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寨主-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伯奋还要再说,早被韩存保拉着下了城楼,韩存保也有自己的算计。

    城外王伦,代领人马杀透重围,却也不再追赶西夏溃兵,直接绕城而走。

    王渊和刘锡趁此机会,带领数百西军,脱离了队伍,朝招安驿而去。

    却不料城上突然射下一阵箭雨,残存的一众西军将士早就死伤十多人。童贯站在城上大骂,“跟随叛贼者,罪同谋反!”

    一众得胜归来的西军将士,茫然不知,怎的自己就成了叛贼的追随者。看着死于自己人手的战友,一个个眼睛通红,觉得无比冤枉。

    王伦急忙扯住乌骓辔头,抬头看了看童贯,吐气开声:”童枢密败军辱将,累死千军!昏聩无能!百无一用!”

    此时王伦带领的三千多名西军将士,早就习惯了王伦的指挥。听到王伦喊声,想也不想,一起大喊。

    ”童枢密败军辱将,累死千军!百无一用,昏聩无能!”

    一时之间,声传四野!

    王伦催马跑动,慨然说道:”值此风云激荡之际,正是男儿奋发有为之时,吾等英雄怎能屈居人下?”

    王伦的话落入韩世忠的耳中,就如惊雷一般,震得韩世忠直发愣!韩世忠看着王伦,想到王伦连日所作所为,心中钦佩。脑袋一热,心道就是杀头的的买卖,也要追随。

    李永奇蹉跎西军十几年,也只遇到王伦这一个识货的。想到如今奸臣当道,贪官横行,英雄落寞,打定主意自己这身本事就卖给王伦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只听王伦喊道:“我乃山东九现神龙王伦是也,特来解西军之围,不想连累了弟兄们。如今夏贼已退,不愿受鸟气的兄弟跟我来!”

    一声喊,王伦催马当先向东而去。

    “走!”王进、石宝等老兄弟一起跟上,韩世忠、李永奇也紧随其后。

    这样的做法,最符合头陀广惠的心思,刚才就属他喊得卖力。一边跑,一边小声对朱武说道:“呵呵,这才痛快!”

    “老子不干了!”看着自家袍泽被射死,一些西军扔了兵器走了。

    “兄弟们,咱也不受鸟气了,跟着九现神龙哥哥!”有人听过王伦的大名,乐得自在,催马跟上王伦。

    刘锡抱着中箭的肩膀,看着远去的西军将士,神情复杂。要是自己不是刘家将门,他是不是也喜欢这样的嫉恶如仇,自由自在!

    王渊叹了口气,拍了拍刘锡肩膀,一起带队进城。

    “奇耻大辱啊!”童贯脸色铁青,攥起拳头用力打在城墙上,良久才蹦出这样一句话。

    韩存保和张伯奋带兵出城,沿着王伦等人的方向追去。却只是追了二三里,便换了方向,追赶西夏溃兵去了。

    (看书的朋友们记得投票啊!)

第四十四章另类美人计() 
安平堡是西夏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如今还控制在西夏军手中。城中有军士五千人,还有大批武器粮草,为首大将正是梁哆陵。那日他与种师道遭遇后,想到战事凶险,就申请留守后方,乐得安全。察哥对他也眼不见,心不烦,当即同意。

    这西北小城也是宋军修筑,如今却便宜了西夏。有城门两座,前后有两道铁栅防卫。在门洞中只有一条狭小的通道通往城头,一般通道口会有一队士兵把守,查看过往行人。

    行人通过第二道铁栅门后,才进入瓮城,瓮城的另一端还有一座铁栅门,必须要出了瓮城,才算正式进入城内。

    此时天晚城门的铁栅早已关闭,铁栅前停着四十几名护卫,护着两驾马车,后面还有十辆装有麻袋的马车。为首的马上一名矮矮胖胖的中年商人,正高声向城头上方喊话。

    “将军!乌水部落的,给梁哆陵将军运送粮食的,请帮帮忙!”

    “梁将军已经催促了好久了,这批货物今晚一定要交给他。要不我一个月就白辛苦了,请将军帮帮忙吧!”

    城头上的当值守将名叫卓由,是一名左将。见商人苦苦哀求,不得不亲自下城查看。

    卓由眯着眼,打量眼前的马车和商人。他倒不是对商人有什么怀疑,这五千大军在此,谁敢来触霉头。他是在估量,放这一批货入城,可以捞多少钱?

    “你也应该知道,夜里放人入城,我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卓由说得很慢,一字一句地提醒马上的商人。

    “我知道,我愿意给将军补偿!这时梁将军的手书!”商人小声应承着,把一封信递了上去。

    卓由结果商人手中的信纸一看,却是梁哆陵的手书,还有私印,只是没有官印。

    卓由心中起疑,眉头一皱说道:“既然是押运粮草,怎么不见将军官印!”

    不等卓由吩咐,守城的这队官兵早就把商人围了起来。

    这商人却不害怕,小声对卓由说道:“将军不必疑虑,请先看货物吧!”说着商人将卓由引向马车。

    卓由看着马车心下奇怪,怎么不查看粮车,却查看马车。想到马车,卓由又诧异粮车数量太少。不由抽出腰刀,凝神戒备。

    等商人打开了马车,卓由向马车内看去,却不觉傻眼。只见车内坐着一位褐发碧眼,皮肤白皙的西域美女。秀发披肩,樱桃小嘴,眉目间有无数风情。

    咽了口唾沫,卓由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那商人见此,凑近卓由跟前说道:“这是梁将军吩咐,小的也是不知。”

    虽然嘴上说着不知,这商人又小声说道:“梁将军盖世英雄,无女不欢!又高瞻远瞩怕坏了士气,所以特意嘱咐这是押运粮草!”

    这一下卓由反应过来,梁将军好色的名声,谁人不知。却不想他如此大胆,竟然把女眷带入军营。他也好久没近女色了,心中燥热。

    只是如今晋王察哥治军严厉,他不敢造次。他怕晋王,梁哆陵却是不受约束。想到晋王远在前线,自己确是在梁哆陵麾下。要是坏了他的好事,自己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一念及此,卓由一挥手,“开启铁栅,放行!”为了讨好梁哆陵,剩下的粮车他也不检查了。

    随着吱吱嘎嘎的一阵声响,铁栅缓缓开启。

    进了瓮城,中年商人笑眯眯地将一锭黄金双手奉上,“和将军交个朋友!”

    卓由接过黄金,只轻轻一掂,便心中了然。他呵呵一笑,转身吩咐身边士兵,“你们前方开闸去吧!”

    “把这些士兵指使的远些,省的知晓将军的雅事!”卓由投桃报李,神秘的对商人说道。

    眼见第二层铁栏也已经开启,商人不动声色赶着马车拦住城门洞,大喊一声:“动手!”

    这一声大喊如奇峰突起,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卓由也听见了,心中一愣,怎么回事?

    但商人反应更快,藏在袖中的一把匕首闪电般刺出。

    卓由看见了刺来的匕首,再想躲闪已来不及,雪亮的匕首‘噗!’地刺进了他的胸膛。卓由惨叫一声,倒地而死。惨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数十名骑士从门洞里冲出,护住城门。那一个个粮车中也窜出许多黑衣勇士,见着城门里的西夏兵就杀。

    中年商人这时已经点燃了一支火把,将粮车上的枯草点燃。片刻,干草和树枝被点燃,士兵们推出了通道,城内一侧通道顿时浓烟滚滚,烟雾弥漫。

    城内的西夏士兵知道有人偷袭,一见不好,纷纷向这里杀来。但是大火阻住去路,哪里能抢回城门。

    这时城头上的西夏士兵反应过来,当当地敲响了警钟,满城惊响。

    梁哆陵此时正在接见前方察哥的信使,不想城中出事,大吃一惊。“快去看看何事!”

    如今他从信使口中已经知道了察哥前方大败,嵬名安惠身亡。本来他还庆幸,嵬名安惠身死,察哥实力受损,这是自己重振家门的机会。不想自己这后方也遭遇反攻,若是安平堡有失,不仅大军后路断绝,就是三军粮草也无着落。

    想到此处,梁哆陵再也坐不住,亲自跑出去指挥战斗。

    两里外的密林中,两千名骑兵早就整装待发。种溪见安平堡火光冲天,城头警钟大作,知道是偷袭成功。大声喝令道:“众将士随我杀!”

    两千骑兵蹄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手举火把,挥舞战刀,奔腾而去。

    城门处的争夺已呈白热化,当值将军已死,但是瓮城中的西夏兵困兽犹斗。

    瓮城狭窄的通道内挤满了数十名大宋士兵,正和一队西夏士兵混战。窄道内死尸堆积,惨叫声此起彼伏。

    当先冲入城中的骑兵,一路进攻,已经接近了西夏军的屯粮之地。短短的二十几步通道,几乎成了死亡通道,十几名西夏军手执弓箭守住通道口,在箭塔上不断放箭,同时城墙上也不断有箭矢射出。

    不时就有骑兵身上中箭,死于马下。但是这些人都是西军中的精锐,是挑选出来的死士,一个个都死战不退。

    终于两名骑士在战友的掩护下,接近了粮仓十步左右,两人同时将身上的陶罐扔向粮仓。等陶罐摔碎流出桐油来,两人一边后退,一边射出火箭。

    西夏军粮仓着了起来,可是那两名骑兵不等回到战队,就已经被射死。

    梁哆陵出得门来,但见粮仓烟火四射,脑袋气的生疼,跳脚道:“快快救火!护住粮仓!”

    早有副将得了命令,带兵前去救火。

    察哥派来的信使见此,颤抖的对梁哆陵说道:“将军,后路不容有失啊!”

    “我知道!”梁哆陵也知道察哥还等着这些粮草,还要从此处撤军。若是绕路,怕不要多走三四百里,长途跋涉于军不利。

    只这一会,种溪带领骑兵早就杀到城门。他手执盾牌和大刀,用盾牌挡住了从两边刺来的长矛,大刀劈砍而过,一名士兵被斩断头颅,尸体栽倒。

    两千骑兵左劈右砍,挤压着通道内的西夏士兵向城内奔涌,他们随后掩杀。

    西夏军形势万分危急,一名西夏将领大喊一声,挥枪扑上,一连两枪,招招攻向种溪要害。

    种溪正杀得兴起,被这人偷袭,大怒挥刀劈去。双臂较力,大刀早就荡开了长枪。就势一抹,刀锋划过那人咽喉,脖子上出现一条血线。

    形势骤转,一众西夏兵惊魂未定,种师道早就率领大军杀到。

    那日姚古和王彦前去求援,种师道考虑到敌众我寡的情形,当即决定反攻安平堡,围魏救赵。

    行了两日,又找到刘法的军队,两人合兵一处收复了两座小城。而后刘法又带兵去断掉察哥粮道,种师道则设计偷袭安平堡。

    种师道与梁哆陵交手,早从细作口中知道梁哆陵的动态。于是派人截杀了梁哆陵的私人信使,派人扮作护送的商人,前来偷袭。

    前面种溪骑兵,在城内四处纵横,西夏军死伤惨重。种师道带领的种家军,弓弩犀利,一个个西夏士兵倒在血泊里。

    梁哆陵只有五千士兵,城门失陷,粮仓着火,顾此失彼。眼见种师道大军已到,自己难以抵挡,梁哆陵只得下令撤兵。

    梁哆陵大军撤走,种师道派了种溪前去追赶一阵。这时城内火势蔓延,浓烟滚滚,来不及逃走的西夏士兵哭喊声响成一片。

    种师道一面派王彦救火,一面让姚古捉拿俘虏,搜索逃敌。

第四十五章前有种师道,后有王伯符() 
种师道清点城内缴获,竟然有粟米一千两百担,布匹三千匹,各色皮毛近千张。还有铠甲三百八十余件,兵器无算,更难得有上好战马八百匹,是个大收获。

    姚古还在搜捕逃敌,王彦此时已经救火完毕,贴完了安民告示,陪在种师道身边审讯俘虏。

    好巧不巧,察哥的信使是个文官,逃跑不及,被宋军捉住。看他是个当官的,带到种师道身前。

    “你是何处的官员,来梁哆陵这里所谓何事?”种师道甲胄在身,横跨宝剑。声音不大,却是不怒自威。

    那信使早就听闻种师道的威名,如今这夜更是见自己人被种师道杀得打败,对种师道又是敬佩又是害怕。也不敢对种师道撒谎,当即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小人……小人是夏国晋王殿下身边参赞,晋王在招安驿失利,特命小人传令梁哆陵将军接应!”

    “哦……这么说察哥退兵了!”种师道眼中精光一闪,正色问道。如果察哥大败,自己此时截住去路,倒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即那察哥信使把王伦千骑冲阵,所向披靡,阵杀嵬名安惠,气晕察哥的事情一一说出。他在撤出战场时,还听得众人大骂童贯的声音,虽然不明白,也当做情报说给种师道听了。

    王彦和种溪此时也在种师道身边,听了这话只觉得王伦所作所为匪夷所思,神乎其神。王彦与王伦虽然只是点头之交,但是一直把王伦的事情放在心上。上次和王伦、王进在求援路途中相遇,也没有深谈,当真觉得可惜。

    种浩快人快语,在王彦面前也不忌讳,直接说道:“王伦王伯符,救人之难,家国情怀,可谓真英雄!”

    听得种浩对王伦如此高的评价,王彦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种师道得知王伦无恙,心内安慰。眼前西夏大败,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便不再多问王伦的事情。略略询问那信使几句,便留下种浩安抚百姓,自己则带军布置防守。

    横山山脉,重峦叠嶂,山势险峻。月明星稀,陡峭的山路上一支军队逶迤而行。

    看这衣甲旗帜,正是西夏人马无疑。只是出征时的三四万人马,如今只剩下七八千。

    当中而行的一员大将,正是西夏晋王李察哥。此时他早不复当日大破宋军的意气风发,锐气尽失,意气消沉,消瘦的面庞布满风霜。

    此时大将李良辅跟随在察哥左右,带他全权行事。那日在招安驿下,察哥昏迷,西夏士兵大乱,最后李良辅挺身而出带军退走。

    李良辅回头看了一眼,低头赶路的士兵,深深叹了口气。原本退走时还有两万左右人马,可是后来被宋军追杀,还逃跑了一部分,就只剩下七八千。这一仗,可是大败啊!要恢复实力,怕要修整三五年了。

    如今已经进入了十月,西北夜晚寒气更甚。看着憔悴的晋王,李良辅把行军毯子取出来给察哥披上。

    “晋王殿下,夜里寒重,您多多保重身体!”

    察哥坐在马上,心思不瞩。这时见李良辅到了身边,惨然一笑,说道:“还什么晋王殿下,待回到兴庆府怕是要被陛下治罪!”

    李良辅也知道这次察哥大败,更损失朝中重臣和皇室王子,怕是要被治罪。西夏虽然勇将战将众多,但是智将和统帅级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而察哥正是其中的一流人物。

    李良辅对于察哥还是十分敬重的,心知自己不能实话实说,只得宽慰道:“战事瞬息万变,谁又能百战百胜,殿下不必忧心!”

    “我只希望带着儿郎们,平安回到兴元府,到时候认杀认剐都听陛下决断吧!”察哥心知自己的兄长早就对自己心有不满,嫉妒自己在军中的威信。怕自己拥兵自重,功高震主,这次倒是他收回兵权的大好机会。

    听出察哥话里不吉祥,李良辅虽然对皇帝和晋王的事情听过一点风声,但是也不好品头论足。于是李良辅转移察哥注意力,叹了口气说道:“宋军王伦勇不可当,可谓心腹大患!”

    停顿了一下,李良辅想起招安驿的喊声,沉吟说道:“不知西军中哪位将领向童贯发难,此次西军怕是也损失不小,也许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