再需要盐引,在每个省找几个大的商会,分区域供盐,然后限制他们的价格,销售的区域。一旦有谁违规,立即取消资格。对了,每一个盐商都要有押金,违规押金还要扣除……”
两人听着,稍稍琢磨,傅昌宗吃惊的道:“皇上是要裁撤转运司,提举司还有世袭罔替的盐户吗?”
周应秋也面露异色,这个牵扯起来,可就庞大了,用上‘天下大乱’这四个字都不为过!
朱栩却毫不犹豫,目光透着冷峻,沉声道“等骆养性清理干净,所有盐场,户部,吏部,锦衣卫,以及傅涛的账房,四条线进去,给我控制的严密一点。每个商会,地方衙门也都要安插人手,严格的控制盐价,朕,决容许任何人在这件事插手!”
周应秋与傅昌宗两人对视一眼,傅昌宗抬头看向朱栩道“皇上,这件事太过重大,容我们回去后仔细,通盘的计划一下,确保万无一失。”
朱栩微微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