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前卒- 第10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风呵呵一笑:”都坐下,听我细说。江南之事,今日不发生,以后也会发生的。这是必然的事情。蒸汽机的出现,必然将带动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我称其为工业革命。”

    这是屋里很多人第一次听到秦风说出这个词,而另一些人已经从秦风嘴里听过并得到过一些解释,此时更是心中了然。

    “蒸汽机所带来的改变,我相信在座所有人都看到了,都了解了。但我想说,你们所看到的,还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就象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你们能看到的,只不过是浮在海面上的那一小点,更大的改变还在后面。各位,因为蒸汽机的出现,生产力将得到你们想象不到的提升和改变。在很多行业,机器将取代人的工作。而这带来的,将是天翻地覆的改变。萧尚书,你刚刚从西地归来,应当看到了利用机器挖掘河道,粉碎巨石,运送泥土等等吧,你说说,效率如何?”

    萧华迟疑了一下,道:”陛下,的确是如此,原本以为这条运河,即便是举国之力,也要五年才能完工,现在看起来,也许两三年之内,便能见到成效了。”

    “你还只看到了这些,其实在各行各业,因为蒸汽机的出现,都在出现着巨大的改变。因为蒸汽机的出现,我们将解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现在大明的人丁很多吗?不多,其实还很少。相对于齐国,我们大明的人丁是不足的。蒸汽机的出现,其实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可是江南四郡?”萧华反问道。

    “江南四郡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啊。”秦风笑道:”那里自古以来就很富裕,也很安逸,所以人丁便极多,特别是在我们之前将他打造成了一个以丝纺为核心的地方之后,这里的人丁更是在十年之间出现了一次大爆发。大量的人丁集中在这些地方,都在依靠着这一行业生存着。如果是以前,单靠手工,那自然是不成问题的,但现在,就不成了。”

    “蒸汽机的出现,会让大量的人失去他们的工作。他们将无法生存。这是会必然发生的事情,因为商人逐利,他们不会坐视蒸汽机的巨大威力而不使用,因为这会让他们的商品的成品大幅度的降低,从而为他们赢得更多的利润。”

    “其实陛下,我们没有必要采取如此激烈的动作,缓缓图之也是可以的。”刑部尚书唐惟忠小心地道。

    “徐徐图之当然是可以的。”秦风呵呵一笑:”但危机就在哪里,始终是要爆发的。但这个爆发的点在哪里,我们谁也无法预测得到,万一是在我们与齐国人争霸天下的大战的时候爆发了呢?”

    唐惟忠顿时哑口无言,就连一边的萧华也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模样。

    “我不能冒这个险。”秦风道:”既然是脓包,我便要提前将他戳破,剜除。所以我授意首辅和天工署,首先便将蒸汽纺机研制了出来然后在青河试验,成功之后,立即便在江南开始大规模地运用,目的,就是为了让这场乱子提前爆发。因为一切都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所以我们能提前做好针对性的布置,把这场乱子的危害降到最低。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一场乱子是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爆发的话,江南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怕到时候遍地匪患也说不定吧?”

    屋内所有人都是一阵默然。

    “江南四郡人太多了。”秦风道:”但在我们大明其它很多地方,人又太少了,想要依靠人口自然增长,这其码得一代人才行。一个孩子从哇哇坠地,到成为一个男丁,至少也得十五六年吧,我们等不起。既然江南人多,其它地方人少,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人口流动起来呢?”

    “都说故土难离,这话是不错。但还有一句话,叫树挪死,人挪活呢!”秦风道:”这些多出来的丁口,现在不走,放在江南无法谋生,就可能是乱子的源头,所以嘛,就得想法子逼着他们走。大明这么大,只要有心,哪里不是乐土?人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一颗向上的心,不管在哪里,都能为自己谋取一个幸福的未来。”

    秦风看向萧华:”萧老爷子,那些被大理寺判处流放的人,在我的心中,他们并不是人犯,而是能为我大明作出贡献的人,等到了地头儿,当地官府更不会将他们当作罪犯来对待,那些地方官府正翘首以盼地等着这些人到他们哪里呢!对我们大明来说,丁口就是财富呢!”

    萧华苦笑:”陛下心思,臣实在是难以揣泽,不过陛下的意思臣是明白了,这是谋国者的深谋远虑,老臣一个读书读得有些傻了的老头子,除了为陛下呐喊助威之外,也实是在帮不上别的忙了。”

    “有老爷子这一句话,我可就放心多了罗。”秦风大笑,”现在民间多有对此事非议者,还要请老爷子多多开解。”

    “这是自然。”萧华点头道。

1801:突然发作() 
丝纺行业,原本是一个依靠着密集人工的产业,大量的人口依附着这个行业而生存着,但在蒸汽纺机等一系列的机器出现之后,那里密集的人口便成了极大的负担,当年因为大明有意识地对这里的畸形的发展,也使得这里的粮食基本靠着从外面运进来,人口太多对其也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一旦有事,便极容易形成爆点。大明征伐楚国的时候,轻而易举地便让江南四郡陷入困境,从而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这里。

    但现在,这也是明国朝廷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分流人口,势在必行。为了不使这个潜在的隐患在关键时刻爆发,秦风宁愿采取激烈的手段,在有准备的情况之下,提前解决这个问题。

    “精明,你说说接下来的这些人的安置情况吧?”秦风看向户部尚书耿精明。

    “是,陛下!”耿精明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本子,翻开了摊在膝盖之上,”这一次的楚地人口分流,其实不但涉及到江南四郡,还涉及到了上京城。上京作为以前的楚国国都,人口过百万,但现在,他们只是大明在楚地的一个郡,虽然作为楚地经济中心的作用仍然存在,但过百万的人口,已经是一个有大的负担了,而且,马公认为,这里也不需要这么多的人口了。在这一点上,臣很是佩服马公的能耐,光是上京城,这一次的移民就达到了上万人,而往后,恐怕会更多。”

    “马公,国之栋梁也。”秦风不吝称赞自己的这一个老臣子,说他是一头孺子牛也毫不为过,不管是在当初一贫如洗的长阳郡,还是去了楚地闵氏盘踞的大本营上京城,他都能把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上京城的移民,秦风是知道的,基本上都是与闵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那些人可都是有些身家的,算得上是富户。不管马向南采用的是什么手段,这些富户移居到贫困的涔州,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那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上京城的移民,都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的举家出走,看起来人多,反而还好办一些,因为毕竟是亲眷同行,多少觉得有些依靠,所以不会有太多的事情。他们又颇有财力,到了涔州,岳开山已经为他们准备了田地,牲畜,房屋,这些都会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他们。很快,他们就能安下家来。”耿精明道:”但是江南的移民情况就要复杂许多。”

    秦风点了点头。

    “江南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这一次暴乱之中确凿无疑地犯下了罪行的,这一批是一个处置方式,政事堂与岳开山商议之后,决定采取以前我们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建立一个个的劳改农庄,这些人需要在这些农庄里进行劳动改造。”耿精明道:”根据罪行的轻重,这些人的判罚也是轻重不一的,但最轻的也在三年,最多的高达十年以上。重判的那些人,大多涉及到打,砸,抢等一些恶劣的罪行。”

    “这是他们罪有应得。”秦风皱眉道。。。

    “这些人可以成为我们很长时间的免费的劳动力。”耿精明笑道:”但还有另一批人,只是被齐人煽动,暴民裹协的纺工,他们的人数是最多的,当然,在某些方面来说,也是无辜的,如果不是朝廷的移民之策,他们的这点罪行,也就顶多打打板子,但现在可是以罪犯的身份流放数千里。”

    说到这里,耿精明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忍之色,但这种情绪也只是在他的眼中一闪而过:”因此大理寺在审判这些人的时候,采取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如果这些人的家人愿意与该狠人一齐去涔州的话,那么就将取消他的罪犯身份。到了那边,会给他们以无息贷款的方式,分配房屋,土地,农具,牲畜等。”

    “这个法子不错,他们应当同意吧?”

    “三分之二的同意了,但还有三分之一的不愿间,宁愿一个人去哪边吃苦,也不愿意家人跟着受罪!”耿精明摊了摊手。

    秦风呵呵一笑:”是不是受罪,还得两说,过上几年,说不定留下来的人得后悔死当初没有跟着一起去。精明,第一批这样的移民有多少?”

    “陛下,超过五万人。”耿精明道,”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这样大的移民群落,不管走到哪里,都会给哪里增添无数的麻烦。”

    “只要他们肯去,江南减少人口压力,涔州解决没有人丁的恼火,什么麻烦,朝廷也能扛下来。”秦风放松地道:”先把那些家人愿意同行的人运走。先走水路,用船将他们运到泉州,然后从泉州坐海船直抵宝清,再从宝清乘轨道车到虎牢,最后通知虎牢那边组织大批骡马,将这批人运到涔州去,一应所需费用,由朝廷承担。”

    听到由朝廷承担,耿精明立时便变成了苦瓜脸。

    “不要做出一副苦相,我不管这钱你从哪里挤出来,但必须得挤出来。”秦风拍着桌子道。

    “好的,陛下。”耿精明叹了一口气。

    “政事堂告诉岳开山,让他在最短的时间里,给我划分好土地,建设好房屋,从青州那边调拨牲畜过去,从虎牢,雍郡等地调集粮食过去。可以动用本地驻军来完成这些事情。小猫,回头你给西地所有驻军下达命令,让他们协助完成这一件大事,除了横断山的大军不能动,其它的军队,都可以投入进去。”

    “明白。”

    “明白!”

    金景南与小猫两人同时应声。

    “一年的时间,我希望用一年的时间,岳开山在涔州给我把这些人安置好,让他们成为一个标杆,一个榜样,就像当年我们大明本土吸引秦人移民一样,形成虹吸效应,让更多的人在以后源源不断地奔赴西部去创业,去立基。”秦风大声道:”朝廷在这上面要给予支持,大明本土各郡要与西地的那些郡治结成帮扶对子,一对一的给我进行帮扶,西地的那些郡经济不上来,人丁不上来,大明本土那些与之结成对子的郡治长官,绩效考评之时,一律不得评为上等。”秦风的眼睛又看向了吏部尚书方大治。

    方大治连连点头。

    “这些年来,我们大明本土的州郡,一个个都发财了,都有钱了,但有些人也变得小家子气了,让他们帮帮困难的地方,跟要了他们的老命一般,就像沙阳郡,去年的时候,朕就让他们与涔州结下帮扶对子,但一年时间过去了,他们拿了多少钱出来?在那里投了多少钱进去?沙阳郡都已经开始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放发养老钱了,当地官员的声望在本地一时无俩啊,我听说万民伞收得都快没地方放了。”秦风的语气突然严厉了起来。”看看太平郡,比起沙阳郡来,他们的经济条件要差上不少吧,但人家援助的营州,今年整个州郡内的水泥大道已经快要修通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在做事,在为大明着想,而不是只想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秦风还没有预兆地突然发作,方大治顿时汗流浃背,一边的田真也是垂头不语。在场的人中,方大治与田康便是沙阳人,而方大治现在更是沙阳系的领袖。

    “陛下,臣下去之后,立即给沙阳发去公函,对他们进行严厉地申斥,去年他们的考评,都会下调一级。如果今年还没有行动,考评全都下下!”方大治道。

    金景南在一边冷哼一声道:”以臣看来,沙阳郡该好好地整顿一下了。朝廷给了各州郡以极大的自治权力,但不是让他们画地为牢,以土皇帝自居的。”

    这话说得就严重了,方大治立时站了起来向皇帝拱手道:”陛下,臣愿以性命担保,沙阳郡官员绝对不敢有这样的心思,他们只是眼界不够罢了,经此事之后,一定会有大的改观。”

    “那朕就拭目以待。”秦风突然笑了起来:”大治,你紧张什么,坐下说话,这事儿与你没关系。”

    皇帝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来这一出,这些人都是与秦风相处多年的人,对于秦风的习惯都清楚得很,秦风在相熟的人跟前,从来不自称朕,而是与常人无异,自称我,可是一旦皇帝在他们开始自称朕了,那就说明是真的生气了。

    众人不禁为现在的沙阳郡守在心里默哀三分钟,这位的仕途算是到此为止了,明年此人绝对不可能再呆在沙阳郡守位子上,搞不好会去西地走上一遭,尝一尝岳开山等人现在受的苦。

    这里的人谁还没有几个朋友呢?能与他们做朋友的人自然也不是一般人,在各地做一地主官的人也不在少数,此时都在心里暗自道,回去之后,一定要给好友提个醒,当以沙阳郡之事为鉴,皇帝说过的话,你要不当真敷衍塞责的话,后果可是真得很严重啊。去年皇帝这么说的时候,大家可真是没有太当真。没想到在这个景儿上就突然发作了。

1802:议事议功() 
秦风这一年来,对方大治颇有些失望。在与金景南竞争首辅一职失败之后,他消沉了一段日子,这是人之常情,秦风倒也不怪他,任谁看到本来是自己囊中之物的东西,嗖地一下变成了别人的,心里总是有些难以承受的。

    但让秦风不能接受的是这大半年来,方大治有意无意地对金景南的一些政策下的绊子,动作看似不大,但影响却着实不小。像金景南力主的大明本土各州郡与西地,楚地一些困难地区结成帮扶对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的政策,更是得到了秦风的首肯并大力支持的事情,但沙阳郡却阴奉阳违,而沙阳郡作为大明除了越京城外最富有的地方,不知多少州郡在看着他们呢,他们不积极,其它的自然也就兴趣缺缺?任什么这么有钱的不出,咱们这些还正在努力樊爬追赶他们的要出钱呢?

    这便让金景南的这项政策有些尴尬了。大力支持他的,也就只有金景南任过郡守的太平郡,以及天子脚下的越京城了。

    地域观念在这个时代,仍然是一个牢不可破的藩篱,那些富豪商贾,赚了大钱之后,在本乡本土架桥铺路,开设学堂,善堂,一掷千金,眼睛都不眨一下,但要他们在别的地方也这么做就难了。而官府,更是将把本地建得好上加好获得本地百姓的最好的风评视为自己一生的功劳,哪怕是这位郡守不是本地人,但一到地方之上,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同化了进去。

    这让秦风颇为恼火。

    方大治是首辅的后备人选。当初王厚离世之前,便与秦风说过,大乱之世用金景南,太平之世用方大治。在秦风的心中,等到大明一统天下之后,方大治自然而然地就可以上位一展所长。但现在他表现出来的心胸,让秦风都有些怀疑自己与王厚都看走了眼。

    身为宰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胸怀天下,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问题,但很显然,方大治现在把自己的高度往下降了不少。

    这才是秦风借着沙阳郡之事,敲打方大治的真正原因。

    不过都是大明重臣,这些事情也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