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昭烈帝-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受到诊治的人们越来越多,神医华佗的大名,已经被辽东数十万百姓所熟知。

    在刘备的大力支持下,襄平城的中心地带,一座医学院拔地而起,华佗亲自担任山长,将全城的郎中和有志于学习医术的少年们集中起来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经验。

    一年多的时间下来,辽东的医疗水平和卫生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每一个新建立的聚居地都建立了专门的小医馆,用来确保百姓的健康。

    回想起以往孤身行走在各地时,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再想想在辽东获得的崇高地位,华佗心中无比感慨,不禁唏嘘起来。

    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不要在激动的情绪中过于沉浸,“黄巾作乱天下,但徐州一地似乎并没有受什么影响,所以我将下一处医学院定在了徐州,希望华先生能够将医术广泛传播,最后传遍天下。”

    “那辽东怎么办?”

    “辽东人如今吃得饱穿的暖,就连水都是煮沸了再喝,生活环境也干净,各种乱七八糟的病自然少多了,有先生的那些徒弟坐镇就够了,若是有疑难杂症,我再派人请先生回去。”

    刘备顺手指了指盘膝坐在远处的赵云,这家伙正在拿着浸透了油脂的小块麻布,专心致志地擦拭枪尖呢。

    “你看这家伙,吃饱喝足了就打熬身体,壮的跟头牛一样,这两年连风寒都没得过。”

    华佗深以为然,衣食住行是人生活的基础,只要把这几样保障好了,百姓们自然身体健康,疾病减少。

    海上的日子总是枯燥无味的,一行人每天要么趴在船舷边上看海,要么就是躲在船舱里睡觉,所以当船队来到徐州,青黑的海岸线是缓缓出现建筑物的时候,每个人都发出了由衷的欢呼声。

    “前方就是朐县了。”刘备叫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船工问过之后,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登陆地点在哪里。

    朐县是东海郡的重要城市,位于徐州东北部,由于靠近海岸,并且地理条件优越,适合船只停泊,所以一直是南北海运的中枢。

    当地最大的豪商糜家就是海运的获利者,他们家族拥有规模庞大的商船队,多年来利用海上航线,贩卖各种商品,积累了巨量的财产。

    “听说糜家的庄园连绵数里,拥有良田不计其数,家中僮仆门客数以万计,家中光是钱财就有上亿,那些五铢钱在仓库里堆得太久,连串钱的绳索都朽烂了,一提就散。”老船工说得口沫横飞,越说越是羡慕,最后干脆咧着没剩几颗牙齿的大嘴笑了起来。

    糜家?刘备听了之后若有所思,饶有兴致地抬头望向海边,在原本的时空里,这家有钱人似乎和自己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不知道在这个时空,糜竺和糜芳兄弟二人,是否还会死心塌地追随刘备,宁可倾家荡产,落得一无所有也要资助他的事业?

    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兵荒马乱的长坂坡,为了保全赵云和阿斗的性命,纵身一跃,葬身于枯井之中呢?

    港口越来越近,最终船只缓缓靠岸,由于位于船队的末尾,而前面靠港的商船又满载着货物,所以刘备这一行人也不是那么起眼。

    刘备带着张宁漫步前行,华佗和几位徒弟走在他们后面,赵云则是带着十余名名乔装打扮的精悍士卒,若即若离地跟在众人身后,顺便押运此行带来的财物。

    在两年前那场席卷天下的战乱之中,徐州似乎并没有收到多少波及,反倒是秩序井然,俨然是一片乐土。

    正如老船工所说,朐县这里客商云集,就连城外也都是密密麻麻的商户,售卖各种货物的集市连绵数里,令人目不暇接。

    张宁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奔波劳顿之中,哪里见过这么热闹的集市,此时她开心得像个小孩子一般,见了什么东西都好奇地想要看一看,然后看在眼里就拔不出来了。

    看到张宁这么开心,刘备自然也不吝啬,他背着双手,悠闲地跟在张宁身后,看张宁喜欢什么就掏钱买下来,结果还没等走到城里,刘备的双手已经拿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完全悠闲不起来了。

    “我说,这破海螺有什么好看的,至于买了一个又一个嘛。”刘备看着前面蹦蹦跳跳的张宁,又无奈地低头看着自己胸前,一串五颜六色的大海螺正挂在那里耀武扬威,把他映衬得像是海中生物一般。

    没办法,女人天生就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由于手里已经被各种小玩意塞得满满当当,根本没法给小贩付账,刘备只好侧过脑袋对赵云努努嘴,示意他把钱付一下。

    结果赵云会意点了点头,却没有拿自己的钱,而是把手伸进目瞪口呆的刘备怀里,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铜钱,放进同样看得目瞪口呆的小贩手中。

    “不用找了。”赵云说完便潇洒地扬长而去,只留下刘备和小贩呆在那里,面面相觑起来。

    啊哟,等到回了辽东,看我不召集众人狠狠揍你一顿。

    刘备气得鼻子都歪了,可他又打不过赵云,只能狠狠地瞪着双手捧着铜钱,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小贩,“看什么呢,赶紧找钱,要不然就再给我一个。”

    于是刘备胸前多了一个金黄色的硕大扇形海螺。

    对了,穿海螺的绳子是送的,没要钱。

第120章 陈登的怪病() 
朐县城门口此时聚拢了许多百姓,他们凑在城门两侧,指指画画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哎哎让一让让一让,里面是我的家人。”

    刘备最喜欢的就是凑热闹,一见这么多人看热闹,还以为是出车祸了呢,连忙将手里和身上的一堆货物都交给身边的护卫,自己仗着身强体壮头脑灵活,一边嚷嚷着,一边硬生生挤到了人群前排。

    什么嘛,就是两张求医的破告示。

    “下邳陈家有人怪病缠身,诚邀各路名医前往诊治。”

    由于担心围观的百姓看不懂字,陈家还特意派了家仆守着,这名家仆站在硕大的告示旁边,扯着嗓子一遍遍高声复述。

    刘备肩膀发力,几下就挤到围观人群的最前方,仔细看了两遍告示,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当即走前几步,将这告示从城墙上揭了下来。

    “哎哎,阁下这是干什么?”那名家仆被吓了一跳,连忙上来扯着刘备的衣袖不放。“人命关天,赶快把告示还我。”

    刘备看着这名家仆锃亮的大脑门,忍不住伸出手,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你们又是贴告示又是不停叫唤的,是在请名医没错吧?”

    “没错啊,快还我。”

    于是这名傻乎乎的家仆脑袋上又挨了一下,“那还愣着干什么呢,我就是名医,带路。”

    陈家的庄园在下邳县城,距离朐县足足有三天路程,刘备还在犯愁怎么过去,准备雇马车的时候,这名陈家的家仆已经跑到城里的陈家商铺,那里早已备好了几辆大车,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乘坐着马车向西而去。

    “小子,你叫什么名字?”刘备见这名家仆魂不守舍,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便开口跟他闲扯起来。

    “回尊驾的话,小人名叫陈前,是陈家大公子的书童。”

    刘备笑着又敲了一下他的大脑门,“你们府上是谁生病了啊,还要跑这么远来贴告示。”

    “回尊驾,是我们大公子陈元龙。”

    陈前呲牙咧嘴地揉着脑袋,这个外乡人一点不认生,欺负自己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要不是因为他自称神医,身后还跟着一群凶神恶煞的随从,陈前早就还手了。

    “陈登陈元龙?”刘备惊讶地问道。

    “哎哟,尊驾原来认得我家大公子,失敬失敬。”陈前也是一惊,连忙侧过身对刘备行了一礼。

    在原本的历史上,陈登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这人出身徐州大族,先是在陶谦手下担任典农校尉,后来又力排众议,推举刘备成为徐州牧。

    在刘备遭遇吕布偷袭,失去徐州之后,陈登又亲赴许都,向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并亲率精兵,将吕布军围困在下邳。

    诛灭吕布之后,陈登被曹操任命为广陵太守、伏波将军,负责对江南东吴的防务,并深得曹操重用。

    但是,陈登在曹魏政权中的政治生涯,也就停止在太守这个级别了,原因说出来挺无语的,那就是:他和刘备是好朋友,并且是互相景仰,倾心相交的那种好朋友。

    在刘备口中,陈登文才武略无一不精,并且胆志超群,简直就是古代的圣贤人物,在当今是根本找不到的。

    在陈登口中,刘备是出众的英雄豪杰,“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连曹操都无法与他相比。

    这种有本事,家族势力大,还和敌对势力领袖是莫逆之交的,曹操纵然再爱才,也只能把他扔在偏僻角落自生自灭了。

    所以,纵然陈登博览群书,机智过人,并且爱民如子,对发展生产有独到的见解,在镇守广陵期间,还时不时地凭借当地郡兵,把前来进攻的孙权拍一顿,刷点功绩,他也始终无法跻身曹魏高层。

    直到陈登三十九岁英年早逝,曹操才后悔莫及,每每临长江而叹。

    刘备穿越回来,有许多想要见识一下的人物,其中就有这位陈登陈元龙。

    真是瞌睡遇见枕头了,刘备笑呵呵地想着,毕竟在这个时代医生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想要开设医馆绝非易事。

    他原本还在琢磨如何跟徐州本地的豪强牵上线,借以取得他们的支持,结果就有患病的豪强送上门来,还是徐州首屈一指的大族陈家,这怎能不让刘备惊喜交加?

    “陈元龙得的是什么病,你们陈家财雄势大,居然都束手无策。”刘备打起精神,认真询问道。

    陈前忙不迭地答道:“面色潮红,胸中烦闷,头痛欲裂,茶饭不思。”

    刘备转过头去看了看闭目养神的华佗,只见华佗眉头紧锁,显然也是在思考陈登的病情,他正要开口问询,华佗却出声了。

    “这位小哥,敢问你家大公子平日饮食有何喜好?”

    陈前转着眼珠想了想,“大公子喜欢吃鱼,尤其喜欢鱼脍。”

    “生鱼片?”华佗骤然睁开双眼,双眉紧紧地皱了起来。“恐怕难办了。”

    下邳,陈家宅院。

    陈登躺在大床之上,双眼无神地望着屋顶的帷幔,心中满是悲哀。

    在他发病的这段日子里,陈家不知道请了多少医师前来为他诊疗,但那些人看过自己之后都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年老的母亲不知道背着自己流了多少眼泪都无济于事。

    或许这就是命吧,天要绝我。

    与此同时,陈登的父亲陈珪就站在床前,默默无语地看着自己儿子,他看得出陈登在极力忍耐着痛苦,尽力让面色平静,希望让自己安心。

    看着儿子受苦,这位徐州第一家族的家主心中如同刀绞,但他无论心中有多难受,脸上还是得摆出冷静的模样来安慰陈登。

    “元龙,为父已经派人到周围的郡县去求医,你再忍忍。”

    “多谢父亲。”陈登尽力压制着呕吐感,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几个字。

    “启禀家主。”一名家仆急匆匆地跑入后堂,“陈前从朐县回来了,还带了许多神医回来。”

    “哦?”陈珪有些不敢相信,“七天前才派他出去,就算去三天回来三天,难道陈前去朐县当天就有名医揭告示?”

    等等,许多神医是什么情况?

    但此时不由得陈珪不信,他回头看看陈登,“吾儿在此稍候,为父去前面看看。”

    陈珪迈步来到前堂,只见两名体形健壮的华服青年正在负手而立,在他二人身侧是一名中年男子,看起来有些眼熟,但陈珪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名中年人。

    强忍着心中疑惑,陈珪遥遥一拱手。“老夫陈珪,敢问哪位是前来为我儿诊治的神医?”

    华佗原本也是看陈珪有些面熟,此时听他自报家门,顿时想起了尘封多年的往事,连忙向前走了几步深鞠一躬,“国相大人久违了,在下是谯县华佗。”

    “哎呀呀,原来是故人啊,老夫真是老眼昏花了。”陈珪又惊又喜,上前扶起华佗仔细打量,眼角不禁湿润了,“二十年不见,险些认不出来了,我儿此次有救了。”

    哎?刘备和赵云对望一眼,这是什么情况?

    华佗见两人不解,连忙解释起来,原来陈珪曾经担任过沛国国相,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而华佗正是沛国谯县人,年轻时曾经与陈珪有过一面之缘,受过他的恩惠。

    “后来华某为了钻研医术,便远离故土游历天下,不知不觉间已是二十年过去,国相大人也已须发皆白了。”华佗见到故人之后便想起了家乡,眼圈也有些微红。

    陈珪则是心情舒畅,哈哈大笑起来。“老夫后来也从别人口中听说过神医华佗的大名,心中大感宽慰,只是近两三年再无消息传来,不知你身在何处。”

    “先去看看病人吧,叙旧的话完事再说。”刘备见这两人一副要打开话匣子聊天叙旧的架势,连忙开口提醒他们正事。

    “哦,对,对,几位这边请。”陈珪醒悟过来,连忙引着三人穿过层层庭院,向后堂走去。

    陈登见了诸人,勉强着支撑起身体想要见礼,却被华佗搀扶着再次躺下,三指搭上他的腕脉开始听脉。

    半晌之后,华佗收回右手,仔细端详了陈登赤红的脸色,又伸出手来轻轻按压着他的腹部,眉头越皱越紧。

    “国相大人,借一步说话。”这句话听在陈珪耳中,犹如晴空惊雷一般,他大张着嘴,充满乞求的眼神望向华佗,想要站起身来却感觉手脚发麻,根本没有力气。

    陈登躺在床上,听了这话之后反倒笑了,坦然说道:“就在这里说吧,死就死,活就活,有什么要避着我的?”

    “那好吧,请问陈公子,你可敢喝毒药?”华佗转过身去凝视陈登,直到他脸上的笑容一丝一丝退去。

    “此话怎讲?”陈登一字一句,声音干涩。

第121章 以毒攻毒() 
陈登所患的怪病,其实是一种可怕的寄生虫病,说得通俗点,就是病从口入。

    “陈公子喜爱吃生鱼脍,却不知无论飞禽走兽或是鱼蛇虾鳖,其体内都有大量虫卵寄生,若是不加煮熟便食之入腹,虫卵就会在人体内孵化,继而以人的内脏血肉为食。”

    华佗语气平缓,娓娓道来,但他口中说出的话,却让在场众人都毛骨悚然,只觉得匪夷所思。

    腹内生虫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

    只有端坐在旁边的刘备一点都不意外,他在小时候还得过蛔虫病呢,有什么稀奇的。

    陈登只觉得冷汗涔涔而下,他这次发病,时时感觉胸腹之间有异物郁积,闹得人茶饭不思。

    此时听华佗一说,仿佛腹中真有活物,并且在不停蠕动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先生莫要骗我。”陈登声音发颤。

    “华佗游历江湖,曾经见过流民在河塘之中捞食鱼蚌,时日一久,便和陈公子此时的症状一样,都是面色赤红,胸闷不已。许多病人最后肠穿肚烂,死状凄惨,令人不忍卒视。”华佗继续说道。

    肠穿肚烂?

    死状凄惨?

    陈珪已经不敢听下去了,他一把抓住华佗的手臂,几乎是哀求着询问起来,“我儿还有救吗?”

    华佗对陈珪微微颔首,宽慰他道:“老大人当年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