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寨主-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东青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

    辽朝皇帝每年都要进行声势浩大的“放鹰”仪式,即带海东青到野外打猎游玩,所谓春山秋水、四季捺钵之制。时人有载:“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海东青之名,王伦闻名久矣,就是不得一见!

    卖鹰人还没说话,讹里朵却是噗嗤一笑,说道:“这哪里是什么神鹰!”

    卖鹰人还要做买卖,耐心给王伦讲解。一听王伦口音,又打量一下装束,笑道:“看来几位不是本地人,此鹰的大小极像海东青,但它不是。”

    山士奇随口问道:“那它叫什么?”

    卖鹰人解释道:“此鹰叫‘黑隼’,你看,它的爪是铁青色,而海东青的爪银色或黄色,银白色的最为珍贵。那种鹰飞得又高又快,我们女真人把它奉为‘万鹰之神’,对它崇拜之至。”

    说到这,卖鹰人叹了口气,又道:“不过,这鹰中极品的海东青,也给女真人到来了灾祸啊!”

    一听这话,讹里朵神情一紧,追问道:“什么灾祸?”

    “说来话长!”卖鹰人看讹里朵和兀珠是同族,也不遮掩,实话实说。“海东青是皇家贡品,大辽朝廷无休止索要,几乎捕绝。咱们女真人为了捕鹰,远去东海之滨深山老林,有的不慎坠崖而亡,有的不能定期交付被银牌天使活活打死。”

    “更可怒的是,每当银牌天使前来催鹰,年轻美貌的女子还得给他荐枕!狗娘养的银牌天使,不管姑娘媳妇,也不管穷富,只要看中就得陪他睡觉,多年来女真人受尽了凌辱。”

    这些事情讹里朵和兀珠也是知晓的,但是听了卖鹰人的话还是义愤填膺。

    “有都勃极烈在,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了!”兀珠扔下这句话,大步先行离开。

    最终,王伦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下了黑隼。许是被人驯养的熟了,这黑隼到了王伦手里也十分听话。王伦让杨林去买了些牛肉喂食,暂时由他照看。

    王伦这一行由讹里朵领着,不多时追上兀珠。几人在城东的马市逛了一圈,却是瞧见其中一处围了好大一群人。众人也是贪图热闹,一伙子挤了进去,一排木桩,桩上栓黑、白、红、青四匹马。其余三匹也是难得一见的好马,不过与那白马一比却是相形见绌。

    只见那匹银龙马长约丈余,身高八尺,浑身雪白没有一丝杂色。仰首嘶鸣间,使得周边拴马桩上的一众马匹,俱都俯首压声,不敢稍有异动。

    古代马经上曾有言:六尺为马,七尺为騋,八尺则成龙。

    眼前这匹神骏高达八尺,正是马中之龙,也难怪在这马市上引起这般大的动静。此等神骏,只怕在北地辽国等闲也是难得一见。

    卖马之人是一个赤发黄须,面庞黝黑的汉子,身上套着一领毛疏皮皱的胡裘,一双扑扇般大的手上满是厚实茧子,瞧着不像是个贩马的客商,倒像是常年游牧的北地辽人。

    黄须卖马汉子手指马匹叫卖:“买马的客商过来看一看,北地的名马。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看看不要钱!”

    这马贩如此样貌,身上显然有胡人血统,不过这汉话除了稍许河北口音外,倒也还算得标准。

    见王伦几人走了过来,马贩热情地问道:“几位可是买马的客商?咱这几匹,个个的宝马良驹!”

    “随便看一看”王伦迎合了一句,几人围着看马。这时,又来了一些闲游围观的人。

    马贩见二王伦束发丝衣,腰系锦带,有别于当地人,又问道:“敢问兄台可是中原人士?”

    王伦答道:“说得不错,我们来自中原宋国。”

    “嘿!我也是中原人!”一听王伦肯定的回答,马贩高兴得一拍大腿,“只不过好些年不曾回去了。”

    “你”鲁智深心直口快,看着黄发的马贩子满脸不信。

    王伦倒是不在意马贩子是哪里人,而是专注看着战马。“仁兄,既然你说是本地名马,敢问都是什么名马?”一听王伦问起马匹,马贩子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他伸手一指道:“这些马,都是我们北地特产,这匹叫‘黑风’,奔跑起来如一股黑风,能追上野鹿;这匹叫‘青皮兽’,足有四尺五寸高力大无穷;这匹马人称‘火狐狸’浑身红如炭火,没有一根杂毛,狩猎时它有狐狸一般的机警,它不但跑得快,还极有耐力,可日行八百。”

    见马贩子自卖自夸,讹里朵和兀珠都是直翻白眼。但是买马并不是花他们的钱,他们也不会为了王伦出头。

    王伦笑道:“是不是有点儿太玄乎了吧?‘赤兔马’才日行千里,它能日行八百?”

    一见王伦质疑自己,马贩子绷起脸来道:“我不和你犟,信不信由你。”

    王伦围着黑、红、青三匹马看好几圈,逐个打量。“添钱不如细看”,卖马人在不停地卖弄促销伎俩。

    “这匹马有什么名头!”忽然,王伦走向那匹白马,问道:“仁兄怎么不介绍这匹良驹?”

    “哈!您真有眼光!”一见王伦看中自己的心头好,马贩子眼睛发亮。

    “这匹有个名号,叫做照夜玉狮子!”

    (感谢轻牛兄打赏!惭愧!本想加更,但是小孩子要人看,精力有限啊!多谢大家支持,三泰会继续努力!)

第五十七章买马记() 
“照夜玉狮子!”王伦看着眼前的白马,再次问了马贩子一遍。

    “正是!”马贩子直视着王伦,肯定的答道。而后,故意显得无奈地说:“客官常年贩马在外,走南闯北,买就买个物有所值,不是现在本钱少,不然我还不卖呢。”

    王伦嘴中念叨着照夜玉狮子,心中却是想起一个人来。看着眼前的赤发黄须汉子,王伦与心中想起的人对比起来。

    “胡说!”这边王伦还没说话,那边讹里朵却是跳了出来。“照夜玉狮子天下只有一匹,就在我四弟手中,你这匹如何会是?”

    兀珠本来听了马贩子的话,也道是自己的那匹照夜玉狮子。可是仔细一看,却又不是。这匹白马虽然也是马中极品,但是还是与马中之王差了一个档次。

    不过他不屑于争辩,并不质问马贩子,讹里朵却是忍不住。“难道你偷了我四弟的坐骑不成?”

    马贩子一见讹里朵说照夜玉狮子在他四弟手中,眼神金光一闪,暗道莫不是鱼儿上钩了。当下不动声色,冲着讹里朵一抱拳,客气道:“敢问两位如何称呼?为何要破坏在下的生意?”

    “哼!我们是完颜部的猛安。”讹里朵见马贩子还不承认自己的马不是真品,不由气急,“四弟,你亲自与他说!”

    这时王伦也看向兀珠,心道水浒中宝马首推照夜玉狮子,书中只说是大金国王子的坐骑,不想是兀珠的爱马。

    兀珠这时见讹里朵推他出来,只好揭破马贩子的谎言。“照夜玉狮子,产自西域,上月我亲自购得,这是事实。”

    “这匹马通体上下,一色雪白,没有半根杂毛,确实少见,但却不是照夜玉狮子。”说着,害怕马贩子不信,兀珠又指着白马道:“照夜玉狮子生下,只脖子周围长毛,犹如雄师一般,性格暴烈。但长大后,会被赶出马群,随之性格也会变得温顺。到了暗处此马身上挥发出银白光亮,故得此名,但是你这马确是一个特征也无!”

    兀珠说完,背手而立,看着王伦。那意思甚明:要不是我在这里,怕是你就被骗了!

    马贩子见兀珠说的头头是道,又知道他是女真的贵族,心道定是此人无疑了。不过他也是心思剔透之辈,面上一点不显。听了无助的话,一拍大腿高叫道:“啊呀……不想我竟是被人骗了!损失了两千贯!”

    “这匹马我要了!”

    此马神俊,与种千寻所赠之马仿佛。王伦哪还顾得其他,当即开口就要将这匹马买下。此马即使不是照夜玉狮子,也当能与之争锋一二。

    兀珠原本当是自己帮了王伦,避免他上当。没想到,王伦还是执意买马,气的兀珠喘气也粗了起来。

    山士奇一见王伦要买马,直接跳到那匹黑马跟前,冲着王伦叫道:“哥哥,这匹马买了送我吧!”

    “好!”王伦答应一声,对那马贩子道:“你这几匹马多少钱,我都要了!”

    王伦这一声喊,却是止住在场围观众人的嘈杂议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从这匹神骏那里转到了王伦这边。

    王伦本就生得俊朗,身形在北人中也还算得上高大,领袖梁山兼且接触了不少这个时代的大人物,身上自然而然有着上位者的气势。面对众人的瞩目,径自岿然不动。

    “相中了价好说,马分三、六、九等,价有高有低。”见王伦仍要在自己手中买马,那马贩子不由多看了王伦几眼。“这位官人想必是识得货的,我也不贪心,足铜四千贯,您可以立马牵走!”

    足铜四千贯!

    虽然在场众人都知道这几匹马的不凡,可当这马贩真正报出这个价格时,还是吓住了不少人。倒不是这马贩漫天开价,似这等龙驹,若是送去汴梁,只怕这价钱还得往上再翻两个跟头。只是眼下在会宁,足铜四千贯却是从未听闻的价格,足已抵得上普通富户人家几代人的积财啦。

    “仁兄,马再好价格不合适也无人问津了,如果价格能再落一落,你也实卖我们也真买!”杨林在旁见缝插针地回了一句,想替王伦省些银钱。

    一见杨林还价,马贩子摇头道:“我是张飞卖铁,人硬货也硬,还价不卖!“

    鲁智深听了马贩子这话不由挑剔道:“你这人硬货硬,怎地没有真的照夜玉狮子!”

    被鲁智深这一挤兑,马贩子楞了一下,眼神不经意的扫过兀珠身上。随即马贩子看着王伦,说道:“货卖识主,那黑红青每匹要五百贯,白马两千五百贯,不要还价。”

    既是自家中意之物,王伦也不是囊中羞涩之人,并没有对方开出的四千贯实价给吓住。“兄弟!这几匹马我相中了,既然不肯落价,我也不少给你,这四匹马我全买了!”王伦看着马贩子,一锤定音。

    见王伦一口答应,马贩子喜形于色,心想这还是个主!马贩子一抱拳,说道:“好,大官人爽快!”

    “路途遥远不便携带铜钱,我们带的都是纹银,按通比价折合一下给你纹银,如何?”

    在大宋寻常这等大宗数额的交易,买卖双方所说的往往都最新交钞的价格,毕竟一贯铜钱至少也是八百余文,那分量绝对不轻。若是数千贯,几乎就是等于一座小铜山,只怕得找辆牛车来拉,方才能够搬走。

    这大宋朝廷发行的交钞,不过就是为了弥补现今国家财税不足而想出的法。只可惜没有朝廷储备金的背书,运行信用先天不足。即便是刚发的交钞,商家姓也算作七成实铜,随着年岁更迭,一些早期发行的交钞甚至只有其票面价值的两成而已。

    在北地,大宋的交钞当然不被认同,所以王伦说的是银子。

    “可以可以。”马贩子满口答应,“按现在的通比价是十一贯折合纹银十两。”

    也就在双方准备交割财货之际,原本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看客们却是起了骚动,一众看客被撵得鸡飞狗跳,纷纷朝两边散开,中间露出一条足够四五人并行的通道。

    王伦看时,只见过来三个拿马鞭子的人:一个矮胖,长脸一双鼠目,小耳好似竹签,嘴不大嘴唇上翘,眼一个劲挤巴不停;又一个细高个儿,大头脖子细,一双蛤蟆嘴,两只豹眼,稀黄的几根眉毛,四颗门牙出在外。

    落在后面的一人,却是身长七尺,面色微红。年约二十七八,器宇轩昂,隐然为几人之首。

    兀珠看见这青年,心中一突:这人怎么来了!

    这青年围着几匹马转悠一阵:“这两匹马我要了,不过要到我庄上支钱。“

    马贩子为难的看着那青年,道:“这几匹马已经有买主了!”

    “无妨!”青年扫视了一眼王伦几人,淡然说了一句。

    那跟着来的蛤蟆嘴见卖马人拒绝,却是生气,怒道:“凡是来这集卖东西的,只要我曾家人要,哪个敢不卖?有人看中那又怎地?“

    那一旁的长耳朵接着道:“我家大少爷看上的东西,高兴给你几个钱,不高兴没有,你还能咬了大爷的鸟!“

    这一下卖马人也怒了,叫道:“你喝口尿涮涮你那屁股嘴,不要一张就放屁,臭气熏天。休说已经有人定了,你就是有钱,爷爷也不卖给你!“

第五十八章曾一虎() 
却说东昌府北五十里处,有一段家庄。庄里有位大汉,叫段景住。身高九尺有余,自幼习武,为人豪爽,仗义大方,尽交些江湖好汉。少年时,一家三口人,子虽然过得紧紧巴巴,还要接济比自家更穷的人家钱粮。江湖朋友给他送了个绰号叫“金毛犬段景住“。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前父母双双急病身亡。从此他一人飘流江湖,贩马为生。他能识得优劣马匹,时常往来贩马,赚些钱财。有时断了花销,也随江湖的朋友干些黑道上的事儿,但从不断一般商人和穷苦人钱财。

    话说政和三年春,他在北地购得数匹好马,志得意满。不经意间听人说,女真族中出了一匹宝马。是西域的良驹,日行一千,夜行八百。浑身雪白,月下发光。

    这下可勾起了段景住的瘾头,一心想要把这匹宝马弄到手。因为不知这宝马在谁手中,没有线索,因此就想了一个以假乱真、投石问路的主意。

    也是他福星高照,不仅四匹宝马都有了买主,还真遇到了照夜玉狮子的主人。只是他的运气也用到头了,遇见了来滋事的人。

    那老鼠耳朵和蛤蟆嘴的跟班仗着有人撑腰,见段景住骂得难听,一左一右上来扭打段景住。“你这腌臜厮鸟,也敢来撩俺曾家的虎须,看摘了你的脑瓢当球踢!”

    段景住也有火气,见了两人来打自己,也不想让。他虽然武艺不显,但也不是三五个闲汉能敌的,最不怕的就是和人厮斗。

    一阵乱拳打出,蛤蟆嘴二人一时慌乱,招架不住,被打在身上的,不止三拳两脚。只听一阵哎呀惨叫,便似倒了三江,翻了五海,也都躺地下,模样好不凄惨。

    蛤蟆嘴不想自己二人出了丑,倒在地上还不罢休,张口威胁。“好个莽汉,竟敢还手,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段景住一声喝骂:“打的就是你这腌臜狗贼!你俩不是甚么好鸟,正是该打!”

    曾涂乃是曾家长子,身长七尺,面色微红,手段高强,眼明手快,年方三十出头。幼时曾随父居于极北苦寒之地,靠狩猎采集为生,练得筋骨强健,马术出众。“惯射山林虎,能放海冬青”。惯使一杆点钢枪,乃是曾家五虎中第一好汉。

    曾家原本是女真的一支,后来到大宋做马匹和毛皮的生意发了家,就此在大宋安身。家主曾弄,少时也与该隐、阿骨打等熟识,飞鹰走狗。近年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也有许多联系,大宋的许多货品都要曾弄替阿骨打置办。

    就是这宁安州的榷场,很大程度上也是曾家在支持,把持着其中至少三成的利益。只是近年,曾弄老迈,北地苦寒,这才派了大儿子过来照应。

    双方约定半年一结算分成,上月刚刚算过,距离下次结算还有许久。兀珠曾经见阿骨打接见过曾涂,是以诧异他为何在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