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葛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诸葛天下-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钧和郭达认主之后,刚询问诸葛亮该如何安排这个铁匠铺,毕竟这个铁匠铺也是属于马钧和郭达的,如今认了新主,自然等于送给了主公诸葛亮。

    诸葛亮便让马钧和郭达去问问这些铁匠铺的伙计和学徒,若是愿意跟随二人一起认诸葛亮为主,则诸葛亮也会收留这些人,待讨逆一事完毕之后,与诸葛亮一同返回泰山。

    要是不愿意的,则给些许钱财,遣散就是了。

    马钧和郭达遵从诸葛亮的意见,不一会儿就将铁匠铺的一干人和事等处理好了。大多数人都愿意跟随马钧和郭达一起,投效诸葛亮。

    毕竟,铁匠嘛,到哪都是打铁。

    跟着这位说不定将来能有个头呢,再说,马钧和郭达的技艺还学不到万分之一,私自离去也闯不出什么名堂。

    于是,马钧和郭达,苏双和张世平,各自站在诸葛亮的身后,分居二边,簇拥着诸葛亮返回唐周驻守的客栈。

    几个时辰过后,夜幕降临,铁匠铺早已人去楼空,炉火也慢慢地熄灭,但薪火长传,将来的某一天,会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升起。

    这一天下来,诸葛亮也累了。回到客栈,简单地为唐周介绍一下新投效的马钧和郭达,便早早地睡觉了。

    诸葛亮现在还在长身体,除了多运动,多吃喝,还得注意早睡觉。

    一夜无话。

    清晨,诸葛亮伸了伸懒腰,早早地起了身,下了床,从前的习惯,令诸葛亮只要休息够了,就会精力充沛,重新投入劳作。

    诸葛亮准备再去找刘备,和刘备等人一起去见见涿县的校尉,来了涿县好几天了,也该去见见校尉,交上官引,提前打个招呼,别到时黄巾反贼率众一来,这涿县的校尉不明所已,将诸葛亮这些前来帮忙镇压的,反而当成乱臣贼子,就不好了。

    于是,诸葛亮精致地洗漱之后,用过早膳,嘱咐唐周和马钧等人,提前准备妥当,随时等候诸葛亮的命令,以便启程,跟随诸葛亮所率大军同行。一切吩咐就绪,诸葛亮就离开客栈,直往张飞家而去。

    到了张飞家,却不见刘备三兄弟,诸葛亮询问了张飞家里的下人,才知道原来昨天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手提兵器回来之后,就直奔桃园试锋。

    三人对自己的兵器爱不释手,就在桃园,使用兵器,两两互相切磋,大战几百回合,待天色已晚,更是吩咐下人就在桃园摆宴,三兄弟畅聊入夜,秉烛长谈。

    于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至今未回,尚在庄后的桃园之中。诸葛亮无奈,只好继续前往寻找刘备三人。

    诸葛亮走到桃园,只见桃树依旧,桃花却是散落一地。料想,应该是刘备三兄弟切磋所致。顺着小径,诸葛亮总算是找到这刘备三兄弟了。

    刘备、关羽和张飞昨日得了神兵,战力大增,又在桃园奋力切磋,秉烛夜谈,待到黎明时分,三人才小睡了一会儿。夜露深重,清晨鸟鸣,三人也是早早地便醒了。

    醒来,三兄弟互相对视,皆开怀大笑,丝毫不觉得劳累和不适。毕竟,三人常年练武,哪怕一二天不睡,也是不碍于事的。

    “玄德兄,云长兄,翼德兄,几位兄长好生惬意呀。在下清晨便不请自来,打扰了几位的好梦,还请兄长们不要怪罪。”

    诸葛亮朝三人见了礼,便跪坐下来,清晨拜访,若不是想叫刘备三兄弟一齐率军,一起前去见涿县校尉,诸葛亮这会儿就算不在涿县乱逛,也会去考究一下涿县的山川地形,说不定将来用得上。

    “公子来啦,用过早膳了没?为何今日如此地早,可是有什么要事?”

    刘备忙给张飞使眼神,让张飞去找下人,重新设席,好招待诸葛亮。刘备也觉得奇怪,这诸葛亮昨天请又不来,今天却是一大早就登门。料想应是有事,于是顺口一问。

    “在下今日前来,乃是想告知一下玄德兄,在下前来涿县已有些时日,战情危急,准备今日便前去拜见涿县校尉,也好交上官引,作为友军,一起抗击即将到来的黄巾贼众,不知玄德兄可愿率军一起前往拜见涿县校尉?”

    诸葛亮的意思很明显了,今天要去见涿县校尉了,你刘备好歹也有四五百人,加上诸葛亮所率的泰平军二千,要是能合起来,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涿县校尉要是眼光不差,便会更加重视前来投军杀敌的人。

    “固所愿,不敢请也。我等兄弟昨夜也在寻思何时去找涿县校尉报名投军,讨伐叛逆,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与公子一起率军前往,去投效那涿县校尉,也好混个官身。”

    刘备也是聪明之人,一听诸葛亮的话,就知合则二利,互为借势。于是,刘备立即同意和诸葛亮一起去见涿县校尉。

    刘备、关羽和张飞也顾不上再吃什么早膳了,召集跟随部众,带着诸葛亮,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校尉府走去。

    刘备是要投靠校尉的,自然全部人精装良器地前去,而诸葛亮只是客军,只要亮明身份即可。

    到了校尉府,通报了之后,众人总算是见到涿县校尉邹靖了。

    邹靖,官任破虏校尉、北军中侯、涿县校尉。

第83章 太守刘焉() 
早年邹靖曾经与公孙瓒一起讨伐胡人,孤军深入,邹靖不幸被胡人所围困,幸亏被公孙瓒所救。

    这也是刘备为什么选择投靠邹靖的原因,公孙瓒于邹靖有恩,而公孙瓒又与刘备是好友,一来二往,刘备在邹靖那,自然不会受到轻视,容易出头。

    邹靖一听下人汇报,说有一大批人来投靠,顿时欢喜不已,亲自出府相迎。

    “敢问几位壮士高姓大名?在下乃涿县校尉邹靖,刚听下人说,几位率军来报名投军,真是英雄豪杰,国之栋梁。”

    邹靖出了大门一看,哇,果然是天降猛将,大汉之幸。确实,刘备、关羽和张飞都是长相异于常人,刘备臂长过膝,关羽脸红如火,张飞黝黑魁梧,加上诸葛亮又如此的年幼,邹靖不得不认真的问询一下。

    天知道,涿县怎么突然出了这等英雄,这些人平日里都不显山不露水,要是邹靖早知道涿县内藏如此人物,岂就辟征为兵为将了。

    “回禀将军,在下姓刘,名备,字玄德,师从卢植、郑玄,原为汉室宗亲,这二位是在下的结义兄弟,二弟关羽关云长和三弟张飞张翼德。此次听闻黄巾反贼叛乱,有心前往讨逆,故而聚集乡勇,前来投效,还请校尉能收留我等入麾下,平乱杀贼,以报汉室。”

    刘备见邹靖亲自出府相迎,问及姓名,连忙将兄弟三人作个自我介绍,给邹靖认识。毕竟,刘备虽然有了一些兵马,但却仍是个白身,按理是不能统率兵马的,要是校尉邹靖不肯收留,刘备就得遣散众人了,不然和黄巾反贼就没什么不一样了。

    所以刘备毕恭毕敬地向邹靖行礼,放低姿态,就是因为是兵是贼,全靠校尉邹靖一语定之。当然,邹靖肯定不会认为刘备等人是贼,毕竟放榜招募兵勇,抗击黄巾反贼也是邹靖出的提议。

    邹靖听了刘备的介绍,刚想答话,却感觉奇怪,为何刘备不介绍旁边那个年纪尚小的人呢,这人与刘备一起前来,理应是同伙才对。

    邹靖正待出言相问,不想,诸葛亮却是主动说话了。

    “在下复姓诸葛,名亮,家父乃泰山郡郡丞,师从蔡伯喈公,听朝廷宣诏传檄,言及黄巾反贼作乱,故而领兵讨伐。恐黄巾娥贼四处流窜,危及涿县,为防有变,率兵前来涿县助战。”

    诸葛亮向邹靖行了个读书人的士子礼之后,便将相关身份证明的官印亮了亮相,并递上官引和名帖给邹靖。

    这回邹靖又吃了一惊,来人都不简单哪。

    不过,邹靖毕竟从军多年,深知哪怕背景再显赫,要是手下没兵或仅有几个小兵,那就只是一个空架子,来军中镀镀金罢了。于是,邹靖决定先了解底细清楚再说。

    “不知贤侄和玄德此次前来讨逆,所率军兵几何?”

    邹靖想知道诸葛亮和刘备二人带来了多少军兵,要是人少,那就收下这些人,跟在帐下听命或随意任命一些小职位就是了。日子久了,是否千里马,好人才,自会知晓。纵是金子,也得放久了,待阳光照耀,时机已至,才会发光。

    “备此次前来,时间仓促,准备有限,仅率乡勇五百余人,皆手持兵器,身披盔甲。每人坐拥战马一匹,战马临时圈养于义弟翼德家中,离此不远,一盏茶时间便能取来。”

    刘备虽然谦虚地说着所率的人不多,就五百来人,但话中却透露了这些人皆是装备齐全,不同于黄巾反贼,只是泥腿子摇身一变。加上战马,这些人就变成骑兵了,比步兵更加珍贵。

    邹靖听到刘备居然聚集了五百多人,而且人人有兵器、战马、盔甲,内心暗暗感叹了一下:不愧为汉室宗亲,这几日之间,就能人心吸附,收取如此之多的跟随乡勇,筹备如此之齐的军备器械。

    邹靖知道诸葛亮和刘备虽然一起前来,却不是一伙的,于是也就等待诸葛亮的回答。

    “在下此次前来,奉泰山郡守之命,家父之托,率泰平军二千人前来涿县助战讨逆平叛,皆为骑兵,兵马娴熟,所配皆按大汉正式军制,一应粮草齐备。泰平军驻扎于涿县城外不远,半日之内便可进城。”

    诸葛亮笑了笑,向邹靖介绍了一下自己所率的军队战力。刘备募集的只是乡勇,不经训练。诸葛亮所带的泰平军却是正牌正规的大汉官兵,军刀、战马和盔甲自是应有之义,就连粮草都自行解决了。

    这也等同于诸葛亮不会受制于涿县校尉或太守等人,只是作为友军来义务帮忙,粮草什么的,不求于人,自然去留任性,指挥自如。

    邹靖一听诸葛亮居然带了官兵二千人来,更是得罪不起。一想到刘备和诸葛亮的身份以及所率军兵,邹靖就觉得头疼。自觉不是本身一个区区的校尉就能招待,应付得了的。

    邹靖计从心生,于是准备把诸葛亮和刘备引荐给幽州太守刘焉。

    “贤侄和玄德皆是报国心急,为国为民之辈,且是大儒门生,世家望族之后,如今率众前来相助涿县,在下理应将二位举荐给幽州太守刘君郎大人。还请贤侄和几位壮士随在下前往,拜见太守大人,陈述情况。”

    邹靖说的也是事实,毕竟邹靖只是一个校尉,官职为将军,带兵打仗方为正理。

    诸葛亮和刘备,动不动就是师从卢植、郑玄,蔡邕门生;一开口便是汉室宗亲,郡丞之后。邹靖感觉诸葛亮和刘备都不是什么好相与,可忽悠诓骗之人。

    不过邹靖也不怕,反正天塌下来,有顶头上司在呢。而且幽州太守刘焉也同样是汉室宗亲,这身份足够接待刘备和诸葛亮了。

    “多谢将军。”诸葛亮和刘备一起向邹靖致谢,虽然诸葛亮和刘备也知道,这带兵打仗可能少不了要和邹靖打交道,但凭邹靖一个校尉的身份,还真驾驭不了身拥重兵的诸葛亮和刘备。

    不过,以后带兵打仗,邹靖身为本地军官,可能总指挥还是会落在邹靖身上,所以诸葛亮和刘备也是待之以礼。

    于是,一行人又移步至太守府。待汇报通传之后,由下人带领进入了太守府,见到了幽州太守刘焉。

第84章 认祖归宗() 
刘焉年轻时因为汉室宗亲身份,得以担任郎中一职。后因老师祝恬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又因“贤良方正”,被推举到朝廷做官,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眼下,刘焉官任幽州太守,也是因为刘焉听从了邹靖的提议,才有了刘备的报效投军之举。

    众人跟随着太守府的下人指引,一路前行,来到了会客的大厅。只见一男子身着官服,面如白玉,一股官势不怒自威。

    那人应是刘焉无疑了。

    “拜见太守大人。”校尉邹靖一进房门,便率先行起了军礼。

    “拜见太守大人。”

    诸葛亮和刘备等人也只好有样学样,也向刘焉行了一礼,然后再静待引荐,却不敢随意开口提前插话。

    “哦,邹校尉来了,快快免礼,如今贼势难挡,邹校尉不去准备军备好迎敌,今日前来,可是已有破贼之计?”

    刘焉身为汉室亲宗,论辈份可比汉灵帝差不多,自然对邹靖这一个校尉居高临下,不过也是因为黄巾反贼作乱,不得不依靠邹靖这些武将。

    刘焉还是比较喜欢和文人士子坐而论道,茗茶笑谈,只可惜被派到这幽州荒凉之地,远离洛阳京城。不过,刘焉也是比较能够隐忍,哪怕坐过的官职一个换一个,手下与上司一茬换一茬,刘焉都能够左右逢源,扶摇而上。

    明哲保身,就是刘焉出仕为任的座右铭。

    “回报太守大人,今日有涿县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和蔡伯喈门下、泰山郡郡丞之子诸葛亮,率兵前来投军,助我涿县御敌,讨伐黄巾反贼,诛杀叛逆,卑职不敢自专,遂将此二人引荐给太守大人一见。”

    邹靖听到刘焉话里隐隐有些责备,不由马上为自己澄清,表示不是不去准备防守黄巾作乱,而是有诸葛亮和刘备二人前来投军,二人背景过于强大,搞不定才将二人拉到太守府来的。

    邹靖话音刚落,便看向旁边的诸葛亮和刘备,眼神里透露着:二位快救我,拉兄弟一把。

    诸葛亮和刘备会意,互相对望,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诸葛亮看刘焉自恃身份,好像也等着二人率先自荐。论背景和实力,刘备除了汉室宗亲,别的什么都没有,可说拍马也赶不及诸葛亮。

    诸葛亮也觉得此时应该由自己当这个出头鸟,先将官府明面上的事情给办了再说,也好给泰山军弄好手续,将泰山平带领进涿县的官府兵营驻扎,才是正事。

    长期盘桓在涿县城外,诸葛亮也怕事外生枝。

    于是,诸葛亮上前一步,朝刘焉行了个后辈士子礼。

    “师从蔡伯喈公,末学后进诸葛亮拜见太守大人,奉泰山郡守张奉大人之命,为讨伐黄巾反贼,诛杀叛逆,在下代家父泰山郡丞诸葛珪领兵出征,前来涿县助战,还请太守周知同意。”

    诸葛亮恭敬地将泰山郡的官引与名帖递给太守刘焉,希望刘焉能将诸葛亮所率领的泰平军引为友军,不然诸葛亮这出师无名,成为野军,就算有功,也难上表。

    “贤侄年纪轻轻,一表人才,竟是伯喈公的得意门生,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代才人出。伯喈公近来可好?贤侄能率兵前来涿县相助,可见忠心报国,心存大汉,不知贤侄此次前来,带了多少兵马?”

    刘焉接过诸葛亮递过来的名帖和官引,仔细一看发现不假,想不到眼前的诸葛亮年纪如此地小,却是蔡邕的学生。加上领兵前来相战,刘焉更是心花怒放。

    这样的诸葛亮,不管带兵多少前来,都是等于白白增加刘焉的兵力,毕竟,没人会相信诸葛亮能真正地统领兵马,指挥作战。刘焉希望诸葛亮带来的人,多多益善。

    “恩师日食三斗,身体康健,一切皆好,多谢太守大人挂念。在下此次共率领泰山郡二千人,皆清一色轻骑兵,目前正驻扎在涿县城外三十里处,恳请太守大人放开城门,让我泰平军进驻涿县,也好加强操练,略筹补给。”

    诸葛亮知道要把泰平军在刘焉和邹靖眼前亮亮相,以免他日立下战功,却口说无凭。于是,请求刘焉将泰平军放进涿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