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也甚狡猾。
连击不中,暗打主意。不再呼喝追赶,而是蹑手蹑脚,不发出一点声响,向林冲侧方挪动,伺机偷袭。
林冲知高俅必有诡计,突然向左一晃,故意朝着高俅的方向跨了半步。
高俅以为得计,猛出手,直刺过去!
林冲听到动静,突然将身子后一倒,避开致命一击!
左手肘撑住身子,右手单手持枪,猛刺而出!
“死吧!”
高俅本以为得手,这一击用了全力,已无躲闪回避余地。
长枪突至,高俅痛叫一声,长枪贯腹而入,透背而出!
“林……冲,你……好阴……”
“哼!报应!”
高俅,丧命林冲枪下!
两世仇怨,一枪报偿!
……
马蹄声急促,刘芒猛抬起头。
“报!”
快马加急,传报声急促,必有大事发生!
刘芒扫了一眼信报,面色凝重。一挥手,宿卫立刻奔去,唤来刘伯温、杜如晦。
刘、杜进来时,刘芒的脸色已恢复如初。
“老曹动手了。”
“濮阳?”
“恩。”
刘芒一脸平静,伸手示意二人随便坐,亲自起身烧水。
刘伯温、杜如晦对视一眼,心照不宣:主公越来越像主公了!
以前的刘芒,逢大事要事,常常难掩焦急心情。而现在,则越来越沉稳了。
主公稳如山,从属静如水。
沉稳平静,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
刘、杜仔细看罢信报,低声商议着。
刘芒烧开了水,拿出一包茶叶,沏了茶,端给两人。
这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喝茶。但是,无论是茶叶的品种、品种,还是炒制技术,都很粗糙,茶叶的味道,远不及后世。茶文化,也未显雏形。
刘伯温啜了口茶,笑道:“以前嘛,总觉得这东西味道苦苦怪怪的,跟着主公喝习惯了,感觉还不错。”
“这一带,很适合种茶,可惜,没有精于茶道之人。”
地位高了,刘芒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就能显露出大家之气。而刘芒啜茶的姿势,也明显比刘伯温更专业,更优雅。
杜如晦模仿刘芒的姿势,气派虽稍显不足,但也还有模有样。
刘伯温学不来,嘿嘿笑道:“主公的气派,老刘学不来了。就当粗酒、白水喝好了。”
刘芒笑了。“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主公和克明慢慢品茶,我先说。”刘伯温一口干了茶水,从嘴里捡出茶叶。
“不能让老曹得逞!”刘伯温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
刘芒不动声色,继续品茶。
“孙伯符、刘玄德开了个头,老曹要效而仿之啊!”
刘芒轻轻点点头。
老曹想收复濮阳、陈留,人尽皆知。迟迟未动手,除了准备不足外,主要是担心刘芒插手。
而今,刘备、孙策显出联手抗衡刘芒之意,而刘芒,并未有过激之举,曹操才下了决心,对濮阳用兵。
刘芒问道:“伯温先生认为,曹操进攻濮阳,有试探咱们的反应之意?”
“有试探之意,亦有夺取之意。主公默许孙、刘割据庐江,若对濮阳之事,不做明确表态,老曹亦可能强夺。”
濮阳、陈留是曹操起兵之地,曹操对这两地的感情,非其它地方可比。曹操想要收复两地,情理之中。
对此,刘芒和幕僚们,也早有准备。
核心一点是:不能让曹操收复濮阳、陈留。
濮阳、陈留,地处中原要地。北连冀州,东接兖州,南面与豫州相连,而西面,直接与京城洛阳所在的河南尹接壤。
吕布、张邈,都是无有大志之徒。
他们占据濮阳、陈留,成为刘芒与曹操之间的缓冲。
吕布张邈占据两地,对刘芒的威胁相对较小。而如果曹操占据两地,麻烦就大了。
不直接接壤,是刘芒与曹操保持同盟关系的基础。而接壤,便容易产生各种矛盾。
现在,刘芒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天下为敌,曹操是牵制袁绍的重要盟友。现阶段,与曹操的同盟关系,决不能解除。
曹操也深知这一点。而曹操被夹在袁绍和刘备之间,也不好受,他也需要刘芒这个强大的盟友。
曹操想夺回濮阳、陈留,又担心因此交恶刘芒,也有颇多顾忌。
按刘伯温、杜如晦的分析,曹操对濮阳用兵,有试探刘芒态度之意。如果刘芒默许,曹操就可能真的动手。如果刘芒反对,曹操便可借此提条件。提条件、要好处,可是曹操的特长。
刘伯温说完,刘芒询问杜如晦的意见。
“属下以为,处理濮阳一事,主公应把握三点:不同意,不出兵,不着急。”
不同意,是必然的。
不出兵,是避免与曹操发生军事冲突,也好理解。
不着急,是什么意思?
“如伯温先生所言,孟德起兵,有试探主公之意。主公着急,则孟德得计。即便其撤兵,亦或以此为由,大开狮口。”
曹操多疑,自己不着急,曹操反而可能心生疑惑,不敢用强。
刘芒轻轻点头。
不同意、不出兵、不着急,做的这三点,对刘芒而言,很容易。
可是,刘芒担心吕布和张邈啊!
他们两人,能抗住曹操吗?
“主公放心。吕、张二人占据两地已有几年,两人一直不同周边诸侯结盟,说明深通小诸侯生存之道,两人抗衡曹孟德也许力有不足,但自保无忧。”
杜如晦见刘芒终于点头,又道:“这不着急,还有一个妙处。”
“什么妙处?”
刘芒追问一句,未等杜如晦解答,刘芒突然笑了。
“我懂了!”
第1135章 吕奉先笑迎强敌()
刘芒变得越来越成熟、沉稳,且思维也变得越来越敏捷,与86的智力值倒也匹配。
能力的提高,并非缘于五围的提升。勤奋刻苦,才是能力提高的本源。
杜如晦只提了一句,并未明说,刘芒已知其意。
濮阳、陈留,不同于其它地方。
当年,曹操“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起兵之地,就在陈留。
而今,曹操已成一方诸侯,陈留,可谓其创业的肇基之地。
曹操想夺回两地,情理之中。
刘芒可以施压,阻止曹操,但势必会得罪曹操。
杜如晦所提三点之“不着急”,便基于此顾虑。
不必急着阻止曹操,等别人出面阻止曹操,此人便是冀州袁绍!
濮阳陈留,是刘芒、袁绍、曹操三大势力中间的缓冲之地。
曹操夺回两地,不仅对刘芒不利,对袁绍也不是好事情。将彻底封堵了其踏足中原的大门,袁绍怎会答应。
得罪曹操的事,让袁绍去做好了。
袁绍和曹操之间的矛盾越深,对刘芒越是有利。
……
打定主意,刘芒尽显沉稳。
不急于返回洛阳,但给曹操写封信,申明厉害,还是很有必要的。
几案旁,油灯下,嘴刁笔杆,手托腮帮,眼神发呆,刘芒卡文了!
给曹操写信,有好多事情想说。可是,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好不容易开了个头,写着写着,又觉得意思表达得不清楚。
怎么写,都觉得不满意。
怎么说,都觉得不合适。
毕竟,曹操想夺回濮阳、陈留,只是不符合刘芒的利益。对曹操而言,是很正常之事。甚至,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在天下大多数人看来,曹操这么做,无可指责。
劝曹操,别做对曹操有利之选择,而做对刘芒有利之选择。这种信,怎么写,都觉得别扭,都觉得太厚颜无耻,实在难以下笔。
“主公。”
杜如晦敲门而入,送上徐达用飞鸽传递的情报。
徐达驻守河南尹东部阳武,他送来的,一定是有关濮阳的军情。
刘芒看罢情报,急命宿卫去唤刘伯温。
情报上,简略绘制了曹操军及吕布张邈联军的进攻及布防图。
刘伯温赶到,杜如晦已经将情报简图,转绘到地图上。三人俯身研究,刘芒不禁轻轻吸了口气,面带忧虑。
“主公担心吕布守不住?”
“是啊。”
刘伯温笑道:“主公何必忧虑,让袁本初替吕奉先忧虑就好。”
经过几年学习,刘芒军事能力,也有长足进步。82的统御,还拿得出手。
刘芒指点着地图道,分析着两军态势:“吕奉先如此部署,是打持久战的架势。而老曹进攻,必然奔袭疾进。某担心的是,吕奉先恐无法坚持到袁本初插手。”
杜如晦道:“主公分析,甚合兵法。”
刘伯温笑道:“主公担心曹孟德已经奔袭成功?”
“是啊。”
刘伯温道:“主公放心,曹孟德若奔袭成功,天德这份情报中,自然会说明。既然未说,说明双方已呈僵持态势。”
刘芒皱眉。“曹孟德奔袭,未能成功,你二人为何如此肯定?”
刘伯温杜如晦相识一笑。“主公,前几天的信报称,曹操有动兵迹象。未用飞鸽传书,一路快马传送,至少需要两日。这份情报,用飞鸽传至颍川,再换快马急送,耗时约一日半。加上两份情报之间的时间间隔,老曹动兵已近旬日。正如主公所言,吕奉先之部署,利于持久。老曹旬日而未成功,必已陷入攻坚持久之战。”
杜如晦道:“如无意外,目前,袁本初应已有所动作。”
刘伯温一番解读,刘芒明白了。
扭头看看刘伯温杜如晦,刘芒不禁惭愧。看来,自己86的智力,和刘、杜的智力比起来,差距还是不小啊!
只要吕布能守住,袁绍必然介入,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想到袁绍,刘芒灵光一现。
“我这就给老曹写信!”
刘芒提笔,一挥而就。
“哈哈,主公此信,堪称一绝!”刘伯温、杜如晦连声叫好。
……
濮阳,处于黄河之滨,人杰地灵之所。
濮阳,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定都于此,濮阳因此有帝丘、帝都之称。
濮阳东面,尘土飞扬,旌旗漫卷。
曹操的兖州军,滚滚而来!
濮阳城头,旌旗密布。濮阳守军,早已各就各位。
东门城楼处,一将傲立城头。
三叉束发紫金冠,上插两根五尺长雉鸡翎,中间大红绒球扑簌颤动。外披西川红棉百花袍,内穿兽面吞头连环铠,勒甲玲珑狮蛮带紧束,更显细腰乍背。宝雕弓斜挎,雕翎箭随身。右手持方天画戟,左手提缰,赤红如烧炭的嘶风赤兔马,静立一旁。
当世第一猛将,吕布吕奉先,面带微笑,静候曹军!
“温侯!”斥候飞奔上城墙。“禀温侯,敌军先锋部,离此还有十里。领兵大将乃……”
“别废话!”吕布微笑依旧,挥手打断斥候。“某不关心领兵何人,说吧,敌人有多少兵马?”
“敌之先锋五千,后面中军,难以计数。”
马夫吕泛,正拿着刷子,仔细地梳理着赤兔马缎子般的皮毛。
听到斥候说曹军不计其数,吕泛的手不禁一抖。
铁刷子戳了赤兔马一下,赤兔微微侧头,嫌弃地白了吕泛一眼。
“对不住啊对不住,马爷别计较。”吕泛伺候主子般,赔着不是,替赤兔揉着戳痛处。
“哈哈……”吕布朗声笑道。“赤兔才懒得和你计较。”
“那是,那是,马爷是马中之神,怎会和小的计较。”
“嘿嘿,知道就好。”吕布轻松笑着。“怎么了?曹军来得太多,怕了?”
“不怕!”吕泛使劲挺挺胸脯。“跟着温侯,咱啥也不怕!”
“好样的!”吕布将马缰扔给吕泛,腾出手来,用力拍了拍吕泛的肩膀。
“哎呦……温侯……您轻点啊,小的那受得住您一巴掌啊!”
“哈哈……小子,你有咱九原汉子的脾气,却没有九原汉子的身子骨!”
吕泛一张嘴,甚是油滑。“咱九原有温侯就行了,小的不用结实的身子骨。”
“哈哈哈,小子忒会说话。你那兄弟吕阔也和你一般能说会道吗?”
“嘿嘿,俺兄弟比俺能说。听北面来的商人说,俺兄弟现在可是风光。”
“哈哈哈,一家子油嘴滑舌。行嘞,等打完仗,一定让你兄弟团聚。”
“谢温侯。”吕泛行着礼,脸上却没有欣喜神色。
亲人团聚,固然值得期待。但曹操大军压境,谁知道,还有没有团聚的机会?
第1136章 小诸侯生存之道()
曹操兵临城下,吕布军中难免恐慌。
但是,吕布不怕。
吕布自信,并不盲目,淡定平稳,是有原因的。
当初,抢夺洛阳未遂,吕布听从陈宫的建议,偷袭了曹操的濮阳。
有了栖身之地,吕布反倒发愁。
地盘都被别人划分了,自己只有弹丸之地,区区兵马,如何发展?吕布羡慕刘芒、刘备,人家运气好,是汉室宗亲,可借此身份,吸引人才、招募兵马。自己的命,为何这般苦?
吕布给自己贴上“三无”标签——无身份、无地盘、无兵马。
而在“三无”基础上,吕布给自己做了总结——无希望。
自怨自艾,垂头丧气。
无所事事,终日借酒消愁。
甚至,连心爱的方天画戟,都不碰了;武艺,也不练了。
吕布消沉,陈宫着急。
以春秋时期,诸侯崛起的故事,劝慰、开导、鼓励吕布。
春秋初年,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数百个之多。见诸经传者,便有一百七十余个。然有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国。
数百诸侯国,几千国君中,成就霸业者,只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有多种版本,本书不做细考,仅采用《史记》中说法。)
春秋五霸中,唯有晋文公重耳,乃是姬姓,也既所谓春秋时期的“宗亲”。
所以说,出身不是问题。
陈宫又给吕布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灭强吴的故事。
吕布抬起头,但仍是醉眼惺忪,叹气连连。“勾践有地盘,我无地盘矣!”
陈宫又给吕布讲起春秋时期,小诸侯国的故事。
小诸侯国,只要策略得当,一样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陈宫还给吕布指点了十八个字的生存之道:不结盟、不依附、不树敌、不招惹、少募兵、练精兵。
少募兵,练精兵,是为了减少开支,这一点,吕布没有意见。
多招募一两万兵马,起不了什么作用,徒增开销。而且,在吕布看来,多一点兵马,远不如自己将方天画戟磨得锋利一些管用。
不树敌、不招惹,也好理解。
吕布怕的是周围诸侯把自己当做敌人,担心的是别人来招惹他。凭自己的区区实力,吕布当然不会主动树敌,不会主动惹事。
但是,不结盟,不依附,吕布就不能理解了。
陈宫指着地图解释说,濮阳周边,盘踞着刘芒、袁绍、曹操、袁术四大诸侯。
四大诸侯中,吕布与袁术关系最好,且袁术一直在笼络吕布。
但是,陈宫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