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人生地不熟才是更要担心的。
这个世界貌似,不对,应该说就是修仙的世界。修仙需要哪些条件来成为成功人士呢?赵武苦思冥想,谁让自己前世不喜欢看修仙,看历史种田文倒是沉迷得不得了呢?
“好像我国古代道士们就说了财侣法地,但貌似这四条哥啥都没占啊。财是肯定没有了;侣嘛。。。。。。”赵武睁眼看了看猴儿小弟们,唉声叹气地继续闭眼。“法这一条貌似也是暂时没有;地,呵呵,一个破山洞也叫地?”
嗯?有香气。赵武睁开双眼,只见一颗红通通的李子被捧在自己面前,伴随着一张带着讨好笑容的小脸。
赵武眼眶一热,不由得伸手抚摸那只小猴毛茸茸的脑袋瓜。
赵武看着一群眼巴巴瞅着自己的小猴妖,豪气陡生,他从水中站起,拍着胸膛大声道:“既然我受伤的时候你们不离不弃,那我这一辈子也不会扔下你们不管,我是你们的大王,就一定会带着你们过上好日子,咱们大家在一起,永远都不分开!”
十几只小猴妖大声欢呼,多日来的惴惴不安终于被抛在脑后,小猴儿们纷纷拥上来抱着赵武又笑又跳,喜不自胜。赵武自然也是心中泛起一股暖意,摸摸这个的脑袋,勾勾那个的下巴,忙得不亦乐乎。
众猴(赵武:唉,认了。)心中高兴,洗了个干干净净之后在潭边摘了野果吃了,十几条高高低低的身影伴着笑声回到他们自幼就生活的山洞。
赵武躺在猴王专享的“豪华”草垫子上,惊奇地发现草垫竟然没有预料中的臭味,想来这老猴王开了灵智之后也是个爱好洁净的妖怪,心中不由得对这些小猴妖的成长又多了几分期待。
第736章 松树炮()
由于事先在釜山那里做了许多次实验,调配黑火药的三种成分,对于葛玄来说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从一些微小的区别之中,判断出“威力”这个很主观的指标。
于是,刘备又奉献出了很多过期的、保密级别低的、准备再次利用,重新制作成纸张的公文,让葛玄按照后世人们制作鞭炮的大概流程去做,又在新建成不久的冀州第一木器厂订做了上百个大小规格都相等的木箱,用以统一标准。
同等大小的纸筒、同等重量的火药、同样的制作工艺,同样的外部容器,葛玄只需要观测每一个木箱的破损程度,就能比较直观地确定不同配比之下,火药的威力如何了。
就这样,黑火药的实验在一步步推进着,等到郭嘉圆满完成河东的任务,乘车返回邺城的时候,葛玄已经通过数百次试验,数百个木箱的损耗,找出了最合理的原料配比。
百分之七十五的硝、百分之十五的炭、百分之十的硫,这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最佳配比了。
“这是什么东西?”看着面前一根长逾两丈,粗逾两尺,中心有个黑洞洞圆孔、外部还布满了铁箍的粗大木材,郭嘉不禁有些惊了。
他刚回到邺城一天,屁股还没坐稳呢,就被刘备火急火燎地拽到了城外的荒山上,而且从那森严的戒备和高大的院墙可以判断出,这又是一处军事禁区。
可是郭嘉做足了心理准备,想要看见什么新的超越时代的兵器或是器械,最后显现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么个傻大笨粗,看上去就跟个房柱没啥区别的玩意。
难道刘备是想修宫殿,为称帝做准备了?
“当然是好东西。”刘备笑嘻嘻地让郭嘉自己去看。
郭嘉来到这根巨木旁边仔细端详起来,只见端口处的圆孔约有碗口粗细,黑洞洞的仿佛深不见底,他凑到洞口一看,仿佛最末端还有一个透光的小孔。
再看这巨木外侧,仿佛还不是直接挖洞,而是将粗大的树干纵向剖成两半,又用胶类粘合,再用一圈圈铁箍紧紧捆扎而成,看上去坚固异常,也不知究竟有什么用处。
巨木下方是用装满了泥土的麻袋作为底座,使得较为纤细的一端微微仰起,后面则是堆了好些个麻袋,紧紧抵住粗大且被铁箍裹得格外严实的尾部。
“打仗用的。”郭嘉看了半天,最终只能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这玩意看起来蠢得要死,其他什么用都没有,估计就是新兵器。
可是就一节傻大笨粗的破木头,又不是攻城的冲车撞木那种东西,真要是吭哧吭哧扛到战场上,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刘备见郭嘉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端倪,不由得得意地笑了起来,手一挥,葛玄便指挥着几名军士围到了巨木周围。
一包黑灰色颗粒被薄薄的丝绸包裹着,用带有长杆的小锹送进孔洞底部压实,紧接着被送进孔洞的还有一大包铁钉和指头大的铁砂粒,同样被压得严严实实。
在郭嘉疑惑的目光中,葛玄亲自动手,用长锥子在巨木末端钻出来的小孔里捅了捅,插进一根两尺长、手指粗细的灰色捻子,然后从腰间摸出火镰,转头对郭嘉笑了笑。
“奉孝,捂住耳朵。”
“啊?”
郭嘉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看见葛玄噌噌两声打出了火花,灰色捻子遇见火星就骤然闪起亮光,迅速燃烧起来,仅过了短短一瞬间,火光就像是灵猫一般钻进了巨木内部。
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骤然响起,硝烟四起,笼罩了周围两三丈的空间,其他人经历过几次爆炸,尚且能在这巨响中勉强站稳脚跟,郭嘉却是从未见过这阵势,双腿一软,当即脸色煞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刘备赶忙上前搀扶起仍然双股战战的郭嘉,等到硝烟散尽,便带着他向前走去,直到三十步外的那面裹着一层牛皮的木墙处站住。
牛皮厚实又坚韧,自古就是制作甲胄的重要军用物资,可如今,在高速喷射而来的铁钉和铁砂粒面前,坚韧的牛皮也被撕扯得破破烂烂,像是破布一般。
“好厉害的东西!”看着面前凄惨的牛皮,郭嘉满脸震惊,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那个毫不起眼的蠢笨家伙。
就这么一下子,威力竟然如此之大。
“还不止呢。”刘备小心翼翼地抓住一块牛皮,用力将其撕扯下来,“看看里面的木板,这可是做盾牌的硬木。”
郭嘉再次望去,只见厚实的木板被打得坑坑洼洼,绝大多数地方都被寸许长的铁钉齐尾没入,剩余地方则是密密麻麻地镶嵌着指头大的铁砂粒,看上去诡异而又恐怖。
“三十步,可以覆盖一丈多高、一丈多宽的战场,这是守城和控制关隘的利器!”郭嘉头脑灵敏,马上将这种新式武器的最佳用途说了出来。
无论守城还是在险要地形,只要在敌军攻击线路上布置三五架这个玩意,轮流发射的话,就可以轻松制造出令人难以逾越的死亡地带。
甚至可以把这个东西装上重型马车随军出征,在野战中给敌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它比弓箭射程近。”众人转回那巨木周围,刘备用手拍了拍铁箍,有些惋惜地说道。
“然而在近距离,这么一发就足以匹敌数十乃至上百支箭的威力,而且令人避无可避。”郭嘉摇着头说道:“只是有一点不好,这铁钉和铁砂打在人畜身上之后可不像箭矢那样可以拔出来医治,而是深入血肉之中,着实是太过残忍。”
铁钉和铁砂粒以极高的速度喷射而出,即便是厚实坚韧的牛皮和坚硬的木墙都抵挡不住,血肉之躯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只怕是挨一下就被打成血肉模糊的烂肉,连家人都未必分辨得出来。
正如郭嘉所说,这东西威力巨大,却有伤天和。
“我们不应该把这种可怕的东西用在汉家子民身上。”刘备点点头,说出了郭嘉想说而没有明说的话,“应该尽可能地用于抵御外敌,对吧?”
第737章 举一反三郭奉孝()
这种令人胆战心惊的近距离大杀器俗称松树炮,是两千年后一群活跃于山区的军人、以及劳苦大众们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在简陋条件下的伟大发明。
虽然以后世人的目光来看,这种武器射程近,威力小,往往发射几次就要重新打上铁箍,即便如此也是用不了太长时间就得报废,可是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末年,这一门松树炮,却已经算得上是极其令人震惊,威力极其巨大的恐怖武器了。
见识了松树炮的威力之后,刘备又带着郭嘉巡视整座戒备森严的建筑群,见识了几座不停将三种原料碾成粉末的作坊,这时候郭嘉才有些相信,他身边的这位无所不能的刘使君还真是掌握了一种强大的武器,而不是误打误撞,瞎猫遇见了死老鼠。
“单是这三种东西配在一起,遇见火之后,就能引发剧烈的——使君你刚才说的是什么,对,爆炸?”
“为什么按照最佳的配比调制之后,还要加水来反复搅拌,最后再挤成米粒大小的颗粒,放在通风的地方阴干?”
郭嘉化身好奇宝宝,小心翼翼地捻起一粒已经干透的黑色火药放在眼前,这东西呈现出不太规则的细小长条状,若不细看,只怕是会误以为是老鼠屎。
“炭粉、硫磺粉和硝石粉不一样重,若只是拌在一起,放得久了之后就会逐渐分层,烧起来的效果不好,像这样搅拌均匀之后做成颗粒,就不会出现那种情况了。”刘备得意地讲解道:“不但易于长期储藏,运输和使用也更加方便。”
“那这到底是怎么个道理,为什么把这个什么‘火药’点燃了,就能发射出去那么多的东西?”郭嘉继续问道。
“是气的原因。”刘备笑道。
“气?”郭嘉更疑惑了。
刘备带着郭嘉来到一间屋子,这里满地都是竹子和木头,看上去像是个木匠铺子。
“看看这个。”刘备拿起一个长约五尺,粗约一寸的竹筒,熟门熟路地抓起桌子上的小纸团用水一沾,然后塞进竹筒一端,用个细一些的竹棍往里捅了捅,然后又拿起另外一根带有把手,顶端裹着麻布的竹棍,同样把顶端在水力沾了沾,塞进了另一端。
只见刘备端着竹筒对准郭嘉的大腿,右手猛地一推带有把手的竹棍,“嘭”一声轻响之后,郭嘉就被疾飞而来的纸团给打得一蹦三尺高。
“好玩吗?”刘备哈哈大笑起来。
郭嘉呲牙咧嘴地揉了揉大腿,却根本顾不得跟刘备打嘴仗,而是低头弯腰,拈起那枚击中自己大腿的纸团用力捏了捏。
由于沾了水,这个纸团并不是很硬,然而就一个略显柔软的东西把自己打得嗷嗷直叫,这是什么道理?
“这是什么东西?”郭嘉快步来到刘备身边,接过他手里带有把手的竹筒问道。
“竹子炮,好玩吧?”刘备教着郭嘉安装上纸团,躲得远远的以防被报复,然后看着郭嘉瞄准不远处的小木块,“嘭”一声轻响过后,木块也被打得翻了个个。
“这就是‘气’?”郭嘉反复打量着手中的小玩意,这东西看上去简单得没法更简单了,只是一个被打通了关节的竹筒,怎么被刘备一捣鼓,就变成可以发射纸团的东西了?
刘备点点头,开始用郭嘉可以理解的理论来解释。
“之前发射的时候,不是瞬间冒出了一大团黑烟吗,那就是火药被点燃之后产生的‘气’,那么多气积蓄在炮腔内放不出来,肯定要把堵着路的东西给推开。”
“跟水差不多,聚得多了就得有个宣泄的地方。”郭嘉天资聪颖,马上就听懂了这个道理,然后又拿起竹筒琢磨了琢磨,“竹筒里面原本也有气,用纸团堵住一头之后,再用塞子挤压过去,原有的气被挤得向纸团那里汇聚,便将其推了出去。”
郭嘉嘴上说着还不过瘾,索性蹲在地下,捡起一根竹棍画出了简单的示意图,然后抬起头来询问一般地望着刘备。
这一下刘备反倒有些愣了,他原本想的是郭嘉听不太懂,但下意识地觉得这东西很先进、很厉害,可是郭嘉太过机敏,一点就透,这让他准备了很多传道受业解惑(装b)的话都只能装在肚子里当屁放了,只能郁闷地点点头,示意郭嘉说得对。
“有了!”郭嘉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眼前瞬间一亮,拉着刘备蹲了下来,再次画起了图,“如果我们用铁做成这样的长型圆筒,就像刚才那个松树炮一样,装进火药,前面不放铁钉铁砂那些,而是放一个尺寸相等的圆形石弹或是铁弹,再这么一点火,轰——”郭嘉兴奋地描述着,还用手比了个笔直向前的动作,“这么直直的一路飞过去,有什么可以抵挡得住?”
刘备直愣愣地瞪着郭嘉,一语不发。
“我想想,这种铁炮未必需要多大,只要五六寸大小的铁弹就行,那也有二十斤重了,威力不容小觑。”郭嘉继续兴奋地说着,时不时地用手在空中画着抛物线,“把射程弄到重型投石机那么远,攻城的时候带上几十架,想要攻打任何城池都不在话下!”
刘备直愣愣地瞪着郭嘉,一语不发。
“使君你怎么不说话,是我哪里说得不对?”郭嘉有些疑惑地挠了挠头,然后好像误会了什么,对刘备继续解释起来,“这东西不一定非要平着放,平着发射,可以把头抬得更高一点,像投石机一样使用的,野战的时候放得平一些好打人,攻城的时候就把头抬高一点。”
好家伙,我这什么还没说呢,你就把迫击炮、加农炮这些不同弹道不同用处的东西给设想出来了。
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让我如何保持智力上的优越感?
刘备直愣愣地瞪着郭嘉,最后还是咽了一口口水,点头认可了对方的想法,“好像、好像有那么点道理。”
郭嘉重重一拍大腿,“那就弄啊,有个三年五年的,什么都弄出来了,到时候谁还不服就轰他。”
第738章 发展()
黑火药、火炮,这两项划时代的发明令郭嘉兴奋不已,他就像个见到了新鲜玩具的孩童一般,把所有好玩的都尝试了个遍,还亲手放了几个炮仗才心满意足,跟刘备谈起了自己之前一年在河东做的正事。
这一讲,就是整整一个下午,其间各种煞费苦心的布局被郭嘉逐一道出,听得刘备大开眼界,同时也是感慨颇多。
为了自己的统治根基,郭嘉实在是昧了不少良心,做了不少有损自己私德的事情,如果有机会,这份情是要还他的。
“河东有名有姓的世家大族全部被罗织罪名整垮了,如今可谓净土一片,正是能吏前去施政、获取声望的绝佳之处。”郭嘉最后说道。
“不急,王文都在河东这几年也很注重生产,为政颇有可取之处,还是让他多坐一坐吧。”刘备摇摇头,决定暂时还是以维稳为主,“调一些精明强干,擅长度田、水利的吏员过去任职就好了。”
郭嘉想了想,觉得这样也挺好,人家王邑这一年来心甘情愿地当个提线木偶,任由自己和简雍做各种事,很多时候还主动出头,用河东太守这面招牌来给自己背书,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呢。
作为回报,即使是把王邑调离河东,来到冀州担任其他职务,也总得让人刷一刷政绩,来个体面的告别才是。
“那关中诸将的后勤,就也托付给他?”郭嘉问道。
“那倒不用,宪和不是还要留在河东建立商会吗,就交给商会了,以后我军的后勤补给、辎重运输,基本都要包出去。”刘备说道。
郭嘉当即点了点头。
后勤外包,这事在刘备军中已经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