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寨主-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顿时,那黄文炳连连叩头求饶:“太师息怒,这当真不关我的事啊……”

    而此时的蔡京,正在气头之上,怒发冲冠,却哪里肯听黄文炳再说,顿时摆摆手教一旁的仆从将这人带下去处置。

    霎时间,黄文炳顿时大惊,黄文炳极为怨恨黄文炳,这一遭却是要被黄文炳连累白白丢了性命。

    “太师,你安能做这等令亲者恨仇者快的事情!”

    那蔡京却浑然没有听到,只是闭着眼仰着头,一脸悲戚之色。

    “且慢!”

    便在此时,一道包含怒意又有些清冷厉喝之声响起,却正是那蔡京的夫人华氏泪眼朦胧地看着蔡京开口了:

    “你这老不死的,眼下这等时候,不思为儿子报仇雪恨,你杀了他能做什么用?”

    闻言,那蔡太师一惊,当即反应过来。先前他自己因为悲伤过度,一时之间迁怒于这人,险些忘记了这等大事。

    “老夫且来问尔等,你们可知,我九儿是何人向他行刺?”蔡京看着两人,目光之中,透着令人不敢直视的森然之色。

    黄文炳见状,不由心头暗喜一声峰回路转,当即抱拳,一脸恭敬地对着眼前的蔡京说道:“禀太师,行刺蔡大人的,不是别人,正是那梁山贼寇!”

    “梁山贼寇?”

    蔡京闻言,当即一愣,这个名字他却是并不感到陌生,先前不是查明,他那女婿梁中书给他在六十寿宴之上送上的贺礼——十万贯生辰纲,就是被这梁山贼寇还有二龙山晁盖给劫走的。

    自己还没来得及算账,不想这梁山贼寇居然再度惹到了自己的身上。

    甚至,这阵子朝中事务繁忙,他加上精力有限,时常累得不轻。若此时不是眼前这人提起,恐怕他蔡京都快要忘了这回事情。

    “当真又是这梁山贼寇?”

    蔡京看着黄文炳,再度沉沉问道。

    听得蔡京说道“又”是梁山贼寇,黄文炳便知晓这蔡京已经想起了先前生辰纲的事情,眼见得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一半,黄文炳却是不敢有着半分懈怠,再度小心翼翼地点头回答道:

    “正是!当时,这城中正好有着梁山贼寇作乱,我等便前去率军在城内搜捕,不想这贼寇却是狡猾地紧,直接前去对着大人行刺。大人一个不慎,便遭此横祸!”

    黄文炳在路上早就串好了说辞,不敢给蔡京说道这蔡九被挟持的事情。否则,蔡京定会追究他们营救不利之责。

    “梁山贼寇!”

    蔡京闻言,顿时双拳紧握,双目通红:“我蔡京与你有何冤仇,你竟一而再,再而三地与我蔡京过不去。先是劫了我的生辰贺礼,如今又伤了我儿性命,是可忍孰不可忍!真当我蔡京是泥捏的不成!”

    说到此处,蔡京顿时看着黄文炳问道:“这梁山贼寇本在山东,如何去了江州?三月前还有济州知府孙敬还有我儿手书,说有个什么宋江做了内应,要对梁山之人一网打尽的!”

    黄文炳闻言,心头更喜,眼下这蔡京既然如此问便是起了疑心。但是这疑心只是针对宋江,却与自己没有半分干系。

    “这梁山之上,聚齐起了一众贼寇,皆是一些盗贼与逃犯之流。首领名唤王伦,眼下他等聚集了数千兵马,实存不轨之心。这梁山先前便开始攻城略地,先前那青州的知府慕容彦达奉命征讨梁山,却惨遭失利……”

    “宋江本是郓城押司,不思报国却杀伤人命,亡命江湖。孙太守和蔡相公不计前嫌,允他戴罪立功,他却置蔡相公安危不顾。如今依然逃回山东,呼啸山林了!”

    “哼!”

    闻言,那华氏闻言,当即冷笑一声,言语中透着浓浓的冷意:“这宋江不过是一个区区押司,居然诓骗我儿,更见死不救。我看说不准他就是梁山的奸细,此仇不报,我儿在九泉之下,如何能够瞑目!”

    “夫人言之有理!”

    蔡京闻言点点头,说道:“今日起府上便开始为九儿守丧,明日早朝,我便面奏天子,恳请万岁出兵,讨伐梁山贼寇!”

    这黄文炳不过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而已,若不是因为这次的事情,压根不能引起他的关注。

    “你二人既然知晓此事,便先留在府上吧。说不得此番还有用到你之处!”蔡京说道。

    “多谢太师垂怜!”

    闻言,黄文炳顿时感觉舒了一口气,这条性命总算是保住了。自己这一番冒险,看来算是成功了。若他所料不错,不止是梁山,就是宋江恐怕也要倒霉了!()

第一五五章上达天听() 
古代的早朝是非常严格的,在中央,皇帝每天早上要举行朝会,也叫上朝,属最高国务会议。参会官员是六部九卿等高级官员。朝会内容一般都是两项,一是皇帝做出决策,征求大臣意见;二是大臣有重大事项,需报请皇帝批准。

    朝会的时间,根据议程多少有长有短,一般多在辰时结束,也就是现在的九点多钟。正常情况下每天如此,所谓君王不早朝,那是例外。

    净鞭三响,文武大臣来到了 文德殿。

    “皇上驾到!”

    只听得那殿前一声有些尖细的声音传来,继而便见得那赵官家头戴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着蛟龙腾飞的龙袍,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极是气派。

    宋徽宗,打着哈欠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转屏风入座,端坐在龙书案后面,眼皮微微的抬起,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之后,那赵官家顿时有些机械般地教眼下的众卿家平身。对于这等繁文缛节,他徽宗皇帝极是厌烦,但是却又没办法。

    这时旁边的贴身大太监站了出来,手挥拂尘,扯着公鸭嗓子,高声喊道:“圣上有旨,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朝散!”

    话音刚落,只见得那处于文官最前面的蔡京顿时扑上前去,瞬间对着眼前的赵官家跪倒在地,登时大哭说道:“老臣恳请万岁替老臣做主!”

    话音落下,那文德殿中便传来这蔡京嚎啕大哭的声音,当真是悲切至极。众人闻之,不由皆是一怔,实在想不通这平素稳重的蔡京如今是受了什么刺激,居然如此恸哭起来,丝毫不顾脸面。

    “爱卿有事尽管说来,何故如此?”

    在那殿前龙椅上端坐的徽宗赵佶当即一脸诧异地说道。眼前这蔡京虽是有时候有些倚老卖老,但是不得不说,此人却也是写得一副好书法,就凭借这一点,赵佶便对他很是喜爱。

    再说,这蔡太师也算是为国出了不少力,也深知自己的脾性,这大宋朝还当真不能没有这等肱骨之臣。真不知道眼下受了何等委屈,方才如此不顾体面的嚎啕大哭。若是他真有什么冤屈,自己当真不为他做主,那岂不是教忠臣寒心么?

    道君皇帝这般想,但是在殿中的其他臣子却是另一种心思。眼见得这蔡京如此狼狈不堪,痛哭流涕,却有不少人暗暗在心头乐开了花。

    他们自然是没能耐,也不敢去招惹蔡京的,但是见到蔡京如此,心头却是说不出的快慰。

    这蔡京委实是一头老狐狸,平素算计别人,众人见到如今他这般失态,倒真是第一次。

    “万岁啊……”蔡京老泪纵横,此时却什么也顾不得了,只是看着眼前的官家赵佶,一脸悲怆地说道:“老夫如今,却是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爱卿这是何意,寡人怎么越听越糊涂了?”赵佶见状,不由追问说道。

    “万岁明察,老臣之子蔡九先前在江州任江州知州,一心一意为黎民百姓,不敢有半分懈怠。不想如今却遭梁山逆贼所害!”

    “什么?”

    顿时,整个朝堂之上瞬间沸腾了。那些在下方队列中站立的文武大臣,不由一脸惊愕之色:

    蔡京的儿子被害,这委实也太耸人听闻了吧?

    那梁山贼寇究竟是何人,居然这般不开眼,敢来惹这蔡京?

    “启禀陛下,前日那大胆的梁山贼寇居然大闹江州,目无法纪,破坏房屋良田,屠杀江州百姓,微臣那孩儿江州知府蔡德章为报皇恩,领兵矩敌,不料被梁山贼寇杀害。请陛下为我父子报仇啊!”

    蔡京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天喊地地说道:“老臣乞求万岁替老臣做主,速速发兵,剿灭俺梁山贼寇,为我那为国尽忠的儿子报仇雪恨”。

    蔡京义愤填膺,又悲惨万分的将事情说了出来,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是一惊,他们也都听说过梁山反贼的威名,前几年杀了高太尉的儿子,大闹青州,没想到胆子越来越大,居然将蔡京的小儿子也杀了。

    “这梁山贼寇聚集匪类,意欲图谋不轨,听闻先前还攻破了青州,如今却又到了江州闹事,刺杀我儿江州知府蔡九。”

    “这梁山贼寇不轨之心已经昭然若揭,若是这般纵容下去,岂不是教我大宋个个州府人人自危?还请万岁圣裁!”

    这蔡京虽然一脸悲愤之色,但是此时沉痛斥责起来,却言辞却是极为有理,显然是先前别准备好的。

    “放肆,岂有此理!小小梁山草寇,居然如此的胆大包天,目无法纪,长此以往,我朝廷威严何在?”宋徽宗坐在上面,面色铁青,这回他是真的动了怒了,梁山一而再再而三的攻城略地,杀害朝廷命官,这让他这个做皇帝的脸上无光,也就是面子上不好看。

    “这梁山贼寇究竟是什么人组织的?怎的如此凶悍?攻州掠府,如何之前不见有人前来奏报?”

    这赵佶生气归生气,但是也不是没有脑子,身为天子,自从登基那天起,他便知晓不能随意只听信任何大臣的一面之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此乃治国之至理名言。

    眼下这贼寇居然胆敢侵犯州府,而他身为大宋天子,居然在先前不曾接到任何奏报,此时比起那梁山贼寇的所谓来说,简直同样可恶!

    登时,那满朝的文武之中,不少人都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眼前的蔡京。

    此事乃是他一力拦下不让上奏的,毕竟那十万贯生辰纲之事若是传到了万岁耳中,定然会对他颇有微词。但是此时这蔡京为了儿子却又自己将这事情抖出来,这不是抽自己耳光么?

    见得眼前的官家这般厉声质问,整个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文武官员悉数低着头,不敢与赵佶直视。

第一五六章宋徽宗计议出兵() 
“启……启禀万岁!”

    此时,得知此时已经瞒不住了,而且想要说动眼前的徽宗出兵征讨梁山,好为自己的儿子复仇,蔡京也不由拉下了老脸,只得对着眼前的官家再度抱拳,有些吞吞吐吐地说道:

    “此事,老夫先前本想向万岁禀报,但是那日正巧万岁那几日龙体抱恙,而且那时候这梁山贼寇本身也没什么实力,只是与那青州兵马总管秦明里应外合方才攻破了青州。是老臣的疏忽,老夫恳请万岁降罪!”

    “你……”

    闻言,赵佶顿时一脸无奈,想着治这蔡京的罪吧,但念着人家也算是劳苦功高,而且眼下老年丧子,一副悲戚之态,也有些于心不忍,只得没好气地说道:“你教寡人如何说你才好!”

    “万岁,老臣先前的疏忽,以致此番小儿蔡九丧命,老臣也有罪责,老臣甘愿领罪。”

    蔡京一脸沉痛之色:“但是,眼下当务之急,乃是要出兵征讨梁山,老夫承认此举确实有着为小儿报仇之心,但是老夫也是为了我大宋朝廷的安危与万岁的颜面呐,恳请万岁恩准!”

    不得不说,蔡京这一番言语,确实令在场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

    老年丧子,谁都不会相信,此时蔡京要求朝廷出兵剿灭梁山贼寇没有着报私仇的想法,但是,同样,这并不与国家利益相矛盾啊!

    蔡京口口声声他的儿子乃是为国捐躯了,纵然谁都怀疑定然是这蔡京惹上了梁山贼寇,但是在这个当口,谁敢出面指摘?

    更何况,梁山攻破青州是事实,大闹江州也是事实,这是无可辩驳的事情。若是眼下有谁敢出面说些什么,难保不会被这蔡京说成了替那梁山贼寇说话,居心叵测,甚至还会当场怀疑是不是与梁山泊有着勾连?

    “万岁!”此时,在那武官行列,却有着一人迈步前去,对着眼前的徽宗赵佶抱拳躬身说道:“蔡太师心忧天下,微臣以为,朝廷需派遣兵马,前往梁山剿贼。”

    蔡京闻言,顿时扭头一看,却见正是那媪相枢密使童贯。童贯此人,也深知眼前的赵佶之心,他料定这梁山贼寇眼下惹下这等祸事,而且蔡京又力主出兵,赵佶十有八九会恩准,此时便毫不犹豫地给这蔡京送上一个顺水的人情:

    “若是如此!为公,可以全万岁保江山,护社稷之美名;于私,也可以彰显万岁体恤下属人伦之情。此举顺天意,合民心,还望万岁恩准才是!”

    “万岁!”那高俅见得童贯拔了头筹,急忙也出面对着赵佶说道:“微臣也认为应当出兵梁山!”

    “唔……”

    “三位爱卿言之有理!”徽宗赵佶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便挑选良将,统兵前去剿灭这梁山贼寇便是!”

    “只是,这统兵之良将,该由谁任主帅才好呢?”

    听得眼前赵佶定了调子,蔡京顿时方才感觉心安。他就不信,一个山野草寇,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而已,只要朝廷天兵一到,定会顷刻之间化为齑粉。

    “万岁!”

    此时,高俅再度躬身,对着眼前的赵佶微笑着说道:“既要出兵,微臣举荐一人,此人名为呼延灼,乃是我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此人现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为善使用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若派遣此人前去,梁山贼寇定可剿灭无虞”。

    先前就被这童贯给抢了先机,此时高俅却是抢到了这个机会。只要这一次自己为这呼延灼争取到了这个立功的机会,还愁他不对自己感恩戴德?

    “呼延灼?”

    赵佶自然对这双鞭呼延灼的名字丝毫不感兴趣,只是听到高俅说道此人居然是那开国名将呼延赞的子孙,赵佶方才说道:“既然有着此等人物,不妨便教此人前来面见一番!”

    “微臣遵命!”。

    高俅闻言,顿时一喜,当即应声而退。甚至高俅在退回原位的时候,还用眼角的余光有些得意地扫视了一下身旁的童贯。

    此番他不仅将一份顺手的人情送给了蔡京,更是为这呼延灼拉倒了一个绝佳的立功机会,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此时的童贯见状,面色微微不悦,但也只得退回行列之中。先前他见得高俅举荐了呼延灼,本想也提出自己的人选,但念在一者这呼延灼有着呼延赞嫡系子孙这一块招牌,便有着不小的说服力,而且呼延灼此人也端的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二者念在此时徽宗必定不悦他再度与高俅相争,继而起疑,反为不美,当即只得作罢。

    就在这时,蔡京再次开口道:“启禀陛下,梁山反贼此时势力庞大,而且其中不乏武艺高强之辈,臣保举二人,随同呼延灼将军一同出征梁山,我朝廷大军如虎添翼,大破梁山贼寇指日可待。”

    宋徽宗看得朝廷上下万众一心,甚是开心,当下也是心情大好,便开口问道:“不知蔡爱卿保举的是哪两个?”

    “保定府兵马总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