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衡也不想低调,虽说自己主要期望小严嵩为自己严家扬名,但该自己争气的时候也不能退缩。
因而,严衡直接就找到了一篇满清康熙一十二年癸丑科状元韩菼的解题答案来。
第四十九章 严衡送纸条给欧阳雪()
欧阳进都快急死了。
他见严衡整个人呆在原地,还以为他已经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欧阳进现在恨不得上去揪一下严衡的耳朵,好好教训教训他:
你自己没什么学识,瞎充什么英雄好汉!
素日你小子不是挺机灵的吗,如今怎么又犯起傻来了!
如今倒好,被知县逼上了绝路,看你自己怎么办,最好别还连累了我!
“这个,县尊,我这小侄他有些猖狂”,欧阳进喟叹一声,决定还是冒着顶撞知县熊绣的危险替严衡求求情。
毕竟严衡这些日子也让他颇有好感,而且眼看着要和严衡一起发财呢。
不过,知县熊绣打断了欧阳进的话:“闭嘴,不要打断他思路。”
他!他有什么思路。
欧阳进一脸郁闷,但如今知县熊绣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其他官吏也暗暗发笑,都在看严衡如何应对,这里面也有考过功名的官吏,知道这道大题难度也不小。
所谓大题就是从四书中选取最为常见的话,因为广为人所知,所以很难有更好的解题立意。
而小题则是四书中截取的小句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截搭而成,这种题只需能取巧连其意思即可。
因而很多人都怕大题。
就好比高考作文,大家愿意写某个小事件的议论,遇到“人生”这样的大题目就很容易落入俗套。
所有人都在想,这个看上去不过十二岁的小少年如何能解这道题,或许即便做出来也流于普通吧。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严衡故作紧张地一字一字吐了出来。
现场很安静,都在回味严衡的解题答案。
“妙啊!”
知县熊绣身后县丞黄举人先情不自禁地赞叹了一声,丝毫忘记了知县熊绣还在场。
知县熊绣一点也没生黄县丞的气,他作为两榜进士出身,自然也能品得出严衡回答的解题答案是很好的,可谓是妙笔生花。
“很好!”熊绣颔首点头。
很明显,他对严衡的解题很满意,甚至暗叹自己或许都没有他这么的宿慧,能解题解的如此之妙。
欧阳进一脸懵逼,心想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位严家大郎严衡吗,他不是连三字经也背不完吗,他老爹亲口告诉我的!
“严准那个老货诓骗了自己这么久,亏自己还把自己那如花似玉的彩绣给了他!”欧阳进不由得暗暗骂道。
其他官吏也露出尴尬的笑容来,都不可思议地看着严衡,心想一会儿得去认识一下了。
严衡倒是坦然受之,在他看来,毕竟这是状元的答卷,自然是有点水平的。
“回去好好准备吧”,知县熊绣起身走过来,拍了拍严衡肩膀。
严衡面向着熊绣退了出去,而他刚走出县衙,欧阳进就追了上来:“你小子刚才答的题真是自己想的?”
“小侄不敢欺瞒世叔,不是小侄创作的,但却是小侄记得的”,严衡这么一说,欧阳进恍然大悟,呵呵一笑道:“我就知道,肯定是你老爹昔日考你们时做的,被你小子记住了,瞎猫碰着死耗子,刚巧就在县尊面前露了脸,不过,世叔可得警告你,下次可别这么鲁莽!”
严衡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位世叔欧阳进的脑补能力还挺强,但他也不想解释这么多,毕竟日后自可见分晓。
欧阳雪翻遍了自己二叔欧阳进的书房,也没有找到严衡所念的那一句诗到底出自何处。
素来就对诗词曲赋极度喜爱的欧阳雪一时无奈地回到了自己屋内,同时暗想自己记忆力一向很好,历朝历代的好诗好词好句没有没印象的,如今还在书房里找不到,如今看来只怕八成的确是严衡所做。
一想到此,欧阳雪只好颓然地坐在了床上,刚才严衡对她的态度已经让她恨得牙根痒痒,如今怎么可能去问他诗句的事!
欧阳雪郁闷地将粉拳砸在了被褥上,却不小心看见槅子上摆放着自己表兄窦顶送来的诗集。
欧阳雪一向觉得自己表兄窦顶颇有诗才,如今被严衡的那句诗吊起了胃口,她便忙起身将自己表哥的诗集拿了过来翻阅,心里想到最好能有一首压过严衡的那一句。
“写的都是些什么,索然无味!表哥现在只怕把精力花在时文上,也不知道提炼提炼作诗的水平!”
欧阳雪看完其表现窦顶的诗集后不由得大失所望。
这时候,欧阳雪身边的丫鬟忙闪身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叠的方方正正的纸:“小姐,这是严衡严公子托我给你的。”
欧阳雪不禁愕然,严衡这是什么意思,怎么突然给自己递纸条。
虽说欧阳雪平时大大咧咧,但她也知道这男女之间私下传递信件的意义可是非同一般的。
“还给他,本小姐不看!”
欧阳雪鬼使神差地拒绝后,就躺在床上装睡,但同时又有些想去看看严衡到底给自己写的什么,难道是求爱的情书?
脑补能力很强的欧阳雪一想到此就不由得羞的满脸通红,捂着脸露出一双眼睛看着丫鬟手里的纸张。
管他呢,要是真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就直接交给二叔,让二叔管管他!
欧阳雪这样一想,就飞快地撵上了要走出去的丫鬟,把纸张一夺过来,就偷偷摸摸地背着丫鬟自己一个人看纸张里的内容,尽管丫鬟其实并不识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严衡给欧阳雪的纸张上就只写了一首诗,诗的题目是螃蟹咏。
这是红楼梦中薛宝钗在螃蟹宴上做的诗,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经典诗词,也是最为人称道的一首讽刺诗。
严衡虽然觉得欧阳雪态度不行,但跟着欧阳进回到欧阳家且从欧阳家的仆人得知这位欧阳雪小姐满书房里找诗集的事后也猜到了这位欧阳雪小姐真正想要的什么。
所以,严衡并没有告诉欧阳雪这诗作者是谁,他怕欧阳雪会因此来问他,他懒得去编那么多瞎话解释。
欧阳雪越念越觉得很有味道,一时不由得问道:“严公子他人呢?”
说着,欧阳雪就忙下楼,到处乱瞅。
“已经回家了”,丫鬟回了一声后,欧阳雪没有说话,但神色却有些恍然。
第五十章 打击盗版商()
严衡离开欧阳府后先去了自己的文曲书斋。
不过,让严衡没想到的是,在文曲书斋的对面竟然也多了家书铺,名叫午仁书铺。
而且这家书铺明目张胆地也在售卖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甚至价格还比文曲书斋的正版还要低五钱银子。
也就是说,这家午仁书铺不但盗版自己文曲书斋的书籍,还故意压价,甚至还专门开在自己文曲书斋对面,抢占自己书斋的人流量。
毫无疑问,这简直就是恶性竞争!
“公子,不能让这午仁书铺就这么猖狂下去呀,这才过去几天,我们书斋每天卖出的册数就下降了一半,要是在这样下去,书斋只能暂时关门了。”
连带徐德明也有些着急起来,他现在是文曲书斋的掌柜,一个月除去酬金外还有提成,因而他比严衡还痛恨这些恶心竞争的书铺。
不过,严衡则是不急不慢地对徐德明说道:“不急,你带着我的帖子去刑房见见吕书吏,把午仁书铺的事告诉他,马上这午仁书铺赚了的钱会到我们手里的。”
徐德明只得照办,同时心里嘀咕着公子不过是一介儒童,能指挥得动县衙的人吗?
“这位掌柜,敢问你家今天卖了多少啊?”
严衡则主动来到了这午仁书铺,见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正在铺面里拨弄着算盘,便猜到此人应该就是老板,也就主动问了一句。
“不多,也就一百三十两”,这老板随口说道。
严衡不禁咂舌道:“超过一百二十两,那你完了,他日你要是被绞死,去了阴间可别怪我!”
这老板听见严衡如此说他,不由得大怒,但因严衡很少在文曲书斋前面露面,所以在他抬头一看时,便认为这位出言不逊的严衡是来买书的,便忙殷勤地问道:“这位公子可是要买本店的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
“我还是去对面买吧”,严衡试探性说了一句正要转身走开,这老板就拉住他:
“这位公子不必去他们家买,因为我们卖的与他们卖的都是一样的,而且我们的还便宜五钱银子”,这老板贼眉鼠眼地说后又道:
“另外,我给您交个底,这个店马上就要被我逼的开不下去了,你现在去买对面那家,只怕到时候发现内容不对都找不到人申诉。”
这人正说着,就有一班衙役赶了来,且一个个持着刀就出现在这老板前面:“谁是叶老板!”
严衡直接补刀,指向了企图逃离的叶老板:“他就是。”
“拿下”,一衙役头头喝叱一声后,就有两个衙役就走上来将叶老板给铐上了镣铐。
这叶老板愕然之余,却见其他衙役已经冲了进去,并开查抄他的书铺资产,最后还贴上了封条。
这叶老板这时候才知道自己的书铺因为涉嫌侵占文曲书斋版权而被封禁,而他自己也会被盗窃罪论处。
因为知县熊绣已经明令在前,盗卖编纂者的书如同盗窃之罪,所以这位叶老板很快就被判定了绞刑。
而县衙的官兵倒也积极,不仅仅抄了午仁书铺,还连着抄了其他几家盗版文曲书斋资料的书铺。
这些书铺的老板都大呼冤枉,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会触怒官府。
一些仅仅是改了个书名,但内容差不多一样的书商不由得暗为庆幸躲过一劫。
也因此,分宜县的书商们开始默契地不再直接用别家的书名来编纂同样的书。
大明的版权保护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知县熊绣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好官,在收取部分查抄说所得银两作为火耗以外,大部分共计三百余两的查抄都给了文曲书斋,以此作为文曲书斋的赔偿。
由此一来,严衡发现自己严家的存银已达一千两白银,而且自己家的田地也被赎了回来。
如今全家总资产已经达两千多两,以这个时代的购买力放在现代拥有这个财富已经相当于百万富翁,全家足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
但在严衡看来,自己自然是要让自己严家和自己获得更多的财富,并能过上最腐朽的生活。
所以,严衡觉得还是要靠文曲书斋甚至更多的方式挣得更多的钱财才好。
严衡也劝自己父亲依旧要坚持在社学授学,毕竟也算是有点收入且可以培养出一两个与自己有师生关系的天才来。
但自己父亲这些日子一直喊腰疼,严衡也就不好逼严准去社学,毕竟严准是自己父亲。
随着对盗窃版权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强,文曲书斋的客流量又多了起来,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的销量也有所回升。
不过,严衡并没有要让文曲书斋只靠卖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挣钱的意思,因为他也知道这种教辅资料只能挣一时的快钱,而文曲书斋得随时能让进店的客人有惊喜且情不自禁地想购买的感觉。
为吸引读书人心甘情愿地掏钱,严衡便特地编辑了许多书集,什么蒙童必读经典十本,科举必备精选书一十本等等。
本来作为公共版权的四书五经以及其他经史子集却也因此被严衡给整编成册。
如此一来,反而刺激了读书人去消费,毕竟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背完这些书的确可以成为秀才。
譬如解元郎推荐应试书单五本这类的书也被广为传播。
欧阳进已经去了贵溪和新余、宜春等地,虽说分宜县的知县熊绣拒绝与文曲书斋一起合作并形成对考试辅导的垄断资源,但不代表其他地方的官府就不见钱眼开。
在此期间,严衡决定要对文曲书斋的队伍进行扩招。
毕竟,一旦欧阳进让文曲书斋与这些县府的官衙建立合作,文曲书斋得去这些地方开设分局,而开设分局就得招募更多得力的人去掌管分局。
不仅仅是开设分局需要更多的人手,连带着现在的文曲书斋本身也还差人,毕竟文曲书斋承担的印刷量有限,亟需更多的人去提高生产力,另外,严衡觉得自己现在还缺少一个管账房的,毕竟自己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管理这些账务。
第五十一章 引进新员工与分组()
鄢谧是江西丰城人,本是一个老童生,同自己老爹一样在一个较为偏僻的村子里做启蒙先生,穷困潦倒,因与父亲严准算是县试同榜所以被严准所熟悉。
如今这鄢谧因卖地葬父而典卖了家中房产,正是无处安生之时,父亲严准见严衡说起文曲书斋需要个识文断字的账房先生,便介绍了此人。
严衡见其本人木讷老实,也就答应收留了这鄢谧,且亲自面见后才发现这个嫣谧虽不过是寻常老童生,却有很强的心算能力,其父在世之时曾也在粮铺里管过账,熟稔数理之学,只是如今这个时代首重儒学才使得他落魄至此。
但这对于严横而言,却是意外之喜,毕竟这年头找到一个识文断字的已属不易,找到一个能有较强计算能力的人就更难了。
严衡给了这鄢谧一个月三两银子的高薪待遇,并教授给他一种新的记账法,基本上能做到即便这鄢谧再厉害也没办法作假,当然,现在或许还有些没必要对鄢谧有所约束,但严衡难保等以后文曲书斋的营业规模更大后,这位现在看起来木讷老实的鄢谧会不会改变心性,唯利是图,贪赃枉法。
文曲书斋不仅仅多招了一名账房先生,还直接从被查抄的书铺里收留了一批比较干练的印刷工,如此一来,文曲书斋的印刷作坊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也有所加大。
新招聘的印刷工共有三十来名,是第一批印刷工的两倍。
也就是说,如今文曲书斋共有四十六名员工和一名合作伙伴即欧阳进。
半年之内,欧阳进因为赌约的事没有半点俸禄,而除了账房先生鄢谧以外,其余四十五名员工都算得上是文曲书斋的技术工人。
其中,徐德明既是印刷作坊的总负责人也是文曲书斋的总掌柜,虽连童生也不是,但胜在也认识字,要不然也不可能做校对工作,且也能独挡一面,严衡便也给他的俸禄提到了一月三两,同账房鄢谧一样。
至于鄢谧一来就是三两,徐德明等人也没有不服气的,毕竟鄢谧是童生而且还能管账。
不过,严衡也给文曲书斋的第一批印刷工加了五百钱的俸禄,而让他们与以一两银子一个月招聘进来的新员工分出差距来,这样也是让老员工有一种自己来得早与书斋更亲密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同时,严衡也允诺只要新进的员工表现优秀且愿意在文曲书斋长期待下去,文曲书斋会定期给他们调整待遇,优秀者也会有一个月二两三两乃至更高俸禄的待遇。
这样也就更好的调动新员工的上进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