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寨主-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停顿了一下,李良辅想起招安驿的喊声,沉吟说道:“不知西军中哪位将领向童贯发难,此次西军怕是也损失不小,也许晋王可将功折罪。”

    察哥倒是没有李良辅的乐观,但是提到王伦,察哥咬牙切齿。“先失仁忠,再殒安惠!王伦两厥名王,此仇不共戴天!”

    刚说完话,察哥“噌”一下,拔出腰刀在手心上划过,殷红的鲜血顿时留了出来。旁边李良辅下了一跳,低呼一声,“殿下!”

    察哥不理睬李良辅,举起手掌在脸上抹了一道,对天起誓。“党项族青狼神在上,后世子孙察哥在此立誓!有生之年,必杀王伦,报此大仇!”

    也许是有了新的希望,此时的察哥脸上恢复了些许神采。

    正在这时,前边不远,飞来一众人马。察哥当即色变,李良辅也魂飞天外。这要是宋军埋伏,怎么是好!此时西夏士兵早就草木皆兵!

    还是李良辅眼尖,在火把照耀下早看见自家旗帜,“是自己人!”

    “报……”

    察哥刚刚松了口气,前方西夏探马飞奔至察哥面前,“宋军种师道偷袭安平堡,梁哆陵将军帅众突围,前来汇合!”

    这一下,察哥倒吸口凉气,头晕眼花,大喊一声“梁哆陵误我!”跌下马去。

    想到安平堡中粮草众多,还是大军回转枢纽,李良辅也是心惊胆颤。手忙脚乱和一众亲兵把察哥救了起来,只见察哥面色苍白。

    也许是被这次大败打击了,也许是悲痛同族的死亡,想到伤心处,察哥留下泪来。“前有种师道,后有王伯符,汉人英雄何其多也!”

    李良辅抓住察哥的手,抱着胸脯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末将必定把孩儿们带回兴元府。”

    哪知察哥好像受了刺激一般,仰天大喊“两厥名王,损兵折将,我有何面目面对兄长!”说着察哥自腰间拔出刀来,就要向脖子抹去。

    察哥可是西夏第一知兵之人,又是大军统帅,李良辅十分殷服之人,哪里能让他自裁。当即顾不得礼仪,马鞭抽出卷住钢刀。“殿下切不可轻生!”

    其他西夏将领见察哥失意、悔恨至此,也都心有戚戚,上前劝抚。

    好一阵,察哥才安静下来,看着漆黑的夜空,察哥心想如此或可留得性命!随即他又开始盘算起来,此次打败,到底用谁来做替罪羔羊!

    梁哆陵带着一千多名败兵,与察哥人马汇合。两人都是败兵之将,察哥也不责怪梁哆陵什么。简单聊了几句,大军转向西南,打算绕路而回不提。

    (感谢江泰国际兄弟、pangpangbo书友打赏!全力以赴,精彩内容奉上!)

第四十六章押解() 
石楼是河东路与永兴军交界处,因石娄山而得名。山上尽是嶙峋怪石,凋零草木,罕有人至。

    这一日石楼小路上,一队人马行来。五百名厢军在都头的带领下,押着一干子老弱妇孺。边走边骂骂咧咧,看那稍不顺眼的便是一鞭子过去。

    路远难行,再加上身躯饱受摧残,许多人没有了力气。跌倒在路上,哭喊声此起彼伏。,这一群人,各个神情呆板,步履踉跄,体型孱弱。只最中一条黑矮汉子,神态昂扬,眼中精光四射,桀骜不驯。最奇的是额头上有一块金色胎记,迎着阳光熠熠生辉,晃耀人眼。

    “起来,快起来老不死的!”一位军汉,用力扯着一位老头,满目狰狞。

    那老汉的儿子,看见自家老父被打,心中不忿,上去撕扯。“欺人太甚!”

    却一下子就被那厢兵推开,拿着刀鞘猛力打在少年的后背上。其他厢兵见这少年倔强,也都上前殴打,不消片刻那少年便被打的奄奄一息。

    “军爷!军爷!饶命啊!”眼见幼子就要被打死,老汉跪在地上,不住的叩头。

    有那看不下去的,同病相怜,也都跟着求情,“饶了他吧!军爷!”

    也许是打得累了,那一众军汉停下了手,插着腰大骂。“不知死活的奸商,通敌卖国,有得你们好看!”

    听了军汉的话,众人脸色一变,低下头不在说话,都为以后的生活担忧起来。

    这一众犯人,都是在西北边地做边民生意的。只不过最近宋夏交战,两国断交,通商成为了禁令。有那胆大的,存有侥幸心理,还在做西夏的生意。却被官府追拿,一起发配孟州做苦役。

    有那是被官府的仇家栽赃陷害的,满眼想要平反,可是官字两个口,如何是他们能告的赢的。只得长叹一声,把苦楚咽下肚子。只希望苍天有眼,在这乱世苟全的性命。

    正在此间,打石楼西面,飞来十余名骑手。甲胄鲜明,战马雄俊,非同一般。

    这队厢军只是地方的普通士兵,哪里见过阵仗。只当是敌人来了,被这十几名骑兵一吓,慌慌张张都扔了兵器往山上跑去。在他们的印象中,步兵是决计打不过骑兵的。

    这十余人到得近前,看着这成百厢军奔逃四散,一个个笑逐颜开。

    一位身着八卦道袍,手拿羽扇的文士,冲着为首之人一抱拳,说道:“哥哥,威名远扬。厢军未见其人就已经屁滚尿流了!”

    这一行十几人,不是旁人,正是从边地回来的王伦等人。从招安驿回返,跟随王伦的西军将士也有千余人。最后王伦只挑选了没有家室的农工子弟跟随,也有四百多人。

    若是把千余名西军都带回梁山,以梁山如今的情况,怕西军就要反客为主。就是人多力量大,这些人与西军关系错综复杂,怕是也意志不坚,终是隐患。

    就是如今只有四百铁骑,王伦也有信心纵横齐鲁大地。因此,一行人在安平寨整军之后,四百多人再次出发。

    到了石楼这地界,王伦突发奇想,要试试坐下乌骓的脚力。石宝、朱武等人,也见猎心喜,与之一较长短。韩世忠怕有意外,带了一队骑兵跟上,留下王进、李永奇在后边领军而行。

    不想在这里,遇到了一队厢军押送犯人。当即王伦毫不客气,催马冲了过来,却是把这队厢兵,吓得四散分逃。

    韩世忠到底是西军出身,看见官军如此不济,恨铁不成钢。“国势衰微,士卒贪生,可悲可悲!”

    王伦听了韩世忠的话,笑而不语。

    那边朱武转头看向韩世忠,象征性的摇了摇羽扇,微笑说道:“如若不然,哪有我等机会!”

    厢军逃跑仓促,把那一众犯人都仍在当地。王伦拿眼看时,才看的明白。这一群人衣衫褴褛,男女老少,少说也有五十六十人。倒背着双手绑着,一条粗长绳索从中将众人捆在一起,一个也走脱不了。

    不说王伦心下怒极,韩世忠也失望透顶,暗道大宋早已糜烂不堪了。这些青壮汉子,或许都是无辜百姓,被这群如狼似虎军士抓来充功。

    朱武和韩世忠正要去救人,冷不防上山射下几只利箭。

    那一伙厢军看出这些人只有十几人,胆气一壮,那都头指着王伦等人便叫:“直娘贼!哪里的粗汉,竟然敢消遣爷爷们!”

    王伦这些人身上还穿着大宋禁军的衣甲,这都头认出来也不惧怕,毕竟自己人多势众。

    嗖嗖数支冷箭迎面射来,王伦心下恼怒,道是我也不去招惹你,你倒来招惹老爷。

    几人举刀将那冷箭拨开,还不等如何。那一众厢军中已奔了下来,口中都叫,“这定是军中的逃兵,一发儿拿了去请赏!”

    那都头也看出王伦等人要解救这群犯人,举刀大喊:“这些人是犯人同党,不可走脱了一个!”

    好家伙!不过片刻功夫,王伦等人身上就有了两相罪名。

    朱武曾经在河东游历过,知道石楼不远有两座军寨,还有一处巡检司。这要是打将起来,怕是要惊动几处官军,反而不美。

    于是朱武催马上前,拿出身上的禁军腰牌,大声喝道:“捧日军指挥使在此,哪个胆敢造次!”

    北宋建立后,沿用后周的军号。其最核心,资格最老的,则是殿前司铁骑马军和控鹤步军,侍卫司龙捷马军和虎捷步军。宋太宗时改铁骑为日骑,控鹤为天武,龙捷为龙卫,虎捷为神卫。后来日骑又改为捧日。捧日,天武,龙卫和神卫是禁军的精锐部队,是禁兵中的上兵,通称上四军。

    捧日军在现代相当于中南海保镖,在宋代就是御前带刀侍卫。哪里是地方厢军比得了的,毕竟中央的人都是见官大一级的。这也是朱武心思缜密,为了安全回返梁山,特意准备的一面令牌。

    延安回转山东,山高路远,关卡众多。为了安全起见,朱武建议扮作献俘的禁军,这一路上倒是畅通无阻。

    那厢军的都头也是识货的,见了进军腰牌,连忙伏低做小。“小人有眼无珠,冲撞了上官。勿怪!勿怪!”

第四十七章神驹子() 
那原本心惊胆颤,躲在一旁的一众犯。见这都头敬畏朱武,只当是朱武官大,一起呼喊。“小人冤枉啊!大人……”

    “求大人为草民做主啊!”

    这些人一路行来,这些厢军吃拿卡要,没少受苦。见了朱武只当是见了青天,不住的哭喊。

    那都头心中有鬼,哪里放任这些人哭喊。一个眼神,如狼似虎的厢军早就上去拳打脚踢。

    “住手!”一旁的王伦眼见如此,早就于心不忍,爆喝一声。

    当人钱财如杀人父母,那都头也不像原来般软弱,斜视着王伦说道:“众位上官赶路要紧,若是多管闲事,怕是要惹祸上身!”

    那些厢军与这都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乌压压都围了上来。

    “好!好!好!”王伦眯着眼睛看着那都头,连说三个好字,“这闲事我王伦定要管上一管!”

    王伦生起杀机,将那长枪刺出,早就把那都头高高挑起。

    那都头口吐鲜血,用尽全力呼叫:“这厮是个贼头,那腰牌定然有假!快捉拿请赏!”

    一言方落,这都头咽气而亡!可怜贪婪之心,功名利禄,都化作了一场春梦。

    那一众厢军也看出不对头,眼见都头身死,挥舞着刀枪就杀了过来。王伦这方虽然人少,却都是以一当百的好汉,悍不畏死,当即催马冲杀。

    “这鸟气俺早就受够了!”那犯人群中黑矮大汉早就等待多时,虎吼一声挣开绳索,大声叫道:“看俺神驹子手段!”

    神驹子将手中绳索挥舞起来,将一个个厢军抽倒在地。有那距离远的,拿起地上石块掷去,中者无不血流满面。

    “众位兄弟休慌!广惠来也!”正在众人奋战之时,不远处烟尘滚滚,王进带领大军杀到。当先一人,手持双刀,正是逢战则喜的广惠大师。

    这群酒囊饭袋厢军,怎么是王伦等蛟龙猛虎的对手,不多时死伤了几十人。剩下的人胆战心惊,发了一声喊一起作鸟兽散。

    众英雄杀散了厢兵,又将其余犯人一起放了。那名自称神驹子的黑矮汉子,来到王伦跟前大礼参拜。

    “涿州马灵见过王伦哥哥!”

    王伦看着马灵,戏谑笑道:“你也认得我,却不怕我是禁军,拿了你请赏!”

    马灵直视着王伦,正色说道:“碧血丹心,九现神龙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石宝听到马灵如此推崇王伦,心里就想吃了蜜一样,比马灵夸赞自己还高兴。大步上前,用蒲扇大的巴掌拍打着马灵说道:“你这汉子,说的倒是实话!哈哈!”

    马灵原本在边地倒卖铁器,不想这次失手被抓,就要发配孟州。幸好有王伦等人偶遇,否则就凭他自己可逃不脱这些厢兵。他在中原时,也听过王伦大名。这些日子在边地,更是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自觉的生出几分亲近来。

    在刚刚交战中,马灵便自称神驹子,王伦知道这是水浒中成名的人物。马灵,绰号“神驹子“,又称“小华光“,会神行术。原本是田虎麾下头领,在与梁山军交战中投降。

    马灵临阵之时,使用的武器是方天戟。古往今来,能用方天戟的人物没有弱者,比如吕布、薛仁贵、郭子仪。由此可见马灵,武艺不凡。就是梁山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四十八位的摩云金翅欧鹏,还有四十九位邓飞两人加在一起也不是马灵对手。

    原著中有记载,被他打伤了雷横、郑天寿、杨雄、石秀、焦挺、邹渊、邹润、龚旺、丁得孙、石勇数员将佐。欧鹏用铁枪,邓飞用铁链双战马灵不下。马灵正要用金砖,却被公孙胜打跑。

    还有马灵额上有一只怪眼,能自动开合,绰号小华光。其中若开,箭石不能中。亦有神行法,日行万里,再有金砖法,及风火二轮。若遇顺风,能烧寨栅,其物虽名法宝,只可邪行,若是遇正法之时,却不能用,自称胜华光。

    每每看书时,王伦都在想是不是施耐庵也看过《西游记》,怎么弄出个杨戬和哪吒的混合体!

    抛去这些,最让王伦看中马灵的,却是人称他做“神驹子“,能日行千里。原著中,写的是“马灵战败逃生,幸得会使神行法,脚踏风火二轮,望东飞去。南阵里“神行太保“戴宗,已是拴缚停当甲马,也作起神行法,手挺朴刀,赶将上去。顷刻间,马灵已去了二十余里,戴宗止行得十六七里。”由此可见,就是梁山神行第一的探哨首领戴宗也不过只有马灵八成功力!

    戴宗一出场就是宋江的铁杆粉丝,忠实拥护者,又远在江州,只怕是没有机会了。眼见马灵就在眼前,王伦心花怒放。

    有心收为几用,于是王伦开门见山的说道:“实不相瞒兄弟,前几日我等救得西军将士性命。如今正要回去山东逍遥,不知兄弟可愿意入伙?”

    “兄弟我几年的家当,都被狗官索要了去。如今哪里有老实人的活路,在下愿意追随哥哥,拼个前程!”马灵如今家财尽失,罪责在身,无处可处便也破釜沉舟。

    广惠大师此时已经把人头骨削好了,收刀入鞘,看着马灵说道:“贫僧也是个步战的,刚刚看兄弟身形矫捷,此番不若比试一下!”

    “自无不可!”马灵见广惠这胖大和尚可爱,慨然答应。

    两人当先而行,马灵有心在王伦面前卖弄。运起神行法,快如奔马。一会功夫,就把广惠落下三四百步。

    看着渐行渐远的马灵,王伦暗道这下又得一宝!

    那边王进、李永奇整顿好人马,众人再次启程。

    却说延安府城,经略府内,种千寻独坐秀楼,暗然神伤。拿着兄长种浩寄回来的信,久久不语。

    凭借这次杀敌救亡、败敌擒酋之功,再有西军将士作保。怎么不能赦免无罪,得投军旅,一展所长!

    不知从何时起,这人便让自己情丝缠绕,牵肠挂肚,好不着恼!

    (多谢江泰国际兄弟慷慨打赏,咱们明天就回梁山了)

第四十八章梁山连环堡() 
从河东到河北,王伦等人打着进京献俘的幌子,穿州过府畅通无阻。等进入河北境内,王伦等人偃旗息鼓,到了山东梁山脚下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梁山的山前都是一片滩地,王伦离山小半年,惊奇地发现滩地围堰之后,多了许多开垦的农田。只不过目前是寒冬时候,没有人耕种。梁山几乎全民皆兵,完全靠抢掠维持生计怕是千难万难。这些农田的存在,让王伦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朱贵在李家道口,最早接引了王伦一行。安排韩伯龙上山报信,自己则随侍在王伦身侧。看出王伦对着些田地格外在意,朱贵主动说道:“这些田地都是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