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力大,牛娃几下就被打倒在地,他犹自不服气。从地上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对王有贵说道:“真的就是真的,我到县衙去告你,你等着。”说完就拿着自己手里的契约头也不回的走了。
管家迈步想去阻拦,却被王信挡在了前头。王信将自己手里的契约还给管家,拍着胸脯豪气干云的说道:“这小子不知好歹,一会我找到他肯定给他个教训。”
管家回头看了看王有贵,王有贵大手一挥说道:“走就走了吧,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有王信这个外人在这里,不能让他看到自己蛮横霸道的一面。
眼见如此,管家把契约收进自己的怀里。故作轻松的说道:“真的就是真的,他画着押,他告到州府里我也不怕!“
王信眼见大功告成,自己也该离开了。扭头对王有贵说道:“这事您老放心好了,他要是再污蔑您我第一个不答应。您的为人谁人不知,何人不晓!得了,我得追上去教训教训那赖钱的家伙”说着离开了王有贵的家。
厅中坐着的王有贵洋洋得意:“你两个毛孩伢子,太嫩啦;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想从我手里抠钱,没门!“
第十一章叫他大吃一惊()
醉仙楼,这就是王伦给自己酒楼取的名字。听到王伦给酒楼起了这么个名字,朱贵觉得好,名字响亮。那边杜迁却说不好,说自己听说过这个名字,怕是用的大众化了。不过王伦决定了就用这个名字,谁也改变不了。
酒楼大门两边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贾岛醉来非假倒,下联是刘伶饮酒不留零。这幅妙联据说是大明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与一位名士张灵的对唱之作,如今被王伦剽窃用在自家的酒楼上。这副对联暗喻了自家的酒属于上品,连诗僧贾岛饮用了也会醉倒,刘伶来这里喝酒会喝的一滴不剩。
王伦买下的这座酒楼上下一共三层,一楼前厅可以摆下十二张桌子,只接散客,二楼有二大四下六个雅间,三楼作为王伦会客谈事专用,平时也可作为起居之用。
酒楼后面还建有厨房,天井,茅厕,房屋等。
这天一早王伦指使王信和牛娃去王有贵家,自己就独自收拾了老家的行李,带着母亲杨氏还有小灵官赶着牛车进了济州城。
等到他安排好母亲杨氏来到醉仙居,醉仙居一干人早已经到了。没人察觉到杜迁看只有王伦一个人来了酒楼,长长的舒了口气。
此时醉仙居共计有十多个人,都在一楼坐定。除了杜迁朱贵,还有王伦找来的大厨,杜迁找来的二厨和面案刀工,此外还有洗菜刷碗的仆妇二人,跑堂的伙计七人。
“既然今日大家在这里相聚那便是缘分,有劳诸位帮衬我王伦打理酒楼的生意,在下感激不尽。”王伦当先先给在座的这些人道了个谢,在座的这些人连忙起身说不敢当。
有些和王伦初次见面的人看秀才相公如此好说话,心道东家是个善心的人。有些在这几日里听到过王伦拳打黄五郎事迹的却小心翼翼,心道东家不是好惹的,我可要安安分分的。
王伦哪知道自己刚一露面,说了这一句话,自己手下的人联想了这些,他继续说着自己的用人准则。
”诸位的工钱都是明码实价,我也可以保证诸位以后的待遇远高于同行。而且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只要大家在这里实心用事,我肯定不会亏待诸位,每个月我都会拿出相应的分红给大家。”
这些人来这里做工,之前都是和王伦或者杜迁谈过工钱的。并且这些人确实能力出众,工钱也高。就说这大厨吧,会鲁菜苏菜浙菜,工钱五贯。这刀工杀猪剥牛手段极好,鸡鱼这些更是不在话下,工钱两贯。归根结底,不论哪个年代都是人才难得。王伦认为有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些下蛋的母鸡当然值得自己花大价钱拉拢。
“但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咱们这十几个人我也要定个规矩。”有道是人是最难管理的,所以王伦有心拿些章程来约束住大家。
首先王伦确定了每个人的职司,自己是东家总掌全局。大掌柜朱贵总管酒楼一切事物,身兼账房。二掌柜杜迁负责采买,自己请来的大厨负责厨房内的几个人,另外还在几个伙计中找了个机灵懂事的做了管事。
“这是我写出来的几项章程,让小灵官给大家读一下。”王伦拿出来一张大红纸,上边是他写的楷书。
小灵官遵从王伦的吩咐,从头开始读起。“盖闻生意之道,行规为先,章程不定,无所遵循。今奉东谕,议定章程列后,望各遵议奉行,以图长久,如有违犯,被辞出柜,贻误终身,悔之无及矣。”
就如同老学究一般,读完这句之后小灵官又给大家像模像样的介绍了一遍。大意是说各行有各行的规矩,今天东家也立了规矩,希望大家遵守,如果不遵守行规被辞退怨不得别人。
细则如下:
一、卯时开门,戌时关门,无故不得早退迟到。(冬季早七时开门)
二、顾客上门必须面带微笑,对待顾客必须谦和有礼,不得与顾客争吵打架。
三、每人每半月休息一天,节日不休给双倍工资。因私事出门,必须向掌柜请假,说明事故及去处,不得故意欺瞒。
四、营业时间必须注重仪表,衣着得体,不得污言秽语。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交头接耳,妨碍营业,有碍观瞻。
五、不得挪用柜上银钱、货物,有贪污盗窃之类行为者,立即扭送官府,严惩不贷。
六、同仁之间,不得逗嘴打架,不得搬弄是非,如有违反,双方同时辞退……
林林总总的,有十多条内容,小灵官一口气全部念完。这些规章虽然多,但设立的也合情合理,因此大家都能接受,无人表示异议。还有这里边的第二条,第四条却是领先同行业的,还有一些诸如不得在别处身兼他职,保守商业机密等等。
小灵官读完了规章条例,王伦手中又拿出一张纸,今天他可是有备而来。只听王伦直截了当的对在座的手下说道:“在我这里有赏有罚,多劳多得,诸位勉之。”说完把这张纸也递给了小灵官,示意他继续念。
这次因为定下的是奖赏的条例,因此众人听的格外认真,生怕漏掉了什么。
一是设立全勤奖,每月二十文。二是每人到过节时有节日福利。三是顾客打赏归各人所有。四是每人每年有四季衣裳各一套。五是每月每人安劳分红,工作突出还会有年终分红等等。
一听到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奖赏,在座的众人一个个眉开眼笑,都觉得王伦这个东家大方。以前这些人做工只不过是挣一份辛苦钱,哪有这么多的福利。今天有幸得了这个工作机会,一时间都摩拳擦掌想跟着王伦大干一场。
看见大家热情高涨,王伦心道人心可用。之后又安排大家各司其职,擦桌子,摆凳子,挂幌子,贴对联,挂字画等等。只等着明天正式开业,给济州的各位百姓一个终身难忘的印象。
这时,留在王伦身前的就只剩下杜迁,朱贵,大厨宋一郎,还有新安排的伙计管事赵小六。
明天酒楼正式开业,王伦身前的这几位都被他安排了重要职司。
“大厨老宋你们也都认识了,还有小六。希望诸位精诚团结,共同经营好我们自己的酒楼。”王伦给几位骨干又加油打气,这里他用了“自己的酒楼”几字,想引起大家主人翁的意识。
“哥哥放心,老杜一定上心。”
“官人只管看我们表现。”
”东家看得起我们,我们一定不让您失望。”
这几人称呼王伦叫什么的都有,但是都一个表示了一个思想。踏实干活,用心经营。
王伦点点头,又逐个安排几人明天的职司。
“明日小六你负责跑堂,万不可出错,老宋你带着徒弟准备老拿手菜,还有自己的绝活,我让小灵官配合你……”
“朱贵大哥,明天您偏劳一些,照顾全场,还要兼职傧相。”
“杜迁兄弟,你今天要跑几个地方……”
大约又过了办个时辰,王伦才把一些安排妥当。
“就如此安排吧,我还要去衙门一趟,你们也各自去忙吧!”王伦和自己酒楼的几个管事一一吩咐完,才让他们离去。
几人都领命而去,唯有朱贵站着不动,欲言又止。
“朱贵大哥可还有什么别的是么?”王伦见朱贵如此主动问道。
“东家给我们这些人如此多的酬劳,就不怕亏本么?”朱贵做了王伦的大掌柜,也换了称呼。见王伦动问,也不再犹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哈哈,朱贵大哥!我可从来没说过开酒楼是为了赚钱吧!”王伦一本正经的说道。
朱贵听了王伦的回答一时怔住了,讷讷的说不出话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年月还有王伦这样的人么?朱贵十分不解。
看到朱贵如此,王伦又是呵呵一笑,说道:“咱这酒楼开在济州城十字街中心,就这城中也有十多万居民。你看那种地的,打鱼的,开店的,读书的,做官的可有不爱喝酒的么?这济州地处天下运河之中,南北分界之处,人来人往客旅众多,只要用心经营怎会不挣钱呢!”
“东家可是真心话么?”不知怎的朱贵对于王伦的话还是不信,一再追问。“东家开酒楼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结交江湖朋友!“王伦给出这个答案,迈步出了酒楼。
朱贵站在原地,不知为何他隐隐觉得这才是王伦真正的目的,得到这个答案的他隐隐有些欣喜,尽管他知道王伦是个秀才。
第十二章当堂作证()
却说这日下午巨野县八字大门两边开,门前站了一堆看热闹的百姓。今天是衙门审案的日子,为了表示公证,县令黄肱特另衙役打开大门让百姓观看。
清朝时人们形容县官有一句俗话:前生不善,今生知县(一作“今生为县”);前生作恶,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所谓的“知县附郭”,就是知县和知府在同一座城里,这样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牵制,疲于奔命,完全没有了“父母官”的威风。
黄肱这个巨野县令,是济州府城的县令,正和知州同城。所以好多事,他都十分谨慎。
大堂下站着两个少年,正是原告王信和牛娃,被告则是王家庄的财主王半庄王有贵。
黄肱在这之前已经审过了两庄案件,这时他沉吟少许,猛地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朱牛娃,你已奴仆之身如果诬告他人,罪加一等,你可知道?”
牛蛙还不过是一个孩童,哪见过这个阵势,听这一喝就两腿打颤作声不得。
他旁边的王信却是有胆子的,见牛蛙不做声,小声提示道:“好好回答就是了,不要怕!有我呢,再说一会我大哥就来了。”
听到王信提醒,牛娃心想王官人让自己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拿着契约到县衙告发王有贵,说他肯定会到,也不知现在在哪里。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关键还要看自己。想到此处牛蛙有了振作起来,鼓起勇气恭敬地回答道:“小人知道,小人不是诬告,小人所告句句属实。”
县令黄肱点点头,又目无表情的对王有贵问道:“王有贵,你家的牛倌告你昧下他三年的工钱,总计十贯八十文,你可知罪?”
黄肱和王有贵还是认识的,平时逢年过节王有贵没少孝敬他,但这时黄肱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王有贵今早眼见牛娃扬言说要到县衙状告自己,也浑不在意。谁想中午自己睡回笼觉时,衙役找上门来。听说是牛娃状告自己,他匆匆忙忙让管家带着契约和自己到县衙走一趟。
听到黄肱问话,王有贵不敢像私下里那么随意,小声回答道:“回禀大人,小人不认。这牛倌在我这放牛三年,是有合约的。”这个时候他还在幻想自己契约的天衣无缝。
黄肱听完王有贵的话,一点不客气,狠狠一拍惊堂木:“大胆王有贵,朱牛娃也有契约为证,上边写的明白,你还敢诓骗于我。”
王有贵此时也不知今日是怎么个情况,仗着有契约还有和县令私下的关系,硬是要一条道跑到黑。他大着胆子说道:“县老爷!这牛倌年纪虽小,可是个刁民,平日在我家放牛也总偷奸耍滑。今日诬告于我,我有文约在此,望大老爷给我作证。”
黄肱不着痕迹的瞪了一眼,心想这契约还能有二样不成,但还是耐心说道:“呈上来与我看看!”
早有衙役得了吩咐接过王有贵的文约,然后转交给黄肱。看罢黄肱一拍惊堂木吩咐道:“来人呀,将王有贵给我重打二十大板!“
这一下突如其来,把王有贵吓得三尸暴跳,声音也高了起来。“大人为何打我,小人冤枉!”
黄肱怒极反笑,说道:“那我问你,你身为财主,为何赖朱牛娃的工钱?”
“我那契约上写得分明,他放牛三年是真,可我不给他工钱也是应该啊!”王有贵勿自辩解道。
“到现在你还不实话实说,你这黑心财主,今日就让你死个明白!”见王有贵还这么胡搅蛮缠,黄肱有些恼怒。接着示意衙役把手上的两份契约都拿给王有贵看。
王有贵小心翼翼拿起两契约章约一看,立时“哎呦”了一声,瞪大了眼张大了嘴,半天没有合上。
只见合同之上“每日三餐,不再取一文钱。”却变成了“每日三餐,朱再取一文钱。”
“我清如水明如镜,难道还会断错!”见得王有贵的丑态,黄肱小小得意了下,一捋胡须吩咐道:“今有不义财主王有贵坑骗牛倌朱牛娃三年工钱十贯八十文,证据确凿。判其当堂付给朱牛娃工钱,另打大板十下以儆效尤。”黄肱不由分说当堂就要惩治王有贵。
“大人这契约是假的,当时我明明写的是“每日三餐,不再取一文钱。”这时王有贵也顾不得别人发现自己的吝啬贪婪,直接喊出了自己当时立约的内容。
“哦!那谁人能给你作证?”屡屡被王有贵打断自己说话,当众挑战自己威严,黄肱早就不耐烦了,但这时还是问了一句,心想一会定然狠狠教训王有贵一下。
听了这一问,王有贵扭头看向跪在自己身后的管家,当时立约自家的管家也在,可是这人也给自己做不了证啊!而在这县衙大堂之上,县令威压之下,王有贵的管家害怕的大气也不敢喘。
“大人!我来作证!”正当这时堂下传来一句。
王有贵听了这一句真是喜出望外,简直要蹦了起来。但等王有贵一回头看见来人,他整个身体又不自然了起来。
只见王伦小步快走到大堂之上,长长一揖到底,躬身道:“老父母在上,学生王伦有礼了,望大人饶恕学生不宣而来之罪!”
秀才王伦!黄肱也是认得王伦的,这是县学近年的才子,还在州县里获得了秀才的身份。
只见王伦一身白色长袍,腰间佩戴玉环,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束已银色头冠,站在堂上,身躯笔直,更显卓尔不群。
“你身有功名,本官准你不必跪着回话。”将王伦和王有贵一比较,高下立判。黄肱也不计较王伦当堂闯入之罪,还向王伦示已宽厚。
”老父母大人在上,今日学生来作证!朱牛娃的契约是我所写,是千真万确的。朱牛娃状告王有贵之罪,确有其事。”王伦来作证是真,却是来给牛娃作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