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寨主-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正要往南寨而来。

    刘高看到花荣,仿佛见了救星,连忙喊道:“梁山贼寇势大,南寨已经失守了,只剩北寨恐怕也守不住。花知寨与我去青州吧,知州问时,有我分说。”

    倒不是刘高舍不得花荣去抵挡梁山贼寇,而是刘高害怕外面有梁山贼寇埋伏,想让花荣护着他去青州。

    这时他还想着让花荣保护自己,逃命要紧。早忘了自己心生恶意,陷害花荣夫人的事情。

    花荣看到刘高带着那恶毒妇人要逃,骑马走到刘高身边,突然手起一枪,便把二人扫到马下,喝道:“给我把他们绑了。”

    这一下兔起鹘落,刘高来不及反应。

    刘高还在喊痛,听得花荣之言,慌忙叫道:“花荣,你要造反吗?”

    花荣冷笑道:“我等正是要反上梁山,杀你们这些贪官劣绅。”

    说话间,花无缺带人已经涌上前,把刘高夫妻绑起来。

    刘高兀自不肯丢了自己知寨的威风,叫道:“花荣,你不要自误。只要你放了我,我可以既往不咎。”

    花荣看着这欺压了他三年的狗官,笑道:“你愿意既往不咎,我却不愿意,只怕这镇上百姓也不愿意。且看你们这对狗男女如何熬过今日。”

    刘高看花荣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再也不敢摆官架子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哀求道:“花知寨,过去是我不对,还请花知寨看在我们同僚三年的份上,饶我一命。”

    花荣看到刘高下跪,也是畅快不已。

    宋朝重文轻武,刘高这文知寨也是正知寨,过去仗着他是正知寨,百般欺压他,如今风水轮流转,却是轮到刘高求他了。

    刘高妻子也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心里想着怎么逃走。

    说话间,梁山骑兵已经从南寨冲到清风镇上,向着北边而来。

    镇上的百姓听得南寨示警声,已经都躲到家中,南寨逃跑的土兵也都是四散而逃,留下宽敞的街道让马军奔驰。

    花荣看着疾驰而来的王伦等人,笑道:“哈哈,你们的债主来了?”

    正要动身去迎接王伦,却见其后一位女将英姿飒爽,不是自己的胞妹,又是哪个!

    值得一提的是,这回清风寨乱了起来,本有乱军冲突宅院。刚强花小妹,弯弓搭箭射死了三人,这才让乱军退去,直道王伦带人赶来。

    “妹妹果然是经过英雄!”得知夫人无恙,花荣夸赞了一句。

    谁知花小妹却是不理,看着刘高火冒三丈。“且拿着狗官人头出气!”

    刀光闪过,刘高斩为两段。刘高夫人被这一吓,瘫倒在地。

    王伦看着刘氏皱眉,淡然道:“一介妇人,且留着一条性命!”

    花小妹杀了刘高,气也散了大半,自去陪伴嫂嫂侄儿。

    杨志领着马军冲到北寨,和王伦、花荣见了礼,便让麾下兵马接管北寨,然后请镇上百姓来伸冤,替天行道。

    这几年刘高做正知寨,贪赃枉法,镇上的大户也仗着家里有银子,仗势欺人。

    这一回,却是一个也没逃脱,刘高夫妻和镇上大户被杨志杀的七零八落,百姓也都是拍手称快。

    王伦、杨志打清风寨的时候,秦明也逃回了青州城。

    而不甘就此作罢的燕顺三人汇合了宋江,一起合围青州。

第一零三章青州军议() 
青州,外郭。

    惨烈的战斗刚结束不久,无数尸体密布在起伏无垠的山地间。僵硬的躯干彼此纠缠,断落的手臂仍紧握着刀枪。

    尚未冷透的鲜血浸润了干燥的砂土,形成无数道细小的溪流汇聚到凹陷处,慢慢地没入红褐色的大地。

    在城外一处山岗上,千余名剽悍山贼,簇拥着一面黑红大纛。纛下的及时雨宋江眺望着青州城,心中昂扬的快感简直难以用言语表述。

    自己带人打败了霹雳火秦明,围攻了青州府!

    这一日,被燕顺三人围攻的秦明,乘着暮色飞骑直入青州城,带来了青州军溃败的坏消息。

    驻守青州的大将祝彪、武魁闻讯后大吃一惊,慌忙禀报慕容彦达。慕容彦达急招心腹于太守府商议对策。

    慕容彦达侧身倚靠在主位的胡床上。他年约四十许,举手投足带着优雅的气度,不愧为皇亲国戚。

    但是,或许是被秦明大军溃败的消息所震撼,此刻他的精神状态很不好。昏黄的灯光下,他垂坠的皮肤显得松弛而毫无光泽,弥漫着日薄西山的颓废味道。

    慕容彦达伸手轻轻按压额头,苦恼地叹着气。几年来,山东群雄并起,青州也有一番动荡。若是青州官军再败,双方的力量已然失去均衡,整个青州境内再没有可敌反贼之兵。

    这样的形势下,应当如何是好?就怕妹妹也护不住自己!

    可叹慕容彦达一介封疆大吏,遇事竟然要靠女人。

    “黄信,你先通报军情。”慕容彦达打起精神道。

    相貌精悍的镇三山黄信躬身禀道:“禀告太守、各位大人!我军于本月初六围剿二龙山反贼,互有胜败没,将士阵亡四百余,杀敌二百。”

    说着,黄信小心翼翼道:“自从得知青州被围,秦统制和末将星夜回援。遭遇敌人大军围堵,且战且走,士卒战死三百,失散五百。等到末将收拢人马,回到青州只剩残兵千余!”

    “现有白虎山宋江、清风山燕顺主力正在城外虎视眈眈,二龙山晁盖也于昨日会师,兵锋甚锐,难以抵挡。”

    这番话一出,议事厅中诸人立刻骚动起来。

    慕容彦达眼看着这些亲信部下一片仓惶之态,心中不由得十分烦躁。他勉强维持着镇定,问道:“各位,黄将军已经把情况说得很清楚了,各位有何高见?”

    厅中数人面面相觑,彼此大抛眼色,谁都不愿第一个说话。主簿周良素来深受慕容彦达信任,他扭捏半日,眼看无人出头,只得干咳一声道:“大人,现今贼人声势浩大……青州城中兵马不满一万,其中又有不少老弱……恐怕难以力敌……”

    这却是且战的,慕容彦达一阵腻味。

    等周良开口后,又有人叫嚣道:“秦明丧师辱国,应当追究其败军之罪!”

    这人话音未落,一杯滚烫的茶汤已泼在他脸上。

    “真是胡言乱语!此言再不可说!”慕容彦达冷笑不已:“平日里刮地皮、贩奴隶、劫商旅、殖财货,你等鬼主意比谁都多……我难道白养你们这群废物吗!”

    慕容彦达这一番做作倒是让跪在地上的秦明、黄信心安不少。

    秦明更是生出抱死之心。“大人不杀之恩,秦明致死不忘!”

    此时的霹雳火,早就霹雳不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祝彪新来,此时也不得不表态,慌忙躬身发言:“请相公息怒,大人待我等恩厚,我等虽肝脑涂地亦不足报也!然大军倾覆殆非秦统制一人之罪,我等再做计议!”

    祝彪恶名在外,秦明本不待见,但是这时见其为自己求情,也是抱拳一礼。

    慕容彦达睨了祝彪一眼道:“那么,以祝将军之见,又该如何行止啊?”

    祝彪见慕容彦达下问,沉吟道:“山贼势大,我军兵微将寡,与之作战只怕也是惨胜。依职愚见,不若且以招抚为先,徐作长远打算。”

    慕容彦达听了,仍旧拿不定主意。这些贼人杀人无算,攻州掠府,朝廷如何容得!

    又有一人闪身出列,乃是通判石鲜:“祝彪将军所言缓不济急,吾有一计,可退贼人!”

    “快快讲来!”慕容彦达喜动颜色。

    石鲜见慕容彦达上心,慷慨陈辞道:“登州太守张叔夜麾下兵强将勇、广有钱粮。实力极其雄厚,真乃我大宋中流砥柱。曾闻大人与张太守有旧,只需一介使者、一纸书信,张太守必发精骑前来救援。某虽不才,愿赶赴登州为大人求取援军,荡平逆贼!”

    祝彪正退在一边,闻听不由发怒:这厮倒有面皮说我缓不济急!你的主意又如何济得了急?

    登州距离此处四五百里,又有济水横贯其间,那是一两天能赶到的么?

    转眼一想,顿时恍然大悟:好你个石鲜,你是诈作送信,企图逃之夭夭来着!

    这些文官一肚子坏水!想归想,祝彪仍旧不动声色。

    慕容彦达也道,我是皇亲,张叔夜对大宋忠心耿耿,如是求助必然前来。

    想到这里,慕容彦达忙不迭道:“到登州求助倒是一招,不过!这城外贼兵,如何抵挡些时日!”

    祝彪在此出列道:“青州城池高大,城内官军还有一战之力,可据城而守。”

    黄信也主动道:“末将可带兵道城外驻扎,与城内成掎角之势,分敌注意!”

    秦明鼓起勇气,直着嗓子大叫:“大人!仆虽无能,尚有一腔忠勇,愿当此任!”

    慕容彦达见自己片刻功夫,得了三位猛将鼎力相助,也是沾沾自喜。

    于是传令道:“三位将军,忠心可嘉!待退了敌人,本官自当禀报朝廷。”

    “既然如此!令黄信领兵出城逆战,阻拦反贼进兵。祝彪巡视城防,演练军士。秦明且歇息一日,明日同守城池!”

    “喏!!!”一众人齐声应诺,铿然有声。

    ~~~~~~~~~~~~~~~~~~~~~~~~~~~~~~~~~~~~~~~~~~~~~~~~~~~~~~~~

    等秦明、黄信等人退下,慕容彦达留住祝彪和武魁、马琪三人。

    慕容彦达首先看向祝彪,直言不讳道:“这些日子兵马你也熟练了,等秦明回去你也切不可将兵权交出!”

    慕容彦达打定主意培养祝彪,对秦明采取了手段。

    接着慕容彦达看着武魁问道:“清风寨传令也三日了,怎地还不见刘高、花荣来援军?”

    武魁哪知道那传令兵和刘高已经死在了清风镇,此时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祝彪念在武魁对自己恭敬,主动替他解围道:“计算时日,也就在这几天,也许明天城外便有援军了!”

    慕容彦达点点头,然后向马琪问道:“你且将秦明征讨二龙山和接到青州回兵的命令后行事,一五一十详细与我说了!”

    马琪心中一喜,尤观残废了,这次不是自己的机会!心中计较着,添油加醋,好好说说!

第一零四章兵临城下() 
在清风镇停了一夜,梁山义军秋毫无犯。第二日,王伦早早安排人护送花荣妻子并花小妹回山。王伦一声令下,拔营都起,护持着车仗,迤逦往青州行來。

    王伦虽然没直接道二龙山周围增援晁盖,但是也有马灵、杨林来回传信,知晓官军撤退。

    晁盖吃了青州官军的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提议三路会攻青州。从杨林处得知晁盖态度坚决,又有白虎山宋江在侧,王伦也就顺势答应。

    正走间,却见前方尘头大起,来回传令的时迁便大喜道:“不必说,这定是晁天王人马来了!”

    王伦一边派杨林骑快马上前哨探,一边吩咐花荣、杨志等倚车结圆阵以自守、吕方郭盛在旁策应。

    李逵忍不住道:“寨主哥哥,何必如此谨慎?”

    王伦眼望越來越近的滚滚红尘,正色道:“诸葛一生唯谨慎,犹有街亭之失,何况是你我凡夫俗子呢?”

    花荣是军班子弟出身,自小熟读兵书,此时眼见王伦临阵调遣,举止俱有法度,手下学兵行事井井有条,心中暗服:“怪不得金剑先生李助那等人物,对哥哥也是赞不绝口。果然是文武双全的英才!花荣能替这等英雄卖命,此生却也不枉了!”

    不多时,杨林带着侦骑已回,原來却是晁盖先引精骑三百,前來接应。刘唐等大队人马还在后方,四散埋伏于野,以免惊动官府。

    不多时,晁盖早到,下马与王伦及众兄弟讲礼时,看着身边的圆阵笑问道:“此何人手笔?”

    李助在旁道:“我说哥哥太谨慎了些。如何?果然是虚惊一场。”

    晁盖却大笑了起來,携了王伦的手道:“伯符兄弟,当真有亚夫细柳之遗风。”

    “当不得,当不得!”王伦连称不敢。

    原來,周亚夫是汉朝的名将,其驻兵的细柳营,深得严谨法度,威不可犯。

    晁盖此时早见了梁山军马雄壮,顾念王伦的情义,于是团团做礼道:“为了晁盖一人,劳烦梁山兄弟辛苦,晁某在此多谢!”

    李助在旁看了晁盖所为,不仅心生警惕!这晁盖也是一番雄豪,此次攻打青州又是他提议,虽然他与王伦哥哥莫逆,但是我也不得不提醒哥哥。

    那边王伦见晁盖客套,早就一把抱住。“哥哥哪里话?如今既许断头弟兄,虽不曾祷告天地,却如手足骨肉一般。放着二龙山弟兄们不管,俺怎安心?区区几日厮杀,正好显露我等手段!”

    说道起兴处,王伦便约了众军,在这关头上,共誓曰:“即如今,苍天黄土见著,俺一伙弟兄,要造这世道朝廷的反,许多好汉子,本可安安稳稳,却为王伦之事,激荡胸中义气,自此不避生死,义气相随。如今梁山兴旺,许多好汉向从,王伦必不肯使教弟兄们颈子里的血,暖和自家的屋。每逢有战,当一马当先,同生共死而已。”

    一时间,满山里数百近千好汉,纵声呐喊,声震山岗。

    不说梁山众人,就是二龙山人也觉得热血沸腾。晁盖见了王伦,心道:我这兄弟好似天生的领导者!

    待众人安定了,晁盖与王伦道:“兄弟下山,水泊那厢,必定无碍。只问老娘可好?休教你我兄弟,连累老娘受苦!”

    晁盖与王伦是登堂入室的交情,于是关心王伦母亲身体。

    王伦笑道:“必定无碍,哥哥安心。”说到这,想起王信的安危,于是道:“不过二郎上月到江南办事,却是不知所踪,说是招了摩尼教人的道!”

    晁盖与王信相交,还在王伦之前,此时也是半年未见了。“怎地有这等事?我这却有个在江州来的兄弟,稍后我差他去江南探听一番。”

    知道晁盖好意,王伦也就不劝。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于是计议这次攻打青州。晁盖低声问道:“只是以如今之势,眼见青州便在眼下,你我振臂一呼,不愁呼应如山海,只是不知,这里可做据守之地?”

    听着晁盖意思,倒是起了割据一方的想法。

    王伦沉吟半晌,方叹道:“不怕教哥哥知晓,这一路来,俺所见者,民心里并不曾果然尽皆失了朝廷,青州虽大,无险可守。便是取来青州府,百姓并不甘愿从你我草寇者,十之八九,如此,既无兵员,又无粮饷,怎是个长久?”

    李助也道:“那慕容彦达虽然草包,却是皇亲国戚。同时登州有张叔夜、东平府有程万里,都不是好相与的!”

    晁盖也只自家的实力,此时见王伦不看好,也就不再说聚效青州,只是道:“青州虽大,官府里贪滥搜刮的,咱们自觉不及,却说这排兵布阵厮杀冲锋的勾当,不我小看,遍数青州,无一人能及。”

    二龙山转危为安,晁盖也是意气风发。

    几人便说边走,大军已经到了青州十里外。王伦带领梁山扎营,晁盖也不打搅,自去寻宋江大寨去了。

    到了傍晚时分,晁盖复又过来,却是将二龙山的几位头领都带了过来。刘唐、公孙胜、何涛等王伦已然认识,这次晁盖特意介绍的却还有四位新头领。

    “这位邹渊兄弟,原是山东莱州的一个闲汉,为人忠良慷慨,又有一身好武艺。但性气高强,不肯容人,还嗜好赌钱,人送外号出林龙。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