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小皇帝刘协,随行朝臣中,也有很多人快要坚持不住了。
如果不是怕背负奸臣恶名,早就有人提议返回长安了。
“陛下,陛下!快看!”
顺着廷卫手指方向望去,大路上一队车马迎面而来。
“重泉接驾的队伍来了!”
“呜呼!”
“噫!”
“吁!”
随行朝臣,都是有身份有学问的人,发出各种各样怪异的感叹,表达着内心的欢喜。
他们现在不奢求别的,只要有车驾。或者有马,那怕是有一付担架抬着,只要别再辛苦跋涉,就满足了。
“不对!”
郭侃突然惊呼,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重泉派人接驾,不可能如此快捷,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马匹!”
众人闻听,五雷轰顶一般!
郭侃所言,很有道理。如果来者不是接驾,那只能是夺驾的!
这里是左冯翊。董卓心腹部将李傕的地盘!
“啊……这可如何是好……呜……”刚刚兴奋起来的刘协,终于忍不住哭了。
“陛下勿慌!”文天祥虽是文臣,却有一身凛然正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便是李傕前来,也不敢劫持圣驾!”
伏完董承文天祥等护住天子和嫔妃,郭侃率部,守在外围。
迎面的队伍越来越近,众人的心终于凉了。
旌旗招展,“李”字鲜明。果然是李傕的队伍。
队伍前面,一员小将,顶盔掼甲,手提长矛,前行几步,高声喝问:“对面,可是陛下圣驾?”
郭侃马槊一指,大声诘问:“汝系何人,竟敢阻拦圣驾?”
闻听果然是天子圣驾,那小将面露喜色。
“某乃左冯翊校尉部将李暹。”
李暹,是李傕手下得力干将,也是他的侄子。
“李暹,汝欲保驾,还是劫驾?”
郭侃质问,李暹一时语塞。犹豫了一下,李暹答道:“此地游寇横行,某奉命巡防,岂敢劫驾。”
“既非劫驾,何不下马拜见天子!”
李暹无奈,只得离鞍下马,跪伏于地。“李暹叩见陛下。”
“李暹,陛下欲去重泉,汝速安排车辇。”
李暹早得李傕贾诩授意,劫驾不敢,但也绝不可能护驾东归。
“郭校尉,李某奉命驻防,此地贼寇频发,圣驾绝不可继续东行!”
“如此,汝还是想劫驾?”
“郭校尉言重了,李暹岂敢。但郭校尉若是一意孤行,欲陷陛下于险境,李暹却不能不保护圣驾安全。”
李暹的话说得很明白了,虽非劫驾,但想东行半步,绝无可能。
郭侃和董承手下只有几百老弱之兵,而李暹手下,是两千精锐西凉铁骑。一旦弄僵了,后果不堪设想。
郭侃文天祥等人无奈,只能顺从李暹之意,就地安营。先让帝妃及众朝臣歇歇脚,再慢慢商量应对之策。
李暹安排扎营,将圣驾营寨布置在中央,西凉军守在外围,严防天子及朝臣逃脱。
李暹倒也没亏待天子及众朝臣,吃喝一律满足所需。只是以匪寇横行为借口,严禁任何人出营。
刚刚上岸,就遭李傕的队伍软禁,文天祥郭侃心急如焚。两人多次去找李暹交涉,李暹却已各种理由搪塞,绝不放行。
李暹的心思,文天祥等人都懂,他软禁了天子,一定会飞报李傕,再做定夺。
李傕是董卓心腹爱将,困于他手中,和困在董卓手里并无区别。
“为今之计,只能以高官厚禄,争取说服李傕放行圣驾。”
才出虎穴,又入狼窝。
刘协除了害怕,一点主意都没有了。
听说要许李傕高官厚禄,刘协一点都没犹豫,连连点头。“可!可!要何官爵,朕都给他,只求他放了朕……呜……”
……
正如文天祥等人预料,李暹拦下圣驾,第一时间,飞报李傕。
“果然是天子……”
拦下了圣驾,李傕反倒不知所措了,急忙喊来贾诩商议对策。
“天子事大,需慎之又慎啊!”
“是啊,真麻烦!”李傕连连搓手,“文和啊,你就别忌讳这忌讳那了,有啥话就直说吧。”
“如何安置天子,取决于董太师那边的情况。”
“呃,派去郿坞的人刚刚回报,太师略有小痒,正在郿坞调养。”
“略有小痒?”贾诩似笑非笑地摇摇头,“天子都跑了,太师略有小痒还能安安稳稳在郿坞养病?”
“呃?文和的意思是?”
贾诩并未直接回答,问道:“郭、樊、张三校尉可有消息传来?”
李傕摇摇头。“不过,派去的人,在郿坞见到郭汜和樊稠派去的人。哦,刚刚有消息,郭汜奉太师谕,从武威移驻安定临泾。”
贾诩并不感意外,点点头,声音低沉道:“董太师,即使还活着,也必是重伤不起……”(未完待续。)
第0455章 左冯翊乱战开启()
李傕越听越心惊。
“文和,莫说了,你就说说,咱们该怎么办吧!”
贾诩反问道:“校尉打算怎么办?”
“唉!扣着天子和群臣,麻烦啊!我想趁着事情还没搞僵,干脆放了……”
“不可!”贾诩道,“董太师若有不测,雍州必乱。而校尉势单力孤,难以自保。”
“呃……那……把天子接去高陵?”
“不可!”
“这……”李傕有些急了,“不能放走,也不能接,到底要咋样嘛?!”
“校尉莫急。校尉声望和实力均不及董太师,奉迎天子,难以控制局面,反成众矢之的。”
“唉!文和啊文和,悔不该听汝之言,派兵跟随。佯作不知情,倒省得麻烦!”李傕悔啊!
竭心尽力为其谋划,反落得埋怨,贾诩颇感无奈。
不过,既为幕僚,必当忠主之事。贾诩耐心地解释道:“贾某竭力谋划,无非是想借天子东归之机,为校尉谋得利益,以为日后安身立命之本。”
“文和啊,你就别卖关子了,直说吧。”李傕埋怨归埋怨,对贾诩的建议,还是很重视的。
“暂留且善待天子及群臣,天子急于脱困,必许诺官爵以笼络校尉之心。而校尉应立刻联络郭汜,合二人之力,共同进退,方可于乱局中自保。”
“好,好,我这就给郭阿多去信,然后就去见天子。“
李傕政治头脑实在太低,贾诩深感无奈。“讨价还价之事,还是心照不宣为好。校尉若去面见天子,有些话便不能开口。况且,若是天子提出难以满足之要求,校尉如何应对?”
“哦,那我还是不去了,让李暹在那边应付他们吧。”
……
李暹奉叔叔李傕之命。将天子刘协及众朝臣软禁营中。
一开始,李暹觉得很威风。
可没过两天,李暹就发现,这差事真不是人干的!
文天祥等朝臣每天找他无数次。要求他放行。
可是,没有李傕的命令,李暹哪敢擅自做主。
文天祥等人起初还是商量、央求,见李暹不为所动,便开始给他冠以各种奸臣贼子之名。到最后。甚至不顾身份,开始谩骂。
放不能放,打不能打,李暹要疯了!
天子刘协下诏,晋封李傕。
李傕接到诏书,并没立刻给出答复。他在等郭汜做出决定。
李傕迟迟不做决定,李暹便无法从这倒霉的差事中脱身。
受不了众朝臣的折磨,更懒得听他们花样百出、引经据典的谩骂,李暹干脆避而不见。吩咐手下,紧闭天子营寨大门。任由众朝臣在内呼喊叫骂。
……
李暹闷坐帐中,突然得报,大路上来了一支队伍。
一定是叔叔李傕来了!
李暹赶忙出寨迎接,却见迎面而来的队伍,杀气腾腾!
定睛一看,李暹大惊!
“吕布!”
疾奔而来的,正是吕布的队伍。
吕布在长安无立足之地,汇合张辽,率部绕过长安,北渡渭水。准备赶完上郡,和高顺郝萌的等人汇合。
在渭水岸边,遇到皇帝坐的大船,打听得知。天子和群臣弃舟登岸,改行陆路。
吕布没什么政治谋略,王允被杀,没人指点,吕布只能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他的想法很简单,皇帝代表朝廷。控制了天子。就控制了天下。董卓曾挟持天子,令诸侯忌惮,效而仿之便是!
吕布率部渡过渭水,来抢天子。
李暹虽惧怕吕布之名,但见吕布手下仅有几百残兵,李暹立刻组织队伍迎战!
吕布叛董,成了西凉仇敌。李暹并不和吕布废话,令旗一挥,两军乱战在一处。
双方混战,难解难分之时,突然,西凉军侧翼又冲来一支队伍。领兵大将正是张辽!
吕布勇猛,李暹以多攻少已是勉力硬撑。张辽率部冲入战局,李暹支持不住,率领残部退走。
李暹兵败,丢了天子及众朝臣,对他而言,可谓解脱。
……
吕布杀退李暹,以护驾功臣身份,觐见天子刘协。
刘协及文天祥等人听说吕布刺杀董卓,又喜又惊。
喜的是,逆贼董卓终于伏诛。惊的是,吕布曾是董卓帮凶,落入他手,与落入董卓之手,并无区别。
待听得王允惨死于乱军之中,刘协不禁落泪。
司徒王允,虽然脾气有些暴躁,但对皇帝忠心耿耿,是朝中仅有的几个能说服董卓的人。
流泪哀悼王允一番,刘协提出,让吕布护驾,赶往临晋,以便从那里过黄河,进入河东、
“不可!陛下,河东盐枭,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河东正逢战乱,陛下万万不可东渡河东。”
“不去河东,焉能东归?”
“陛下和众朝臣不必慌乱。先随布北上,待某召集旧部,护卫陛下及众臣,回归东都。”
吕布说得冠冕堂皇,文天祥等人却知道,他不过想成为第二董卓而已。
只是,吕布蛮横,众臣虽竭力要求赶往临晋,吕布只是不许,带上天子刘协及众臣,便欲北上。
队伍刚刚启程,斥候急报,李傕率重兵,直扑过来!
李傕听从贾诩的意见,不亲自来面见天子刘协,却暗暗调兵,进驻重泉附近的莲勺。得知吕布击败李暹,劫了圣驾,李傕怎能容忍,立刻亲自率兵马,来追吕布。
“陛下稍候,待某击退李傕,再来护驾!”
吕布抖擞精神,飞身上了赤兔马,率部迎战李傕。命张辽率一部,欲故技重施,从侧翼出击破敌。
吕布李傕相见,不是仇敌,胜似仇敌。
吕布大骂李傕,助纣为虐,帮凶董卓。李傕回击吕布,反复小人,劫持圣驾,图谋不臣。
各自发泄完毕,令旗一摆,两军剿杀在一处。
李傕兵多势大,吕布兵少,不敢大意,率本部全部兵马,冲杀李傕。
双方激战,均已无暇顾及天子及众臣。
文天祥郭侃怕惊扰了圣驾,急忙护着天子、嫔妃及众臣,躲上附近土丘。
吕布李傕,正如对方谩骂那样,都不是忠良臣属,他们混战,两败俱伤才好!
战场已近白热化!
李傕仗着兵力优势,不停挥舞令旗,渐渐包围吕布。
吕布却心中暗喜:“正合我意!”
令旗起,鼓号连天,张辽率部侧翼杀出!吕布军故技重施,夹攻李傕!(未完待续。)
第0456章 人为刀殂我为鱼肉()
吕布张辽,欲故技重施,两路夹击李傕。
而吕布的算计,早已被贾诩识破。
吕布军尚未形成夹攻之势,李傕军中鼓号连天响起。李傕从弟李恒、外甥胡封从两翼迂回杀来!
李傕三路兵马,反成夹攻之势,将吕布张辽两路人马分割包围!
吕布张辽虽勇,但李傕军兵多势大,准备充分。两军甫一交锋,吕布军便呈溃败之势。
再不走便难以脱身。
吕布张辽无心再战,奋力拼杀,冲破包围,向北败退。
纵虎容易缚虎难,不能让吕布轻易逃脱。
李傕命李桓胡封追击吕布,自己率部来到小土丘下。
东归路上,前狼后虎。先遭李暹软禁,又遭吕布劫持。跑了吕布,又来了李傕。
小皇帝刘协心力交瘁,无力自保,只能祈求天命垂怜。
伏完等人进言,趁李傕吕布激战,赶快逃走。
刘协一脸无助。“还能逃去哪里,朕认命了……”
这里是狼奔豕突的荒野,李傕吕布是伺机而动猛兽,而天子刘协,是那可怜的猎物……
惊吓连连,再见李傕引兵围拢而至,刘协反倒没了之前的恐惧,拨开众人,来到前面。
“李稚然,你何苦如此为难朕?”
李傕一付诚惶诚恐的样子。“陛下,李傕乃为勤王护驾而来,绝无异心啊!”
“既为勤王护驾,那就让开道路,放朕走吧。”
“陛下啊,李傕岂敢阻拦圣驾。只是,陛下也已看到,此地匪寇丛生,那恶贼吕布也怀不臣之心。若是任由陛下离去,遭遇恶贼盗寇,李傕便是大汉的罪人啊!”
李傕表现得忠心耿耿,话说得冠冕堂皇。但谁都清楚他心里想的是啥。
“李傕!”文天祥还要上去理论,郭侃一把将其拉住。
“文博士,算了吧。你有千般理由,人家有万般搪塞。无论如何不会放咱们走。莫要多费口舌了。”
走是走不掉了,天子不愿随李傕回到城里。
李傕也不想把这烫手山芋带回去,送来军资,郭侃率部在土丘上扎营,李傕则派人驻守山下。
……
第二天清晨。一大队兵马,正从渭水方向而来!
李傕大惊。
土丘上,一夜无眠的刘协也看到了由远及近的队伍,不禁慨叹:“人为刀殂,我为鱼肉。”
这典故,出自刘邦赴鸿门之宴。
刘协触景生情,话虽应景,却饱含无可奈何。
吴用闻听,不禁可怜小皇帝。是啊,沦落的天子。如同荒野中的美味,引来野兽猛禽,共赴这饕餮盛宴。
……
李傕不敢大意,急忙组织队伍,准备迎敌。
南面来的队伍,在土丘下压住阵脚。阵中招展旌旗上,斗大的“张”字。
李傕气恼不已,纵马上前,高声责问:“张济,越境来某驻防之地。汝忘记本份乎?”
引兵而来的,正是董卓手下四员心腹校尉之一的张济。
张济,凉州武威人。武威一带,世人俗称北地。张济所部,以北地兵为主,战斗力甚是强悍。
张济奉命驻守在渭水南岸郑县。
郑县是长安通往关东的要路,人员往来频繁。吕布击杀董卓、天子出走,张济很快便得到消息。
身为董卓心腹,董卓若死。张济难有善终。
和李傕的想法类似,张济也要为今后的谋条出路。
和李傕不同,张济身边没有贾诩这样的谋士,只能凭自己并不高明的政治头脑做出判断。他想不出高明的主意,只想着抢下天子和群臣,控制住朝廷,才对自己最为有利。
得报天子在下邽县弃船登岸,张济立刻带队伍渡过渭水,准备劫持朝廷和圣驾。
闻听李傕质问,张济冷冷一笑:“你劫持圣驾,是本份。我前来勤王护驾,反倒不安守本份?”
“张济,你休要狡辩。私离驻防之地,不怕降罪吗?”
“降罪?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