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些人职位虽不高,但他们却是与基层直接接触的一批人,所以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尤其之大,特别是现在我们大明的领土大大扩张,这些人说不得还会在这一次的调整之中,向上大大的踏上一步这些人已经滑了手,尝到了甜头,指望他们就此收手,根定是指望不上的这些已经查实了的人,我已经列出了名单,只等回禀陛下之后,就将名单先送到吏部去,先将他们摁住再做其它打算”
“所以你觉得在地方之上设置监察衙门已是不得不行的举措了!”
“是的,我们不能指望个人的道德有多么高尚,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察制度,将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让所有的官员们有所畏惧才行监察衙门的官员,不插手地方实务,他们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监管所有的官员所以臣亦请求陛下将监察院国内司从监察院划出来,与监察御史衙门整合在一起,这样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秦风心中很是有些郁闷,金景南所说的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京师大学堂第一期毕业的,秦风对他们这批人是寄予了相当的厚望,将他们看做是大明帝国中兴的接力人选,但想不到,恰恰是这一批人中的不少人出了问题
“既然这件事你已经做了,那就这样,将国内司划出来的事情,你自己去与郭九龄商量,郭九龄不也是你的部属嘛!”秦风恼火地挥挥手:”害群之马要揪出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但有一条,不能对前方的将士们有任何的影响,也不能让地方事力因此而受扰,怎么办案子,你自己去看着办”
“是,陛下”金景南恭声道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人生太多不得已()
金景南带来的情况让秦风一整个上午的心情都不怎么好。【。aiyoushenm】自己向来都不怎么理会政务之上的细节,都是由政事堂牵头,而自己,掌握好大政方向就完全可以了。皇帝不是超人,不可能什么都一把攥在手中,事无巨细,样样都要过问,要么是将自己累垮,要么就是让事情更加败坏。
但现在看起来,权云这个首辅看起来还是太温柔了,缺乏了一些杀伐果断的才质。建国不过区区六年,也就这两年,大明的状况才一点一点的好起来,但腐败的种子就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
他丝毫不怀疑金景南所说的情况的真实性,或者,金景南还没有将更真实的情况展现在自己的面前,真的只有那些小苍蝇在嗡嗡叫么?我看不见得!
权力腐败,官商勾结。掌握权力的人,想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寻租,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回想着金景南汇报的情况,秦风突然想到王厚为什么在临死之前还极力向自己推荐由金景南出任下一任的首辅,或者王厚那个时候,就已经明白,逐渐站稳脚跟,慢慢强大起来的大明,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情况。
外敌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从内部滋生的暗疮。而王厚,作为一个在在官场之浸淫了多年的老油条,自然是可以预见到某些状况的。
所以,下一任的首辅,必然需要一个杀性较重的人,大明需要这样一个人将规矩立起来,用滚滚的鲜血来竖立起朝廷的威严。
方大治不是这样的人,骨子里他与权云是一模一样的人,温润,圆滑,能合理的将无数的矛盾用漂亮的羽毛掩盖起来,在无数不可能中准确的找到那些可能,然后利用这些将所有人都聚拢起来。
大明立国之初,需要用这样的人,来笼拢人心,积蓄力量,求同存异,把所有人的人团结在一起,但接下来,就需要金景南这样的人来竖立威严了。而竖立威严的过程当中,自然就少不了鲜血的妆点。
再然后,就是方大治这样的人再次粉墨登场,抚平先前的伤痕,宣告皇家的恩宠,安定所有人的心思。
难怪王厚说不要让金景南这样的人没了下场。他这样的官员,势必是将会得罪所有人的。但这样的人,却是国家所必须需要的。
同时,他们也是再好不过的背黑锅的人选。
秦风苦笑着摇摇头。
金景南已经开了头,自己当然也会鼓励他这样做下去,这样金景南就会在这一条道上一骑绝尘,再不回头,也许,这人就没有想过要回头。出身底层的他,受过太多的苦难,在他心中,只怕有一个自己理想的国度,而为了达到这个理想,他恐怕就是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
也罢,不管怎么样,自己到最终,难道还保不下这样的一个为国不惜身的人么?
金景南虽然说眼下只是一些小人物,但秦风心中却很明白,在大明,只怕不少这样的大人物都席卷其中。大明对于土地的兼并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这是一条红线,不会有多少人傻到去碰触这条红线。但大明重商,这几年商业的持续发展,已经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一条快速聚拢财富的道路,手中有权利的人,不插手其中才是怪事。金景南现在还只是拿那些小人物作伐,但迟早有一天,他会碰到那些大人物的触角,然后与他们发生利益之上的碰撞,然后,火花四溅。
终要有人作出牺牲的。
秦风努力的将心中的这些不快排遣出去,作为一国皇帝,自己不再是以前的一个小小的校尉,为人处事只求无愧天地,俯仰自由人生,坐在这个位子上,有着太多的不得已。有时候那怕自己也知道这样做是昧了良心,但还是不得不去做。杀李挚,自己开心吗?一门心思地设计要害了程务本,自己内心就真的愿意吗?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快活,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无奈。
小人物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大人物却是被命运裹协着身不由己的向前奔驰,哪怕前头是刀山火海,你也无法趋利避害,只能这样硬着头皮向前走。
人生在世,都是不得已。
乱世洪炉,煎熬的都是人的良心呐!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不是感慨,而是人生的真实写照。秦风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但他还是希望自己不要做一个坏人。至少到目前为止,他所做的每一件有违本心的事情,最后的目标都是为了能让大明的每一个人过得更好。
这让他心里稍感安慰。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常有人对秦风念叼这句话,让他打消心中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在秦风的心中,所谓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无非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更高级一点的说法而已。掩耳盗铃,文过饰非,无外如是。
大明或有瑕疵,但自己治下的大明,无疑是这块大陆之上最好的一个国家,至少现在已经在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的道路之上走着。一个庞大的国家,你不可能指望阳光能普照每一个角落,总会有阴影的地方存在,自己只消努力的让阳光照到更多的人便好了。
想到这些,秦风总算是又快活了起来。自己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得很好,但只消让大部分人过得很好,那就足够了。
“陛下,海事署署长宁则远在宫外求见!”马猴走进门来,向秦风回禀道。马猴今年已经二十岁了,以前的小猴儿如今早已长得人高马大,一直跟在秦风身边的他位高权重,现在随便往哪里一站,一股威势倒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宁则远回来了?快宣他进来。”秦风欣喜地道,海事署如今还处在放养的阶段,除了给他赚钱之外,还没有指望他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宁则远着实是一个做事的人,如今在宝清的太平船厂,以及新设在葫芦岛之上的新船厂,已经给大明水师新添了六艘战舰,而以后也至少能每年为大明新增六艘战舰以及十余艘各类辅船,可以说现在的大明水师,已经渐渐成形了。即便是现在,坐拥了十二艘太平级战舰的大明水师,在那一片海域之中,已经颇具影响力。
“参见陛下!”踏进门来的宁则远大礼参拜,规规矩矩的叩了三个头,这才站了起来。昔日的公子哥儿如今早已不是细皮嫩肉的模样,站在那里,沉稳有加。
“坐!”秦风满意地看着对方,这一年来,宁则远率领着大明水师数度出海,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去,满载而回,海事署已经摆脱了要朝廷拨款养活的困难时期,现在,他们不但已经能自捞自吃,还大有盈余了。
至少,两个造船厂已经独立运作了起来,而水师的招募,薪饷都是由海事署自己支应。当然,他们除了做正正当当的海贸生意,还兼职海盗。而打劫的主要都是齐国的那些海商以及那片海域之中的其它商船。
对于这些人,秦风是毫无心理负担的,与齐国,迟早都是要兵戎相见的,齐国周氏,这两年发展迅速,背后就有齐国朝廷的影子,而在荆湖,宁则远的老子率领的楚国水师,也正与齐国水师打得热闹之极,而齐国水师的主力,就是勃州周氏。
大明重建造船厂,大肆发展水师,这样大的事情,是不可能一直将齐人瞒住的,曹辉那个人的能力,秦风向来不敢小视,而齐国勃州周氏的变化,也证实了秦风的猜测,或者齐国朝廷还没有就大力发展水师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加强勃州周氏的力量,便是其中之一了。
不过大明已经走在了前头。对于定点,秦风颇为得意,现在在海上,大明水师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至少勃州周氏的船队,这一年来,在连接损失了好几艘主力战舰之后,再也没有出过海,在他们重新打造出更多的战舰之前,他们是没有胆子再与自己较量的。但他们在发展,自己也不会停下来。现在每年自己的船厂能造出六艘大舰来,没有了海外贸易这一块收入的勃州周氏,怎么也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手笔,除非齐国朝廷大力介入。但现在齐国朝廷只怕还顾不上这一块。
等他们反应过来之后,大海之上,已是大明的后花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大海之上的战斗,甚少有以弱胜强的战例。从来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虾米,一般都自然是要仆街的。
宁则远,何鹰,周立父子在大海之上每消灭掉一艘周氏的舰只,便是为笠日大明水师兵发齐国沿海扫清了一个障碍,既杀了敌,又练了兵,还能掠得不少的财货,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秦风甚至觉得,该是让自己的舰队去齐国沿海溜达溜达的时候了。以前一直是齐国找自己的麻烦,动不动就兴兵来敲自己一闷棍,现在自己让人扮了海盗去他家转转,这也是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嘛!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强大起来的水师()
十二艘太平级战舰,每艘能载水手以及士兵三百人左右,其中两百人是专司做战的,当然,如果有必要,操弄船只的一百来人也随时可以转化成士兵再加上其它各类辅助舰只,现在大明水师如果全员出动的话,便是一支五千人的庞大的部队在这片海域,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对手了当然,如果再走得远一些,到了马尼拉一带,那些岛国如果联合起来,这点子人马,还是很成问题的哪怕太平级战舰面对他们的战舰有着极大的优势,但老虎出架不住群狼但这支舰队,现在用来对付齐国的水师,那就是绰绰有余了
齐国勃州的周氏差不多已经被打服了虽然秦风猜测齐国朝廷已经介入了这个海盗世家,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周氏想要维护自家的利益,海上走私那便是必不可少的路子没了这个路子,周氏养不活他那么多的人手
宁则远带回来的消息,也证实了秦风的猜测周氏私下派了人来,愿意向宁则远交纳保护费,每次货物的三成归宁则远所有
“陛下,不知这可行不可行?”宁则远有些忐忑,必竟这是与敌国私下的接触,他担心皇帝陛下会对此有看法随着海事署的迅猛发展,不管是他们带来的海量利润还是水师力量的日益强大,政事堂已经将目光投诸到了这个以前他们并没有多大看好的衙门口子之上
这片大陆封海太久了,久到连权云这些眼光并不算短浅的人,也忽视了大海所能带来的利润当海事署不但能独立养活自己,还能让两个船厂的规模一天比一天庞大,水师队伍一天比一天强悍,他们震惊之余,自然要将手伸过去
宁则远独掌海事署而不受政事堂的约束,如果力量小他们还不在乎,但既然已经展现出了如此的力量,他们自然不能放过
这事儿,权云已经在秦风面前唠叼过很多次了不过秦风一直没有松口而已
秦风心中有自己的打算他听宁则远,何鹰,周立他们说过远在大海的另一头的那些国家,曾经组织过一次庞大的舰队东侵,这让他心中一直警钟长鸣,没有一支强悍的舰队,如果有朝一日他们再次重来甚至突破了马尼拉那一带的海峡,那么,这一片大陆铁定是要遭殃的他现在就正琢磨着去骚扰齐国,他可不想自己也遭到别人的骚扰
更何况,齐国以后也会是大明的领土,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当强大的敌人来自海上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应对?如此漫长的海岸线,难道全都密密麻麻的摆上部队,用屁股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现在放任海事署的野蛮生长左右他们没有用过政事堂一分钱,至于权云所担心的控制与宁则远的忠心问题,秦风却并不担心,且不说第一批的水师之中,便有上千名出自烈火敢死营的士兵,就是鹰巢,又何曾放过对这支部队的监控?
听到宁则远有些底气不足的请示,秦风点了点头:”可以打到他们服气也就差不多了,没有必要赶紧杀绝”
“可是他们终究是齐国人,就此不再理会他们,只怕异日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宁则远小心地道”周氏还是有些人才的”
秦风呵呵一笑,”这件事情,不能单从一方面来看,而是要站在全局上来看周氏现在看起来,应当也在向齐国朝廷靠拢,周氏有很多人在荆湖与你爹作战,你应当知晓吧?”
“是的,知晓”宁则远点点头
“如果我们在海上将周氏赶尽杀绝了,他们无路可走的话,他们就会完全靠上齐国朝廷,他们放弃了海上,就会转向陆地,转向内河,那时候,你爹那头就麻烦了,正如你说,这样的百年海盗世家,人才还是很多的”
听到这里,宁则远不由眼睛一亮
“所以,在海上给他们留一条生路,也便是给了他们一条后路,他们对齐国,就不会是那样一心一意了在这个过程之中,便有了我们上下其手的机会”秦风看着宁则远道
“一边打击,一边拉拢,甚至于从他们的内部下手,分化,瓦解!”宁则远聪慧得很,马上就举一反三
“孺子可教也!”秦风大笑起来:”如果真能在异日将周氏拉上我们的船,那我们就会强壮一分,而齐国就会弱上一分,依你和你爹以前的建言,齐国水师不堪一击,倒是这个周氏让你们一直很忌惮,既然如此,我们就想些法子,把他们弄到我们这一边来”
“只怕有些难”宁则远道
“难当然难,但不做一做,怎么知道就没希望呢!”秦风微笑着道:”齐国皇帝正在国内大刀阔斧的改革,像郑氏这种势力庞大的地方豪族,正是齐帝所忌惮的,这一次郑氏派人去参与荆湖水战,很有可能就是遭遇到了这一方面的压力而不得不向齐廷表示一定的妥协但齐国不会就这么放过郑氏的,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持续向郑氏施压,然后将他们一口吞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大把的机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