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君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最强君王-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是孙登的朋友,这是他交予我的令牌,你进去禀告,就是刘越天前来拜访!”

    刘越天直接将孙登给他的令牌拿了出来。

    对方接过来自然认得,这令牌是孙登贴身之物,只有之交好友才会赐予,只要拿此令牌就能随意进出孙登的府邸。

    “各位先等等,我去禀告公子!”

    对方不敢耽搁立刻跑入府内。

    也就半刻钟的工夫,府门大开,孙登带领自己的下属仆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哈哈,自从上次石头山一别,殿下的学识让我万分折服,这几天辨理大会就要召开,如果殿下不来参加,无疑会让此次大会失了很多风采,我昨日还在盼望,结果今天您真的来了,来来来,殿下随我进府!”

    孙登一把拉着刘越天就向府里走去。

    刘越天任由对方拉着跟着他一同走了进去。

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谈() 
“殿下,在金陵玩的如何呀?”

    孙登问道。

    “金陵的确是个好地方,我和大都督周瑜也见了面,相见甚欢呀!”

    刘越天笑道。

    “哦!您和大都督也见面了?他那人治兵统帅的本领当世之间无人能及,可论儒学,他可不成了,这杀伐掌兵之道不是我辈所需。”

    孙登显然对这周瑜有些看不起。

    “这孙登是一位好学之人,只是缺少了一些帝王之能,他日要是成为吴王,对于大吴来说怕不是好事!”

    要知道刘越天和周瑜的那笔交易可是惊动了孙权,作为孙权的长子竟然不知道?显然他的心思不在这治国上,只是一个文人品性,当然,这种品性也非常难得,如果是个普通人,那也会成为一名大家,但他毕竟是孙权的长子,未来很可能接替对方成为吴王,面对的可是大魏大唐那样的虎狼之国,光靠儒学岂能让对方屈服?

    “孙大哥,这临安果然文风盛行,我这一路走来,看到的学堂就足有十几家之多,官学私学遍布全城,我看临安足以成为天下的文化之都。”

    刘越天并不是奉承对方,临安学风盛行的确让他很是钦佩。

    “殿下说得没错,这都是我父王的功劳,他年少之时都读遍史书,千年之事如数家珍,熟知近百位帝王的施政之举,久而久之就让父王有了自己的感悟,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没有规矩缺了秩序。

    当年武王治下为何一片升平,无人敢违他的命令?要知道纵然大商被灭之后天下可是有八十八路诸侯,形势比今时今日还要混乱。

    当时大周军队不过十万,而其他八十八路诸侯却拥有何止百万的军队?要是他们联手,那天下就不知是谁的天下了,可为何这些人没有一人敢反抗,还乖乖的听从武王的命令,就算是让他们解散各自队伍也不敢说一句不满。

    那就是武王强横,敢以三万之师起兵;敢以三万之兵对抗十五路诸侯三十万大兵的阻挡;敢以一人之力擒杀大商将军于万军之中;此等威望无以复加,如此才让所有人都不敢有任何不敬之意,即使是斩其头颅也会甘愿授首。

    至此才有后来的天命之治,才会有了大周七百多年的寿祚。

    武王乃是千年不出的人物,举止影响至今,他严厉的法制就是后世法家理论的起源,那秦王就以法家为根基建立了秦国,军队严令禁止,战斗力在七大诸侯之中都是顶尖的,我父王也曾想也以法家为本,但法家太过严厉,一人犯法其他人就要以连坐行处,这早晚会引起内乱,所以别看现在大秦气势汹汹,但他并不长久,不出十年就要自毁于前。

    事实,后人称他为武王颇为偏颇,他固然有些着盖世的武功,但也有很多仁义之举,比如他军中有位军士牺牲,家中只有一位盲目老父无以为生,他便偷偷假扮军士为他养老送终,还有一位军士牺牲,家有孤儿寡母,他就将那孩子收养,这样的行为举不胜举,只是后人认为这些都是妇人之仁,没有大书特书罢了,但在我父王看来,这些事才是他能统一天下的根本,远比他的武功重要,所以父王他才要以忠孝仁义治理大吴。

    相信殿下也看到了,如今我大吴境内民风淳朴,君臣有序,父子互爱,长幼有别,邻里互助,如果天下都如这般,那就万事无忧了。”

    孙登高谈阔论显得异常兴奋。

    “殿下,那日我与你辩论,你的言语犀利异常,我回家至今也没有想出辩解之法,当然,我对儒学的认知还只是一知半解,跟殿下您自然不能相比,我大吴有一位最著名的上师董仲舒老先生,他才是儒学大家,过几天我大吴将举行一次儒学辩论大会,由我父王亲自主持,到时候您就可以见到董老先生了。”

    “董仲舒?这位老先生是否也在临安建立了一所学堂?”

    刘越天问道。

    “没错,临安之内最大的学堂忠孝堂就是董老先生创立的,如今也是城内最大的学堂。”

    “果然!”

    刘越天微微点头终于弄清楚了这忠孝堂的来历。

    “那忠孝堂倒是有些意思,宣扬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知孙大哥对此是何看法?”

    刘越天问道。

    “呵呵,殿下说得是三纲之论,这也是董老先生最看重的理论,只要此论被天下人接受,天下便一片太平了。”

    孙登显然对这三纲之论颇为认可。

    刘越天并不吃惊,他是知道人类的发展要驶向何方的,那就是物质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发展,思潮是以自由平等为理念的发展,也就是科学与自由,当然,两者的前提是法制,只要在法制的制约下两者才能平稳的进步,而这三纲之论对于科学和自由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或许只是体现了一丝法制,但这法制也只是属于权利阶层,对于平民一辈反而成为了束缚和压迫。

    但这个时代本就秩序混乱,根本上是缺少一种良性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三纲之伦就直接提出了一种人际关系,臣子要效忠君王,儿女要孝顺父母,妻子要服从丈夫,看上去这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也是社会关系,那就是服从忍让的意识,只要人人都遵守这种关系,社会还真有可能发生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这三纲之论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即便是刘越天也无法跳出这个时代去反驳这个理论,你总不能面对一群还使用铁器的人去探讨航天飞机怎么研制吧?刘越天可不是那种迂腐之人。

    如果要想反驳这理论,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法制、自由的理念植入到儒家学说中来,让这三者完美结合从而代替三纲理论,比如孟子中也有民为天的理论,虽然只有三个字,但这其实就是一种平等的观念。

    “对了孙大哥,除了这忠义堂外,另外还有不少其他学堂,这些学堂又是怎么回事?”

    刘越天问道。

    “呵呵,殿下您说得没错,临安城内有十几家学堂,每一家的理论虽然都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很多分歧的,有的是从仁义方面来研究,有的是从礼仪方面来研究,有的甚至对董老先生的三纲之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大吴非常开放,允许他们自由宣扬理论,这也是我们大吴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原因。”

    “倒是颇有些言论自由的意思!”

    刘越天点了点头,不过他也知道,这些学派还是以儒学为主,只是小有分歧罢了,像法家学派他在临安就没有看到,可即使是这样,这位吴王孙权已经很不错了,显然是个开明的人。

    “这个孙权,我倒是要见一见!”

第一百七十七章 孙权有请() 
就在刘越天和孙登闲聊之时,突然一位军士跑了进来。

    “大公子,王爷派来使者,说是要邀请天水郡王殿下到府邸一叙。”

    “什么?父王怎么知道的?”

    孙登一愣,但还是马上起身,带领众人迎了出去。

    门外一队人马,为首一位中年人肃穆而立。

    “竟然是鲁大人亲自前来,孙登有礼了!”

    孙登见到来者急忙上前深施一礼。

    “不敢不敢,鲁肃见过大公子!”

    对方急忙回礼。

    “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水郡王殿下吧,在下大吴长使鲁肃,见过殿下千岁!”

    鲁肃对着刘越天一恭到地。

    “鲁长使,幸会幸会,我在天水也听过长使大名,说您谋略过人,治国有方,和周大都督一文一武,颇让我钦佩呀!”

    孙权身边武将以周瑜为首,文官之首便是长使鲁肃,相当于大周的丞相,他们二人是孙权的左膀右臂,天水时刘越天就从常遇春嘴里听过此人的名声,如今大吴商业发达,很大程度上是靠鲁肃的苦心经营。

    事实上也是如此,系统显示对方的治国达到了七十五,外交也有六十八的水平,还有智力也达到了四十五,是一位历史级别的文官。

    “呵呵,我自然跟大都督不能比,但是大都督在信函中都称赞殿下是一位天下少见的明主,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有您这样的王子,也是我大周的幸运呀!”

    那周瑜在信函里对刘越天大加赞赏,说此人有一代雄主之资,让孙权万万不可轻视。

    刘越天的名字在半年前几乎无人知晓,但随着他灭了刘渊夺了天水,各方诸侯开始知道了这位差一点被梁冀杀掉的十一皇子,不过孙权等人也没把他当回事,可是现在,连大都督周瑜都钦佩不已,看来此人的确有着过人的才能,鲁肃也是这种想法,不住的上下打量对方。

    “鲁大人,殿下他刚到临安父王就得到了消息,看来就是大都督的信函了,殿下的风采您还没有领略,他也是一位儒学大家,其学识不在董老先生之下,过些日子举行的辩论大会殿下也会参加,到时候天下人就知道殿下的厉害了!”

    孙登可是领教过刘越天的咄咄逼人,他自认为儒学之道也到了极为精深的地步,可是对方只是寥寥数语就把他驳斥的无言以对,而且还是以儒家学说的理论,虽然他极为钦佩对方,可从内心来讲还是有些不服气,毕竟自己一生所推崇的信仰让人说得一文不值换做谁也接受不了。

    “哦?殿下还是一位儒学大家?这周大都督可没说,看来您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

    “文武双全?”

    一旁的孙登有些糊涂了。

    “大公子你还不知道吧!殿下武学惊天,而且还善于锻造兵器,打造出的宝刀利剑比蜀器还要锋利,我大吴和殿下签了一笔买卖,买下了两千把宝刃,有此宝刀,我们大吴将会无往而不利,大王早就派人在各处城门守候,只要殿下到此马上禀告,所以殿下刚到大王便得到了消息,这才派我前来迎接。”

    “宝刀?”

    孙登挠了挠脑袋,他是真不知道这件事。

    “大公子,治国之道可不仅仅在于学识,这国家之事您可还要多加上心呀!”

    鲁肃微笑着说道,言语之间也有些督促的意味。

    “那是,那是,原来殿下还有如此本领,我孙登可是万万不及………既然父王相请,那殿下您就随长使去吧!”

    孙登面对鲁肃可是有很大的压力,连连督促道。

    “长使大人,您在前面带路,行三,我们走!”

    刘越天一跃上了自己的战马,大黄轻轻一声嘶鸣,立刻让鲁肃带来的战马趴窝,任凭马夫大叫也无济于事。

    “好了大黄,别吓着他们!”

    刘越天拍了拍大黄的脖子,大黄有些“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受了自己的气息,其他的马匹才哆哆嗦嗦地从地上站了起来,没有一匹敢看一眼刘越天等人的坐骑。

    现在的大黄可以说是通了人性,刘越天一个眼神它就明白主人的意思,刚才不过是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而已。

    “殿下,如果我看得没错,您坐下的便是的卢马吧!”

    “没错,此马跟随我多日,和我心灵相通,刚才它一时兴起,把长使大人的座驾给惊吓了,还请长使大人原谅。”

    “不敢,不敢,这的卢宝马乃是战马中的帝王,其他马匹见到自然要跪地叩拜。”

    鲁肃连连感叹,吴王也有一匹的卢马,那可是花了二十万担白米从大秦那里换来的,二十万担大米就是二十万两白银,可换做别人你花三十万两也买不到,因为的卢马天下罕有,光有钱不是能买到的。

    不光是的卢马,再看刘越天的手下,一个个也是乘坐着追风宝马,整个大吴也没有九匹追风吧。

    “这位郡王武学高强,能打造兵器,还有这么多宝马,他怎么做到的?不敢想象,不敢想象呀!”

    刘越天随着鲁肃很快就来到了吴王的府邸。

    做为天下最富庶的大吴之地的主人,这府邸修建的自然也很豪华,整座府占地不下千亩,高大的围墙足有四丈多高,围墙之上都是价值不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各色光泽。

    进入府门后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大片绿玉葱葱的树林,种植的都是珍惜的树木,一条小溪从林中穿过,溪水清澈,里面还有各种游鱼,小溪上有一座石拱桥,众人从桥上走过,走了将近百米才出了树林,然后又看到了一座人工打造的湖泊,这小溪之水就是从这湖泊中而来。

    湖泊非常大,一个小小的码头停泊着三艘豪华的游船,湖里还建有巨大的假山,天空之中不时有飞鸟落在假山之上,远处高山的倒影映在湖中好一番湖光山色。

    饶过湖泊则是一个月亮门,来往的仆人从门里不断穿梭干着手里的活,见到鲁肃都是急忙下跪请安。

    走入这道月亮门,又是一片树林,这树林种植的都是高大苍天的松柏,里面还养着各种小动物,飞鸟小兽随意的行走,完全不怕来往的行人,一只小鹿甚至凑到刘越天近前用鼻子嗅来嗅去,被大黄一声响鼻吓得飞跑出去。

    树林里还有很多小小的庭院,是给护卫和仆人们居住,另外还有不少凉亭,里面坐着妇女小孩,小孩子都是孙权的子侄,只见他们都拿着书简在高声朗读,读的都是儒学教义。

    众人一直走到树林的深处,又出现了一片巨大的独立院落,这就是孙权的住处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见孙权() 
孙权的寝宫也非常大,门口有层层的护卫把守,进入之后便是数座宫殿,为首一座就是他办公的地方。

    这座宫殿并非其实只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在这宫殿的后面百丈之地还有大大小小数十间房屋,那就是孙权的寝宫,男子和外人没有命令不得入内。

    这个院落其实占地大概百亩地左右,也是不小了,但跟梁冀相比还是差的远,梁冀的寝宫那是飞檐斗拱金碧辉煌,孙权的寝宫则是处处显现出一股文人气息,其实从树林、小溪、湖泊这些布置已经显示孙权这个人并非是那般的奢华,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平和秩序。

    周王刘胜住在地方称为王城,有办公的宫殿,有居住的宫殿,还有后妃以及仆人侍卫居住的房屋,算起来足有四五百间,占地足有数千亩,面积之大足以称之为城了。

    而梁冀的私宅依山而建,整座山光是房屋就有上千间,气势比周王还要阔气,让人看了好似住在天空。

    孙权的吴王府没有王城大,气势上也无法和梁冀的宅邸相比,毕竟这临安城附近河流众多没有那么多平坦的土地,又没有什么高山,加之他个人也不喜欢那样的风格。

    但吴王府独特的设计让人有种行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