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佞臣-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即便有儒童看不透这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的价值和意义,严衡也在扉页做了详细的说明。

    “嗨呀,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卖!”

    有儒童不由得捶手顿足道。

    同时,又有一老人,直接喊道:“给我来五本,我们郭家今年五个子弟要参加县试,如今得了这个,只怕都能中!”

    “每本二两银子,有点贵啊,算了,买一本,宁可接下来天天啃馒头,为了县试也要买下来!”

    “必须买呀,虽说我等中县试没问题,但这里面有解元郎的文章,也可以学得一二。”

    一时间,很多儒童一边翻阅者一边嚷着要付钱买走。

    也有舍不得拿钱的,只看不买,但也颇为愁闷地道:“喂,店家,解元郎的那篇在哪里?”

    “对不住,就在里面,您买回家慢慢翻”,徐德明很客气地说道。

    有人见此也不得不只能掏银子买下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

    整个文曲书斋的大门外已经火热朝天,无数儒童往这里聚集,都以为这里有县试秘笈发卖,都觉着自己不来买就中不了一样。

    自己父亲严准和预先拜托好的三位在各自所在社学授学的秀才也都向他们参加县试的学生下达了去文曲书斋购买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的建议。

    没人敢违背先生的建议,如同后世的学生不可能违背教务处主任的建议一样。

    一时间文曲书斋的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在一上午就卖出了两百本。

    而严衡还组织了一群小孩和小乞丐去各处吆喝,吆喝一些“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促销大卖,文曲书斋为您的县试保驾护航!”之类的话。

    同时,严衡也将一些灵活的三五个雇工派遣到学宫前和县衙前以及最大的客栈前进行摆摊发卖。

    可以说,文曲书斋第一天的售卖方式就让整个大明的人惊呆了眼。

    谁也没想到,生意还可以如此高调的做。

    在一天之内,默默无闻的文曲书斋在一天之内就闹得整个分宜县城是人人皆知。

    在以往店铺开张也最多敲敲锣,挂个条幅说明是茶楼还是酒肆就行,而不像文曲书斋这样,又是挂横幅,又是敲锣打鼓,还让人四处吆喝。

    不过这样效果的确不错。

    等到上午和小严嵩一起被自己父亲带着去县衙礼房拿着父亲同窗具保的保书报完名的严衡回到文曲书斋问及徐德明卖了多少时。

    徐德明很是兴奋地举出了四个手指头:“已经卖了两百六十本了!”

    “公子,县衙前的五十本卖空了!还有儒童嚷着要,我只能让他们来本店来买,这会子在往这边赶呢。”

    “公子,学宫前的五十本也卖空了,很多人抢着要,瞧瞧小的这额头的伤,就是被他们打的,这些读书人也不讲道理,我也不是不卖了,只是没有了,他们就打人!”

    “公子,福来客栈的五十本也卖空了,小的跑得快,要不然也会被打死了!”

    一比较机灵的年轻雇工把银子递给了严衡,笑嘻嘻道。

    本店卖掉两百六十本,分到各处的一百五十本也已卖空,如今总计已经卖掉了四百一十本,自己已收入八百多两银子,盈利六百多两!

    这下子还掉两百两的债务已经是绰绰有余,还能剩下四百多两利润,看来这分宜县的读书人的消费能力真是不容小觑。

    “公子,看这架势,只怕不下三百人还要买,可我们只有八十来本,要不要涨涨价?”

    徐德明指着门外挤满整个大街的人问道。

    “不必,我们的价格本来就很高了,突然涨价有失诚信,也会寒了这些人的心,再高的话,寒门学子就买不起了,到时候县尊只怕也会过问了,告诉他们,本店只有不到九十本的存货了,先到先得,五百本卖空,就直接关门打烊!”

    严衡摆手说道。

    这时候,外面听说只有九十来本,就更觉得机会珍贵,都抢着来买。

    不到一刻钟,九十本卖空。

    没买到的儒童们只能失望地回去,心里一下子失落落的,总感觉比那些买到了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少了些信心。

    而那些买到了的儒童却也因此多增加了几分信心。

    其实,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并不是真题答案,对于自身资质不行的儒童来说,它也并不是临时抱佛脚的良药,只能起到定心丸的作用。

    但有什么人们就需要这样的定心丸,即便是有信心得县试案首的人也会担心自己中不了,想要这样的定心丸。

    这同后世高考时家长和考生们的疯狂一样,大家都失去了理智,都盲目跟风从众,在缺乏信心的时刻,都对某个可以帮助考试的事物看成了必胜的法宝。

    而文曲书斋的巨额利润抓住的就是参加县试儒童们的这个心理。

第三十八章 一起为光宗耀祖而努力() 
欧阳进是户房典吏,儒童报名县试的事自然与他无干,但他作为县衙里的典吏,自然也知道今天是县试报名的日子。

    这样一来,他不由得想起了要参加县试的严衡和严嵩两兄弟。

    尤其是严衡此人,欧阳进从未像现在这样在乎过一个非自己家里的孩子。

    欧阳进每一想起自己还跟严衡打了个赌的事,他就心里颇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好像有什么陷阱在等着自己一样。

    不过,无论他怎么想也想不出严衡会如何打败他,他决定亲自来严衡的书店看看,以打消他最后的疑虑。

    欧阳进已经从严准口中知道了严衡开的书铺叫做“文曲书斋”,所以,他也没让人去通告严家的人,就自己先往袁河码头这边走来。

    “我倒要看看这严衡到底是开的什么书铺,若是卖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就别怪我这个做世叔的不客气,直接报告县尊大人!”

    欧阳进说着就来到了文曲书斋所在大街上,而眼前无数戴着懒收巾的儒童几乎挤满半条街的场面让他不由得大为惊愕,忙拉住一人是为何事。

    “这你都不知道,这家文曲书斋出售了一本叫做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的书,是历年生员们的县试中第文,对考试极有用的,大家都抢着买呢,毕竟不是谁家都有中县试的父辈兄长,难得有这样的范文,得赶紧买,不然就没了,听他们说,文曲书斋的库存只有九十本了。”

    欧阳进一听这话不由得骇然得很,再凑近些一瞧,果真见文曲书斋就在前面,严衡正明目张胆地整理碎银。

    作为掌管户房的典吏,欧阳进瞧一眼就猜得出严衡面前的银子不下三百两,再一看这么多人还在抢着买和门额上的横幅,他心里也大致明白当日严衡为何会信誓旦旦地说能够在一月挣足两百两银子了。

    “好,好个臭小子!”

    欧阳进差点没晕过去,他从来没想到严衡会这样开书铺,竟然把主意打在了县试上。

    再一想到,自己还跟严衡打了个赌,欧阳进有些慌了起来,他可不想就真的被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给当奴才一样使唤半年。

    欧阳进灵机一动,就扶住额头:“哎哟,我头晕,头晕,快扶我回去,吩咐下去,这些日子所有外人都不见,就说我病了,帮我给衙门告个假!先告假一个月再说!”

    欧阳进现在知道自己后悔也来不及,也不能否认这个赌约,只能用装病来拖延。

    严衡不知道欧阳进来过自己的书斋,他现在正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堆满桌面的一千两银子,而露着笑脸。

    其实,严衡虽然知道可以指望着这次县试利用儒童们的心理需求赚笔钱,但他没想到居然能把五百本县试辅导资料全部卖出去!

    他本来打算是只要卖出两百本就算成功的。

    结果他没想到大明的这些儒童们的消费潜力这么大,这才第一天,就将第一批印刷的资料全卖空了!

    如果技术和人手跟得上,自己直接生产出一千多本县试辅导资料来的话,没准还能直接收入数千两白银。

    不过,严衡并未因此而感到可惜,如今能赚下八百多两白银,对他而言已经是一笔巨额财富了。

    而且,让严衡更高兴的是,这次出售县试辅导资料不仅仅赚到了大笔银子,还为文曲书斋打出了名声。

    至少现在人们只知道,只有文曲书城才能买到他们想要的应试资料。

    严衡决定好好的用下“文曲书斋”目前打出的专卖教辅资料的招牌,进一步扩展整个大明的教育市场。

    在可预见的将来,科举制度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上至君王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莫不以读书科举为正途,莫不以中举人进士为荣。

    也就是说,文曲书斋完全可以以此打造全国性的教育品牌。

    当然这也是他要和欧阳进打赌让欧阳进免费供自己使唤半年的原因。

    在严衡看来,一旦这个世界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会紧接着有很多个人来吃螃蟹。

    如今,其他书铺看见卖教辅资料可以如此赚钱,肯定有更多的书铺编著一些教辅资料来与自己的文曲书斋争夺这个新兴市场。

    但是以文曲书斋的实力很可能没办法去与生产规模比较大的书铺进行斗争。

    不过,文曲书斋可以先下手为强,在这些书铺觉醒之前,将上层资源的来源控制在自己手里。

    严衡打算下一步直接跟官府合作,从提学使以及各府州县等官府手里买到各级考试的试后题卷资料的优先代理权。

    即各级考试的试后题卷必须先统一给文曲书斋进行运营。

    那样的话,文曲书斋就能先获得最新考试中第考生的答卷,而在这种时候,也正是市面上对这种象征着最新考试动向的答卷的需求最旺的时候,所以,文曲书斋就可以以此一直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别的书斋要想搞辅导资料只能先从文曲书斋这里购进资料再予以加工。

    欧阳进虽然为人有些见利忘义和虚伪,但到底还是良心未泯,且也善于在官场中打交道,也是严衡目前唯一认识的官府中人,所以严衡觉得现在只能靠欧阳进帮着自己拿下各级官府。

    至于欧阳进愿不愿意,严衡倒没有想过,在他看来,自己不但还有赌约压他还会给他一定的利益分红,由不得他不答应。

    文曲书斋的县试辅导资料开张第一天便大卖且获纯利八百多两,不仅仅是严衡高兴,严准和小严嵩也跟着高兴。

    严准更是落下泪来,拍了拍严衡的肩膀:“还是我儿厉害!为父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能落地了!”

    小严嵩也是舞着小手儿道:“哇塞,哥哥,小嵩儿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这还只是开始,我们严家会越来越好的,日后父亲你还可以继续考科举,小嵩儿也不用担心举业花钱的时候,总之,光宗耀祖,你们来,发家致富的事,我来!”

    严衡颇为意气风华地说道。

    结果,父亲严准直接给了严衡一下:“胡说!光宗耀祖也得靠你,为父知道你读书不行,但勤能补拙,不能轻言放弃举业之路,这商贾之事到底是末业,学经世致用的学问才是正途!”

    如今家里摆脱了债务危机,自己儿子也不可能在去别人家当奴仆,作为父亲的严准也恢复了些底气,不由得对严衡和小严嵩耳提面命起来:“虽然这次为父知道你们是中不了县试的,但是不要灰心,毕竟你们还小,以后我们三个一起努力,父子三人都得为祖宗拿下功名来!”

第三十九章 出现盗版() 
严衡在分宜县里的最大酒楼里包下了一雅间,用以款待徐德明等十五名印刷工匠,并举办庆功会。

    十五个印刷工匠里,严衡特地选了几个年纪大的与自己和父亲严准以及小严嵩坐一桌,以示尊重,其余比较年轻的印刷工匠则单独一座。

    虽说这十五名印刷工匠才刚来严家没多久,但如今也算是文曲书斋的元老了,严衡自然不得不厚待。

    以家人相待员工比给他们奖金更容易收买人心,这也是严衡为何动不动就会宴请徐德明等人的原因。

    严准和小严嵩也参加了这次庆功会,徐德明也是第一次见到家主严准和小严嵩,惊慌地同当时第一次见严衡一样,膝盖不自觉地就要弯下去。

    好在父亲严准虽然老实木讷但也为人和善,也不矜自己秀才之功名,忙扶住了徐德明:

    “大家伙请起,这些日子你们都辛苦了,没有你们,这文曲书斋不会给我这么大的惊喜,我不懂得什么经营,你们往后还是听严衡的,用他的话说,今天是庆功的日子,什么主仆之别也就暂且放在一边,你们只管吃只管喝,不必拘束。”

    严衡看得出来,自己父亲严准算是因为自己给家里赚了不少钱并让他不再担心自己去欧阳家为奴而恢复了些自信,即便是跟徐德明等人说话也比自己想象的要从容许多。

    倒是这些印刷工匠们还有些拘束,此时他们的衣着并不差,但能够跟主家同席还是同一遭。

    所以,严衡对此倒也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严衡本打算今日还要请欧阳进来的,顺便在酒桌上谈谈关于赌约的事,但却被欧阳家的人告知,欧阳进病了。

    严衡心里自然是暗笑这欧阳进病的真是时候,甚至他还向自己父亲严准说道:“父亲,虽然欧阳世叔有些刻薄,但到底是我世叔,如今既然他病了,我们应该抽空去看望一下。”

    严准听后倒是破天荒地夸赞起自己的大儿子严衡懂事了,知道以德报怨。

    严衡心里只是暗笑,他不用问,也猜得到欧阳进是在装病故意躲避自己。

    既然你躲避,那我就主动一点,只准你上门看我严家笑话,难不成还不准我上门看看你这个欧阳世叔的笑话?

    “诸位不必客气,这次文曲书斋能获利如此丰厚,全仰仗诸位昼夜辛苦,小子也不会说什么好话,只是想说一句:

    今后只要有文曲书斋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口吃的,文曲书斋不是我们严衡一个人的,也不只是我们严家的,是大家的!

    未来,我们还要接着出各种赚钱的书,让百姓们喜欢的书,文曲书斋的路肯定会越走越远,虽然他现在还不过是个县城的小书铺,但总有一天他能开到南京去,开到京城去!

    到时候,本公子给你们每人都住上最好的房子,娶上最好的媳妇,体体面面的活着!”

    严衡说着就站起来,把酒杯往前一递,就豪气干云地大喝一声:“干!”然后,把酒送入了自己口中。

    但这时,严衡不由得后悔起来,因为他忘记了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五脏还没法驾驭如此多酒往嘴里灌,一时喝的他是肺部若火烧一般。

    但这时候,这些印刷工匠们已经叫起好来,不由得称赞公子大方。

    连严准都很是欣慰地点头,暗想自家长子虽只有十二岁却也懂得如何收服人心,人情练达这块的确在自己之上,只是不知道他的这些本事到底是跟谁学的,自己只记得在自己离家前,他还只是个莽撞的二愣子。

    小严嵩一边抹着嘴上的油,一边啃着鸡腿,两眼瞪得大大地看着严衡,然后还嘿嘿一笑:“哥哥好厉害!”

    好在这古时候的酒不烈,严衡喝完之后还能勉强支撑得住,而徐德明等人见他如此豪放,倒也放开了不少。

    严准这个一家之主也渐渐地主动打开了话题,他或许在底层人面前更容易找到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