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6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共就炮击了三轮,郑芝龙看着那片火海,双眼眯了眯,心里大定,放下望远镜,右手握刀,身上有煞气涌动。

    这样强大的一支海军,他不相信小小的教皇国还敢对他们不敬!

    奥昆多看着那片火海,一向镇定的神色,慢慢的沉了下来。

    那里,随着海风,浪涛汹涌,火光弥漫整个天际,仿佛能吞噬一切!

    炮声渐渐停了下来,远方的火焰滚动,如同怪兽,在海面上张牙舞爪。

    梅纳德已经放下望远镜,伸手摸着光洁的下巴,转头看向船舱指挥室。

    他心里颇为得意,暗自振奋,幸亏他昨天找了郑芝龙,虽然都是不要钱的空话,但也算是烧了冷灶。

    教皇国这次是踢到铁板了,相信很快会转变态度,西班牙虽然与明朝签订了各种条约,但他们尼德兰的优势,西班牙也比不上!

    梅纳德目光炽热,仿佛已经看到滚滚的金币向着他怀里涌来。

    安东尼奥现在还张大张嘴,一脸惊愕。

    法兰克王国为了与西班牙争夺霸权,也在发展海军,但一直没有什么成效,并且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覆灭了,法兰西也并不怎么上心,但这一次,他被震撼到了。

    最受惊恐的,莫过于马伊达尔齐尼了。

    他站在瞭望塔上,手都在发抖。

    马伊达尔齐尼身边的红衣主教倒是先开口,道:“阁下,这明人竟然有这样的舰队,怕是西班牙都不如吧?”

    马伊达尔齐尼面上平静,目中尽皆是冷意,道:“这还只是他们的一支,我听说他们最少有五支,虽然明国离我们太远,但”

    红衣主教微微倾身,马伊达尔齐尼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清楚,明朝如此强大,即便离的再远,也是一个强大的危险,不可忽视,更不能得罪。

    马伊达尔齐尼望着海面上的火海久久不语,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他们不远处,汤若望陪着一个七老八十的老者,正在低声说着什么。

    这个老者道:“你说的没错,我们需要大明的友好,亚洲的事情,不能以战端开启。”

    汤若望大喜,道:“阁下说的是。”

    这位是前教皇至交,在教廷影响力巨大,他的话,比马伊达尔齐尼有用,现教皇英诺森十世也要敬畏三分。

    这些人的谈话都悄悄送到郑芝龙耳朵里,这让郑芝龙很是松口气。

    奥昆多已经平静下来,看了远处那片火海,转向郑芝龙道:“郑,你应该做了手脚吧?”

    大明的炮弹虽然有燃烧弹,但还不可能在海面上烧起这么一大片,奥昆多做为西班牙海军宿将,自然能看出些端倪来。

    郑芝龙看着他,笑了声,继而大步向外面走去。

    郑芝龙一出来,一群人蜂拥而来,各种热情的话语前所未有,一些贵妇甚至要直接抱过来。

    郑芝龙现在万众中心,客套一番,便将梅纳德,安东尼奥,马伊达尔齐尼等人请到船舱客厅,进行了一次正式的宴会,宴请这几人。

    之前这些人心怀叵测,对与大明的关系是三缄其口,摇摆不定,现在,基本上可以说些实话,落下定了。

    梅纳德之前就烧了冷灶,现在倒是不急不躁,只是说了两句恭维话,便微笑不语,静听其他人锦上添花。

    法兰克的总督安东尼奥热情洋溢,甚至还是念了一首关于友谊的诗,更是频频敬酒。

    马伊达尔齐尼倒是很安静,默默的喝酒,不时抬头看一眼郑芝龙,而后瞥向汤若望边上的老者。

    这件事,复杂了,他对东方国度心里是充满觊觎,那里遍地是黄金,富饶远胜欧洲,但是现在的情况变了,不止明朝表现的足够强大,还要加上汤若望身旁的那个老家伙。

    马伊达尔齐尼放下酒杯,他心底思忖,尽早下船,回大教堂,找教皇英诺森十世商议。

    虽然外界都说英诺森十世对他言听计从,但实际上,他都是依照英诺森十世的命令,想法行事。

    郑芝龙冷眼旁观,将一群人的表情都看在眼底,心里是彻底松了口气。

    

第1215章 无声无息的对峙() 
入夜,郑芝龙的舰队终于得到了教皇国的允许,可以靠岸修整。

    同时,被软禁了好些天的朱由检等人被接到了救世大教堂,虽然还没有见到教皇英诺森十世,但待遇已经天差地别,再没有人敢轻视。

    洪武号上的人渐渐的也知道郑芝龙不是主事人,庆贺一番,下了船,赶往罗马城。

    但是奥昆多没有走,他与郑芝龙并肩站在船头,看着梅纳德等离开的船只,面无表情的道:“郑,你们会与法兰克,尼德兰有什么计划吗?”

    奥昆多不傻,他自然知道明朝不会只和西班牙签订条约,或明或暗,明朝肯定还有其他动作。

    这么大一支舰队从万里之外,近两年时间才能赶到,稍微有点脑子都知道不会那么简单。

    郑芝龙神色不动,道:“西班牙是我们最大的盟友,这一点毋庸置疑,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绝对不会损害西班牙半分。”

    奥昆多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他不是首相,更不是腓力四世,与明朝的合作是大势所趋,不会因为这点事情就闹掰。

    郑芝龙没有多言,遥望着罗马城放下,眼神跳动着冷芒,心里发狠:‘总有一天,我要讲这里夷为平地!’

    梅纳德,安东尼奥等人回到罗马城,自然是见不到朱由检等人,在救世大教堂附近转悠,寻找机会。

    明朝如此强大,他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友好,稳固的关系,同时,他们对东方的贸易非常渴望,利润太大了!

    马伊达尔齐尼回到教皇国,在罗马救世大教堂,直接就见到了教皇英诺森十世。

    英诺森十世今年六十四岁,满头白发,看上去精神矍铄,目光炯炯,神态颇为凌厉。

    马伊达尔齐尼将在洪武号上看到的一切,详详细细的告诉了英诺森十世。

    英诺森十世拄着一根纯金手杖,听完马伊达尔齐尼的话,沉默了一阵,道:“你是说,明朝不能用以往的方法?”

    马伊达尔齐尼面色正经,看着他道:“明朝应该比西班牙还要强大,如果他们结盟,欧洲的形势会急速变化,我们教皇国难免受到影响。”

    英诺森十世会意,再次陷入沉默。

    英诺森十世同样是一个极其有野心的教皇,他的野心不在世俗的领土扩张,而在于‘上帝版图’的扩张。

    现在,东方出现了一个极其强盛,富饶,人口众多的国度,英诺森十世目光灼灼,心里涌起一股激动,豪情。

    “明天,我要见一见那位亲王。”英诺森十世直起腰,沉声说道。

    马伊达尔齐尼看着英诺森十世,仿佛看到上帝在他头顶,光芒夺目,不可直视,连忙倾身。

    朱由检等被接进救世大教堂,住在一个独立的小楼内,这里的装修,布置说不上奢华,但极其考究,既能让人感觉到这里的威严,又感觉亲和。

    朱由检,冯祝等一群人算是彻底放心了,在这个大教堂转了一圈,又聚集在一起密谈。

    李一藻手里握着碳笔,飞快的记录着些什么,头也不抬的道:“王爷,这里教会的核心之地,看似朴素,实则金银玉器到处都是,那些教徒还不如我朝的和尚虔诚……”

    鳌拜道:“没错,这些人眼神貌似平静,实则目光闪烁,都藏着深深的心思,这个教会,我感觉有问题。”

    冯祝看向朱由检,道:“王爷,可有什么问题?”

    与教会的谈判,自然是早有定计。朱由检微微点头,虽然不了解,还是道:“最重要的就是主教的任命,我大明不能有王化之外!”

    冯祝道:“这件事,哪怕谈崩了也不能退让,这是皇上的原话。”

    朱由检不清楚朱栩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个教会,心里斟酌着,道:“本王会拿捏分寸,其他事情,你们抓紧,这西夷之地太过危险,只要打好架构,将吴可为留在摩洛哥,让他继续做下去就行,我们要早日回去。”

    说起来就快要到年底了,再加上又要一年半以上,这一趟出海竟是三年以上的时间,朱由检,着实想家了。

    李一藻跟着道:“西夷之地却是虎狼之国,步步危机,当早日返程,不过,还有很多事情,下官想亲自走一趟,我们,可否分两批回去?”

    李一藻的另一个使命就是对欧洲的科技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整理,而后带回去。

    冯祝一怔,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沉吟一声,道“倒是可以,即便我们的舰队不熟悉,也可以跟着西班牙的商船,只是,会有些危险。”

    漂泊万里之外,国内鞭长莫及,若是出点事情,连个消息都未必能传回去。

    李一藻从容一笑,道:“公公放心,下官会注意,当无事。”

    冯祝见他主意已定,便没有多劝,转向鳌拜冷声道“明天你护卫王爷见那教皇,如果他们有什么下马威,给咱家打回去!”

    经过这一次的军事演习,他们的底气十足,不再顾忌教廷了。

    鳌拜大胡子一颤,朗声道:“公公放心。”

    第二天一大早,汤若望就十分欣喜的来见朱由检,道“王爷,教皇要见您了。”

    朱由检相当的从容不迫,道:“嗯,本王还有些事情,请教皇稍等一阵。”

    汤若望听着朱由检的登时皱眉,旋即明悟,显然,朱由检很愤怒,愤怒之前的被囚禁,以及教廷的不友好。

    汤若望心底苦笑,他也不知道事情怎么就发展成这样,犹豫再三,还是道:“王爷,教皇已经在等了,您还是现在就去吧,您也不希望再横生枝节吧?”

    汤若望的汉语很流利,为难的表情是恰到好处。

    朱由检面无表情,道:“你去吧,本王等会儿就去。”

    汤若望还想再劝,嘴角动了下,最终还是走了。他了解这位信王殿下,脾气相当的倔,一般人是说不动他的。

    汤若望离开的时候,心底已经在琢磨,要不要请马伊达尔齐尼出面,给明人一个台阶下。

    马伊达尔齐尼没有来,没有台阶下的朱由检,直到中午都没有离开小楼。

    双方的对峙无声无息,谁也不肯低头。

第1216章 欧洲民主之父() 
教皇英诺森十世在大堂内,默默祷告,身前偌大的十字架,耶稣的雕像很朴素,俯瞰着世人,每一处都透着悲悯。

    马伊达尔齐尼离的有些远,同样在祷告,跪坐在地上,虔诚,安静。

    英诺森十世嘴里低低诵着经文,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抬起头,看着前面的雕像,道:“那位亲王殿下还没有休息好?”

    马伊达尔齐尼抬起头,恭敬的道:“是,还没有。”

    英诺森十世眼神里都是忧悯,默然一阵,叹息道:“在偏庁准备好饭菜,请三位红衣大主教陪同,我要宴请这位亲王殿下,你亲自去请。”

    马伊达尔齐尼抬头看了眼英诺森十世,道:“是。”。。

    马伊达尔齐尼转身出了教堂,前往朱由检所在的小楼。

    朱由检这才施施然的出现,来到偏庁。

    “亲爱的亲王殿下,欢迎您来到罗马……”英诺森十世相当热情,先是庄重的行礼,接着就要去拥抱朱由检。

    朱由检万分不习惯这种了解,抬着手道:“我对来到罗马也是万分荣幸,对陛下仰慕已久,三天前就想来拜会。”

    英诺森十世对朱由检的嘲讽仿佛没有听到,收回张开的双臂,道:“亲王殿下客气了,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主教,他们是上帝的子民,忠诚的使者……”

    朱由检听着翻译的话,顺目看去,除了马伊达尔齐尼,其他都不认识。

    英诺森十世相当热情,仿佛朱由检是他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介绍完,又请他入桌,面上都是和煦的春风,道:“亲爱的朱,希望这样称呼不会让你觉得唐突,我对东方的古老国度充满了好奇,能否给我介绍一下?”

    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很多地方还是相似的,比如,在正题之前也有一番旁敲侧击的前戏。

    朱由检心里已有笃定,来者不拒,瞥了眼翻译,道:“我国历史悠久,承接千年,现今国土辽阔,人丁亿万,我们崇尚法度,礼数,我们建立了最为合适的制度的。我国君主垂拱天下,政务交托于内阁,内阁成员有九人,首辅一人,辅之八。为了监察百官,确保他们的廉洁奉公,设立了督政院,以保证官吏的清廉。同时我们拥有独立的审判机构,不受内阁或者其他部门的干预。当然,还有就是法度纲纪的颁布,我们有着三百多人的议会机构,起草,修改,完善各方面法律,内阁的重大事项也需要内阁的表决……”

    英诺森十世等人认真的听着,可不由得皱眉,陷入沉思。

    朱由检的话,概括起来就是——国君虚设,三权分立。这与欧洲正在盛行的鼓吹君权神授完全不同!

    几个大主教,尤其是马伊达尔齐尼神色凝重的看着朱由检,目光闪烁,拳头不自觉的握紧。

    这种事,在他们这里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国王,一个国家肯定就分崩离析,撑不了多久。

    哪怕是教皇国,教皇也是身兼国王!

    朱由检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说着:“我们的军队采用极简的方式,虽然我们有亿万子民,但我们的军队数量并不多。我们希望国家尽可能的公平,公正,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富足,国家才能稳步进步……”

    英诺森十世看了眼马伊达尔齐尼等人,手里拿着十字架,默默无声。

    朱由检神色不动,眼神盯着英诺森十世的一举一动,他话在继续,从朝廷说到地方,全都是按照冯祝给的‘话本’。

    他知道他的话给英诺森十世不小的震动,但他不知道,他这些话对欧洲的影响有多大。

    后世在讨论现代民主的发展,往往认为是明朝最先进入,而朱由检的话,是欧洲民主的开始,很多史学家甚至给他冠上了‘欧洲民主之父’的头衔。

    这些都是后话,看着滔滔不绝的朱由检,英诺森十世不敢让他继续说下去,微笑着打断道:“尊敬的朱,东方的制度真让人羡慕,我多么希望能亲自前往传教,播撒上帝光辉,让大明的百姓摆脱痛苦,沐浴在圣光中,死后能得入天堂……”

    大明的神话体系是没有天堂的,更多的是下地狱,朱由检好似没有听懂英诺森十世的话外之音,道:“陛下,我们不信鬼神,我们尊崇祖先,因为是他们的付出才能有我们的今天,我们敬拜先贤,因为是他们著书立说,令我们摆脱愚昧,德尊圣化……”

    英诺森十世自然知道这些,没有想到的是,他只是稍作试探,朱由检就果断拒绝了,这让他有些意外。从汤若望得来的消息,明朝对待基督教的态度是‘模棱两可’,既没有禁也没有允许,有很多地下教徒。

    英诺森十世耐心听完朱由检的长篇大论,看了眼翻译,依旧如沐春风的说道“亲爱的朱,上帝垂爱世人,不会有任何区别对待,我们的传教士都是上帝的忠实信徒,对于大明的法律,我们完全尊崇,对于贵国的皇帝,朝廷我们一样尊敬。朱,我希望贵国能够认真的考虑,这件事对贵国来说百害无一利,我们能帮助贵国的地方很多,不论是在亚洲还是欧洲……”

    很显然,这位教皇陛下也知道传教士在海外或者欧洲都干过些什么事情,在尽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