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兄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消防兄弟-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有些小图书馆,只对教工科研人员开放。

    还有些教工专用福利设施,穆天宇也可以教研室访问学者身份,进行无偿使用。

    他把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要去正式拜访一下原野敏佑教授。

    一是要报告一下,他最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情况,以及要到消防部队一线的必要性;二是征询一下教授的意见,根据他现在的情况,往后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三是请教一下,在拜读教授的著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想请教授给予解答。

    原野敏佑,不仅是东京大学的王牌教授,也是国际消防科学学会主席,更是驰名全球的学术大师。他著作等身,贡献巨大,堪称国际消防科学界泰斗级的人物。

    当他听到穆天宇提出的问题,感到非常吃惊。

    “小穆先生,”教授对他说:“我那么多拙作,你都读过了吗?真是难以置信。”

    “是的,教授,还是在华盛顿那次泛美消防大学上,我开始接触到您的著作。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追寻着教授的课题,精心拜读了您不断出版的著作,您对我的学业一直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啊!”原野敏佑先生,还是第一次发现有人能全面系统地,对他的思想有着精辟地理解,并且能发现问题,开拓新的课题领域。

    “小穆先生,”教授很感动,他诚恳地对穆天宇说:“你的学术水平,不在我的众多博士生之下。你应该报考课程博士研究生!”

    “嗯,谢谢大师的鼓励,我会的。等我完成这里的学习工作,回国之后,一定准备考博。”

    听穆天宇这么说,原野敏佑先生则有些惆怅起来。他想了想,起身从书柜顺手的位置,取出一个卷宗盒,递给穆天宇,然后说:“小穆先生,你把这个课题带回去,有时间研究一下,看有没有兴趣,有什么见解,随时来找我,行吗?”

    “好的,教授,”穆天宇打开一看,马上意识到,这是教授的最新课题项目,他赶紧合上卷宗盒子,起身鞠躬说道:

    “大师,您是不是拿错了?这是世界最新科研成果,我不小心看到了。”

    “没错,”原野敏佑肯定地说:“我想邀请你参加到这个项目中来。”

    “可我还不是东大的博士生啊!”

    “没关系,如果你愿意,现在就可以加入我们。”

    “那谢谢大师,我一定仔细研究资料,然后再向您报告。”

    “好,那往后,你就直接叫我老师吧,不用再叫大师什么的。”

    “谢谢老师,谢谢您愿意收我这个学生。那老师,以后就叫我天宇吧。”

    “好,天宇。”

    穆天宇告别了原野敏佑教授,自己一个人走在路上,他突然觉得视野开扩了许多,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他一直尊敬的老师,一直在心中那么的高高在上,居然是那么的和蔼可亲,还亲自邀请他加入自己的科研团队,这可是他以前连想都没敢想过的事情。

    他大步流星,三步并作两步,赶回了宿舍。

    开始如饥似渴地研读起,刚从原野老师那儿拿到的资料。

    P。s。:读者朋友,您在起点中文网的订阅,是《消防兄弟》生存的希望,是作者的动力!感谢您!

    直到他和雨田裕太一起申请的考察项目,经东大与东京消防厅联系安排妥当,穆天宇才把手头的研究资料,做个小结,先放下,准备利用每天晚上时间,再继续研读。

    雨田裕太也准备好了,他要陪同穆天宇一起开始,对东京消防部队进行考察的项目活动。

    他是学建筑的,当然想到与穆天宇的旧城区消防改造考察项目,找到最密切的契合点,申请了旧城区建筑中的消防设计问题考察项目。

    东大项目管理机构,在审批办理时,当然就将这两个项目合二为一,由他们两人合作共同完成。

第198章 东京消防() 
令穆天宇有些不解的是,要到消防部队前线去了,无论是原野敏佑教授,还是东京大学校方,也无论是雨田裕太小弟,还是他的家人,都没有人想要阻止他们开展这样的活动。

    甚至,没有人告诉穆天宇,注意危险。

    “小弟,你干吗非要和我一起去消防部队前线呀?”他问雨田裕太。

    “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啊,而且也拓展了我在建筑学科的课题空间,为什么不去呢?”雨田裕太说着,还反问道。

    “那你不怕到消防第一线,会有很大的危险吗?”

    P。s。:读者朋友,您在起点中文网的订阅,是《消防兄弟》生存的希望,是作者的动力!感谢您!

    “哦,这一点呀,”他若有所思地顿了一下,然后说:“哥,可能因为日本的地震、火灾经常发生吧,所有人,对,每一个日本人,都知道灾害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次到消防部队参观学习,不会有危险的。”

    “哦,”穆天宇看到雨田裕太轻松的样子,还反过来让他放心、别紧张,倒增加了他对日本消防部队更多的神秘感。

    而且,东京大学校方的办事态度,以及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又让穆天宇刮目相看。东大专司项目安排与联络的部门,把他此项活动的所有费用预算、所有的人员联系、所有日程表格,全部都安排交接的环环入扣、清清楚楚、有条不紊。

    一切都按程序来,一切都有章可循,很规范。

    穆天宇还没有出发,就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穆天宇和雨田裕太一起,坐着校方安排的专车,被直接送到此次考察调研活动的第一站,东京消防厅陆地部队。

    东京消防厅陆地部队,包括消防队和特别救助队。

    消防队是东京所有消防部队里,数量最多的部队。因为东京消防厅共有10多个消防方面本部,每个本部下面又有10来个消防署,每个消防署和消防分署,都有好几个消防队。

    而东京消防厅特别救助队,只有1个。所以说,到东京消防厅陆地部队考察,如果没有明确说是到哪个消防署,那就是说的特别救助队了。

    穆天宇和雨田裕太两人一到达,就有专门人员迎接,并主动和他们商量日程安排事项。

    他们首先拿到一些介绍资料,上面介绍了东京消防厅特别救助队。这是一支在灾害发生后,以救人为主要使命的专业部队。穆天宇一看就觉得特别亲切,他想起他的飕鷈,也是以救人为主要使命的专业部队。他想起飕鷈的口号:“救助生命,保家卫国。”

    当穆天宇和雨田裕太进入到特别救助队营区,他们可以在救助车身上和救助员的制服上,都能看到,印有代表救助队的圣伯纳犬头像徽章。

    穆天宇心想,东京消防厅特别救助队,比飕鷈建立的时间要早很多,已经是标准编制的常设部队,不仅有专门的营房,还有长期形成的团队文化,他们的标识,还有圣伯纳犬徵章,都早已有了非常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当然,穆天宇的飕鷈,由于江城计划还赋予了军事或国家更特殊的任务,一直都低调行事,所以才没有社会上很高的知名度。

    整个东京消防防厅特别救助队,全体也不过30来人,由3个小队组成,轮流执勤。每个小队由职衔章为消防副司令的队长和6名队员组成。

    “对了,小弟,”穆天宇问雨田裕太道:“上次你说,消防部队职衔章有10个等级?”

    “是的,”雨田裕太伸出手指,边答边数着:“消防总监,消防司监、消防正监、消防监,消防司令长、消防司令、消防司令补,消防士长、消防副士长、消防士。”

    “哦,那这里说的消防特别救助小队队长为消防副司令,”穆天宇指着资料,又说道:“也就是消防司令补,对吗?”

    “对,哥,你以前当过江硚消防大队副大队长,所以,我说你应该相当于这里的消防司令长或者消防监。”

    穆天宇点点头,心里想,小弟说的应该差不多,但却不敢表现出胡乱攀比的样子,嘴里说着:“没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只是想了解一下消防机构设置的规模和等级。”

    正说着,听到有人喊:“中校先生,欢迎穆长官。”

    突然听到有人直接称呼中校先生,穆天宇立即放下手中的资料,抬头挺胸,目光直视,一个消防司令长职衔章的官员和一个消防司令职衔章的官员,站在跟前了,立正敬礼。

    穆天宇马上也立正还敬军礼。

    “哇!”雨田裕太马上凑到穆天宇跟前,“中校先生?”

    穆天宇没有理睬小弟,忙和二位官员握手、问候。

    那个司令长职衔章的人先自我介绍道:“穆长官,我是中丸大地,欢迎光临。”

    佩带消防司令职衔章的也自我介绍:“欢迎穆长官,我是山本雅志。”

    “不客气,不客气,我是穆天宇,”穆天宇礼貌地答道:“打扰了,请多关照。”

    然后他们一起进到办公室,边走,中丸司令长边说:“石黑克己课长本来要亲自来迎接穆长官,因临时有事儿,请我们表达歉意。”

    穆天宇实在不知道石黑克己,只好礼貌地说:“请代我向石黑课长表示感谢。”

    P。s。:读者朋友,您在起点中文网的订阅,是《消防兄弟》生存的希望,是作者的动力!感谢您!

    “一定,一定。”

    “哥,没想到,您来头还真不小,本厅课长是消防监呢。”

    “哦,非常感谢。”

    听雨田裕太和穆天宇这么说,那位消防司令山本则说:“津东爆炸案,是穆长官的SOT成功实施的救援,我们久仰大名,还专门学习、研究过您的经验。”

    提到津东大爆炸,穆天宇顿时脸色沉了下来,他觉得那个案例,是国际消防界的耻辱,马上说:“让你们见笑了!”

    那二位,一看穆天宇阴沉的脸色,语调也变得很凄凉。马上起立鞠躬道:“对不起,我不该提不愉快的案例。”

    穆天宇一看,马上苦笑了一下说:“没关系。没想到,你们都这么了解国外的情况,我就是来向你们学习、取经的。”

    “不敢当,不敢当。”

第199章 谁更重要() 
穆天宇调整一下心态,觉得这两位特别救助队的主官,人很爽快,像是从火场和抢险战场上走出来的人,便生出几分尊敬。

    他还是很礼貌地说:“津东爆炸案,使我反思了一些问题,我想向两位前辈请教。”

    两位都说:“请教不敢当,穆长官有什么话,都请讲。”

    “当咱们特别救助队遇到很大危险时,我们还要不要实施救助?有时需要选择先救助自己还是先救助他人时,应该怎么办?”

    两人一听这两个问题,互相看了看,想必是他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要迅速作出决断时,他们能超越感情,准确找到答案吗?

    P。s。:读者朋友,您在起点中文网的订阅,是《消防兄弟》生存的希望,是作者的动力!感谢您!

    但是,中丸司令长眼睛红红地说:“穆长官,说实话,我不知道,我实际中遇到过,到现在我想起来都不知道当时做的是对还是错!”

    “是的,”山本司令则说道:“我在您这个年纪时,就开始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答案。”

    中丸大地又说:“也有年轻人问过我,我虽回答‘两者都重要’,‘尽一切所能’,但这个答案,在实际中是没有意义的。”

    “嗯,这样啊。”穆天宇又想起津东大爆炸,那次差点儿被受到处分。到现在他还有点儿后怕。他并不是怕受处分,他怕当时他的决定,如果真的造成机毁人亡,那该怎么办!

    他再次提醒自己“没有如果”,可还是无法说服自己。

    雨田裕太听着他们三人谈话,他们的心情,似乎都越来越沉重,便说道:“理论上,人的生命是平等的,是一样重要的。如果到了非要判断不可时,那只能按照比例原则和不交换原则。”

    “什么是比例原则,什么又是不交换原则?”三人几乎同时问道。

    “比例原则,就是利益和损失比较,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就以最大利益优先。”

    穆天宇马上问:“比如呢?”

    雨田裕太显然研究过这些问题,他举例说道:“比如,一个人被压在重物下,如果救他就会爆炸,所有救援人员都会牺牲,那就主动撤退。”

    “可是,”山本雅志说:“如果救一个孩子,救,孩子就可以活,救援人员就得死。能说孩子和救援人员救谁利益更大吗?”

    “这就要用第二个原则——不交换原则,”雨田裕太接着说:“如果救孩子,救援人员就得死,那就不要做交换工作!”

    “那就是说,”中丸大地一脸沮丧地说:“作为一个专职救援人员,这个时候也要见死不救吗?”

    “我做不到,”“我也做不到。”

    两位主官这时非常难过地重复说着做不到。而穆天宇则不知道要怎么说,因为他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他一直没找到合理的答案。

    雨田裕太看大家都不同意,就更坚定地说:“做不做得到,要看是谁了?”

    “怎么讲?”二人又问道。

    “如果你是指挥者,你必须按照原则下命令;如果你是执行者,你必须按照命令执行。”

    穆天宇若有所思,觉得似乎有道理,便问道:“就这么简单?”

    “嗯,就这么简单。”雨田裕太果断地答道。

    三个人都摇摇头,无话可说,但显然他们心里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两个原则。

    大家沉默了半晌,中丸大地才说:“穆长官,我做救援工作快30年了,您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也折磨着我快30年了,对着千变万化的现场,我一直也没找到答案。”

    “是啊,”穆天宇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理论家们也制定了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但到了现场就会发现,完全没有一条原则能够准确地套用!”

    “对,对,就是这样。”山本雅志也深有同感。

    听到大家谈到实战,雨田裕太想起穆天宇说过的中国典故“班门弄斧”,知道自己没有发言权,也很知趣地不再说什么。

    大家又是一阵沉寂……

    突然,警铃声大作,一下子打破了刚才的沉寂。两位主官迅速起身,中丸大地对穆天宇说:“穆长官,你们二位请先休息,我们有任务了。”

    穆天宇当即表示,要和他们一起去现场。二位都不同意,怕出意外。而穆天宇从衣袋里掏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保证书”,递给二位主官,说道:

    “作为访问学者,我必须到第一现场,才能获得第一手科研资料,才能完成考察和调研工作。到现场后,遇到一切危险的后果,都将自行负责,与所在机构和他人均无关。”

    山本雅志想了想,看着穆天宇摇了摇头,穆天宇则坚定地大声说:“拜托二位同意。”

    山本雅志又看了看中丸大地,他们对视点了点头。然后山本说:“穆长官,跟我来,戴上全部装备。”

    雨田裕太一看,拉着穆天宇,急忙说:“哥,不行,你不能去。”

    “小弟,你在这儿休息,好好等我们回来。”

    没等雨田裕太说话,穆天宇的装备已经披挂完毕,就连这里正在执勤的队员都没他快,雨田裕太也楞住了。

    他眼睁睁地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