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寨主-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种师道出兵时,极力反对分兵,童贯就一阵腻味。这个老头好不识时务,在军议时每每顶撞自己,搞得自己身份被动。这次拿下顺宁寨,打败察哥,想必就是种师道也要自叹不如罢!

    一念及此,童贯看着顺宁寨,满眼炙热。

    这次童贯率领的军队都是西军中的精锐,经过战阵的千锤百炼。就是作为预备役的番汉兵,也都经过阵仗,见过血的。

    此时大宋军队,以千人为一队,迅速分为了三个纵向队列。好似三只利剑,向顺宁寨的西夏军杀去。在这三支队伍后面,还有三支队伍将整个顺宁寨三面围住,围三缺一是攻城的不二法门。

    这三个千人队,大部分都是刀盾手,还有三分之一的弓弩手。刀盾手用于强攻先登,弓弩手则用于压制敌人。

    不过,这一次童贯别出心裁,用了一个小手段。宋军战马奔腾,使得地面也发出剧烈的震颤,卷起阵阵尘土。一百骑兵冲着顺宁寨,一往无前。

    顺宁寨上,李良辅已经登上了城楼,远远眺望城外奔袭而来的百骑,他突然感觉自己的思维有些短路。

    骑兵攻城!自己还是还是第一次遇到,童贯也真敢想!

    军队的兵种有很多,骑兵善于平原冲杀、千里追袭,而步兵则善于短兵相接、攻城拔寨。

    西夏军队如今也是多兵种的部队建制,如骑兵、步兵、炮兵、水兵,及由于作战任务不同而分为擒生军、强弩兵、负赡兵等。西夏军队以骑兵为主力,骑兵作战能力很强。由党项贵族子弟组成的精锐骑兵称“铁骑”,或称“铁鹞子”。在战斗中“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步兵是西夏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数最多。西夏步兵最精锐的是由“山间部落”丁男组成的,称“步跋子”。“有山间部落,谓之'步跋之'者,上下山坡,出入溪间,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西夏同宋朝作战时,于“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步跋子”吃苦耐战,特别以由称“山讹”的横山党项羌组成的最为著名。

    骑兵往往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无论是对于哪一个国家都是军队中的撒手锏。,对于缺马的宋军而言就更是一种奢侈品,又岂能如此的消耗?李良辅心中有个大大的疑问。

    “将军,宋军这是……”一旁的副将比李良辅还要疑惑,但是话说到一半他就问不下去了。因为他看得出来,主将也疑窦丛生。

    西夏与大宋百年的战争中,都是胜多败少,士兵面对宋军的战斗力也是看不起。顺宁寨的这些守城的将士们,先是短暂性的愕然,随后却是有不少人开始大笑起来。

    “这帮宋蛮子真是土鳖啊,竟然让骑兵来攻城,真是可笑啊!”

    “这有什么奇怪的,哈哈!宋军也就种师道、刘法几人够看些,别人怎么是咱们对手!”

    “看来这次一定能轻松获胜,咱们就等着割人头吧!”

    麾下将士的嬉笑鄙夷之声,不绝于耳,使得李良辅脸色微微一变。阵前轻敌可是兵家大忌,愠怒之色瞬间爆发。“全军戒备,以待迎敌!谩军怠军者,立斩不饶!”

    正在这时,眼见宋军骑兵到了城下,党项副将一声令下,“放箭!”

    早就弯弓待射的西夏弓箭手一起射出利箭,上百箭矢射向城下宋军骑兵。与此同时,城下的宋军骑兵也都就这马力,向城头投掷瓦罐油瓶。

    这一轮投掷完后,宋军骑兵也损失了二十多人。不敢停留,打马绕道阵后列队,把主战场交给了步兵。

    “看!那是什么!”

    “小心!”

    正在准备防御的西夏士兵们看着宋军投掷的瓦罐,纷纷躲避。有那新兵看这东西新奇,还想上前观看,却被老兵制止。“小心!这是宋人的火器!”

    童贯怎么会愚蠢到用骑兵攻城,他只不过是想给西夏人制造些麻烦罢了。大宋的火器,可是天下闻名,虽然他用的是最简单的。

    顺宁寨虽然城墙低矮,但是用步兵冲到城下敌军射程之外投掷,显然会伤亡惨重。所以童贯派遣了骑兵,借助骑兵的高度还有冲击力,一举将火罐投上城墙。

    虽然己方的骑兵损失了二十多,但是童贯看着顺宁寨慌乱的敌人觉得这是值得的!

    “轰轰轰!”数百个火油罐,大部分落到了城楼隘口上。瓦罐四散,火苗冲突,浓烟弥漫在顺宁寨低矮的城墙上。

    “啊……”有新入伍从未见识过火攻的党项人,魂飞魄散,惊叫一片。

    “快!小心,扑灭火苗!”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李良辅,他大声呼喝着。

    看着城墙上救火的兵将,还有弥漫的硝烟流火,李良辅意识到这次攻防战的不易。早前的风轻云淡不见了,他心中祈祷晋王的谋算能够成功。

    “将军,不好了!宋军开始攻城了!”有副将指着城下,蜂拥而上的宋军说道。

    想到西军的悍勇,李良辅也是心有余悸,面上不显平静的下令道:“众将士紧守岗位!弓弩手、滚木礌石、火油硫磺统统准备!”

    “杀!”城下宋军甲士喊杀声响起,宋军的第一拨攻城阵势开始了……

第二十九章交锋() 
那边童贯率领西军大部猛攻顺宁寨,形势一片大好。这边刘法和王禀率领的部队,则遭遇了西夏晋王李察哥的大部,一时陷入苦战。

    如今西夏是李乾顺在位,权臣梁乙逋伏诛,梁太后已经被辽国派人毒死,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也相继去世。李乾顺内修文德,行武备,在国内大权独揽。十年前,辽天祚帝在位之时,乾顺两次遣使向辽请婚。夏使臣李至忠等对天祚帝一再称颂乾顺:“秉性英明,处事谨慎,守成令主也。”辽主答应了婚事,封宗室女南仙为成安公主,嫁给乾顺。有了辽国撑腰,乾顺声望大涨,西夏国力也为之一振。

    而这次夏军的统帅察哥,是西夏皇帝李乾顺庶弟。多谋略,有勇力,屡立战功。八年前,被册封为晋王,执掌全国兵马,可以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过去宋夏交战的百年里,从李元昊到李乾顺,为了攻占陕西,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夺取大宋河湟地区,以便实施东西夹击的战略。这次察哥出兵天都山,也是为了实现攻略陕西的目的,从西夏的各个监军司抽掉了五万兵马。

    监军司驻防军是西夏军队中人数最多的一种,也是西夏军队主力。党项人李元昊未称帝之时,即“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

    左右厢十二监军司:曰左厢神勇,曰石州祥祐、曰宥州嘉宁、曰韦州静塞、曰西寿保泰、曰卓罗和南、曰右厢朝顺、曰甘州甘肃、曰瓜州西平、曰黑水镇燕、曰白马强镇、曰黑山威福。诸军兵总计五十余万。

    其兵力分布与驻防任务是:自河北至午腊蒻山七万人,以备契丹;河南洪州、白豹、安盐州、罗落、天都、惟精山等五万人,以备环(今甘肃环县)、庆(今庆阳)、镇戎(今宁夏固原)、原(今甘肃镇原)州;左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鄜(今陕西富县)、延(今延安)、麟(今神木北)、府(今府谷);右厢甘州路三万人,以备西蕃、回纥;贺兰(今宁夏银川西北)驻兵五万、灵州(今灵武西南)五万人、兴州兴庆府(今银川)七万人为镇守,总五十余万。

    万胜堡,西夏晋王李察哥正在与大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知熙州刘法对战。

    察哥隐身在战阵之中,身边环绕着铁鹞子和步拔子两万大军,面对着大宋西军名将也毫不畏惧。

    苏执礼是西夏皇帝李乾顺的亲信,也是此次西夏军的随军参谋。从细作那里,早就知晓刘法手中只有西军精锐五千,番汉兵一万人。而己方兵力占优,又骑兵居多,觉得此战胸有成竹。于是向察哥恭维道:“此次晋王殿下扫荡刘贼,直捣延安腹地怕不指日可待!”

    苏执礼所说的刘贼就是刘法,刘法是西军大将。察哥与之交战,也是败多胜少。党项人恨他入骨,称之为贼。

    “两军交战,不全是凭兵力取胜!”察哥老于军伍,知道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不能掉以轻心。何况他还知道,种师道就在此地三十里外。

    看出察哥是在担心另一路兵马,苏执礼宽慰道:“统军梁哆陵亲帅三万大军围困种师道万余兵马,即使不胜,也无打败!晋王殿下不忧心!”

    察哥也知道现在担心也没有用,还是打赢眼前这场仗要紧,到时自己也可以去围杀种师道的人马。得知童贯分兵的消息,察哥拟定的战略便是看住种师道,吃掉刘法,然后围歼童贯。到得那时,西军溃败,陕西大地便任由他驰骋了。

    “咚!咚!”霎那间一面面战鼓,轰隆作响,震天动地。察哥刚和苏执礼说了两句话,宋军那边便开始准备进攻。

    宋军各有一个千人队,守住左右两翼。另外三千西军精锐做中军,一万番汉兵紧随其后。一个个将士一手持着一人高的大盾,一手握着长枪组成阵势。

    “喝!”

    五千精兵猛地大喝一声,将手中的大盾狠狠扎进地上,身子侧缩在盾后,以肩膀抵着盾牌,眨眼间形成一个移动长城。

    “威武!威武!”

    盾阵一成,阵后出现了一个个弩兵,口中大声呼喝着,将一架架八牛弩推了出来。眨眼间,三十多架八牛弩就出现在战阵中。每一架重弩前,三支闪着寒光的弩枪,恐怖之极。八牛弩是军中利器,一箭三发,力贯重甲。因要八牛之力,因而得名。一箭射出可以射死十几人,甚至攻城的时候,士兵可以抓着被钉在城墙上的弩枪攀援而上。

    宋军缺马,弓弩一直是宋军对阵西夏的利器。也是有这些八牛弩,刘法才有信心与察哥一战。

    刘法满面肃然,看着西夏军阵方向,寻找着西夏军的战阵弱点。刘仲武和王禀则带领着番汉兵,防备西夏骑兵。

    “好多的重弩!”

    看到眼前宋军这个阵势,苏执礼面色震撼之极。要知晓重弩制造不易,保养困难,使用一架就要三四十人,这刘法怎会拥有如此之多。

    “晋王……”苏执礼吞咽了一下口水,轻轻叫了一声。

    “无妨!”察哥对此到不惊讶,只是三十架床弩。虽然麻烦,但是也影响不了这次大战。察哥一挥令旗,己方军队也变了阵势。

    刘法时刻关注着西线军队的动静,这一下望去,不禁神色剧变!只见一条巨龙,蜿蜒盘旋而来!一排五十人左右,阵形整齐,步调一致。手中也都拿着一人高的大盾,稳步推进,将己方人马掩护住。

    “坏了!盾牌!”熙河路第四将曲端一掌击在旗杆上,失声叫道。

    此时,西夏前锋距离宋军战阵只有二百步左右。只见每名士兵都是一手持刀,一手垮盾!事情不妙,宋军兵少,据险以守,依靠的就是床弩弓箭!现在夏军持盾而来,宋军普通的弓箭难以对其构成威胁!

    “哐!哐!哐!”瞬间,铿锵之声大作!夏军皆以刀身敲击盾牌,声势滔天!

    眼见一众将士尽皆『色』变,士气消退,刘法知道不能耽搁。腮帮鼓动,大喊一声:“八牛弩!发射!”

    传令兵挥舞令旗,弩兵顿时运转起来。每一架重弩前,一个个手拿着大锤的士卒,狠狠的敲下了弩槌。

    “绷!”

    弓弦震荡空气的声音,将天地所有的声音全部掩盖了下去,粗壮的的弩枪好似黑色的阴云,将夏军笼罩住。

    一时间,无数的弩枪将一个个西夏兵射杀、射穿,钉死在地上。甚至有的弩枪将一个夏兵的身体直接劈裂开来,夏军手中的盾牌也四分五裂,抵挡不住。

    刘法知道战场时间紧迫,啐了一口,扭头对曲端说道:“你带本部重甲步卒阵前列队,以防万一!”

    曲端神色狰狞,抱拳领命要走。刘法一把拉住,郑重道:“记住!未得军令,哪怕就剩你一人,也不得后退半步!”

    曲端也是狠角色,将牙一咬,狠狠道:“将军放心!今天要么夏贼撤兵,要么你替我收尸!”说完,大步而去。

    刘法定住心神,又对荣州防御使刘仲武说道:“刘兄,你带本部官兵,列于我重甲步兵之后,以霹雳炮,神臂弓猛攻!”

    “好恐怖!”苏执礼第一次见床弩的威力,惊得目瞪口呆,他没有想到这近百支弩枪的效果竟然如此惊人。

    “晋王殿下!宋军出现了大量的重弩,一次射击就杀了我上百勇士!”

    不用手下禀报,察哥也观察到了交战的结果。他久在军中,对于宋军的八牛弩也熟悉。“吹号!命令前锋全力冲锋!重弩威力虽然巨大,但是箭速太慢。让军卒阵型疏散,等短兵相接时便不足为惧了。”

    接到命令的夏军立刻由密集阵形变得稀稀疏疏,并且加快了冲锋的步伐。

    眼见己方吃亏,察哥叹息一声,不得不把自己手中的强弩军也派了出去。擒生军和强弩军都是西夏的特种部队,担负特殊的作战任务。西夏军队别有擒生十万,是在战斗中配合正规战斗部队担负俘掠生口的辅助兵员。

    在察哥初掌军权时,察哥便建议置强弩军对付宋军,他对李乾顺说:“国家用铁鹞子以驰骋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险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铁骑难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溃。盖可以守常,不可以御变也。夫兵在审机,法贵善变,羌部弓弱矢短,技射不精,今宜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兼以标牌,平居则带弓而锄,临戎则分番而进,以我国之短,易中国之长,如此,无敌于天下矣。”于是李乾顺采纳了察哥的建议,建立强弩军。

    “射!”随着西夏将领的一声怒吼,上千支羽箭攒射而出,遮天蔽日。

    “射击!再射!”令旗挥舞中,西夏弓弩手一次次拉动手中的弓箭。

    忽闻铿锵声骤停,嗖嗖声大起,刘法就看见西夏军阵中飞出一阵箭雨。与刘仲武看了一眼,刘法心道不想夏贼也有此弓弩精锐。心里对于这次战斗,更加紧张了几分,毕竟夏军的骑兵还没发动。

    西军的前锋部队士兵,有了弓弩手的助攻,推进速度更快。一个个将盾牌举过头顶,前后相连,竟似坦途一般!宋军的正面射杀,竟然难以奏效。

    刘法到底是西军大将,战场上拼杀多年之人,立即向刘仲武建议道:“刘将军!夏贼以盾护头,可遣弓手调整角度,射其侧面!”

    刘仲武从其言,立即命弓手散开,任意射杀。宋军的箭矢堆积如山,倒是不愁有弓无箭!

    刹那之间,弓弦作响,利箭如蝗!

    毕竟夏军士兵用盾牌护住头顶,前后相连又护住了躯干,防守严密。箭雨纷飞,只听得“夺夺”之声不绝于耳,却是收效甚微。

    两百步的距离,夏军在付出近千人的伤亡时终于冲到了宋军面前。

    “杀!杀!”两军相撞在一起,曲端狰狞的手舞陌刀,一个旋转,两名西夏兵被一劈两半。

    然而更多的西夏兵涌了上来,曲端杀了一个又一个。那边刘法见战事焦灼,也是无计可施。

    更远处,西夏阵地!早就严阵以待的平夏铁鹞子,翻身上马,就要对宋军展开冲锋!

第三十章西军败绩() 
因近日宋夏交战,边地居民可以说是一日三惊,就怕西夏人打过来。龙安寨虽然距离前方战场较远,也增加了警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