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师回答:刚才上天散步去了,本来很快就回来,可正看到南天门外放榜,榜上是明年中举的贵人名单。于是多看了一会,所以来迟了。
赵佶问:“名单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
“好!写下来,藏进这只小盒里,明年放榜见分晓!”
第二年春榜发放,金殿唱名,前两位是蔡薿、柯棐。打开刘宗师的小盒,发现里边有张纸,上边写着“二草二木”。
于是,刘混康加号葆真观妙冲和先生。刘宗师地位确立,道教的灵验无可置疑。
宋徽宗下旨:令道士序位在僧侣之上、女冠序位在女尼之上。并给一姓于的、一姓虞的两位女冠加仙女尊号。
同时,赵佶要求天下人尽一切努力挖掘道教典藏,谁能上缴孤本,珍品道教典籍,立即升官发财!典籍由官方指定人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最后合成一部《万寿道藏》。
接着还是要学习。宋朝州学、太学等各级学府从此多加了门科目,大经或小经。学子们任选一经,仔细钻研!大经指《黄帝内经》《道德经》。小经指《庄子》《列子》。
正是官家崇尚道教,也才有了公孙胜的不拘细节。
茶楼里有人听不明白这个故事,忙问道:“公孙道长讲的这个故事,与我等有甚事?”
还有人看着公孙胜起哄道:“道长真有本事,莫不就是故事中的星宿?”
有那些自认心思灵巧的,心想怕是这道长在蓄积名望,要走终南捷径。
公孙胜微微一笑,说道:“那伏魔大殿中本是押着百十个天上的星宿,说是机缘巧合又是上天注定,降落人间,说不得在场真有人便是那伏魔大殿中的星宿之一。”
王伦在旁听了,心道怎地如今公孙胜便在宣讲星宿之事。于是站起身来,向着公孙胜一礼,“道长说得久了,且来喝一杯茶水!”
公孙胜在台上早把茶楼中的一群人看遍了,却只看出王伦这三人不是寻常。王伦相邀,正中下怀。
“如此便叨扰了!”
马灵也是道士出身,对公孙胜天然亲近,给他让了座位,倒了一杯茶水。
公孙胜对着王伦三人一礼,笑道:“是口渴了,不过这茶却不如酒水,贫道取些酒水来吃。”
旁边的广惠哈哈一笑,说道:“道长真会开玩笑!这里是茶馆,哪里来的……”
广惠的话说到一半,便说不下去了。瞪圆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
就在广惠开口质疑的时候,公孙胜手在空中一挥,凭空出现一个陶碗来。又是一挥,这碗里有出现了满满的一碗酒。
广惠瞪大了眼睛,也没有发现这酒和碗是从哪里来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使劲的揉了揉,再睁开那一碗酒还在那里。
“乖乖……不得了!”
旁边的马灵也不例外,震惊不已,不可思议的看着公孙胜,惊为天人。
王伦大约知道这是戏法一类,定是公孙胜事先藏好的,只是手法快罢了。他三人精神被他话语吸引,却被他别不知不觉变出酒来。
公孙胜微微一笑,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将酒送到三人面前。
广惠还是有些不相信,一把将酒碗拿了过来。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果然有酒香味。
“道长好法术,果真是仙人,当的起这入云龙的称号。”
公孙胜将酒给王伦三人倒上,开口问道:“还未请教几位名姓?”
王伦接了酒碗,道:“相逢即是有缘,何必在乎姓名!”
公孙胜听了王伦言语,眼眉不自觉的眨了眨,又道:“贫道善于相面,阁下可愿让贫道相上一相!”
王伦哈哈一笑道:“我就怕你相了我的面后,说我是伏魔洞下降的天魁星!”
者魁!首也!一百零八星宿的首领!听闻王伦开口就是天魁星,公孙胜对王伦更是好奇。
有心在王伦面前,显露本事,公孙胜开始先给马灵相面。
“这位兄弟,不苟言笑,清静无为,好似我辈中人。善于自我控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苟言笑,是一个典型的原则导向的人,十分重视原则,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秩序和规律上。”
马灵听了公孙胜的评语,不免点头。王伦想到马灵是一位除了裴宣,在梁山最讲原则规矩的人,更舒适的评语倒是贴切。
广惠见马灵点头,知道公孙胜说的不差,也道:“仙长,你也给俺看看!”称呼从道长已经变成了仙长。
公孙胜认真看了看广惠,还有他身旁的戒刀,开口第一句就把王伦晕倒。
“你人长得丑……”
王伦一口茶水差点喷了出来,广惠也闹个大红脸。
公孙胜却自顾自说道:“你人长得丑,须知相貌二字,“相“在“貌“前,貌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五官样子,是第二位的;相则是个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精神状态在外部的反映,是第一位的。”
“虽然貌丑,但是“相“却很好。与人相处,总是眼神温和,言语带笑;当众讲话,神态自若,言语铿锵。修养足够、勇气足够,但是谋略不足。是一个善做事但不善谋划的人!”
“仙长知我!”听了这番话语,广惠好似找到了知己,向着公孙胜连连行礼。“俺带了两把朴刀在身,旁人看了都好似见了贼一样!却不知俺是心善的!”
接下来,公孙胜定定看着王伦,知道这才是桌上的主角!
“兄台器宇轩昂,武艺出众,自信非常。举止有度,不怒自威又不失分寸,正符合兵法上说的‘‘远亲近威’’以治军的谋略。三人中以你为主,久居上位,胸有抱负,却为世不容!”
这些却都是公孙胜这一会功夫察言观色看来的!至于最后一句,则是因为王伦不愿透漏姓名的猜测,也是公孙胜的赌博。
王伦看着公孙胜,心道不愧是罗真人的弟子,看得如此准确。
王伦博学,也看过一本《吕览》,上边有几句话却是观人的要诀: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看人的时候,听完他讲话,要看看他怎么行动,就可以看出他的态度和心机。
有任务的时候看他怎么做事情,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无任务的时候看他喜好干什么,可以看出他的性情。熟悉了以后再看他都说些什么,可以看出他的真面目。有资源的时候,看他都分给谁;有地位的时候,看他都举荐谁;顺利的时候,看他遵守什么;这些可以看出他做人的标准和处世的原则。
困难的时候,看他不接受什么样的施舍,可以看出他是不是有志气。
卑微的时候,看他做什么不做什么,可以看出他是不是有正气。
第一一零章当面不识真仙()
王伦想了想,问公孙胜道:“那请问道长,人常说观其表知其里,观其形识其人。不知这观人之术可有要诀?”
“看阁下早就成竹在胸,却来考我!”公孙胜笑了,说出一番道理。
大道至简,要诀之一:大事验本领,细节看性情。要诀之二:衣着显经历,言语透精神。要诀之三:饮食起居藏大道,喜怒哀乐见真人。总则:有形不如有神,有骨不如有气。
要诀容易掌握,难就难在这个总则的把握上。
公孙一番高论令广惠、马灵有醍醐灌顶之感。
马灵冲着公孙胜一礼,张口道:“受教了!”这眼前道人却是比他有才学。
见广惠两个一副崇拜神情,王伦转头又问公孙胜,说道:“观人之术确实高妙,不过道长可知其中的变通之道吗?”原来王伦也是有心得的人。
三国时候有一个著名人物刘劭,字孔才,是魏国人,陈留太守,曾作《人物志》三卷,分《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等十二篇。
在书中,刘劭根据阴阳五行生成说,类推出五德,即木骨(弘毅)、金筋(勇敢)、火气(文理)、土肌(贞固)、水血(通微),并在此基础上把人的性格分为十二种,对每一种性格的总体特征及其优缺点予以界说。
《人物志》里说人的言行和内心往往不一致:“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进锐似精而去速,诃者似察而事烦,诈施似惠而无终,面从似忠而退违。此似是而非者也。亦有似非而是者:有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奸而情忠。非天下之至精,孰能得其实也?”
凡选材,不但要“观人“,更要“验事“。观人是看一个人的言行,但是一个人的言行往往不足以反映他的整体状况,还必须要“验事“,就是看他过去都做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这样才可以避免错误,风险比较小一些。
公孙胜本还要对答,可是转念一想,怕表现太过显得自大,于是玩笑着说道:“贫道这些微末术术,道教各位笑话了!”
说完,公孙胜一拂衣袖,正色问王伦说道:“我道家有一位清月教主陈真人,不知阁下可有听闻?”
公孙胜自有一番打算,要找位英雄合伙。山东之地,呼保义宋江名气最大,可惜是官府中人。还有一人,较之宋江、晁盖之流更为合适。只是公孙胜一无机会结识,再者那人势大,自有一群老兄弟。怕事成之后没了自己位置,这就要尴尬。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听得公孙胜言语,王伦笑道:“陈真人道家大贤,颇多奇事流传,自是听过!”
“清月教主曾有八句偈语警世!”公孙胜笑将拂尘一挥,道:“‘今教封禅,五十有难。因灾求禳,又添四战。今走妖魔,百年凶犯。山出群星,除祸平乱。’这便是陈真人所作警世之言。”
联想到先前公孙胜在茶楼里讲的伏魔殿群妖出世,王伦暗道他怕不要借此说事!
偈言所讲何意,王伦却装作听的不甚明白,就问道:“陈真人道心深广,在下愚笨,难悟偈语个中玄妙,还请先生解说。”
公孙胜道:“此偈要讲分明,却不得不提提起一件旧事,阁下可知本朝真宗天子封禅之事?”
“却是听人说起过。不过年岁太过久远,只知大概。说是天降祥瑞,神人梦中传话,教真宗天子岱岳封禅。”这事王伦也知道,宋真宗泰山封禅,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大典,也是引起争议最大的一次。王伦道:“怎地?莫非道长所说偈语,和这件故事有关?”
公孙胜答道:“正是有莫大干系!”随即又问出一番话来,“那当时朝中有五贼横行,想必你也有听闻吧?”
王伦道:“自是知晓。那王旦、王钦若五人钻研经营,善谋机心,最会逢迎上意。当初封禅之事,便实出他等之手。”
公孙胜接口道:“他们五人,实乃五方瘟鬼转世,就是为败坏人心,祸乱朝纲而来。”
王旦、王钦若虽然有些小节问题,但是都有宰相之才,王伦还是第一次见人如此贬低。那边本在专心吃酒的广惠、马灵此时也细心听了起来。
“我只知道南唐陈觉、冯延已、冯延鲁、查文徽、魏岑等五个邪佞之人,有五鬼之称。不想今日从道长这里才知王相公几人来历,果真是玄妙!”
公孙胜也是一笑,遂又道:“你可知,现今又有六魔在世?”
六魔想必就是蔡京、朱勔、童贯等六贼了。当下公孙胜就将当年王相公闲游泰山,天玄洞天放走六魔之事详说了,却好似洪太尉私方妖魔一般。
王伦听完这一段,笑道:“道长却说的好故事。那位王相公诸事凑巧,遇怪呈祥,却是个妙人。”
公孙胜是一清道人,咬定妖魔之事。“万物以类聚,人皆按群分。凡事皆天数,后果证前因。若不是碰着王相公,又如何叫走了妖魔?”
王伦闻言作笑,饮了口茶,说道:“因果天数一说,小可不敢妄下结论。自古都说邪不胜正,在下更觉此言是为正理。如今六贼猖獗,恐怕也难逃凄惨下场。”
王伦是知道在原时空,宋江、吴用、公孙胜假称天书之事的。只是排座次假称的碑文,说是天授,公孙胜竟然也不认识,要道人何清辨识。也许是因为公孙胜是星宿之一,不好解说。
公孙胜见王伦不信,便道:“正是当年封禅之时,清月教主陈真人察悟天地机密,作了那八句偈语,讲说几件事情,其中因果牵连,甚为厉害。后来果然就有事情发生,也都一一应验!”
看出公孙胜要用神鬼之说说服自己,王伦开口道:“这神鬼之说,向来虚无缥缈,远离我等凡俗,真假皆不得辨。道长身在道门,倒是近水楼台,能知许多机密事情。”
公孙胜听了,笑着轻挥拂尘,望向外面,说道:“世人羡慕山林间的自在安逸,贫道却更向往江湖上的侠行义举。”
就是公孙胜不说,王伦也知道。“原来先生想做个游戏红尘的快活散仙,倒真是难得!”
公孙胜未接话,而是看着王伦反问道:“你可知贫道为何和你说这许多旧事?”
王伦虽然心有猜测,但是佯装不知,说道:“先生道学玄妙莫测,在下却猜不得先生用意。”
公孙胜警惕的看了看左右,发现无人注意,小声道:“这天地万物,皆循正理而行。一来奸邪横行,合当星君出世;二者天下将乱,明主已生,要有贤臣辅助;贫道说这些,便是要告诉阁下,天降众星君,正是教他们来扫荡群邪,你就是其中一个!”
广惠听了许久,等了眼睛看着王伦,说道:“哈!哥哥竟然是天上的星君。”这一声惹得王伦一个白眼,马灵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便不说话。
王伦沉默些许,开口道:“就依先生所言,那又怎样?”
公孙胜顺口道:“既然是那众星君其中之一,便要顺天而行,此乃天数!”
王伦闻言,笑道:“先生谈天说地,道鬼讲神,原来在这里等着,先生倒真是卖得好玄虚!”
公孙胜见听,十分自信说道:“想贫道自习得星术相学,与人测算,倒也不曾有差。”他断定王伦是有案子在身的,身旁又有广惠、马灵两人,怕是不甘寂寞的。只需言语说动,拉拢三位好汉,正好做过一场大事。
王伦看公孙胜好似胜券在握,淡然道:“先生你就不怕我去官府具告?”
公孙胜料定王伦是试探自己,笑道:“阁下若想擒拿贫道去官府里伏法,也就不会和贫道聊这许久。”
见得如此,王伦放下茶杯,反问公孙胜道:“我若此时告诉道长姓名,道长可有兴趣听?”
“倒要请教!”公孙胜一拱手道。
王伦随即用手蘸了茶水,在桌子上一笔一划写了名字。
公孙胜先见了一个“王”字便不自觉了,等看第二字正是“伦”时,汗如雨下。
王伦!本不想找这人,不想这人就在眼前,还是自己主动送上门去的!自己当真无缘识得真仙面,这可如何是好!
第一一一章三人合谋()
济州郓城县的县衙,这天下午到了下班的时候,从县衙之内走出来一个公人。
但见此人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