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几名卫士大应喏,摁着卞文康便将他往关内拖去。
“卞文豪,三哥,你不能这样,你不能这样!”卞文康大叫道。
听着卞文康的嘶声大吼一路传来,卞文豪长叹一声,两行泪水潸然而下。一人踱着方步走到了他的身边,背着手,看着那条繁忙的大道,并没有出声。
好半晌,卞文豪才用力的抽了一下鼻子,转头看着身边的金景南。
“卞无双始终不明白,这天下啊,分久必合,不论是明,还是齐,都不会容忍还有割剧势力的存在,就算他这一次成功了,在不远的将来,不管是大明还是齐国那一个国家占据了优势,都会拿他开刀。游走在刀锋之上的事情不是没有,但那要看时也,运也。不识时务,失败那就近在眼前。”金景南缓缓地道:“卞将军,你勿需感到愧疚,因为你的的确确是在拯救卞氏家族,如果没有你的话,我现在就可以想象当卞无双失败之后,卞氏会被连根拔起的情景,现在有了你,至少卞氏香烟不绝,祖祭不断,对于卞无双来说,你或者是一个背叛者,但对于整个卞氏家族来说,你是挽狂澜于不倒的英雄。”
“但愿如次辅所言吧。”卞文豪叹了一口气:“次辅,卞帅那边,眼看着就要发动了,军事之上我想大明自有安排,但卞帅想要杀掉曾琳曾郡守却不得不防,卞氏有一支这样专司暗杀的队伍,手段高超,不得不防。如果曾郡守没了,那荆湖那边的局势未免就会太复杂了。”
金景南笑了笑,伸手拍拍卞文豪的肩膀:“放心吧,本来就有些防备,现在又知道了确切的消息,自然不会让他得逞,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只管做好眼下青河军属回流的事情就好了。对了,卞文康你不放他回去了吗?”
“来的既然是他,我自然不能放他回去,他和我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放他回去,就是让他去赴绝地了,我会把他的从人们放回去,所以这个消息,仍然会很快传回荆湖的。”卞文豪道。
“有情有义,嗯,你能这样做,我倒是要刮目相看了。”金景南笑着,“离新年不久了呢,卞将军,新年之时,惊雷阵阵,这大楚,就要被轰得外焦里嫩了。对了,还有齐国,也热闹得紧,曹云曹天成这场戏,究竟会唱成一个什么样子呢?倒是拭目以待。”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去荆湖()
泉州的天气,比起北方来说,可就暖和多了,一年上头,难得见一场雪。凌晨不期而来的一场密集的雪籽,总算是这个港口城市添上了一些白色的景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也在迅速的减少,只是在屋顶,在树梢,留下了些许的痕迹。
与楚国绝大部分的地方民不聊生比起来,泉州人是很安逸的,根本就没有感受到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在楚国粮价飙升的那当口,泉州的粮价刚刚有了一点往上跑的苗头,来自海上的一船船的粮食,立马便将这种苗头掐死在摇篮之中。
泉州是不缺粮食的,不过郡守宁知文下令,泉州的粮食,不许有一粒流出去境外。那些泉州的粮商纵然能看到眼下是获得暴利的机会,但也很清楚,敢在这个时候去赚这个钱,只怕脑袋瓜子在脖子上就坐不住了。
泉州人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似乎楚国现在的乱象跟他们完全无关。
事实上,在很多泉州人看来,城头之上虽然还挂着楚国的凤旗,但只怕也是在倒计时了,一觉醒来,要是城头之上挂起了大明的日月旗,大家也不会有什么太特别的反应。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但这似乎也不是一个什么太坏的结果。泉州是一个港口城市,这几年,借着明人大开海贸,泉州人因为有着宁知文这一层关系,不少的人家也都参与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造富行动,郡城里的人,倒是或多或少因为这件事而受到了益处。
更重要的是,因为与明人的频繁交往,这里的百姓对于明国不像内地的人那样陌生,他们对于明国的情况相当的了解,对于他们来说,明人享受的很多福利,那可是他们做梦也不敢想象的,要是自己也成了明人,这些好东西,岂不是自己也能分一杯羹了么?
大家都在平静地等待着。
宁知文平静地坐在去港口的大路之上。他很享受现在这种自由自在的行走在街道之上的感觉,回到泉州的时间虽然还不长,但他已经完完全全地掌控了这座城市,泉州的原守备将军韩司武在那天张懿惊心动魄的刺杀行动失败之后,便老老实实的拜倒在了宁知文的脚下,用最诚恳的语言,最谦卑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宁知文的忠心。
泉州郡兵只不过大猫小猫两三只,对于大势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宁知文仍然很开心的接受了韩司武的投效,这是一个态度。
宁知文的身边,仅仅跟着一个石书生,当然了,这一个人的存在,比起大队人马相伴,对宁知文来说,更有安全感。一个宗师给自己做保镖,这样的待遇,放眼天下,可也没有几个。
一边安步当车,一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虽然冬日里着实没有什么景色可看,但这份平静,便是这个乱世当中最美的一份景色了。
宁知文很高兴自己能给家乡人带来这样一份平静。
正是晌午时分,街道的两边,坐满了一个个肩上倚着扁担,腰上挎着麻绳的汉子,这些人都是在码头之上讨生活的,每当一艘船靠上了码头,便是他们赚钱养家的时候了。
坐在那里的这些汉子们,在街边上的小摊子上,花上两文钱,买上一张大饼和一碗热气腾腾的猪杂碎汤,一边唏里哗啦吃喝着,一边热烈的讨论着什么。
一群半大的小子们欢呼着在街道之上跑来跑去,不时会有人调皮的抱着大树摇晃几下,让树梢之上的雪粉哗啦啦地掉下来,然后他们就会在汉子们的唾骂声中,快活地跑开。
“有没有一点盛世之景了?”宁知文偏着头问身边的石书生。
“有点意思了。”石书生点了点头,想想又说:“不过比起越京城,似乎差了不少。”
宁知文啐了他一口:“这有的比吗?那是大明的京城,你就说,比你的家乡如何吧?”
石书生叹了一口气:“那还是不比了吧。现在这时节,我家乡的那些人,只怕正在服徭役呢!那可是要人命的活计。我也就是到了大明,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地方是不需要老百姓服徭役的。”
“不是没有徭役,只是官府拿钱雇人干了而已。”宁知文笑着道:“说句老实话,这一次去大明啊,我也是见识了不少的新东西,看到了不少的新景象,以前真是孤陋寡闻罗。”
两人说说笑笑之间,已经到了码头之上。
泉州港码头,周宝桢的舰队不再是停在外海,而是堂而皇之的停驻在了港口之内,整个港口的防备,已经被明人完全接管了。
这一变化,是郭九龄死于上京城之后发生的。明人军舰进港,明国军队接防港口,也就是在当天引起了一点点的骚乱,然后便悄无声息了。
除了这一点,似乎其它的都没有变化,商船仍然往来不停地进出港口,货物上上下下,进进出出,靠着码头讨生活的汉子们,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其它的异样,除了那些惹人的巨舰和盔甲鲜明的明军巡逻队之外,一切都与先前一样。
“宁大人,石先生。”迎上两人的周宝桢抱拳行了一礼,“二位今天怎么有空到港口来了,这大冷天的。”
“怎么,长居北方的周将军你觉得咱们这泉州冷吗?”宁知文表示诧异。
“冷。”周宝桢道:“这海风一吹,只觉得骨头缝里都冷。”
“港口给你准备了暖和的屋子,你又不去住。”宁知文大笑。
“一个将军当然要与他的士兵们在一起,而且啊,战舰就是我们的武器,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武器呢?”周宝桢笑道。
“也是。”宁知文点了点头,声音略略放低了一些道:“接到鹰巢发过来的绝密的消息,我在这里等两个人。”
“是瑛姑与霍光二位大师吧?算日子,他们应当是今天到。”周宝桢也压低了声音道。
“不错,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为了确保万一,这两位的任务将有些变化,先要去荆湖一趟。”宁知文道。
“荆湖,卞无双那里?”周宝桢道。
宁知文点了点头,没有再细说,周宝桢也没有再多问,三人一起上了周宝桢的旗舰,坐在指挥舱内静静地等待着。
没让他们等多久,一艘快船便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当中。
“这船的样子倒甚是奇特。”宁知文是海上的大行家,看到这船的模样,不由一怔。
周宝桢笑道:“这是宝泉船厂刚刚定型的一款新船,不过不是针对海上的,而是针对内河的,平常时节,可不敢在海上跑,也就是这季节,海上无风无浪才出来。”
“内河船?”
“是的,最新型的,天工署全面参与,无他,速度奇快。”周宝桢道,“不过这一艘是特别为陛下打造的,所以不免加了许多花里忽哨的东西,舒适性要多过于适用性,真正批量制造用到军队之中时,模样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准备从泉州直达津州?”宁知文问道。
“正是如此,当然,也可以到荆湖去嘛!”周宝桢笑道:“用不了多久,便会有很多这样的船只抵达泉州的,宁大人,你的部下,快要回来了,他们正在宝泉适应这种船呢!”
“那敢情好,看起来我又可以爽上一把了。”
“内河,我可就去不了罗!”周宝桢不远遗憾地搓了搓手。
“我们哪是小阵仗,大海,才是风起云涌的好去处呢!”宁知文笑着笑着,突然想起了大儿子宁则枫,脸色不由诲暗起来。
大概猜到了宁知文的心事,周宝桢立即拉开了话题,“引导船已经将这船优先引进港口了,咱们去迎迎二位大师。”
瑛姑的脸色不是太好,煞白煞白的,这是她第一次走海路,而且会了这么长时间的海船,他们坐的这船,快是快了,但船只可不比那种大型战舰,不免颠簸了一些,一边的霍光却是脸色如常,当年他与秦风一起出海抢劫,曾碰到过大风暴天气,就那一次,他已经熬过了最痛苦的一环而对海上的风浪习已为常了。
“霍大帅,大姑!”宁知文抱拳向二人行了一礼:“金景南大人传来急信,二位此行的目的地,要先变一变了,金大人请二位先去荆湖郡城,确保曾琳曾郡守的安全。我们得到可靠消息,卞无双有异动,有极大可能对曾郡守不利。”
“还要坐船?”瑛姑有气无力地道。
“从泉州到荆湖,船自然是最快的。”宁知文歉意地看了她一眼,“不过内河不像海上,风平浪静,大姑应当不会再感到不适的了。不若二位在泉州稍稍休息两天再去吧,消息其实已经送到了曾郡守哪里,想来曾郡守也会加强防备的。”
“不了,卞无双手段厉害,我们早去早安心。”瑛姑摆摆手,“霍光说得不错,吐啊吐啊,吐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我其实已经感觉差不多了。这就走,早些到地头早安心。”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双管齐下()
曾琳在一份请粮报告之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再拿起一边的大印,重重地盖上,合上卷宗,这才站起来,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伸手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颈。
东部五郡这一年基本算是消停了下来,拜老天爷所赐,今年一年丰调雨顺,收获还算是不错,但要供养如此多的军队,仍然是紧紧巴巴。
“这个冬天,应当不会再饿死人了吧!”曾琳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这算是他这两年来辛苦的最好回报了。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这是肯定的。
门悄无声息的被推开,谢秋走了进来,躬身道:”郡守。”
“什么事?”曾琳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谢秋。谢秋是大明鹰巢的一位高级将领,一年前,被派到自己身边,负责整个东部数郡的情报工作,虽然在郡守府里挂了一个名儿,但他很少直接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谢秋走到曾琳的身边,压低了声音道:”绝对可靠的消息,卞无双要动了,而且在他动之前,会对郡守您下手。”
曾琳楞怔了一下,突然笑了起来:”我说他在宿迁走后,为什么一定要将大将军驻所移到万州去,原来是想造成自己不在现场的证据么?嗯,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不干掉我,他就拿不到五郡的行政权力,光是后勤这一块,就会让他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郡守,我已经调了一队鹰隼进驻郡守府,保护您的安全,郡府里的人,我也准备要清洗一批了,那些钉子,该拔的就得拔了,但还有没有隐藏着没有被我们发现的,实在是不敢保证。这一段时间,郡守一定要小心在意。”谢秋道。
“我就这么好杀吗?”曾琳失笑道:”如果我这么好杀的话,那也就活不到现在了。”
“郡守,这是不一样的,卞无双毕竟在荆湖呆了这么多年了,投靠他的人不在少数。”谢秋道,”皇帝陛下已经调了瑛姑与霍光二位大师前来保护您,在二位大师没有抵达荆湖之前,您最好不要出郡守府。”
“这是让我当缩头乌龟?”曾琳不满地道。
“郡守,这可不是当缩头乌龟,而是策略。您一人身系五郡安全,任谁也不敢大意轻忽,说句不当说的话,您当真有什么意外,以卞无双如今在荆湖的地位,将顺理成章地获得您手中的权力。”谢秋笑道:”有时候适当的退且,也算是为了随后的反击蓄力嘛!”
曾琳呵呵一笑:”你倒是会宽解人。卞无双打算怎么动?”
“他派了人去安阳,想将卞文豪和他麾下的上万精锐调过来,不过嘛,我们已经先下手为强,卞文豪已经向大明输诚了。从那个派去的人哪里,我们得知,卞无双将在近期向昆凌郡发动突然进攻。”谢秋道。
“的确是一个好机会。想必他与齐人已经搭上线了,潞州,沧州的齐军也将在同一时间进行反击罗!”曾琳坐回到大案之后,拿起了刚刚批复的那一份调粮报告。
“是这样的。”谢秋道。
“难怪这段时间连二接三的请调粮食。”曾琳冷笑着,将刚刚批复的那一份报告撕成了碎片,”我倒想看看,没有足够的粮草,他还敢不敢向昆凌郡发起进攻。”
看到曾琳的举动,谢秋刚想阻止,但曾琳的动作太快,却是已经来不及了,眼见着这份报告在自己的眼前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谢秋苦笑道:”郡守,其实给他也没有关系,周济云那边已经作好了准备。卞无双讨不了好的。”
“既然他已经动了,我自然也要动一动。”
“可是这样一来,他有可能提前向您下手。”
“怎么,你没有保护我的能力吗?”曾琳开玩笑地道。
谢秋一笑:”这倒不是,不过我们信奉的律条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冒险。”
“放心吧,内府有你们守着,外面还有忠于我的军队,卞无双移驻到了万州城,这荆湖郡城可在我的手心里。”
“说句老实话,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军队,这些年他们也曾在卞无双的指挥之下作过战,有没有被卞无双渗透并不知道,郡守,您也清楚,我们鹰巢,并没有向您的这支军队渗透。”
“我相信他们。”曾琳道:”放心吧。还有什么事吗?”
“江南现在大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