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对陈珪微微颔首,宽慰他道:“老大人当年爱民如子,对华佗更是有恩,华佗必定全心治疗令郎,还请大人放心。”
说罢,华佗从怀中掏出一张药方,顺手交给站在一旁的陈前,“这药方是我来时就写成的,劳烦小哥去药房抓了药回来煎制。”
陈前捧着药方匆匆跑远,而陈登此时已经被吓得头晕目眩难以支撑,呼吸都变得困难,刘备和赵云连忙上前,一左一右将他搀扶着躺坐起来。
“还没请教这两位壮士尊姓大名?”陈珪见刘备和赵云气宇轩昂,不像是华佗游走江湖的徒弟,心中早有疑惑,当下开口问询起来。
刘备也不见外,笑嘻嘻地抱拳说道:“老大人不妨猜猜我们的身份。”
既然华佗已经说了会全力救治,陈珪此时也放心不少,他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此时略略调整心情,便恢复了雍容淡定的名士气度,
这须发皆白的老者微笑着走近刘备,仔细端详起他的面容,“双眉如鹰,双目如星,阁下不是出身在高门大户便是久居人上,老夫可有猜错?”
“老丈你是看我穿了身好衣裳才这么说的吧。”刘备有些无语,他知道自己这副尊容就是个普通人,还双眉如鹰呢,陈珪明显是奉承。
“这位是辽东太守刘备刘玄德,在下常山赵云,是刘太守的侍卫。”赵云见不得刘备故弄玄虚,直截了当地开口,揭穿了他的真实身份。
“什么?”非但陈珪大吃一惊,陈登原本扶着脑袋坐在一旁,正在唉声叹气,此时也瞪大眼睛望过来,满脸的难以置信,“阁下就是刘玄德?”
刘备被这父子激烈的反应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开口问道:“我没欠过二位的钱吧?”
“哈哈哈哈。”陈珪被逗得大笑起来,雪白的长须不住抖动。
不顾华佗的阻拦,陈登费力地站起身来向刘备拱手,眼中满满的都是敬仰之情,“刘太守以一介布衣,兴义兵、赴国难,转战千里平定黄巾乱贼,实乃我辈楷模。陈登虽远在边僻却也听说过阁下的壮举,心中仰慕已久,今日终于得见尊颜,幸甚至哉。”
陈登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几乎耗尽了全身力气,赵云连忙大步过去再将他搀扶着坐下。
“我这些年也经常听说元龙兄的大名,心中同样仰慕已久,请元龙兄不必见外,叫我玄德就好。”
奉承话总是让人心情愉悦,更别说陈登这种文化人的奉承话,摆事实讲道理,内容翔实感情真挚,刘备心里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美滋滋的,几乎恨不得自己再补充上几句,将这两年来辽东的事迹再夸上一夸。
众人话语之间颇有结交之意,再加上有陈珪和华佗这两个旧识,便迅速熟络起来,屋内笑语不断。
陈家作为徐州豪族,产业极其庞大,在下邳城中也有几家药铺,所以陈前短短片刻就抓齐了药方上的所有药物,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又从厨房里搬出个黄泥小火炉开始煎药。
随着不断加热,药液渐渐沸腾,白色的水雾不断升起,如同云霞一般。
药物的各种成分在热水中溶解、混合,再随着沸腾的水气散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苦味,令人躲无可躲。
“怎么这么苦,我快不行了。”刘备向来闻不得中药味,此时已经被熏得快受不了了,他愁眉苦脸地望着华佗问道:“我觉得自己已经变成熏肉了。”
华佗也是苦着一张脸,右手用力在鼻子前面扇来扇去,仔细观察着药液的颜色,“这是杀虫驱虫的药,毒性很大,所以味道难闻。”
陈珪关心儿子,一听华佗说这药毒性大,连忙开口问道:“不会吃死人吧?”
“请老大人放心,华某自有分寸。”
既然华佗都这样说了,陈珪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静静地坐着,忍受着刺鼻的苦味。
“不行不行,咱们去庭院里面熬吧,在这里继续熬下去,不等治好病,元龙先被熏死了。”过了一阵,刘备实在受不了了,捏着闷声闷气地喊叫起来。
陈登已经被熏得摇摇欲坠,只是不好意思说,一听刘备开口,连忙点头赞同。
众人迅速统一思想,像是逃难一样离开了后堂,来到陈家风景优雅的庭院之中继续熬药。
又过了一阵,这副药终于熬好了,华佗小心翼翼地在瓦罐口蒙上白净的麻布,一点一点将药液过滤到碗里,然后递给陈登。
陈登看着满满一碗澄清的金黄色药液,都快疯了,他捧着巨大的陶碗,犹豫半天硬是下不去嘴,抬起头来看了看华佗,颤声问道:“神医,这药怎么这么多?”
“这药毒性大,熬得太浓对身体损伤太大,分三次喝就行。”华佗耐心地解释道,他见陈前又提过来个空木桶,摆在陈登面前,便满地地点了点头,“陈公子,喝吧,然后吐在这个桶里。”
陈登咬了咬牙,视死如归地仰头,“咚咚咚”三大口,将药汤吞进腹内。
第122章 皆大欢喜()
几乎在喝下药液的同时,陈登就感受到了腹内出现了剧烈的反应,胃里像是有许多东西来回翻腾,一股强烈的呕吐感冲上喉头,当即放下药碗就趴在桶边呕吐起来。
“这是什么?”陈珪在一边看得惊呆了,只见陈登吐在桶底的不仅仅是刚才喝下去的药液,更是有密密麻麻的一层虫子,这些虫子数量众多、红头黑身,在药液中拼命蠕动身体,场面极其恐怖。
这些虫子最小的都有手指长短,而大的更是有筷子粗细,它们似乎是无法忍受药液的浸泡,无数个红色的头颅伸出了浅浅的药液,几乎要沿着木桶向上爬出来。
“呕——”刘备当场吐了出来。
“呕——”赵云和陈前紧随其后,跪在地上干呕。
“呕——”陈登距离虫群最近,受到的精神冲击最大,当即控制不住自己,撕心裂肺地狂吐起来。
吐归吐,药是还得喝的,如此往复三次,陈登终于将整整一大碗药都灌进肚子,然后又完完整整地呕吐出来。
做完这一切之后,陈登已经彻底精疲力尽,精神也濒临崩溃,被陈前背入屋内沉沉睡去了。
“多谢华先生救了犬子性命,老夫实在是无以为报啊。”陈珪坚持了这么多天,终于放下心来,忍不住老泪纵横,声音哽咽着对华佗道谢。
如果说在这之前,陈珪还对华佗所说的病情有所怀疑的话,当看到密密麻麻的红头虫子的那一刻起,他就再也没有半分怀疑,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感激华佗,感激他救下了陈登的性命。
华佗强忍着桶内的腥臭气味,用一根竹枝翻来覆去地查验了一番,一边查验,一边失望地摇着头。
最终,华佗直起腰来,略带愧疚地看着陈珪,低声说道:“令郎病根未除,恐怕数年后还要复发。”
“啊?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陈珪脸上的喜悦之情瞬间逝去,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失望,他紧紧拉着华佗的手,急切地问道:“请先生务必言无不尽。”
华佗长叹一声。
原来陈登由于个人喜好,长期吃生鱼脍,从他胃里被吐出来的虫子数量众多,根本不是那些因为饥饿而吃生鱼虾的流民体内可比。
并且华佗经过仔细地检查,发现桶里只有成虫,却没有流民体内广泛存在的幼虫和虫卵,所以他怀疑这次只是让陈登吐出了部分成虫,还有为数众多的幼虫和虫卵潜伏在陈登体内。
“华某的药方虽然有效但毒性强烈,短期内决不可再次服用,并且下一次治疗,需要根据病症的轻重来调整药物和剂量,不可照搬这一次的药方。”华佗忧心忡忡地解释道,他是真的很想治好陈登,但这种病的潜伏时间长短不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作。
“那该如何是好?华先生总不能为了犬子一人就驻留在此吧。”陈珪有些为难地说道。
有道是人命关天,若是能让华佗留下的话,陈珪自然是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只是陈珪活了这么多年,早已看出华佗和刘备之间交情匪浅。
在陈珪看来,这二人不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更像是上下级,所以他嘴上那样说着,视线却投向了微笑不语的刘备,心中盘算着,该怎么样才能说动这位辽东太守。
出乎陈珪的意料,刘备站起身来,认真地对他说道:“此事倒也不难,只是下邳陈家总要有些表示。”
“老朽愚钝,还请玄德为我解惑。”陈珪礼貌地问道,他觉得自己已经猜到了对方的想法。
达官贵人的命都值钱,在财力可以支持的条件下,家里养上几个医师是常见的事,若是能招揽到华佗这样,天下闻名的神医,那就意味着家中成员的生命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但是,在上层人士的交往和利益交换之中,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包括人。
对于某些人来说,只要能达到目的,获得足够的好处,别说一个神医,他们就算是把自己宠爱的女人送出去,也是眉头都不眨一下。
在陈珪看来,刘备无非就是看上了下邳陈家的财力,以及遍布天下的商路,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所谓的表示,仅此而已。
但是陈珪又想错了,刘备接下来说出的话,既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又让这位老人激动不已,不禁对华佗和刘备的胸襟又高看了几分。
“华佗先生曾经立下宏愿,希望将医术传遍天下,让世人再不受疾病之苦,若是能在徐州建立医馆,让他治病救人,并且传授医术的话,我想华先生应该会心甘情愿地留在徐州。”
“我下邳陈家别的没有,钱还是有的,别说一个医馆,就是十个、百个,也不在话下。”陈珪呵呵笑道。
刘备却是摇了摇头,这种耗时长久的事,不能单凭随随便便的一句话,起码在当前,他还并不清楚陈家的立场,以及陈珪的品德,不敢轻易相信。
“陈家主,我们先小人,后君子,把具体的条目都定好,这样也能让华先生安心,如何啊?”
“先小人,后君子,这话虽然粗俗,倒也有理。”陈珪赞赏地点点头,马上招呼下人去拿纸笔,他自己则是陪着刘备和华佗坐下,三人开始研究具体条目。
华佗将会留在徐州几年,为陈登的生命保驾护航。
作为交换条件,陈家要在下邳城里设立医学院,帮助华佗招收门徒,治病救人。
医学院里,华佗要有等同于书院山长的权威和礼遇,并且拥有决定每一位病人治疗费用的权力。
这就是刘备和陈珪商议之后的结果。
陈珪原本和华佗就是故人,再加上这次华佗医治陈登的恩德,因此,面对刘备提出的这些条件,陈珪根本没有半点迟疑就全盘接受了。
下邳陈家财雄势大,无论是华佗及其门徒弟子的日常开销、或是医学院的维护费用,乃至免费的诊疗和药物,对于他们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在陈珪看来,刘备这些条件简直就是白送个华佗,顺便再送给徐州一大批医师。
这刘玄德,真的是太仗义了。
陈家得到了健康的下代家主、华佗得以在徐州开设医学院,而刘备则是获取了陈珪的好感,同时也实现了对华佗的承诺,这件事可以说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ps:今天三更
第123章 给你讲个故事()
陈登睡了一夜,次日起床之后只觉得神清气爽,胸腹之间的烦闷感也一扫而光,肚子里咕咕作响,一心只想吃东西。
看到陈登明显好转,陈珪心情大好,在下邳城内摆开流水长席,让下邳百姓都能分享他的喜悦,由于陈登素有贤名,任东阳县令之时也深得百姓敬重,所以人们对他的病情好转,也表示出了极大的欢喜。
陈府的宅院内同样欢声笑语不断,刘备等人被热情款待,他和陈登一见如故,短短几天时间,就如同相识相知了多年的莫逆之交一般。
张宁也被陈家的妇女们整日簇拥着,各种美言称赞听得晕晕乎乎,各种当地美食吃到停不下来,各种大大小小的礼物收到手软,刘备对此根本无所谓,可她自己反倒有些不安了。
几天后,恰好陈家有商队要运送一批货物前往洛阳,刘备就提出跟随这支商队出发。
陈珪原本还想请刘备一行人在下邳多盘桓些时日,但他是当过封疆大吏的人,见到刘备不愿暴露身份又急着动身,便识趣地召来了商队的负责人,令他在路途之上多多照顾刘备等人。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老夫就在这里别过各位,希望尊驾从洛阳返回之时可以在寒舍多住上些时日。”由于陈登身体还未痊愈,不能轻易出行,陈珪为了表现出诚意,便亲自相送,一直把刘备他们送到下邳城外十余里,礼数做得极其周到。
对于这样一位老者的盛情相邀,刘备也就笑着答应了,正好他还想和陈登多交流交流呢。
商队的头领是陈氏族人,一向对陈珪忠心耿耿,当日陈珪并没有告诉他刘备的真实身份,但言语之中反复暗示了这是身份高贵之人,并且和陈登一见如故,所以这名商队头领心领神会,每日里早晚请示问候,唯恐哪里伺候得不周到,怠慢了贵人。
刘备也不拒绝他人的善意,每日里也对这位头领客客气气,几天的路程下来,彼此倒也挺聊得来,于是有事没事就坐在同一驾马车上天南海北地闲扯。
这位商队头领名叫陈风,字子扬,是下邳陈氏重点培养的直系子弟,他自幼跟随陈登熟读诗书,武艺也有名师指点,加之走南闯北下来见识渊博,许多奇闻轶事信手拈来,让刘备等人听得大开眼界。
看得出来,陈风这个商队头领的职务并不是被当作下人,而是陈珪为了让他增长见识,多结交豪杰而下的苦心。
这一天商队出了徐州,来到兖州地界,众人刚好又聊起医术,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陈登的怪病。
陈风说着说着不禁感慨起来,对刘备再次抱拳施了一礼,“说句实话,刘公子和华佗先生都是高风亮节,令人敬佩不已啊。”
刘备摆摆手,笑着说道:“治病救人的是华佗先生,答应留在徐州开馆收徒的也是华佗先生,和我又有何关系?”
“在下虽然驽钝,但还是有些眼力的,华佗先生明显是唯公子马首是瞻,若公子不许,华佗先生绝对不会留下。”陈风认真地说道。
赵云忽然插嘴说道:“赵某倒是能理解公子的做法。”
“哦?请赵兄弟说说看。”陈风来了兴趣,稍稍侧过身去对着赵云。
“医者不在四民之内,而医术也被视为旁门左道,上不得台面,学医之人只能行走江湖,难登大雅之堂,陈兄认为这样是利还是弊?”赵云问道。
天下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这四种人,他们是统治的基石、社会的中坚力量,和这四种人相比,其他职业的从业者都要低上一等。
陈风不加思索就作出了回答,“自然是弊,医者救死扶伤,对病重之人可以说是有再造之恩,理应与士农工商并列,只是世人观念根深蒂固,改变起来太难。”
“除了吃喝玩乐,天下还有什么容易的事?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他难不难?可是到了现在,儒家弟子遍布天下,再有大儒想要传道授业,就没有那么难了。
只要能招收弟子,将自己的道传播下去,一代不行就两代,总会成功,但是,这就需要有人来大力襄助,而你陈家则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刘备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