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氏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瑜从孙策的大帐里出来,却看到一个身影直挺挺跪在大帐外面,定睛一看,却是中军司马邓当的妻弟吕蒙。

    吕蒙,也是这次害死邓当以及三百多骑军将士的罪魁祸首!

    周瑜回到自己帐中,略一沉吟之后,便命人将吕蒙提溜过来。

    看到直挺挺跪倒在帐下的吕蒙,周瑜冷然说道:“如若某没有看错的话,足下便是那个大字不识几个、生平闯祸无数的吴下阿蒙吧?”

    吕蒙顷刻间涨红了脸,却咬着牙没有反驳。

    “呀脸红了?”周瑜哂然说道,“原来你也是会脸红的么?”

    “都督休要辱我。”吕蒙终于忍不住,忿然道,“常言道,士可杀,不可辱!某闯了祸,甘当军法,但请都督休要再折辱于某。”

    “士可杀不可辱?好一个士可杀不可辱!”周瑜冷笑一声,指着吕蒙鼻子骂道,“就凭你这大字不识半筐、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的莽夫,也配称士?若是连你也能称士,这岂不是对天下士子的莫大羞辱?”

    吕蒙忿然瞪视周瑜,切齿说道:“都督辱某太甚,某虽大字不识半筐,但也是个有血性的男儿,今日大错铸成,多说也是无益,都督尽管代主公取下某之首级号令全军,却断不可再折辱于某!以免自误!”

    “以免自误?哈。”周瑜冷笑道,“你这是在威胁本都督?”

    吕蒙高昂着脑袋,忿然道:“都督岂不闻,匹夫一怒,尚能血溅五步!”

    “好一个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周瑜坐回案后坐下,冷然道,“吕蒙,你不遵号令,擅自追入山谷之中,害得三百袍泽全部阵亡,更害得主公箭疮复发,性命垂危,论罪,斩你十次都不为过,但若斩了你,却又是太便宜你了。”

    吕蒙夷然道:“无论都督如何处置,某都绝无怨言。”

    周瑜冷然道:“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自己也是个士子,让某不可折辱于你?好,今天某便给你证明自己的机会,某便罚你读兵书,你若是能在半年之内熟读十部兵书,且能够对某的问题对答如流,某便承认你是士子,彼时便当着主公的面,向你道歉!”

    “都督你?”吕蒙猛然抬头,难以置信的看着周瑜。

    周瑜冷眼盯着吕蒙,接着说道:“不过在此之前,你得首先证明你是个敢于血溅五步的匹夫,你得首先证明你是个有血性的好男儿,某命你乔妆成淮南流民,设法混入居巢,伺机行刺,可敢?”

    “有何不敢?”吕蒙昂然道,“某今日便向都督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取回袁否首级……”

    “错了,某要你取的不是袁否的首级。”周瑜冷然道,“某要你取的,是袁否帐下主薄阎象,阎子音的首级。”

    吕蒙抗声道:“左右都是行刺,为何不直接刺杀袁否?杀他帐下主薄,岂非多此一举?”

    周瑜不说话,只是冷冷的盯着吕蒙看。

    吕蒙这次终于学乖了,赶紧闭上嘴巴。

    周瑜这才冷漠的说道:“回头某会把阎象的画像给你,现在,你还是先回去料理你姊夫的后事吧,后事料理完了,便即刻启程前往居巢。”

    “诺!”吕蒙冲周瑜揖了一揖,爬起身来走了。

    吕蒙刚离开,吕范便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对周瑜说:“都督这是要栽培吕蒙乎?”

    周瑜点点头,说道:“吕蒙这厮,有胆识,行事果断,虽说鲁莽了些,也没有读过什么兵书,但是只要稍加雕琢,他日定是一员良将,某看好他。”停了一下,周瑜又道,“不过他能否成良将,却还得看他是否有命从居巢活着回来。”

    吕范笑着说:“都督看好的将才,定然不俗,当不辱使命。”

    “但愿如此。”周瑜看着大帐外,幽幽说道。

    (分割线)

    听说袁否是被人用担架抬回来的,纪灵、金尚第一时间就赶过来探视。

    看到袁否面色苍白的躺在软榻上,纪灵劈手揪住徐盛胸甲,厉声喝问:“徐盛你是怎么搞的?怎么打个猎公子也会中箭?你又是怎么保护公子的?”

    袁否引军离开居巢前,可是托词外出打猎,纪灵一直认为真的是打猎。

    徐盛无言以对,只能够报以苦笑,打猎?说是打猎也没错,不过猎的是人,而且还是江东军的要人。

    其中的凶险,当真不足为外人道。

    躺在软榻上的袁否赶紧制止纪灵:“老将军息怒,此事却怪不得文向。”

    歇了口气,袁否又说道:“其实,我们并未去打猎,而是去巢湖跟江东军厮杀去了。”

    “什么?”纪灵闻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失声道,“公子,你带着骁骑部不到一千骑,竟去巢湖跟江东军厮杀去了?”

    纪灵身后,金尚、阎象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只有杨弘出列赞道:“公子真是胆气过人,古之名将吴起怕也不过如此了。”

    “你给某闭嘴。”纪灵喝住杨弘,又埋怨袁否道,“公子哪,不是老臣说你,你也真是太不知道轻重了,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公子你怎可以带着区区一千骑前去巢湖呢?孙策在巢湖足有三万大军,一千骑对三万人,这岂不是以卵击石?”

    袁否知道纪灵是好意,他这么说,属于犯颜直谏。

    但是当着这么多人面,被纪灵像训小学生一样训,袁否的心里还是极度不爽。

    当下袁否冷淡的说道:“老将军却是多虑了,某这不是回来了么?”

    纪灵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意中犯冒了袁否,当下叹口气,诚恳的说道:“公子,老臣别无他意,只是希望,今后公子凡事都能够三思,且不可再以身犯险了,需知刀枪无眼,战场之上断不可有一丝侥幸。”

    “老将军所言极是,某记下了。”袁否说完就打了个呵欠。

    看到袁否似有倦意,众人便转身告退。

74。第74章 输诚() 
看到袁否似有倦意,众便转身告退。

    袁否却说:“子音,你先别急着走,某有话说。”

    阎象便又折回来,向袁否长长一揖,问:“公子有何吩咐?”

    “孙氏的屯田校尉张昭,已经死了!”袁否嘿嘿一笑,不无得意的道。

    “张昭好端端的怎会……”阎象话还没说完,便忽然反应过来,惊道,“公子,这么说你这次去巢湖,狩猎是假,杀张昭是真?”

    “不错,某正是杀张昭去了。”袁否一甩衣袖,又道,“如今张昭已死,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半个月内孙氏的屯田必然生乱,不过我们却不能干等,你这便命人去散布消息,就说淮南屯田校尉张昭已死,巢湖屯田不日必然失败。”

    “在下领命。”阎象奋然道,“此消息一放出,那些个囤积居奇的士族豪强必然会心生惶恐,眼下聚集在居巢的士族豪强已经不下二十家,所囤积之粮食业已超过了十万石,在下若再散布一个消息,说居巢可售之田仅止三五千顷,则狼多肉少,他们必定沉不住气!其攻守同盟,反手之间定可瓦解!”

    袁否击节道:“善,就这么办。”

    说了这么多,袁否这下真有些累了。

    阎象便起身告退,回去散发消息了。

    (分割线)

    当天下午,两个惊人的消息就在庐江的士族豪强之间流传开来。

    第一个消息说,孙策帐下的屯田校尉张昭因为积劳成疾,突然暴病身亡,眼下,孙氏在巢湖的屯田事务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另一个消息说,因为人手不足、物资吃紧,尤其是吏员不敷用,公子否决定缩减居巢的屯田规模,原定开垦的两万顷水田,将会缩减为一万顷,而这一万顷新开垦的水田中用来对外售卖的,将只有不足五千顷。

    听到消息,聚集在居巢城中的士族豪强便第一时间赶到了范氏坞堡。

    范氏虽然也是庐江大族,名望却一直不彰,这次聚集在居巢县的士族豪强之所以会第一时间聚集到范氏坞堡,却是因为他们知道,范氏背后站着的是郡守刘勋,说白了吧,这次的攻守同盟就是刘勋授意范阳召集的。

    此时此刻,范府的客厅已经吵翻天了。

    “范太公,麻烦了,这下可是麻烦了!”

    “范太公,张昭一死,巢湖必然生乱。”

    “巢湖一乱,我们却是没法再拿孙氏来要挟公子否了。”

    “更糟的是,因为人手紧张,吏员不敷,公子否决定缩减屯田规模,明确对外售卖的田亩更是缩减到了五千顷,可这么点田亩,哪够我们分的?”

    “是呀是呀,这下咱们可是骑虎难下了,你们说怎么办?”

    二十多家士族豪强的家主或者管事聚集在大厅上,嚷嚷成了一团。

    “诸位诸位,诸位莫慌,诸位且勿惊慌,且听老朽一言。”范阳连连挥手,压下众人争吵,又接着说道,“诸位,这两个消息出现得好生蹊跷,老朽敢断言,此必是公子否的小伎俩,其用意无非是为了瓦解我等的攻守同盟,我等切不可上了他的当。”

    “公子否的伎俩?不至于吧。”有人提出异议说,“张昭暴亡这么大的事,我们随便派人往巢湖一打听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公子否不至于蠢到造这样的谣吧?”

    “这个根本就用不着打听了。”另一个豪强说道,“张昭的确死了。”

    说话的却是从舒县来的豪强,舒县离巢湖近,能够第一时间得知巢湖的消息。

    见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自己脸上,那个豪强又说道:“某有个从弟就在张昭的帐下当掾吏,家父刚谴人送来急信,张昭的确已经暴卒!”

    众人的目光便又回到范阳脸上,等范阳拿主意。

    范阳皱了皱眉,说道:“诸位,就算张昭已死,孙氏屯田也未必就一定失败,何况粮食在我们手里,既便不拿去买田也不会烂掉,而袁否手里却没粮,没粮他就没法继续屯田,所以该着急的是袁否,而非我等,诸位且不可自乱阵脚。”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却是闪烁不定,也不知道在心里想些什么。

    范阳有些担心,接着说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典故诸位既便没有读过,想必也听人说过,眼下我等与袁否之间的角力也已经到了最要紧的时刻,只差最后一筐土就能把袁否给埋了,这个时候,谁要是敢出幺蛾子,那就是自绝于庐江!”

    众人唯唯喏喏,连称不敢。

    一场聚会,最后不欢而散。

    范阳次子范建,送走了前来拜访的这些士族豪强,回来问范阳道:“父亲,你真觉得公子否会屈服吗?”

    范阳冷哼一声,说道:“公子否会不会屈服为父不知道,但是为父知道,张昭一死,孙氏的屯田前景不妙,孙氏屯田前景不妙,则庐江郡的士族豪强绝撑不到最后,他们一定会在暗中向公子否输诚!”

    “啊?”范建失声道,“那可怎么办?他们一输诚,攻守同盟不就破了?光靠咱们范氏一家坚持,又能有什么用?父亲,咱们不能吃这个亏。”

    “他们不傻,我们也不蠢。”范阳道,“建儿,这样,你这就去找居巢主薄阎象,往居巢府库里屯五百石,不,屯两千石粮食!记住,一定要做得隐秘,绝不能让别家知道,否则刘郡守那里不太好交待。”

    “孩儿这便去办。”范建领命去了。

    (分割线)

    次日一大清早,阎象便兴冲冲的来到了袁否的行辕。

    “公子,呵呵,输诚了,他们输诚了!庐江郡的士族豪强向我们输诚了,呵呵。”阎象按捺不住心中喜意,冲进袁否行辕,手舞足蹈的说道。

    “子音,切勿得意忘形。”袁否笑道,“小心乐极生悲。”

    阎象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当下收了笑,有些讪讪的说道:“公子,在下就是太高兴了,你不知道,消息散出去之后,那些士族豪强的族长或管事便坐不住了,纷纷跑来在下衙署,说来好笑,一开始他们还遮遮掩掩的,唯恐别家发现,可后来一看各家都这样,便再没了顾忌,差点没把在下的衙署给挤爆了,也把在下给忙得,从未时到子时就没歇过,连晚膳也没顾上吃,呵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袁否冷笑一声,又说道,“子音,昨夜府库一共收入了多少粮食?”

    阎象道:“回禀公子,昨夜入库计有稻谷两万六千八百石,黍米八千四百石,菽三千六百四十石,耕牛一百六十八头,农具四千六百件,此外,今明两日还将有六万余石稻谷、两万石黍米,六千石菽外加四百八十余头耕牛入库。”

    袁否默算了一下,问阎象:“有了这些粮食、耕牛、农具,屯田应足够了吧?”

    “公子,足够了,早够了!”阎象欣然说道,“有了这么多粮食,足够居巢的流民支撑到明年开春,虽说等田造好至少也要到九十月间,播种春粮已然不及,但在田间地头种些疏菜瓜果及豆菽,也足可以支撑到明年秋粮打下来,等明年秋粮一下来,我们袁氏就再没有粮食短缺之虑了,呵呵呵。”

    袁否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场因粮食而起的劫难,算是挺过去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袁氏集团就已经在庐江站稳脚跟了,毕竟屯田还没完成,庐江的士族豪强虽然预交了粮,却还没拿到地呢,只有把上万顷良田交到士族豪强的手里,这场功德才算圆满,袁氏集团才算真正站稳脚跟。

75。第75章 祸福()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这帮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冢犬之辈!”刘勋正在他的郡守府里大发雷霆,在旁伺候的仆妇下人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刘勋刚刚得到消息,庐江的士族豪强已经向袁否输诚,超过十万石粮食、五百头耕牛外加五千余件农具已入了居巢府库,有了这批粮食、耕牛以及农具,袁否在居巢推行的屯田将再无阻碍,刘勋甚至已可以预见到屯田完成之日,庐江满郡百姓、士族交口称颂袁否恩德的那一幕了。

    彼时,袁否的声望将如日中天,他刘勋又将何以自处?

    “可恨,实在可恨!”刘勋怒从心起,一把抓起案头上的硕台摔在地上,硕台碎裂,里面的墨汁洒得满地都是。

    刘偕进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便问道:“兄长何故发怒?”

    刘勋将一封密信递给刘偕,没好气的说:“三弟,你自己看吧。”

    刘偕看完之后长叹了一声,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乃天意,天意呀,事到如今,兄长也不必为此事挂怀了,人力有时而尽,该来的终究会来,靠堵是堵不住的,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刘勋也叹息一声,又道,“对了,我让你去请子扬先生,子扬先生人呢?怎么没跟你一起过来?”

    刘偕忙道:“禀兄长,子扬先生一大早就去了彭蠡泽了。”

    “彭蠡泽?又去找乔玄了?”刘勋的眉头便再次蹙紧,幽声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刘晔跟乔玄怎么突然亲近起来了?”

    乔玄在庐江郡德高望重,刘晔虽然年轻,却隐然庐江的士林领袖。

    所以刘勋很乐意看到乔玄跟刘晔关系不睦,以前两人的关系也一向冷淡,可最近两人却突然变得热络起来,刘勋就难免会疑神疑鬼。

    “兄长多虑了。”刘偕说道,“乔公府中有两位女公子,皆是国色,子扬先生定是相中了其中的一位女公子,所以才会隔三差五前往彭蠡泽。”

    “这就更可虑。”刘勋忧心忡忡的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