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哆陵听到又有一支大宋人马出现,而且战力不弱,看着传讯的士兵喝问道:“怎不用骑兵骚扰,阻截?”
传令兵见梁哆陵动怒,小心翼翼的说道:“我部骑兵如同以前一样,发起冲锋,意图阻吓宋军。可这支宋军却不同其他,阵形严密,步步为营,难以击退!”
梁哆陵明白,前头探马派人询问,是想让自己早作准备。战是不战?
西夏军副将老成稳重,知晓今日己方已经败了一阵,折损不小。若是梁哆陵再一意孤行,只怕这仅剩的千余精锐也就此消磨,到时候他也要军破身死。于是副将抱拳向梁哆陵建言道:“我军征战日久,已疲惫不堪。况且今日新败,锐气已失。两下里宋军距离不过二十里,打马片刻即到。两相呼应,只怕我等很难取胜!”其实副将知道,若是再战,只怕己方还会打败,只是说的委婉。
梁哆陵回望龙安寨方向,这大好山河不知自己何时还能踏足。他也知道自己今日下午这一退,锐气尽失。再强攻龙安寨,意义不大。如此耽搁下去,还会让军队处于险地。
思之再三,梁哆陵下令部下整队,准备撤退。
不多时,西夏军各部收拾完毕,一行人打马直投西北方向而去。
方行不到两里地,就听到战鼓雷鸣。士卒呼喊之声,直入云霄。
再往前行,只见一里之外旌旗漫天,两支军队见到一般,朝己方正稳步推进过来。想来是敌军发现自己这支军队,分兵合围。
梁哆陵一咬牙,打马出阵要看个虚实,身后几名部将如影随形。
奔出两箭之地,勒停战马,几位将领朝北望去。副将顿时面露忧色,以鞭虚指,语气沉重的说道:“这部宋军戈甲鲜明,步伍整肃,战意盎然,较之以前所遇宋军大不一样!”
对面宋军,徐徐而来,金鼓齐鸣,声势浩大。当中一杆“种”字大旗终于露了出来!
“不好!是种师道!”当即有西夏将领叫了起来,想来这人是知道种师道的威名。
这是当年种师道率领种家军与西夏作战,夏军派出精锐重骑“铁鹞子”,本以为十分胜算。却让种师道的步兵杀了个人仰马翻,损兵折将。当时统军元帅仅以身免,这位将领也是一路狼狈逃回。
攻夺龙安寨已经受阻,士卒锐气尽失,若再对战种师道部,万一失利,军心必将动摇!副将看了一眼梁哆陵,小声说道:“撤吧!”
此次出战,前日梁哆陵与种师道对阵,种师道没有接战。梁哆陵原本不把种师道放在眼中。今日败在王伦手下,梁哆陵收起了轻敌之心。
再遇种师道,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此时一见,其军容之鼎盛,可谓平生仅见!且排兵布阵极得章法,无愧于名将之称。
无怪宋人和夏人交口称赞,威名赫赫种家军!
原本梁哆陵还想就着夜色,先声夺人,遣铁骑偷袭对方。眼下,见这部宋军识种师道麾下,怕是自己下不退这百战之师。
“速速脱离敌军,不可接战!”梁哆陵命令一声,当即打马向西南而走。
此时两军已经到了不足一里,种家军向着西夏军射出层层箭雨。
不过毕竟西夏军都是骑兵,往来如风,留下了一百多具尸体后,迅速消失了。
龙安寨的战斗结束,王伦等人在攻城的战斗中杀死了一千余名西夏士兵。在之后王伦又和石宝率领二百骑兵,在西夏军败退的过程中追杀了四百多人,算得一场大胜。
在这次战斗中,王伦等人缴获了几百件皮甲,刀枪器械也有七百百件。最难得是有四百多匹战马,可是一大笔收获。
夜幕降临,龙安寨变得寂静起来。白天的混乱和喧闹早就不见,喊杀声也已经远去,只有平静返家的百姓和原地休息的士兵。
秋风乍起,气温转寒,城上守卒不时的跺着脚,吸着鼻涕,王伦伸手拍了拍身边一名士兵的肩膀,朗声说道:“弟兄们辛苦了!”
“将军过奖了,这不算什么!”那名士兵挺直了腰杆,大声说道。
这些士兵虽然不知道王伦的职位,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对他都异常恭敬。
龙安寨所有人都知道,若不是眼前的这个人,龙安寨怕是保不住了。到那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石宝跟在王伦身后,经过一下午的战斗,他也疲倦了。忽然,石宝想到一个问题,直接向王伦问道:“哥哥,我等只是路过此地,而许多禁军都战败跑光了。更有甚者不战自溃,着实让人寒心呐!我等何必如此卖命!”
城上一些同样是败军逃兵的,听了石宝的话都羞愧的低下了头,气氛顿时压抑起来。
“休得胡言!同是华夏苗裔,我等正应守望相助才是!”王伦厉声喝骂了石宝一句,这事一个处理不好就要影响军心。
接着,王伦给西军的败兵找了个台阶下,“同是热血男儿,谁又愿打败仗,只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西军往常胜仗也不少,怎不听有人提起!”
此时韩世忠、李永奇几位西军将领也在王伦身边,还有那位指挥投石车的武将。听了王伦的话只觉得这是西军的知己。
“别人怎么样,我管不着!但是我既然遇到了,就绝不能让西夏人残害我手足,侵略我家园!今日一战,我不说为国家,为朝廷!就说今日我们退了,明日别人退了!那我们身后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朋友谁来保护?”
“党项人也好,契丹人也好,女真人也好!都是凶残成性,贪得无厌之辈!想我汉有冠军侯、班定远,唐有李靖、王玄策,威震夷狄,何等威风!今日我等后人不肖,百年间饱受外族欺压!王某不才,愿学先贤!护我百姓,守我家园,杀尽一切豺狼!”
“护我百姓,守我家园!”王伦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那城头士卒个个悲愤,人人切齿。都愿追随王伦到底,大声呼喊。
韩世忠也是第一次听到女真人的名号,好奇这个民族竟然能跟党项人、契丹人并列。
这也是他第一次听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打仗不是为了皇帝、朝廷,而是为了家园、亲人。韩世忠总觉得什么东西填在自己胸中,一时捉摸不着。
李永奇听了王伦的话,想起官府的腐朽,军队的懦弱,也是唏嘘不已,一时之间意兴阑珊。
石宝伏拜于地,告罪道:“都怪小弟胡言乱语,愿甘受军法!”
不等王伦处置石宝,那边早有在外侦查的骑兵回来禀报,“启禀将军,城外有一票人马来到,当中一杆大旗,上面写着大大的‘种’字!”城中的士兵不知道王伦的军中职务,王伦也不好解释,大家都称呼他将军。
“莫不是种经略相公援兵到了?”李永奇突然说道。
众将一阵欣喜,若真是如此,那龙安寨之危可算是解除了。
“将军!将军!”一个欣喜的呼声远远传来,不多时,龙安寨的那名武将来到王伦身边,满脸喜色,手指西面,“援兵!朝廷援兵到了!种经略亲自领军!”
王进就在王伦身边,听了这话把目光看向王伦。
王伦知道王进心中所想,扫视了一圈,缓声说道:“该是时候离开了!”
这一下,李永奇和几元武将大惊失色。
第三十五章碧血丹心()
“将军要抛弃我等么?”王伦刚一说完要走,身边一众士兵张口问道。
王伦摇摇头,扫视了众人一眼,回答道:“非也!非也!此下还有仰仗你等之处!”
韩世忠听出王伦话里有话,上前一步问道:“哥哥,可是有什么想法?”这两日韩世忠与王伦等人相处,十分投契,韩世忠傥荡英雄也学着石宝等人叫王伦哥哥。
“正是如此!如今种经略回援,西夏人胆寒!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帅军出击。一则救回逃散的西军将士,二则探查西夏的虚实。“说道这里,王伦泯然一笑,说道:”要是侥幸,能直捣兴庆府,俘虏了李乾顺可不是大功一件!”
“哈哈哈……”听王伦说的有趣,一众士兵都笑了起来。
韩世忠在旁看着王伦,直觉得哪里不对,可是他又说不出来。
另一边李永奇看着王伦,心中也很是奇怪。要说如今打了一场大仗,大胜一场,破天大的功劳!种经略随后便到,等着升迁受赏就是了,何必多此一举?
想到王伦之前鼓舞大家的话,李永奇想到一个可能,莫非……虽然心中有了想法,但是李永奇也没有当众说明。如今这个情形,他也有了新的打算。
倒是那龙安寨的武将,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这些人走了,自己的几乎可就来了!到时候自己可要发达了!
一众人中,知道王伦心中所想的只有王进。那边神机军师朱武,心思透彻,或许也能看懂大半!
王伦这行人,逃出延安府,身上都有破天大的干系!值此战乱之时,打退了西夏人也就罢了。若是现在战乱中,怕是要逃脱不得!更何况,王伦等人受了种师道的大恩,如今却是敌对!王伦不想与种师道见面,因此才要离开。
因为此时西夏人才撤走不远,既然做出要追击的架势,王伦便要做足全套。王伦特意挑选了三百匹战马,这样加上原有的战马,可以达到一人双骑,行动力大大增加。同时王伦也为这些骑兵佩戴了缴获的铠甲,弓箭也带足,有长枪大斧等不一而足的长短兵器。
一行三百骑兵,不多时已经都在王进的指挥下整军完毕。甲胄蹡蹡,浩浩荡荡,就要开出城外。
韩世忠无处可去,自然跟着王伦,李永奇也紧随其后。
那龙安寨的武将眼见如此,一咬牙冲着王伦说道:“将军此去,龙安寨怕是就要空虚,末将留此整顿城防!”
李永奇听了这话,眼睛猛地睁大,等着那武将。“西夏军已经遁走,哪里用得着你防守?”
那武将将李永奇动问,强调了一句说道:“大战初定,人心不稳,大意不得!我身为龙安寨守将,责无旁贷!”言下之意,他必须留下来!
这武将的心思,韩世忠也明白。本来也无可厚非,可是他现在想到西军中都是如此之人,心痛至极!
朱武虽然武艺一般,但是嘴上功夫不饶人,看着那武将说道:“那倒是有劳将军了!希望下次党项人攻来的时候,将军也能守到种经略来援军!”他却是诅咒那武将活不过西夏人下次入侵。
曲充只不过是见王伦等人要走,而种师道就要入城,他留下来迎接一下。到时候只有他一人,这天大的功劳不是尤着自己。这时,他见众人言语不忿,也不反驳。只是打定主意,留下来领功。
“原本王某还为如何善后费心,既然曲将军主动留守,再好不过!”王伦对此倒是不在意,他又不需要战功。在这这武将胆小贪婪,还是此地人,带着也是麻烦。
一个小插曲过后,曲充和手下一队人马留下,王伦率领众人一路上奔北门而来。
龙安寨大战了半日,此时虽然已经是夜晚,还有许多人家没有睡去。眼见王伦带着人马出城,纷纷猜测,所为何事。
有胆大的少年,看着当先而行,英姿勃发的王伦问道:“将军,你们这又要去打西夏人么?”
少年的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这一队士兵的耳中。王伦的心,好像被什么撞了一下!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从军杀敌!”旁边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说话者却是一位十一二的孩子。他记得父亲说过,他的爷爷是死在西夏人手里的。而他哥哥如今在战场上,身死未卜!
王伦看路上聚集而来的,越来越多的人。勒住马缰,大声说道:“我等此去,正是要给西夏人一个教训!赤心杀贼,一往无前!”
王伦大手一挥,身后十分默契的三百骑士也大呼起来。“赤心杀贼,一往无前!”
“赤心杀贼,一往无前!”
“赤心杀贼,一往无前!”
一行人,直喊了三遍方才停下,一个个心生激荡!
此时那与曲充留守的一名士兵,看着跟着王伦的同袍如此被百姓爱戴,满心羡慕。小身嘟囔道:“早知如此,我也跟着去了!”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身材消瘦的老人拄着拐棍排众而出,来到王伦的马前。“小老儿预祝将军马到功成!”
“我等预祝将军凯旋而归!”
人群自动散开,为着这群勇士让开去路!王伦一打马鞭,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去!身后三百骑兵紧跟其后,势若雷霆。
若不是远去的这位将军,自己居住的龙安寨怕是要寨毁人亡了!想到此处,那位老人忽然想到——这位将军救护自己等人,对战夷狄,自己竟然不知恩人的名讳!
于是老人紧跑几步,拄杖大呼,“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已经出城的王伦听了这一问,一摆手回答道:“山东王伯符是也!”
这一夜,无数的龙安寨百姓记住了王伯符这个名字。之后,又有千千万万的人记住王伯符这个名字!
过了有半个时辰,一支宋军开入龙安寨。一杆大旗下,一位银须皓眉,不怒自威的沙场宿将,正是种家军当家人——种师道!
他原本与梁哆陵对阵,可是敌众我寡,不敢应敌。于是种师道诈败而走,心高气傲的梁哆陵派遣监军西夏皇帝李乾顺族弟李仁忠追击。终于被种师道抓住机会,打败李仁忠,杀伤西夏军三四千人。
等种师道想要趁胜追击,却听闻后方龙安寨被梁哆陵围攻。龙安寨是宋军战略要地,不容有失,于是种师道帅兵火速回援。他在回援途中,与梁哆陵败军遭遇。一场小战,梁哆陵主动退走。种师道骑兵不足,追之不及,便回龙安寨修整。
曲充带着手下来迎种师道,行了军礼,问候:“小将曲充见过经略相公!”
种师道知晓曲充也是西军中新兴起的将才,看龙安寨无恙,只道是他的功劳。哈哈一笑道:“能保龙安寨不失,曲将军大功一件!”
“经略相公此言差矣!守卫龙安寨之人是王将军!”还不等曲充回答,一旁早有人答话。却是至今还未散去,迎接种师道的先前那位老者。他感谢王伦救护乡梓,哪里能让别人夺了恩人的功劳。
曲充原本把手下已经打点好了,应承了这份功劳。没想到这时被这老者坏了好事,脸上顿时一僵!
“哦……王将军!哪个王将军?”西军中姓王的将军众多,种师道又问了一句。
“就是王伯符,王将军!”
种师道没想到自己竟然问出这个结果,一时之间目瞪口呆。跟随他出战的长子种溪也是一愣,问道:“当真是王伯符?”种溪心想,怎会会有如此巧事!
“经略相公容禀!”既然已经不能独得大功,曲充也不枉做小人,主动站了出来。
曲充当下把西夏军骑兵扰城,王伦如何挺身而出,收拢溃兵、射杀敌将、霹雳惊敌等等一一说出。听得种师道父子,大呼绝妙。等听到王伦训诫石宝和士兵的那番话时,种师道又不禁为王伦可惜。想让他浪子回头,怕是难上加难!
不过看王伦今日表现,他还是自己看好的那个为国为民,不计得失的大丈夫!种师道心中又生起一阵希望。
等曲充把所有事情说完,种师道望着北方夜空,喟然长叹一声:“王伯符,碧血丹心啊!”
第三十六章头陀数珠()
夜里行军不便,王伦一行只走了五十里便安营扎寨。第二日,只行了三十里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