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前卒- 第3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治,太平,沙阳,永平至虎牢关这一条商道如果能成功打通,最大的受益者毫无疑问,将是永平郡。秦国所需要的大量物资,将从永平郡源源不断地进入,而作为货物的最终集散地,整个永平都将因此而受益。而对于永平郡最为重要的是,货物最终的集散场地将会修建在永平郡最为穷困的地方,这就不仅仅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了。

    这也是他大力支持这一项目的原因所在。不过一心想让永平郡经济再上新台阶的他,却有些忽略了打通这一商道之后所隐藏的政治因素。

    可以说,如果这条商道大通,本来就有些混乱的秦国国内政局,将会更加混乱。大明需要秦国混乱,但乱到什么程度,却是值得考究的一个问题。大明现在正致力于国内的民生经济,并不想在这一个阶段发动对外的扩张战事,如果秦国的政局乱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有爆发内战的危险的话,大明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那就不免要失去机会了。楚国,齐国必然会乘虚而入,如果成了这种结局的话,那未免便是大明辛辛苦苦浇种了一年的庄稼,到了快要收获的时候,却被别人一镰刀给割走了。

    秦国雍都的算盘已经是很明显了,他们要扶植另外一股势力起来,与邓氏相抗衡,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便是从邓氏内部挖人,此消彼长,便是成倍的利益。卞氏虽败,但仍然有相当的实力,如果再扶植起来一个,与卞氏联合,则会让国内再度形成鼎立局面,也只有在这种局面之下,皇室才有最大的发言权。

    现在邓氏一家独大,邓洪成为大秦第一个异姓王,在雍都一言九鼎,皇室权力被无限削弱,这种政治局面,自然不是秦国皇室想要的。

    而肖锵,也正是看到了这个局面,算定了朝廷会不遗余力的扶持他,这才铤而走险,不惜于邓氏交恶,也要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

    在肖锵看来,秦国能有卞氏,邓氏,那将来,为什么不能有肖氏呢!当了多年的绿叶,现在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个花骨朵,肖锵自然希望这朵花能够娇艳的盛放在秦国的土地之上笑傲春风。

    “陛下,这操作起来有些困难啊,不好把握!”权云挠挠脑袋,有些为难地道,“程维高现在满脑子的都是要将永平郡更上一层楼,最好压过沙阳正阳才好,他在永平必然会不遗余力的推动此事。”

    “我已经跟那个鲜于通和冯启存说过了,这是永平郡地方上的事情,与朝廷无关。”秦风嘿嘿一笑:“所以便让程维高先动用他们郡内的力量做起来,永平郡的富人也不少嘛,咱们的程大人就是其中之一是不是?如此巨大的商机,我想这些富人们一定会巴巴地削尖脑袋也想钻进去分一杯羹,这启动的大笔资金也用不着咱们出,自然有这些人掏腰包,首辅,你说咱们何乐而不为呢?”

    “就怕他太积极,做得太快,到时候不免让朝廷为难!”权云也笑了起来。

    “快不起来的。”秦风摇摇头:“要调集资金,征集民夫,修路架桥,建堡修寨,还得协调各郡,等到这一切做完,没有一年半载,岂能做得完?”

    “但是只要一动起来,邓氏岂会得不到风声?”权云问道。

    “得到风声怕什么?永平郡自己干得,与朝廷并没有什么关系。”秦风笑了笑:“了不起我们到时候约束一下永平郡的行为就好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是大笑了起来。

    “到时候看邓氏的反应,还有秦国皇室对肖锵的支持力度,再决定我们走这条商道的力度是大还是小,需要到什么程度!”秦风道。

    “陛下英明!”

    “这件事情,真要见到成效,总要到夏末秋初,半年时间,差不多了,暂时可以不必理他了,让商业署可以先动起来,虽然现在哪里还道路险峻,但小商队还是可以过去的,咱们也要给肖锵一点甜头,吃一颗定心丸。”

    “那倒是。”权云笑道:“不管怎么说,虎牢关外那两个县,可是实打实的好处,咱们拿了别人的,不免手有些软,总得松松指缝,**东西出去。”

    “这件事情先这样吧。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游刃有余的,不过国内的事情,倒是有些麻烦。”秦风从案上拿起了一份奏章,递给了权云。

    “正阳郡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想个法子解决了。当初刘兴文进兵正阳的时候,正阳郡的那些豪绅们,投降得太快,也太齐整了,除了一个许氏,其它的基本上都没有动。这也让我们没有办法大刀阔斧的对正阳郡进行改造。”

    “陛下,虽然如此,但也有好处啊!”权云道:“正阳郡历来都是国之粮仓,正阳有事,越京震动啊,至少这一年来,正阳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进入越京城,保证了大明政权初立之时的稳定。”

    “可现在,朝廷推行的吏治改革在正阳郡举步维艰,新货币发行更是寸步难行,正阳郡几乎成了大明的特例,这是绝不能容忍的。”秦风哼了一声。“如果不趁着现在解决,难道拖到以后出事的时候再来亡羊补牢吗?”

    “陛下,正阳重地,不可轻动,更不可妄动,需得徐徐图之,更要找到合适的契机,现在正阳郡的这些举措,只是官场之中的小手段,在百姓看来,他们正阳郡是效忠陛下的,如果此时对那些豪强动手,不免给人以卸磨杀驴之感,陛下,当初正阳这些反戈一击的豪强,当初可是得到了陛下的大力赞扬通告天下的。”权云劝道。“而且,马上就要春耕,此时动手,正阳必然大乱,春耕如受影响,则会影响整整一年啊,这与陛下富国富民的策略可大为不符。”

    “时机,时机!”秦风叹了一口气,“王厚马上便要去正阳郡,视察那里的吏治改革之事,他经验丰富,对于官场里的那些小勾当一清二楚,如果他此去,还不能顺利解决正阳郡的一些事情,那就是要逼得我动手了,希望他们能明白,吏部书亲自去督办一事,这在全国来说,属于首例,也是唯一的。”

    “王书老当益壮,又久在官场经验老到,有他去处理此事是最好,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化矛盾于无形之中。”

    “可这等于是在将这个脓包越养越大。”

    “陛下,只要吏治改革推行开来,他就具备了自主治疗的可能,也许这个脓包,便会慢慢地被平复掉呢!我们在掌握政权之前,需要激烈的革命,但现在,臣希望是温和的变革。”

    “希望如你所言吧!”

第六百七十七章:合并处理() 


    作为文官一系的代表人物,左相权云希望在治理内政的时候,以温和的手段徐徐图进,激烈的手段或许能得一时之快,但紧跟而来的流血,混乱以及人心离散在他看来更伤脑筋。 。更新最快正阳旧官僚士绅系统对于大明新政有抵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在大明新政之下,他们旧有的特权,将被一削弱甚至消耗殆尽。

    正阳郡是粮食产地,这也是他被朝代所看重的原因。但土地,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正阳的豪绅权贵们占据了正阳六到七成的土地资源。真正的自耕农不过三成而已。大量的土地瞒报,隐户等,让朝廷的赋税收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百姓只知他们的主子,而不知有朝廷。朝廷的法令,在这里抵不上豪绅们的一句话。

    正阳郡跟过去的沙阳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基本上都被豪强们所控制。不同的是,沙阳郡在刘老太爷的带领下,投靠了秦风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秦风以不同的手段,将土地一从豪强们手中拿了过来,重新丈量土地,清人口,即便是在当初的沙阳郡,也受到了不的阻碍,更遑论如今的正阳郡了。

    当初沙阳郡是自动投靠秦风,但现在的正阳郡却是在形式所迫之下的无奈之举,他们对朝廷新法令的抵触情绪,自然而然的可想而知。

    正阳郡太过于重要,秦风不能不重视这一块地方。但想要正本清源,却又困难重重,下狠手,现在师出无名,按权云的想法实行温和的变革,一一的蚕食正阳这些旧豪绅们的势力,在秦风看来却又太慢。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如今大陆时局紧张,持续多年的和平已经被打破,各国都在摩拳擦掌,想要大展手脚,便连最为穷困的秦国,在邓氏上台之后,也一改以往凭关自守的政策,准备向外扩张。

    前越综合实力在诸国之中最弱,在秦风将其拿下之后,短短的时间之内,也不可能让他一跃而成为强国。【零↑九△小↓說△網就像是一艘四处漏水的大船,即便秦风再勤奋,也只能先修修补补,先将这些漏洞一一补上,再才能来谈让他重新焕发生机,改头换面,乘风破浪。

    现在正阳郡成了一块硬骨头,让秦风左右为难。

    而数天之后,千面自正阳郡的归来,却是让秦风勃然大怒。

    脸色阴沉的秦风站在窗前,看着窗外已渐渐融化的积雪,沉默不语,在他身后,郭九龄与千面两人亦是脸色严肃之极。

    正阳郡的问题,比秦风预想的还要严重的多。

    “冬天过去了,春天已经来啦!”秦风突然冷笑起来:“万物复苏,生机焕发,可一些不该长出来的东西,居然也长了出来,当真以为我秦风手中的刀子不敢杀人么?”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转身走了回来,走回到大案之后,重新拿起千面所写的关于正阳的详细奏折,再细细的读了一遍。

    “乐公公,宣权云,王厚,霍光三人进宫。”秦风吩咐道。

    “是!”乐公公急步向外走去,秦风却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之上,闭目不语。

    好半晌,秦风才重新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面前的郭九龄与千面,挥了挥,“你们二个,坐下话吧。”

    “多谢陛下!”郭九龄了头,与千面二人自寻了地方坐了下来。

    “神鹰养成计划,目前看来还是不错的。但此人不要轻易动用,不到关键时刻,就不要让他冒险,做得事越多,便容易露出尾巴被人抓住。我们费了这么多功夫,可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慕容宏,一个不知所谓的燕国。”秦风看着郭九龄道。

    “陛下,这一次的事件太过于骇人听闻,我们的前线大将,居然与反叛者有勾结,万幸的是,这样一件事情,落在了我们的人手中,这才让我们得到了消息,否则时日一长,当真爆出事来的时候,我们只怕就会措手不及。神鹰也是知道此事的重要性,这才在正阳郡冒险发出了信号联络上了我们的人。”郭九龄道。

    “那个联络人还在正阳吗?”秦风问道。

    “是。现在神鹰也还在正阳郡,这是他所知的唯一一条联络管道。”

    “将那人调回鹰巢总部来。”秦风沉吟了片刻,“接下来,由千面亲自与他联系,一般的事情就不用动用此人了。他现在要做的是在蛮子那边立功,升职,掌握更多的资源,占据更高的位置,那将来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明白,接下来我会再回正阳郡,与他交待陛下的旨意。”千面道。

    “通过这一次,也可以看出鹰巢在情报收集上的失误,李维等人,居然利用军队向蛮子,江浩坤等人走私粮食,钢铁,武器,如果不是神鹰发现,不知还会被瞒多久,这一件事,鹰巢要好好反省。”秦风手指叩着桌面,语气有些严厉。

    “臣惶恐,鹰巢已经在重新开始布局。”郭九龄老脸微红,“这一次是我们大意了,万万没有想到问题出在自己的军队身上。陛下,鹰巢脱胎于军队,对于军队有着很深的感情,而此前,我们鹰巢对军队的监控基本没有,这一次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军队不出事则已,一出事便会捅破天。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将领的忠诚和个人品格,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计划,能让我们适时了解军队的动向,希望陛下批准我们专门设立一个这样的部门。”

    虽然有兵部,但大明的军队,实则上只听命于一人,这便是秦风,而秦风对于军权也抓得相当紧,出身于军队的秦风,对自己部下的感情,郭九龄与千面都知晓,以前秦风是反对在军中设置人员监控将领动几的,这也是郭九龄为什么要特别向秦风禀明的原因。

    这是一件大事。秦风皱着眉头沉思了极久,才轻轻地了头,“设置人员可以,便以军情司的名义吧,这些人员以后负责军事情报的收集,但是只允许调查情报并上报,不允许干涉军事行动。”

    “是,陛下!”郭九龄了头。

    乐公公如同猫一般,毫无声息的进了书房,在他身后,跟着左相权云,吏部书王厚,兵部书霍光。

    秦风也不话,将千面的调查报告丢给了权云。

    匆匆浏览了一遍,权云的脸色微变,不作声的将报告递给了身边的王厚,王厚看完,眉头紧皱,传给霍光。

    “首辅,你想象的温和的变革,只怕是行不通了。”秦风冷笑着道。

    权云脸色很不好看,“丧心病狂的东西,为了一己私利,居然如此胆大妄为。”

    霍光怒气勃发:“陛下,这还犹豫什么,应当马上将他们收拾掉,以免将来坏了大事。”

    “没这么简单呐!”秦风摇了摇头:“正阳郡现在驻兵一万五千人,但这一万五千人,尽都是正阳兵,其中李维葛乡各自拥有一个五千人的战营,另外还有五千郡兵,现在看起来,这哪里是我们大明的军队,完全就是他们的私军。想要动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陛下得不错,从现在暴露出来的情况看,朝廷对正阳的军队,缺乏必要的控制力,想要收拾他们,就必须调集军队,军队一动,什么秘密都隐藏不住了,万一他们暴起发难,率兵造反,与蛮子,江浩坤连成一气,那正阳郡就要被打烂了。”权云摇头道:“军事镇压,此为下策,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用。”

    “军事镇压只是最后手段,在没有完全之策前,的确不能使用。”王厚也了头。

    霍光想了想,道:“陛下,我们围困北地四郡已经有半年之外了,兵部可以召开一次会议,召集北地四郡周边军队的将领会京商议议事,这样一来,就可以将他们弄到京城来,到了那个时候,不过是几个卫兵便能解决的事情了。”

    “那有这么容易?”权云连连摇头:“霍书,要是他们托辞不来怎么办?或者他们只来其中一个怎么办?又或者他们自己人来了,却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安排,我们难道随便抓人吗?如果抓了人,那边依然乱了呢?投鼠忌器啊!”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无法无天吗?”霍光怒道。

    一直静静地听着几个臣子讨论的秦风,终于开了口。

    “正阳郡的事情,不仅仅涉及到这一桩,还有吏治改革,还有新币推广,先前我与左相商议此事,左相建议进行温和的改革,现在看起来,是行不通了。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事情总揽起来,一并解决。正阳郡需要换片天空,旧有的那些东西,就该被扫进史的垃圾堆。将正阳郡的事情,与蛮子,江浩坤的事情,合并在一起处理吧。”(……)

第六百七十八章:养患() 


    所谓合并处理,并是要养患了。 。更新最快正阳郡的问题,在于新王朝建立,却没有将那里旧有的秩序扫清,那里的旧势力虽然换了一个主子,但仍然秉承着以前的做事方法,甚至有变本加厉之势。旧的正阳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