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葛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诸葛天下-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亮更加宝贝他的泰平军,表面上仍然在官府中登名造册为二千军兵,然而加上新收的邓茂,伙同邓茂的部众,泰平军也差不多快突破三千人了。

    最主要的是眼前的黄巾军少说也有二三十万,就凭这五千多兵马,一股脑冲上去,诸葛亮觉得这绝对是没有胜算的。贼军人多,只有像大兴山一样,分而化之,再攻其心志,引起哄变,才有一丝生机。

    很明显,邹靖是想不到这一层的。

    邹靖现在是退也不能退,攻也不敢攻,心中着急得很呀。邹靖开始对刘备心存不满了,要不是刘备在刘焉面前打什么包票,非要领令来青州淌这一趟浑水,就没这鸟毛事。

    来了青州,邹靖还以为刘备又会像之前一样,勇往无前,充当急先锋,为幽州友军打出个好局面。黄巾大军更是没什么军阵战略,只要有人能吸引注意力,其他人就安全了。

    进可攻,退可守。

    可先行撤退,也可偷袭。问题是刘备不干了,诸葛亮的话,邹靖又指使不动。要是闹个不快,诸葛亮完全可以不理不顾邹靖等人,自行领军事先回泰山郡复命。

    若没有诸葛亮的几千泰平军,那幽州救援友军就是个笑话,区区二三千兵马,就想解围青州几十万黄巾大军所攻。况且里面还有一千多降兵。

    纵是孙膑再世,白起重生,恐怕也不用这样搞。

    邹靖也是无奈,所谓的一将无能,累倒三军,就是这样的局面,邹靖头脑都快不能思考了,糊涂得很。

    其实邹靖不想打,问题是来了青州,一仗不打就掉头逃跑,要是传出去,邹靖可就没得混了。

    没办法,刘备不肯继续充当先锋,吸引黄巾大军注意力,那就只能利用骑兵对步兵的优势,率先发起全军冲锋,打黄巾大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说不定能像大兴山一战,让黄巾贼军大乱,从而兵败如山倒。思及至此,邹靖不再犹豫,开始下达军令。

    “全军出击,全力冲锋。”

    邹靖军令一下,诸葛亮和刘备不得不催促手下的军兵也发起冲锋,以免事后被邹靖治个贻误军机的大罪。

    不过,一发起冲锋,诸葛亮和邹靖、刘备三人所率领的军兵很快就出现差距。

    只见,诸葛亮的泰平军虽然冲锋,但在快速移动之中,仍能保持良好的军阵和队列。邹靖的涿郡郡兵虽有些杂乱,但总体也算还好,不至于错位。

    最混乱无序的要数刘备新招的军兵,主要是这些黄巾降兵平常少有战马可练骑术,加上对战场军阵的演习不足,于是一发起冲锋,就各凭己力,快的更快,慢的更慢,硬生生将原横纵排列的一千多军兵演变成长线性的冲锋大军。

    不过,刘备也顾不上了。反正是冲锋,以骑兵的马力,相信不差几息就能全部到达战场。眼前的黄巾娥贼又不是什么绝世高手,大多只是流民被胁迫为贼罢了,也就不在乎早晚的问题了。

    可惜,邹靖想得美好,却事与愿违。

    临淄郡城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本来在外围的黄巾大军就生怕挤不进去,以黄巾反贼的秉性来说,攻破城池,就开启掠夺模式。

    谁先进城,谁就先抢,谁先抢到,就归谁的。

    外围的黄巾大军心急求战,不比内围的黄巾反贼攻城,每次都被防守住,身心打击。于是,一见到邹靖等幽州救援大军一到,反而磨拳待试,跃跃请战。

    更让黄巾反贼信心大增的是来救援的军队虽是骑兵,却是分散冲锋,刘备本部的一千新招募军兵最先到达战场,然而战力却是一般。

    就像是黄巾见黄巾,势均力敌。

    丝毫看不到任何有效的推进,反而一开始就被黄巾反贼挡在最外面。

    黄巾反贼见利则围,临淄外围的黄巾大军开始纷纷地围上来,抵挡这支救援青州的幽州友军。

第107章 想溜?没门() 
诸葛亮和邹靖、刘备等人眼看发起冲锋,难以奏效。于是,只好凭着第一波强猛的杀伤力,给黄巾大军一记惨烈地痛击。

    五千多兵马,尤其是诸葛亮的泰平军大多更是一人双马,差不多等同于一万骑兵的冲锋,瞬间就带走了一万多黄巾大军的生命。

    然而,却是无济于事。黄巾反贼就像破漏的水管,水柱般地开始快速地冲过来。无奈,黄巾反贼实在是太多了,哪怕一开始出其不意,杀了个惊吓,但也如惹了“马蜂窝”。

    诸葛亮等人只好边打边退,不给黄巾大军包围的机会,毕竟,诸葛亮等人并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援军,说不定就只有自身孤军一支。

    不敢托大,诸葛亮等人一击则退。好在诸葛亮等人的军兵大多是骑兵,来得快,撤得也快。黄巾军少有骑兵,难以粘住诸葛亮等人。

    撤退与冲锋,诸葛亮和邹靖、刘备的军队也是大有不同。诸葛亮的泰平军一人双马,马力极快,几乎马不停蹄,全速撤退,很快就领跑在前头。

    后面紧跟着的仍然是中规中矩的邹靖军,这些郡兵打顺风战极强,一旦撤退也是知风紧,扯乎得不落人后。好在平时郡兵也有常规训练骑术,不至于引发践踏。当然,也是得益于黄巾大军几乎全部为步兵,追得并不紧、不快。

    殿后的又是刘备军。其实,刘备军发起冲锋之后,伤亡并不大,出现的死伤主要是脱离了军队,又被黄巾包围,逃离不了,方导致有折损。

    刘备军不是第一次逃跑了,在大兴山下也曾逃跑过一次。因此有了一些经验,并不太慌,且黄巾军靠两条腿在后面追,刘备军兵靠战马在前面跑,也说是逃命,然而凶险不大。

    唯一的意外,大概要算骑术不精,又慌不择路,甚至是平衡不利,翻身下马的那些人了。好在,这样的人并不多,刘备等人还可以接受。

    大汉官兵在前面一路逃跑,黄巾反贼在后面一路强追,果然是望风披靡,令人好生沮丧。

    当黄巾反贼的人数超过了一定数量,达到量变。纵关羽和张飞如何勇猛盖世,也是难以撼动。

    于是,首战不利,纷纷撤退。不过,也不算未得一功,至少相信刚才的动静,以龚景能坚守孤城如此之久,必定早已知晓。

    有了援军,龚景才不会心生绝望,不会轻易举城投降。而是择机而动,力求一举破敌,解青州之围。

    诸葛亮等人一直退了十多里之后,黄巾大军才算是追得筋疲力尽,择道返回。邹靖和刘备不放心,仍然率领全军继续撤退了一些距离,大概离临淄三十里左右,安营扎寨。

    经此一役,青州之围尚未解,从幽州而来的救援友军已是折损破百。尤其是刘备的一千本部兵马,死伤最多,应超百数。

    待安营扎寨之后,邹靖便下令起炊饱食。各人吃了些粮食,喝了些水,方才松了一口气,疏缓了心中的担心,开始歇息休养起来。

    邹靖心有退意,于是召集诸葛亮和刘备等人前来军帐商议此事。

    诸葛亮饱经战事,倒是没被黄巾大军的追击所惊吓到,自然欣然而来。

    刘备也是心志坚毅之人,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换一身功名的豪赌之辈,哪会被些许黄巾娥贼吓破了胆。

    三人聚于一帐,邹靖见战事不利,又恼怒事前诸葛亮和刘备不愿分兵,充当先锋诱饵,脸色阴沉,实则内心已无心恋战,有心思归,只待寻一个台阶即班师回涿,顾全了脸面。

    邹靖不说话,诸葛亮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静默就坐,而刘备却是自知理亏,也不好开口,只好等待邹靖先发言,顺着邹靖话头,莫再添差评,坏了原本就浅薄的情分。

    邹靖后来想通了,也不再继续摆脸色,端架子。因为诸葛亮本来就管不着,刘备嘛又是白身,都不算是邹靖正式的部下,觉得没必要生气,于是声平气和地说道:

    “贼军势大,眼下我军士气低迷,若是再如今日一般强攻,恐难有战果,届时青州之围未解,极可能反将我军赔折了进去。今日我等也斩杀贼首万余,不算辱没我等友军的名声,忠了龚太守求救之义,全了刘太守施援所托。”

    邹靖先将今天的表现中那些可圈可点的都给指了出来,至于逃跑那些自是不表的。先扬后抑,也是邹靖为后面的话作铺垫,不然一开口就说打不过,咱回去吧,那不得被人诟病,笑死。邹靖接着说道:

    “然而贼众极多,不下二三十万,我军兵马有限,不到半万,若强行作战,难以为继。我意且暂先引军回涿郡,待他日厉兵秣马,再率军前来讨贼诛逆。不知公子与玄德意下如何?”

    邹靖早萌退意,却大义凛然。对方二三十万,我方五千多兵马,这仗没法打,回军是战略性撤退,要是谁敢有意义,出来说一说,不然回去之后,要是说邹靖怯军,畏战,那邹靖可得跟谁急,磕到死。

    诸葛亮不置可否,反正去留随意,也就无所谓。青州临淄城下,黄巾反贼极多,若是能拿下,里面不乏青壮,但也是块硬骨头,诸葛亮可不想冒险。

    况且,纵是诸葛亮心有谋略,但邹靖一心想要回去,那凭泰平军也是孤军难鸣。

    不料,刘备却是不同意了。只见,刘备向邹靖拱拱手,行了一礼后,开始献计:

    “禀报校尉,黄巾娥贼虽多,然则不通兵法,不晓军阵,难明战略,难识计谋。多次与黄巾大军交锋,发现黄巾娥贼但凡接战,皆一拥而上,故黄巾大军纵是百万,也不过尔尔。备有一计,可助校尉破敌,得解青州被围之功。”

    刘备一心想脱离刘焉和邹靖的掌控,此时自然不愿随邹靖的意思,引军回涿县。若是依了邹靖,回了涿县,那手头上的兵马,不得全交还给邹靖。

    好不容易从刘焉那儿挣出来的班底,刘备可不心甘情愿地就此放弃建功立业。况且,之前不愿打头阵前去送死,已是恶了邹靖。

    于是,刘备不得不出来献计,以诓骗邹靖继续跟青州黄巾死磕硬拼。

    且看刘备献何计。

第108章 刘备要夺兵权了(三更)() 
“玄德有何破敌妙计良策,速速道来。”

    邹靖显得有些不耐烦,却又不能不先听玄德的献计,免得和刘备等人闹翻了,又凭白得了个不重用人才的坏名声。

    “回校尉,黄巾反贼虽人多,但军心不定,可以用一军诈败,引黄巾来攻,再用疑兵攻其心,左右设伏,当为奇兵,若黄巾大军中计,则大事可成矣。必可一战取胜,解青州之围,全竟其功。”

    刘备不敢再卖关子,将计策平白说出来,希望能得到邹靖的同意,毕竟要是邹靖能同意,那么设伏的奇兵自然也落到了刘备的手上。

    以邹靖担生怕死的性格,肯定会首选为诈败之人,要是疑兵不能使黄巾大军军心动摇,从而引起内乱,恐怕邹靖就会以诈败为真败,然后从容撤退。

    诸葛亮和刘备自然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也是利用这一点,才敢放手一试,相信在巨大的战功面前,邹靖会同意刘备的方案。

    诸葛亮在一旁,暗暗称赞刘备的急智。刘备献的这一计,表面上看,谁都没有损失,运营得好,说不定还能捡个大功劳。然则站在刘备的角度来说,却是最大受益者。

    好一个一石三鸟之计。

    眼前能独当一面,引领一军的无非就那么几个人。疑兵诈败,左右设伏,如此多的部署安排,皆需要领军统领。那么关羽和张飞就能独领一军了。

    至于黄巾大军是否中计,对刘备来说,却是无关紧要。中计了,那合兵一处,全力反攻,再驱赶黄巾大军返回临淄郡城,从而以点带面,影响正在围攻的剩下黄巾大军。

    若是不中计,那以大多数皆为骑兵的大汉军兵,就是再重演一次今日的戏码,奔波逃命多一次罢了。到时,这些军兵还能不能再回到邹靖的手上,却是两说了。

    当然,这一计策对诸葛亮来说,无伤大雅,属于成也好,不成也罢。不过思及刘备尚欠那么多的债未还清,诸葛亮还是乐见其成的。

    于是,诸葛亮也开口游说邹靖了,帮刘备拾漏补缺了一下,说道:

    “校尉,玄德兄所言之计,大有可为。黄巾娥贼人数众多,却实不足为患,军心涣散,利用得当,我等理应取此大功。况且以青州龚太守能坚守城池如此之久,必有才能,若是我等使黄巾大军中计,乱其阵脚,反踏己营,相信龚太守也会引军出城,犄角助战。”

    诸葛亮点出了刘备提出的计策中漏洞,就是诈败之后,引来黄巾大军,哪怕黄巾中计,那也只是来围攻的黄巾反贼,丝毫不影响包围在青州临淄城下的黄巾。

    所以,重点还是在青州临淄郡城下的黄巾大军,于是诸葛亮开始针对性地帮刘备完善这个奇兵取胜的计策。只见,诸葛亮缓缓说道:

    “校尉引兵前去,黄巾大军必不猜疑,而挟众来攻,校尉再假装诈败,引黄巾大军如今日般狂奔来追。到时左右伏兵一出,黄巾大军自然寒其心志,惊其神魄,则可反攻贼军。三路夹攻,黄巾大军肯定溃如决堤,原路驱赶回至青州城下,若是龚太守引兵出城,加上在下也从另一个方向奇兵袭出,又成三路夹攻之势,则青州之围必解也。”

    诸葛亮故意将前提是能诈败成功,引黄巾大军无脑穷追隐去,而是按照刘备计策的想法,进行了一番推演,给邹靖先入为主的感觉,以为此计必可大胜。

    见诸葛亮和刘备同时都觉得此用奇兵取胜的计策,邹靖也收起退堂鼓,认真的思考了一般,排除了自身的危险性,倒是隐隐认为刘备所说的未必不能一试。

    末了,邹靖也不好开起一言堂,单独一人灰溜溜地引军回涿县,令二位后辈耻笑,只好狠下心,再拼一把。

    “若是如此,谁为疑兵前去诈败,谁为伏兵充当奇兵?”

    邹靖问出了心中最想问的困惑,毕竟这一计策看起来,好像就是疑兵最难,最有技术含量,却也是最安全的。毕竟,实施起来,伏兵根本就不知道前去引黄巾大军的是真败还是诈败。

    要是引敌不利,落个真败,那伏兵也没什么作用了。顶多就是多一些人送死罢了。

    “回校尉,青州多山,山势环绕,依备看来,义弟云长可领一千军兵埋伏于二山之间的左面,义弟翼德可领一千军兵埋伏于右面,备愿与校尉领一千军兵前去诱敌。到时,有诸葛公子在一旁照应,必能保校尉无虞,大获一功。”

    刘备赶紧举贤不避亲,将关羽和张飞推出来,三言两语,就将疑兵和伏兵的最佳人选给邹靖推荐了出来。

    的确,诸葛亮的手下就高堂隆和邓茂,邓茂作为新投诸葛亮的黄巾降将,独领一军,此时信任值还不足,而高堂隆却是要统领泰平军冲锋陷阵,自然不会给刘备当刀枪使。

    邹靖也别无他选,只好应允。毕竟,刘备都提出了率领本部人马,亲身犯险,陪邹靖前去,且会全力保邹靖的安全,邹靖也不好再反驳什么,免被认为胆小。

    诸葛亮悄悄地向刘备投去了一眼,脑海里不由对刘备举起大拇指,连连佩服。一番言语就将邹靖给架空了,想必从邹靖手里拿走的二千军兵,交给了关羽和张飞统领,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了。

    这二千涿县郡兵的战力可比刘备新招的一千本部兵马高出不少,刘备让本部人马前去诱敌,自然不心疼。最重要的是刘备早已不想在刘焉和邹靖手下混了,眼前成功地骗取了邹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