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前卒- 第6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注意力完全转到了与秦皇的这一次作战当中去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向秦风汇报的自然是户部的苏开荣,现在每天从他手里流转出去的银两都是以十万两计,当然,这位以铁公鸡称号而闻名的户部尚书,现在倒是慷慨大方得很,但有所需,决不拖延。

    “陛下,这一次将粮草供应交给商人承包一部分这步棋算是走对了,从现在施实的情况来看,比朝廷自己组织人马来运送,大约要便宜两成下来。臣准备接下来将这些粮草运送任务全部交给他们,这样,还能节约不少。”苏开荣抱着帐本,眉开眼笑地道。

    “全部交给商人,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呢?”秦风有些不放心:”这个价格,他们有钱赚吗?”

    “商人自是无利不起早,没钱赚,他们怎么肯干?”苏尚荣笑道:”他们的钱赚在两个方面,第一他们运送的都是去年或者前年的陈粮,眼下秋粮马上就要收割入库了,这些粮食再不出库,立马就得跌价,眼下我户部采购虽然比市场价要低不少,但如此大批量的购入,本身对他们而言,就是解决了大问题,不仅解决了陈粮而且给他们腾出了仓库,第二,他们的运输成本比我们要低,这些大粮商,本身就有成熟的运输网络和销售网络,第三,他们一路之上的损耗比我们要低得多。”

    “为什么损耗要低?”秦风问道。

    “陛下,这个,嘿嘿,粮食是朝廷的嘛,这个……”苏开荣干笑了几声。

    “好了,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了。”秦风脸黑了黑,无非就是崽儿卖爷田不心疼嘛!

    “陛下圣明。”苏开荣拍了一句马屁,”总体上算来,粮食发运,比我们发运的成本要低上三成左右,我们从这个三成中拿回来一成,其它两成作为他们的利润。”

    “你还没有如果耽误了军机呢?”

    “陛下尽管放心。”苏开荣,”这些承运的粮商在获得这个资格之前,与我们户部还有兵部那可都是签了军令状的,一旦误了军机,那抄家杀头可是免不了的。您说,他们敢有丝毫懈怠么?只怕比我们自己运还要保险几分。”

    “这倒是!”秦风一笑,但凡威胁到了脖子上的脑袋,那自然都要比平时要经心得多了。”户部估算,我们这场战争要打多久,不会影响到国家的正常运转?”

    “陛下,我们现在有钱!”苏开荣洋洋得意地道:”现在大明帝国银行正在没日没夜的印钞票呢。”

    “以前苏灿不是说不能滥印纸钞吗?说要量入为出,还有一个什么纸钞不能钞过大明整个国计收入的多少,怎么现在就可着劲的印呢?”秦风奇怪地问道。”现在就不担心了?”

    “陛下,我们现在缺钞票了。您这几个月在虎牢,对于国内的情况可能还不太清楚,现在咱们的钞票购卖力大大增强。物价大幅度下跌啊。比方说米吧,以前一石米一两银子左右,现在几乎跌下了三分之一。”

    “这不是因为新粮要上市么?”

    “不,跟新粮上市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市面上钱不够啊。钱不够,他便值钱,物价就下跌。”苏开荣说绕口令似的跟秦风道。

    “说人话。”秦风一瞪眼睛。”物价下跌,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对老百姓不是更好吗?”

    ”陛下,这很简单啊。”苏开荣叫起屈来,”虽说老百姓因为物价下跌,钱能买更多的东西,但那些种粮的老百姓开心吗?那些作坊的老板高兴吗?他们的收入少了啊!”

    秦风楞了一会,点了点头:”这倒也是。”

    “还有更重要的,我们这便物价大跌,那出口到楚国的那些货物,便也跌价了,楚人用相同的钱,可以买我们更多的东西,我们是大亏啊。而我们大量在楚国采买的那些东西,人家可没有跌价,我们要用更多的钱才能买回来,又是大亏啊!这一进一出,对国计可是大不利,所以现在苏灿是没日没夜的印钱然后将其投入到市场上去呢,前两天首辅还召集户部,工部以及帝国银行的人一起会议了这件事情,要在青州等地大规模开建工程呢,工部已经开始计划这件事,呆会儿便会要跟陛下汇报了。”

    秦风呆了片刻,这些东西,他着实有些不太懂,但自己不懂也没啥关系,下头办事的人懂也行。不过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出来,那就是现在的大明,在经济之上,已经差不多实现了腾飞了,秦国马越倾家荡产的来跟大明打一场国运之战,而大明,却还在发愁怎么将钱更多的花出去,两家的经济完全是天上地下。

    打仗原本是一个耗钱的活儿,秦风犹记得前几年,每一打仗,苏开荣都愁得跟个什么似的,现在满脸红光,一脸的志得意满。

    媳妇儿的这场楚国之行,可是给大明带来了太多的利益啊。今年一年大明经济的大腾飞,与楚国的绝大贡献可是脱不了干系的。

    “陛下,臣还有一事上奏。”苏开荣合上了手里的帐本,道。

    “说吧,什么事?”

    “臣请陛下下旨征辟耿精明入户部为官,给臣来当副手。”苏开荣道:”等臣再带他两年,他便可以胜任这个户部尚书了。”

    “耿精明?”秦风讶然道:”你什么时候看上他了?”

    “我盯上他很久了。”苏开荣嘿嘿一笑:”这一次他为了得到粮食的承运权跑来找我,这不送上门来吗?我先跟他安了一个临时的户部调度司的司长,等到战后,您一道旨意,他想走也就走不脱了。”

    “这家伙不是主做丝绸生意的吗?后来又去铁路署那边帮忙了好一段时间,那个什么公私合营的股份制就是他搞出来的吧?怎么又跑去做粮食了?”秦风好奇的问道。

    “这家伙,鼻子比狗还灵,我们这与秦国还没有打起来呢,他便跑来找我了。要拿下这一次整个军队的粮食承运权。起初臣可是一点也不放心的,但他立下了军令状,最后他麾下的那些粮食也都签了军令状过来,而且给出的整个预算价格,比我们事先预算的要低了三成,我就先给了他们四成的活儿。这件事儿,他其实根本就没有投入一文钱,而就是揽了一个总。”

    “你觉得他能胜任户部尚书?”

    “能,绝对能!”苏开荣肯定的点头:”他比我强。臣啊,在节流一项之上,自认第二,没有人敢任第一,但在开源之上,臣就远远不如他了。此人对于赚钱,有一种天生的能力,陛下,现在说耿精明是我大明第一豪富,大明的商人们绝对不会否认。这样的人,如果能让他做上大明的户部尚书,那大明以后还会缺钱吗?肯定不会了。只要他来户部,我带他两年,让他熟悉一下大明户部的运转,此人绝对能辅佐陛下干一场大事业啊。您不是说过,打仗,更多的是打得钱,打得国民经济,其次才是军队的作战能力,咱们好好的发展经济,到时候用钱压死他们。”

    听了这话,秦风大笑起来:”你这话说得也真是不错,国富民强,自然军壮。不过听你这个意思,这个耿精明很不乐意当官似的?”

    “陛下,现在这家伙是我们大明的首富呢,何等逍遥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喘口气的功夫,那就是成百上千两银子的生意。咱们大明的官儿,限制颇多,这家伙当然不愿意。”苏开荣哼哼道:”这家伙也不想想,要不是陛下,他能发家致富这么快,瞧瞧楚国,齐国的那些富人,现在都是想千方设万计的悄悄的把钱往咱们大明搬呢?昌隆银行现在赚得是盆满钵满呢!”苏开荣叹了一口气,当年他也可是昌隆的股东,可惜最后为了避嫌,他不得不从里面退了出来,要是现在还能做股东的话,那早也是超级大富翁了。

    “听你这话的意思,是不大满意朕对官员的限制啊?”秦风皮笑肉不笑地道。

    苏开荣吓了一跳,赶紧站了起来:”不敢,不敢,陛下这是为了天下社稷,在职官员不得经商,臣是衷心拥护的。臣掌户部,天下闻名,跟随陛下,以后名垂青史,岂不是比有几个钱要好多了。”

    “嘿嘿嘿!”秦风笑道:”我怎么好像听说,昌隆银行准备在你退休之后要请你过去啊?”

    苏开荣尴尬地半晌,才道:”陛下,臣退下来后,便是无官一身轻了,过去只是发挥一下余热,现在昌隆银行对我们大明来说,也是一柄无上的利剑,臣去给陛下盯着。”

    “那薪饷也可观得很啊!难怪你要急着找接班人。”秦风大笑。

    “陛下,陛下,臣六十好几的人,实在是精力有些不济了,未雨绸缪嘛!”苏开荣开笑道。

    “好了好了,不开你玩笑了。”秦风收住笑。”这个事情,我会考虑的,哼哼,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这耿精明跑出朕的手掌心。”

    听了秦风这话,苏开荣顿时大喜。181

第一千一百章:大兴土木() 
苏开荣喜滋滋地告辞离去,秦风看着他一抖一抖的肩膀,觉得这家伙肯定是因为找到了耿精明这个家伙来当他们户部尚书,他可以提前退休好去昌隆那边赚大钱才这么高兴的?想得美,总还得好好的压榨你几年。耿精明开源不错,你节流也干得挺好的呀,两相搭配,相得益彰。

    “乐公,叫巧手进来。”秦风收回目光,想了一下,刚刚苏开荣所说的那个叫什么通缩的问题,听起来问题不小,首辅汇集了几个部门在想法解决这个问题,兵部打仗只是其中之一,工部的大工程也是其中之一,要问问工部的大工程就究是怎么计划的。

    片刻之后,巧手抱着一大堆资料,走进了秦风的房间。乐公公去请他的时候,便已经告知了他陛下想要知道些什么。

    “陛下,首辅召集几个部合议解决通缩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拼命印钱,拼命用钱。”巧手眉开眼笑地道:“可着劲儿的用,我们工部,还从来没有如此阔绰过呢?只要计划拿出来,通过审核,便能立刻开工。陛下,这是我们今年最后三个月以及明年全年的工程计划。”

    看着一大堆报告,图纸,秦风脸都黑了,“拿这些来干什么,你只需要给我一个汇总的就行了。”难不成还要让自己来一份份的阅读?

    “原本是想让陛下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巧手麻利的将所有东西一卷,然后堆到一边的椅子上:“陛下,那我来为您介绍一下。”

    “快说吧,后头我还要见好几个人呢?”秦风道。

    “陛下,明年最大的工程,就是两条铁路的修建,铁路署的规划那是早就有了的,路线他们也已经堪察完了,一条是沙阳郡至越京城,另一条是丰县至昭关。原本因为资金的问题是二选一,现在既然钱多得用不完,要可着劲儿的用,自然是两条一起开建。”巧手笑得合不拢嘴,“而且我们既然有钱了,那些大商人们要入股,可就不那么容易了,门槛大大提高。这一回,我们要控股。”

    秦风点了点头,修建铁路,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铁路所到之处,会需要大量的人工,消耗无数的材料和物资,对于拉动大明的内需是相当重要的一颗棋子,从沙阳郡到越京城的铁路,将贯通太平,沙阳,正阳,越京城这几个大明帝国的经济命脉之地,如此就可以围绕着这条铁路打造一个经济圈儿,铁路的存在,将大大降低物流的成本,增加这些发达地区的人员流动,增大这些区域的经济活力,这几个地方,现在相比其它郡治,已经异常发达了,也到了一个瓶颈,铁路修通,将会使他们打破这个瓶颈,再上一个新台阶。

    而修建到昭关,也可以带动益阳,武陵,桃园三地的经济发展,使这三个现在还很凄惨的郡治焕发出活力,更重要的是,在军事之上的地位也异常重要,有了这条铁路,大明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昭关注入大量的军队。一旦和齐国开战,那么这条铁路,就将成为大明的一条军事大动脉,将军队和物资源源不断地投入。

    “陛下,我们工部迫切希望陛下尽快地拿下秦国的新桐郡。”巧手道:“新桐有铁矿啊,秦国的那些家伙,技术不过关,炼铁冶炼的技术简直就是一堆渣渣,但那里的铁矿蕴藏和品质,都不比太平铁矿差啊。只要我们一接手,将会使我们大明的钢铁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新桐有这么好的铁矿?”秦风吃了一惊:“那为什么以前秦国如此缺铁?我可是记得当初在落英山脉的那些边军,一个个拿着破铜烂铁与我们作战,以抢到我们的武器为荣。”

    “陛下,我们也是在鹰巢的探子渗透过去之后才知道这个情况的,然后我们派了专门勘探铁矿的人随着鹰巢探子去打探了一番,新桐的铁矿,居然被几个家族把持着,他们为了掘取最高的利润,居然联合起来控制铁矿的开采,以提高钢铁的价格,再加上他们的技术实在太渣,还停留在土法冶炼阶段,这产量哪里上得去?这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呢。两条铁路同时开建,可以预计到大明国内的钢铁价格将会飞速上涨,这会加大我们建造铁路的成本呢!”

    “嗯,关于先打新桐这不是问题,在兵部的计划之中,本来就要先拿下新桐。”秦风点了点头,道。

    “哪太好了,回头我就马上与太平铁矿那边联系,抽调一批大匠和技工,只要一拿下新桐,他们就立即出发,前去接收这些矿山,挖矿,建高炉,冶铁,练钢。”巧手两眼只冒绿光。

    “行,这事我晓得了。除了铁路,还有什么?”

    “第二个大的项目,就是秦州郡,丹阳郡,兴阳郡以前接下来的被我们占领的秦国土地的水利建设了。”巧手道。“我们准备要建一个横贯这几个州郡的大型水力网络,为接下来的这些地方的大开发作好前期准备。这几个地方,除了青州,可都是秦国的粮食产区,但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完善的水利系统,完全靠天吃饭,这怎么能忍?就算是青州,围绕着郡城周围数十里的区域,那也是种粮的好地方,其它的地方,要为我们大秦养牧荒原马,那就先不管他。”

    “为什么不先开发武陵,益阳,桃园三地呢?那三郡可是我大明本土呢,现在他们也还没有吧?”秦风有些不满地道。

    “陛下,人口啊,那三个郡,现在哪有多余的人口?丹阳,兴阳这些地方就完全不同了。原本就是秦人的粮食产区,百姓生活还是不错的,人烟稠密,有足够的人口支撑我们我们进行这样大的工程。而且臣也认为,咱们在这些地方兴修水利,更是刷好感的大好良机,咱们投钱,给他们修水利,咱们不征发他们的徭役,只要他们来工作,我们还给他们发工钱,陛下,我敢肯定,只要我们这些工程一完工,我们大明也就在这些地方完全站住脚,扎下根了,到那个时候,这些人还会记得秦国皇帝是谁啊?只会记得我们大明的皇帝的英明,仁慈。”巧手滔滔不绝地道。“这对于我们大明快速消化占领地,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个很不错,可以有。”秦风鼓掌叫好:“巧手,难得你能想到这些啊!占领容易,消化难,想让这些秦人彻底死心塌地的忠于我大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当初陆大远和他的一万部属,可是在大明足足待了两年这才归心的。如果你这件事能成,那我们倒是可以轻轻松松的消化掉占领地了。”

    “陛下,这也是秦国太穷了,老百姓过得太苦了,咱们不用付出太多,便能得到丰硕的回报,这些工程虽然投资大,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一旦修成,便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大明创造财富呢!”巧手道。“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