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敌尸漂浮,血污一片!

    西凉军损失数十人,却难奈陷入绝境之王伯当。李傕气急败坏,张牙舞爪,大吼大叫。

    “让你喊!”

    王伯当暗骂一声,伸手摸箭,箭壶中,却只剩一支羽箭。

    勇三郎不紧不慢,搭箭张弓……

    “李傕!看某一箭取尔性命!”

    弓弦崩响,羽箭呼啸!

    李傕大惊,急忙俯身躲闪!

    羽箭射空,李傕狞笑一声:“他没箭了,给我抓活的!”

    勇三郎早有后招,一箭射出,伸手从水中抓起一支长箭,再次出手!

    箭尾雕翎已被浸湿,长箭呼啸,箭尾洒出一串水珠,晶莹亮丽!

    李傕毫无防备,羽箭已飞至面前!

    李傕下意识低头躲闪……

    羽箭被水浸湿,速度慢了许多,未能一箭毙命,只射中李傕盔缨。

    李傕却惊得魂飞魄散,大吼一声:“射死他!射死他!”

    “咻咻咻……”

    密如飞蝗的箭矢,射向水中勇三郎……

    ……

    水面,渐渐趋于平静……

    西风骤起,如泣如诉……

    左挽长弓右提枪,

    潇洒豪行王伯当;

    树下铜钱交头问,

    为何不见勇三郎?(未完待续。)

第0969章 喜讯来的太突然() 
“啪!”

    一块竹片,无缘无故地碎裂。

    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刘芒拿着竹片的手,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婉儿善解人意,接过竹片,抚摸着刘芒的手,柔声道:“竹生于南方,喜潮湿。北方干燥,碎裂实属正常,再取一竹片替换就是,夫君不必在意。”

    婉儿的话,让刘芒心神稍安。

    面前墙上,挂着大大的地图。

    地图上,雍凉城池、关隘,标注详细。数十个小小竹片,挂着地图之上。

    竹片上,或标注着统兵将领之名,或标注着兵马数量。

    这是婉儿的杰作。

    敌我双方部署情况,一目了然。

    院外,马蹄声急促。

    只有急报信使,才能在城里疾行。

    刘芒刚刚平复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报!”信使奔进院子。

    婉儿抢先一步,跑出房去,旋即飞奔而入,扑进刘芒怀里。

    “潼关大捷!”

    “什么?!”

    “潼关!我军攻克潼关了!”婉儿的双手,使劲勾住刘芒的脖子,激动得满眼泪花!

    刘芒不敢相信地摇着头。

    怎么可能?

    昨日,潼关尚在血战。伤亡极大,没有任何进展,怎能突然攻克?

    ……

    信报乃潼关前线统帅邓羌所发,当然不会虚报军情。

    潼关,天下雄关。

    此时,潼关远没后世那样雄伟,甚至,尚未建设完成。

    北、东、南三向,城墙基本完工,西面城墙,尚在建设中。

    但是,因为关城建在黄土塬,也就是建在黄土平台之上,凭添了关城高度。虽未完全建成,却比其它关隘更险峻难攻。

    邓羌部从东面进攻潼关,一个多月来,无数次强攻,伤亡人数近万,却始终没法攻上潼关关墙。

    尉迟恭部穿越禁沟,从南面进攻潼关。消耗巨大,也未能有所突破。

    但是,两路夹攻,也给潼关城造成巨大威胁。

    在洛阳军持续不断的攻击之下,潼关五千守军,已伤亡大半。

    潼关守将魏文通,每日发出数封求援信报,请求郑县段韶支援。但是,获得的补给,远远不足。

    非是段韶不肯支援潼关,而是洛阳军郭侃部大捣其乱!

    郭侃部往来于郑县与潼关的渭水河上。以渭水河为屏障,以舟船为跳板。神出鬼没,机动灵活。

    段韶派出的给养队伍,屡遭郭侃部袭击,损失惨重。

    段韶也曾兴起大军,追剿郭侃。

    但西凉军缺乏舟船,在陆地上,根本无法对洛阳军舟船发起有效攻击。

    勉强拼凑舟船下水,但西凉兵卒不熟悉驾舟行船,更不懂水战。一个照面,便被击溃,船翻人亡!

    打,打不到。赶,赶不走。

    段韶无计可施。

    只能派出重兵,保护给养队伍。

    但押运兵卒也要吃喝,重兵押运,数千兵马,往返于郑县潼关之间,途中消耗极其惊人。

    最终能运抵潼关城的给养,寥寥无几,无法满足潼关所需。

    西凉军重兵押运给养,郭侃旋即改变战术,对郑县周边地区,展开袭击。

    郑县,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是雍凉主要粮食产地。

    深秋之时,收获之际。

    郭侃部奇袭骚扰,严重影响了郑县秋收。

    潼关守军粮食补给,全赖郑县供给。郑县驻军所需粮饷,也依赖于此。

    段韶无奈,只能先保秋收。将部下主力,分布于郑县各地,严防郭侃袭扰。

    准备待秋收之后,再以重兵押运给养,支援潼关。

    ……

    补给不利,潼关守将魏文通急得火冒三丈。

    潼关存粮尚多,吃饭问题,还在其次。

    魏文通担心的,是伤兵问题。

    洛阳军两路夹攻,潼关守军,伤亡极为惨重。

    潼关原有五千余守军,阵亡过千,伤者将近三千。

    兵力减员,魏文通并不担心。

    郑县援兵,随时可以补充支援。

    游弋于郑县潼关之间的洛阳郭侃部,兵力不多,只敢骚扰袭击西凉给养部队,却不敢招惹郑县派出的援兵。

    援兵源源不断,但给养通道受阻,伤兵运不出去,才是魏文通担心所在。

    潼关城小,且尚未完全建成。

    五千驻军,几乎已达极限。可是,现在潼关城里,驻军已接近八千。

    最可怕的,是近三千伤兵。

    伤兵消耗给养,还要占用大量住所。

    条件有限,很多伤兵来不及医治。疼痛难忍,惨叫连连。

    从早到晚,潼关城里,惨叫嚎哭声不断,极其影响士气。

    而伤兵挤在一起,创伤极易感染,进而引发传染性恶疾。

    长期固守孤城,最可怕的不是城外强敌,而是疫情。

    如果爆发疫情,潼关不仅无法坚守,守城将士,也难逃一死!

    魏文通每日信报,都会催促段韶抓紧派来车架,将伤兵接去后方治疗。

    但是,段韶有心无力。

    ……

    潼关城墙虽依然高耸,但是,潼关面临的形势,却日益严峻。

    花刀将魏文通,白天在关城上奔波,组织防御。晚上面对孤灯,难以入眠。

    瞪着眼睛躺到后半夜,刚刚有些睡意,才闭上眼睛,亲卫却跑来禀报:西南山中,发现火光!

    “什么?!”魏文通大惊!

    奔上关城,向西南望去。山中果然有几处火光!

    潼关西南方向,紧邻秦岭,是潼关的天然屏障。

    潼关附近,包括秦岭一带,都归魏文通统辖。

    为了守卫潼关,西南山中百姓,均被强行迁往关中平原。

    山里,虽然还有零星住民,但不会、也不敢点起如此大火!

    魏文通心里一惊!

    难道是洛阳军?

    不可能啊!

    秦岭,是无法逾越的天险,洛阳军没有翅膀,怎么可能翻越秦岭,到达这里?

    魏文通不放心,派出几个百人队,赶往西南山中,查探究竟。

    ……

    关外,战鼓声再起!

    又开始了血腥的一天……

    弘农军主将邓羌,双眼通红。

    久攻不下,邓羌焦急万分。

    有几次,若非部下阻拦,邓羌已经冲上云梯,充当先登!

    主公刘芒得知消息,特意派杜如晦赶赴前线,严令邓羌,不得亲自上阵。

    潼关虽是主要目标,却非雍凉之战的关键。

    能夺取潼关,自然好。不能攻破潼关,只要牵制住敌军,使之无法支援左冯翊,也是战略性的胜利。

    太阳,西斜。

    攻守双方,似有默契,准备偃旗息鼓。

    突然!

    潼关城里,蹿起烈火浓烟!

第0970章 一往无前立奇功() 
潼关城内大乱!

    城外洛阳军始料未及。

    邓羌等人面面相觑,猜不透潼关城里,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突然!

    一阵嘎呀闷响,尘封月余的潼关城门,竟然打开!

    呼喝激斗之声,远远传来!

    城门处,浓烟弥漫,看不清楚。

    邓羌眯着的双眼突然瞪得溜圆,抖缰就要冲向城门!

    “邓帅不可!”

    “邓帅乃军中主将,不可以身犯险!”

    邓羌大吼一声:“主将惧死,兵卒焉能奋勇?随我冲!”

    邓羌纵马挥槊,杀向潼关城门!

    城门口,两员战将,激斗正酣。

    其中一人,紫面长髯,细腰扎肩,胯下九点桃花兽,掌中乌金折铁刀,正是潼关守将,花刀将魏文通!

    邓羌惊异的是,与魏文通激斗之猛将,竟也穿着西凉军军服!

    魏文通勇猛,对面猛将已然难支。

    见邓羌冲来,那猛将大喊:“邓帅快来帮忙!”

    看着面熟,但那猛将,蓬头垢面,实在难以辨认。

    “我是史进!”

    “史大郎?!”

    “是我!快来帮忙!”

    史进招式已乱,邓羌来不及多想,急冲过去,马槊直戳魏文通!

    马槊疾进,花刀将急忙挥刀格挡。

    邓羌力大势猛,魏文通这一刀竟未完全挡开,急忙侧避身形,勉强躲过一击!

    邓羌一招占先,得势不饶人!

    马槊虎虎生风,逼得魏文通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

    史进得了喘息之机,挥三尖刀,也冲了上来。

    魏文通哪敢以一敌二,虚晃一招,拨马就走。

    关城里,乱成一团。

    浓烟密布,车架凌乱。仗着熟悉地形,魏文通甩开邓羌和史进,向西败走。

    占领关城要紧!

    邓羌、史进杀散关门西凉军,哥舒翰率领弘农轻骑,冲入关城。

    关内大乱,南城守军也乱了阵脚。

    尉迟恭也率部冲入关城!

    潼关守军,半数随魏文通西逃郑县。主将败走,残部无心抵抗。剩下的西凉守军和伤兵,总计近五千人,全部跪降。

    邓羌一面组织灭火,一面部署防御。

    潼关城,西面城墙尚未竣工。

    为防止西凉军反攻,邓羌命尉迟恭、哥舒翰西出关城,清剿附近敌军,在关城西面,扎下大营,保护关城。

    命人从水路通知郭侃,退守潼关。

    同时,向主公刘芒报捷。

    ……

    部署完诸事,邓羌匆匆去找史进。

    邓羌原是河东白波军韩暹手下渠帅,史进是晁盖天王寨的盐枭。两人都曾吃盐池饭,早就相熟。

    一见面,邓羌就用大手,兴奋地拍了史进一巴掌。“行啊大郎!你咋绕过来的?!”

    攻克潼关,邓羌兴奋。这一巴掌,拍得史进呲牙咧嘴。

    史进立下奇功,更加激动。“翻山啊!”

    “翻山?”邓羌惊得瞪大双眼。

    “是啊!邓小哥带我们翻山绕到潼关背后!”

    “邓小哥?哪个邓小哥?”

    “邓艾邓士载啊!”

    邓羌疑惑地皱皱眉。

    邓艾之事,只有刘芒和身边几个幕僚知晓。邓羌虽是弘农主帅,却不清楚。

    “快给我说说,你们咋翻的山?”在邓羌看来,秦岭是不可逾越的天险,插翅亦难飞跃。

    史进得意地咧咧嘴。“嘿嘿,不瞒邓帅,我们是滚过来的,哈哈哈……”

    “滚过来的?哈哈哈……”邓羌也大笑起来,对史进翻越秦岭,更加感兴趣了。

    邓羌一再追问,史进的肚子却咕咕叫了起来。哀告道:“邓帅,先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再说吧……”

    邓羌命人准备了热乎的饭菜,史进将一干兄弟都召集过来。

    “邓帅,这是你的本家,邓士载邓小哥。”

    “哎……邓艾参见邓帅。”

    邓艾个子不高,甚瘦弱。本就其貌不扬,满身泥垢,说话又结结巴巴,给邓羌的印象并不好。

    “邓小哥在军中任何职啊?”

    “哎……牙门将。”

    牙门将?

    邓羌更加疑惑了。

    牙门将不过是军中低级将领,邓羌手下牙门将,一抓一大把。

    邓羌不禁扭头看看史进。心道:史进你也是堂堂洛阳校尉,怎么给个牙门将做了副手?

    “邓帅!”

    一个脏兮兮的家伙,蹿到邓羌面前。

    “你是……李卫?!”

    “嘿嘿!是我啊!”

    李卫是主公刘芒的亲随,邓羌当然认识。

    史进李卫和邓艾,三人高矮胖瘦相差很多,却有一点相同,都是蓬头垢面,邋遢不堪!

    “啧啧,当年在盐池,要说风流潇洒,首推史大郎和勇三郎,今儿咋变成这般模样?”

    “嘿嘿嘿……”史进和李卫,虽然邋遢狼狈,却不以为意,笑得很开心。

    几人边吃边聊。

    邓艾职位低,其貌不扬,邓羌不甚看重他。

    邓艾和邓羌不熟,说话又费劲,索性闷头吃饭,尽量不插言。

    史进和李卫能说会道,向邓羌讲述了翻越秦岭、奇袭潼关的过程……

    ……

    邓艾对主公刘芒说过:世上只有人莫敢行走之路,而无走不通之路。

    邓艾史进和李卫,带领近千名步卒,走的就是一条没人敢走,也几乎是走不通的路!

    秦岭,是一大片山岭的总称。

    邓艾等,攀陡壁、下险沟。穿越荆棘,跋涉山涧。所行一路,全是无人涉足之地。

    他们带的粮食,仅能支撑几日,只能靠野菜野果充饥。担心暴露踪迹,抓到野味,也不敢生火烧烤。想吃的话,只能茹毛饮血,活剥生吃!

    这些,还不是最大的困难。

    最难的,还是那些峭壁悬崖!

    秦岭之所以被认为无法翻越,是因为其间有几道沟壑,根本无路可走!

    高耸的陡坡,搭人梯,系绳索;手抓脚踩,把握牢靠,尚能攀爬。

    下陡坡,才是最危险的!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下陡坡,手脚不便抓握,稍有闪失,便会跌落下去,粉身碎骨!

    好几次,将士们已经失去了信心,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

    少言寡语的邓艾,开口了:“哎……回程,亦有峭壁悬崖!哎……向前,死!退回,亦死!自当一往无前!”

    属下将士,都非贪生怕死之徒。

    道理,都懂。

    但是,根本没路,怎么办?

    “哎……无路,滚下去!哎……摔不死,就是胜利!”

    用露宿的毡毯、干草,包住头、胸腹、肘和膝盖等关键部位。

    邓艾带头,滚下陡坡!

    翻悬崖,滚陡坡,伤亡过半!

    邓艾一众,经历无数生死难关,终于翻过秦岭!

    翻越秦岭,并不代表着胜利。

    夺取潼关,才是终极任务!(未完待续。)

第0971章 没有饿死的饿狼() 
虽然翻越了秦岭,但是,洛阳将士已经精疲力竭。

    没人愿意再挪动一步,更没人相信,这样一支队伍,能夺取重兵防守的潼关。

    潼关西面关墙,虽然尚未竣工。

    但是,大战开启,西凉军在西面修建了几道栅栏,防止小股洛阳军从西面偷袭。

    邓艾他们这点人手,莫说是夺取潼关,怕是还没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