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都争不过,还怎么能重新恢复匈奴民族的荣光?
刘渊的手下此刻也各个沮丧,手中的兵器都扔在了地上,刘渊大势已去,他们还打个屁了。
“太守大人,秦王封你为廷尉你不答应,现在倒好,咱们二人都成了郡王殿下的踏脚石………走吧!”
王翦看着被带到身前的刘渊冷冷说道。
“王翦,我刘渊苦心经营天水数十年,今日毁在你的手上,我认了,但从今以后,这天水怕是再也不会如我这般不堪一击了,他日秦王攻打天水,也会如你今日一样铩羽而归,不,我看从今以后这大周的天也要变了!”
刘渊看着王翦也不示弱。
“那是以后的事了,但是今天,你是我的阶下囚,带他们走!”
王翦身后的手下带着刘渊刘聪,还有数十个刘家的族人走向城门。
“郡王殿下,这一次你放我一马,我王翦承了你的人情,他日你要是落到我的手中,我也会放你一次。”
王翦虽心有不甘,但嘴上却不肯服输,遥遥地对着刘越天抱拳说道。
“王翦将军,几天前在金城郡我们已经见过一次了,可你也没把我如何,此番又成了我的手下败将,下一次你还是让秦王亲自来见我吧,哈哈!”
“什么?金城郡?那个人是你?”
王翦吃惊地看着对方,没错,那匹就是的卢马!
“好好,殿下看来是早就有所准备了,当真是有胆有谋,这一次我输得不冤,您的本领我会如实禀告给秦王,到时候秦王自有打算………我们走!”
王翦终于带着手下一千多人马离开了天水城。
“我们赢了!”
天水百姓看着秦军离开终于欢呼起来,可刚刚欢呼几下,又哀嚎起来,虽然这一场大难躲过去了,但他们死去的亲人却活不过来了。
第一百零六章 战后()
“徐将军,常将军,石大哥,孙驰,你们马上带领手下去帮助乡亲们,统计好那些伤亡的百姓,我们没能救得他们,但身后之事一定要做好。”
刘越天带领手下和百姓先是扑灭了大火,然后又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善后,先是进行伤亡的统计,这场大战死亡一万多人,其中五千多人是刘渊的士兵,一千多人则是大秦的兵士,刘越天损失最少,但也有二百多人死亡,另外四千多人全部都是普通的百姓。
至于受伤的人就更多了,有近三万人,其中刘渊的部下有近万人,剩下的就是普通人百姓,刘越天的手下也有三百多人受伤,至于大秦官兵中受伤的人则被王翦带走,差不多也有两千多人了。
从这伤亡人数的比例来看就能看出大秦军队的确战力惊人,就是徐达也自叹不如。
当然,这并非是他个人能力不足,而是制度上的问题,大秦军纪严明,从上至下都赏罚分明,加之王翦也是位名将,练兵的本事不亚于徐达,所以战力自然强于对方。
反观大周朝廷,赏罚的制度早就崩溃,地方军队朝廷只给很少的军饷,只有如祖逖这样的有识之士才会自掏腰包干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军饷不足,士兵们自然就没什么动力了。
死掉的士兵,有亲人的则被亲人领走埋葬,没有亲人认领的,秦军和天水军队则分开埋葬,并在墓碑上注明以区分,虽然这些人给天水带来了灾难,可作为士兵他们也是身不由己,这些人大都是年轻人,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这一次客死异乡,很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或许若干年后他们的亲人会到此处,有这么一座墓地也能祭拜一下也是好的。
在此期间,仓嘉央措带领自己的三位护卫为这些死去的人念经祈祷,日日不断夜夜不休,这经中语句字字让人心情平静,几天下来反而有数百人愿意跟随仓嘉央措修行练心。
安置完这些人之后,刘越天又带领着大家砍伐树木搭建房屋,这大火烧毁了数千间房屋,要想重新建造,光是木材就得数万根,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那些失去房屋的人短时间内只能寄居他人之所了。
待这些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后已经是七天之后了,这七天里天水城内倒很安静,不过徐达派往最近北地镇的探子来报,就在秦军攻打天水的那天晚上,符坚趁着北地镇守卫回防天水的机会带领千人趁机占领了北地镇,北地镇虽小,但也拥有一万多人,与金城郡相仿,此番符坚也算是有了一处容身之所,当然,这也是托了刘越天的福,要是大秦占据天水,翻手之间就会把符坚灭掉。
不过另外南风镇和龙川镇却被王翦带兵占领,因为手里有刘渊这位俘虏,他倒是没费一兵一卒,看来王翦也是心有不服,不过刘越天根本没把他放在眼中,他可不是刘渊,凭借着所向无敌的系统,很快天水就会被他打造成铁桶之城。
四座城池被三家瓜分,天水归了刘越天,最近的北地镇归了符坚,剩下两镇被王翦趁机占领,统治了天水郡近百年的刘家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这个变化太快,要知道一座拥有二十多万人口和三万多将士的郡城,敌人要想攻打,最少也要派出五万大军,甚至十万前来才能有些把握,如此规模的军队出动很少能隐藏住消息,怕是刚出自家大门就要被别人察觉了,那时敌人有了准备就更加困难了。
如果没有刘越天的参与,王翦这以五千兵力攻入天水,这一战足以成为他的成名之战,此战前后各种计策的使用也可谓是非常经典。
秦王先以卖马为名将五千骑兵偷偷运到了金城郡,此乃瞒天过海之计,这一招连刘渊都给瞒了过去,此时秦王已经有了吞下天水之意,只是在等待机会而已,而这个机会随即由梁冀这些蠢货送了过来,他们天下昭告把刘渊列为反叛,于是秦王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让王翦打着平叛的名头攻打天水,此乃借尸还魂之计,此计一旦成功,各方势力都无话可说。
结果秦王的妙计被刘越天识破,然后将计就计,先是借兵于徐达,又让石勒对刘虎实施反间计,让刘虎背叛刘渊,之后亲自带领手下以大周郡王之名收服天水百姓,这又是反客为主之计,这一连串的计策又构成了连环计。
可以说,秦王和刘越天两人并没相见,但你来我往计策层出不穷,可谓是精彩绝伦,倒是那刘渊,在两人智慧之中就显得非常平庸了,以致到最后丢了天水成为了王翦的阶下囚。
其实也不怪刘渊,他被朝廷昭告天下成为叛军实在是让他出乎意料,这一下子就让他他失了分寸,军心不稳,城防降低到了低点,秦军到了城下都不知道,如果他增派大量兵力提升城防能力,秦军这五千骑兵绝对无法攻破牢固的天水。
其实就是到最后,刘越天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战胜王翦,毕竟他可用的兵力实在太少,他的一级农民军战力是三十,可秦军的战力已经达到了三十五,而且数量上也相差无几,即便最后可以取胜,怕是农民军都要全部打光,但天水百姓的突然出现打破了直接的平衡,而这却是连刘越天事先都没想到的,所以说,刘越天能够占领天水,那是天水百姓的功劳,王翦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天水百姓,这可真应了那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百姓就是天水的天。
天水这一战来的突然,结束的也快,短短几个时辰的时间就成了刘越天的天下,以至于其他势力数天之后才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而这消息传开后,天下皆惊。
河南郡的祖逖此刻得到了徐达传来的信笺,这信笺里将刘越天的所作所为详细记录,比其他各方势力得到的情报都非常详实。
第一百零七章 祖逖()
“妙,妙,太妙了,想不到这位十一皇子竟然如此聪慧,计策之妙令人叹为观止,真是有胆有识,此人未来必成大事!”
祖逖是一位年纪五十多岁的中年壮汉,多年行伍生涯让他不怒自威,他在河南郡镇守多年,河南郡地处中原腹地,是处重要的战略之地,西北方与大唐属地接壤,东北方与大魏接壤,东南方还有大吴,虽说这三方诸侯对大周表明还算尊敬,可实际上谁都想讨些便宜,今天占领个县城,明天越界抢些粮食,这样的小动作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祖逖以一人之力挡住了三方势力,实在是个人的缘故,他在天水的威望就是其他三方都很顾忌,可以说,如果他要在此自立为王,河南郡的百姓绝对是万分拥护,但他忠心耿耿,即便如今大周腐败不堪也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太守,这位十一皇子就是那位被梁冀扔到天水的天水郡王?”
祖逖身旁一位四十左右岁的男子问道。
“国瑞,你说的没错,这十一皇子因为一句话得罪了梁冀而被发配天水,不过现在看来,这是他的金蝉脱壳之计,是他故意离开了长安,那刘家经营天水数代,天水城被他打造的固若金汤,结果这位皇子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把天水夺取下来,这份本事,就是你我二人也远做不到呀!”
祖逖此刻是笑容满面,大周又多了位英明神武的皇子,对他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
“嗯,不过此人也是好运,要不是大秦攻打天水,他怕是万万不能成功。”
对方显然对祖逖如此高的评价不以为然。
“国瑞,能在刘渊和大秦之间火中取栗,这份这恰恰说明他的高明之处,而且你看这信笺,上面写着如今全城的百姓对刘越天都是万分拥护,能做到这一点,便是汉中王刘彻怕是也远远不如。”
“那倒也是,徐达这个人我是知道的,性子耿直高傲,能让他佩服,想必对方也有真才实学了。”
“国瑞,那我就借用你的部下,让徐达和常遇春在天水辅佐十一皇子,他们二人都是用本事的人,有他们二人相助,殿下也能更快的发展起来。”
“这个………这样吧,太守,如今咱们河南郡也是危机重重,那徐达是我最得力的助手,他就不要在天水了,那常遇春就留给这位殿下吧。”
此人回答道。
“嗯!也好,也好!”
对方反驳了自己,祖逖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这个人可是他手下第一战将,名叫朱元璋,字国瑞,用兵谋略就是祖逖也自叹不如,祖逖一心培养对方成为下一任的太守人选,朱元璋现在在河南郡也颇有权势,只是他太过严厉,做人也不够大度,但虽有瑕疵却不掩瑜,在很多事情上祖逖都是听从他的。
就在二人在屋中商议之时,外面突然传来了大喊之声:“哈哈,三数,退位一四一五,我把圆周率算到了退位四数,古人也不如我了!”
祖逖原本还很高兴,听到这个声音脸色一沉似有厌恶之状,而朱元璋看着祖逖脸上也显出了一丝无奈的神情。
“这个逆子,又在搞这些无用的东西,还在厅堂之外大呼小叫,看我不教训教训他!”
说完他就走出了屋子,朱元璋也紧跟其后来到的院落里。
只见外面有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他拿着一个木制的圆球,双眼看着球烁烁放光不停的大叫。
“逆子,你再干什么?”
祖逖大声吼道。
“父亲,我算出了………。”
那青年兴奋地刚要回答,结果被祖逖一脚踢中了屁股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别看祖逖年纪已逾五旬,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老头了,但他常年征战,身体非常结实,即使现在也能举起百斤的重物。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三公子也是孩子习性,万万不能伤了你们父子的感情。”
朱元璋急忙挡住了震怒的祖逖。
“逆子,你看看你的两个哥哥,哪一个不是好汉,再看看你,整体搞这些奇巧淫技,如今天下风云渐起,正是你们这帮年轻人报效国家之事,你倒好,天天什么圆周率,天天什么算术,狗屁,是能上阵杀敌呀还是能让百姓吃饱饭呀!你要是在这么无所事事,我就把你打死,省的给我添乱。”
祖逖气的七窍生烟。
“父亲大人,这怎么能说没用呢?这可是学问,是天大的学问!”
那青年一咕噜从地上爬起还要跟祖逖辩论一下。
“三公子,太守大人说得没错,你就要磨砺,这么的,明天你到我的军中做些事情,也帮帮太守大人。”
朱元璋看到对方还要狡辩,赶忙拦了下来。
“军中那是你们军人的事情,我可是个有大学问的人,以后整个历史都会记住我的!”
可是这青年根本不理会朱元璋,还“自吹自擂”的说着。
“历史记住你?好,我现在就让你记住!”
祖逖气的来到旁边的兵器架子前,一伸手就抽出了一把钢刀,这可把周围的众人可吓坏了。
“大人不可,快,你们赶紧把三公子带回自己的屋中!”
朱元璋一边跳到了祖逖身旁抱住了对方,一边命令周围的侍女下人,那些人也是冲上来拉住了那青年,不由分说就把他拉出了院子。
“真是气死我了!看看那刘越天,年纪不过十六岁就做出了如此一番功业,在看看我这个逆子,我祖逖堂堂大周武将,怎么生出一个如此窝囊无用的儿子。”
祖逖气的不住喘着粗气。
“大人息怒,三公子还是个孩子而已,等他再大一些就好了。”
朱元璋给祖逖沏了一杯茶。
“孩子?那刘越天比他还小,怎么能做出这么大的事来?”
祖逖连连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对了大人,我有一个办法,或许能让三公子转了性子。”
朱元璋突然眼睛一亮。
“什么法子?”
祖逖问道。
第一百零八章 刘越天的意外之喜()
“大人,你日夜练兵,自然是没时间照看三公子,他在府中又无人敢管,自然是肆意惯了,不如你把他送到天水那位郡王身边,那郡王年纪和三公子相仿,想来他们之间也有话说,再者郡王殿下英明神武,三公子在他身边耳读目染必有大进。”
“嗯!这倒是有些道理,不过这位王爷能否答应老三去他那里?”
祖逖有些疑虑。
“那大人就亲自写封信给殿下,毕竟他能占据天水我们的人可是立了大功,而且徐达在信中也说了,对方非常仁义,您的请求应该没什么问题。”
朱元璋分析道。
“唉,为了这个逆子,我可是操碎了心呀!好,我就亲自书写一封信函。”
几天之后,这封信就到了刘越天的手中。
“徐大哥,祖太守让你回去,不过常大哥可以留下。”
刘越天对徐达有些不舍,不过也没办法,他和常遇春都是祖逖手下将领,人家把常遇春留给他已经是不错了。
“殿下,天水只有大秦才会对其造成威胁,而且城池坚厚易守难攻,有您坐守,加上遇春和石勒兄弟二人,此城无忧,倒是河南郡深处要地,濒临三方诸侯,时刻都万分小心,所以太守大人才会命我回去。”
徐达解释道。
“无妨,如徐大哥和常大哥这等人才自然是那里都需要,再说你们也是祖太守的人,我不会难为他,只是………这祖太守提出要让他的三公子来此学习?这又是为何?”
“什么?三公子?”
听到这个名字徐达和常遇春脸上都微微一变。
“怎么?这位三公子也是本领滔天的人物?”
刘越天笑着问道。
“唉,殿下有所不知,这位三公子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