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几人会看得上刘备那点履纳草鞋凉席的手艺不成。刘备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法拒绝,也没必要拒绝。
关羽一听张飞提出要结拜,心中大喜。关羽觉得自己一介有罪之身,逃难之人,张飞仍然出言要结拜,同生死共富贵。加上张飞的武艺,的确有资格与自己称兄道弟,兼之张飞又仗义疏财,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倒是对张飞的感观更上一层楼。关羽虽傲,但也有自知之明,除了一身武力,也是别无长处。
难道,这几人会看得上关羽那车地捡山野红枣的技巧不成。关羽也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法拒绝,也没必要拒绝。
刘备和关羽仿佛约好似的,齐齐大声回应张飞。
“如此甚好。”
见刘备和关羽同意义结金兰,结拜兄弟,张飞也心中大喜,不再纠结自己散尽家财有没回报的事。
刘备和关羽、张飞见诸葛亮迟迟不出声,三人不由看向诸葛亮,想知道诸葛亮怎么想的,是同意还是拒绝。
张飞性急,朝着诸葛亮急问。
“公子,我等意欲义结金兰,结拜兄弟,不知公子可看得起我等,可愿一齐结拜?”
张飞色厉内荏地问诸葛亮,其实张飞内心是希望诸葛亮能同意,一起结拜为兄弟,这样张飞散尽家财,万一事有不虞,也好去投奔诸葛亮。
“翼德兄,千万不要这样说。你勇不可挡,云长兄又天生神力,玄德兄更是贵为汉室宗亲。在下仰慕结交尚来不及,哪里敢心生嫌弃。非我不愿义结金兰,结拜为兄弟,在下不才,素来敬重英雄,只是出门在外,身不由己,实是有苦衷的。”
诸葛亮苦着脸,声情并茂地说自己不是不愿和未来的几位大佬义结金兰,结拜为兄弟,而是有苦衷的,准备用三寸不烂之舌拒绝张飞这种不利于诸葛亮的提议。当然,诸葛亮也没打算因拒绝这事,而与这三人结下梁子。
毕竟,无论是单独哪一个,将来都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公子有何苦衷?但讲无妨,我等并非不知情礼之辈,若是实有阻难,必不敢强行要求公子与我等结拜,毕竟义结金兰一事,讲究你情我愿,生死与共。要是心怀异意,他日终成不美。”
刘备害怕张飞过于强势,强逼诸葛亮,要是引起诸葛亮的不喜,以诸葛亮官家子弟的身份,纵是不怕诸葛亮,万一将来被诸葛亮找准机会,下下绊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刘备只好苦口婆心地问诸葛亮,你要是不与我们结拜,倒是给个话呀,也好忽悠过张飞这二愣子,免得彼此闹得不快。
诸葛亮料到刘备会出来打圆场,这种事,刘备干得多了,和事佬,和稀泥,只要有刘备在的场合,必定是宾客尽欢,主客相宜。诸葛亮也就顺着台阶而下,开始睁着眼说瞎话地解释起来。
“家父康健,家师尚在,家兄远任,若是与各兄长结义,不敢不报,但泰山偏远,而今讨逆事急,恐无法两全。故我只能忍痛先不与各兄长义结金兰,待他日回去,取得家人同意之后,再择日与兄长们结拜为兄弟。几位兄长皆是人中龙凤,一方豪杰,还望他日能不计前嫌,友谊长存。今日之过,还请各兄长见谅,多多包涵。”
诸葛亮抱歉地向刘备、关羽和张飞行了一礼,既表示刘关张都是诸葛亮认可的英雄豪杰,又说明了不愿义结金兰,那是因为家里有父母、恩师、兄长的原因,而非自己不愿。
反正,诸葛亮就是将黑锅甩了诸葛珪、蔡邕等人,至于所说的取得家里人同意,则是天方夜潭了。若是诸葛亮回去,不向这些人提起此事,何来取得同意,那么给刘备等人的承诺就遥遥无期了。
诸葛亮这么一说,各人不但好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也给桃园结义一事自圆其说。不是诸葛亮看不起刘备、关羽和张飞,是他还小,做事还得请示家里人,做不得主。
也是,刘备年岁最高,家中只剩下老母,自然能自己做主;关羽流浪四海,家里也并无亲眷;张飞的父亲也早已仙逝,张飞才顺位接替家主。
诸葛亮的说法,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们不一样。
“公子至孝至忠,结义一事就暂且作罢,还请公子明日前来观礼。”
张飞听诸葛亮说不是嫌弃出身问题,而是家有长辈,不敢自专,也就不强求,又见诸葛亮言语带着尊敬,张飞最好面子,听不出诸葛亮婉拒的弦外之音,见刘备、关羽都不说话,只好强行出头,将双方礼节做足做够。
“多谢相邀,明日必携重礼,观礼以贺。”诸葛亮朝着张飞施了一礼,又朝着刘备和关羽也施了个告别礼,表明天色已晚,暂先告退。三人忙回礼,表示明日虚席以待,静候佳音。
说罢,诸葛亮施施然,离开了张家。
第73章 长者为兄()
诸葛亮回去之后,便派唐周到涿县购买一块上好的玉佩,准备明日前去桃园观礼之时,作为贺礼。
虽然今日拒绝了张飞一同桃园结义的提议,惹刘备三人不快,但诸葛亮却不得不前去观礼,一来答应了刘备,不想当失信小人,二来诸葛亮尚有一事,想与那刘备商谈,若是能成,则对诸葛亮的发展大有作用。
竖日,诸葛亮携上贺礼,满面春风的前去赴约。到了张飞家庄院后面,果然入眼的是一大片桃林,绿意盎然,桃花开得正盛,有纯白,有粉红,有深红,惹人眼睛应接不瑕;花香沁人,花粉漫飞,勤劳的蜜蜂不知疲劳地到处乱飞。
诸葛亮顺着桃林小径,很快便寻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义结金兰,结拜兄弟的地方。
诸葛亮一看,这阵式果然讲究排场,非常隆重、正式。只见,在桃园之中的空地上,一条一米多宽的长方桌早已密密麻麻地摆满了祭拜礼品,有黑牛头,有白马腿等等,难以一一表述。
此时,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正忙着叫唤安排张飞家里的奴仆快速地摆放各种祭拜物什。
“恭喜贺喜,三位兄长今日义结金兰,生死与共,可谓是感天地,泣鬼神。在下实在是羡慕万分,愧失良机哪。”诸葛亮上前拱了拱手,施了一礼,并将贺礼顺势前往送,递到了张飞的面前。
“公子来啦,你说你来便来就是了,怎么还带礼物,搞得忒见外。”
张飞接过诸葛亮手上的贺礼,只好假装发发牢骚,虽然张飞是真的不喜欢这种粗枝末节,但也深知凡事礼不可废,尤其是当上家主之后,这些事多多少少,张飞也开始慢慢习惯。
“翼德兄家有喜事,在下前来,自然不能两手空空,况且礼多人不怪嘛。些许薄礼,还请三位兄长不要嫌弃。”
诸葛亮今日前来乃是为了刘备,可来到了张飞桃林,自是应该先与张飞见礼,不能跳过张飞这家主。
诸葛亮还真的有点期待见证刘关张三人结议的情景,他日三人威震天下,扬名世间,此情此景必可为后来人称颂不止。
“公子来啦,还请上座。翼德,我看祭拜所需应备之物皆已齐全,如今吉时快到,为免担误,我等该行结义之礼了。”
刘备走过来,向诸葛亮行了一礼,邀请诸葛亮到一边的旁观席就坐,便对张飞说差不多可以结拜了。
“如此,事不宜迟。兄长,我等这就结拜为兄弟,还请公子稍坐,待完礼之后,必定隆重接待,大摆宴席,还请公子多饮几杯酒水。”
张飞急哄哄地说了几句话,便拉着刘备快步走了。
“自是一定。”诸葛亮高声地回答后,便自顾自地走到旁边安静坐下,静神观礼。
只见,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纷纷焚香,共同向天拜了三拜,三人齐齐发誓,誓言贯彻天地响响,回传桃林阵阵。
“皇天后土在上,今日我刘备、我关羽、我张飞,三人虽然为异姓,但志同道合,愿义结金兰,结为兄弟。从此同心协力,扶贫济困,救死扶伤;上报国家,讨伐叛逆,下安黎庶,为民谋福。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同富贵,共荣辱,请天地为证,日月为鉴,若是为违此心,忘恩负义,则天人共戮,世所同诛。”
刘备、关羽和张飞异口同声地宣誓着,也许他们只是以一个单纯的心结拜为兄弟,不曾去想他日的荣华富贵。不过,只有一旁身为过来人的诸葛亮知道,三人全都无怨无悔地做到了。
礼成。
“二弟,三弟。”刘备激动地捉着关羽和张飞的手,双眼已红,眼眶含泪,真情地叫着关羽和张飞。
“大哥,三弟。”关羽也紧紧地捉着刘备和张飞的手,素来独自打拼的关羽,终于有了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兄弟,也是高兴不已。
“大哥,二哥。”张飞也喜庆之情表露于表,张飞虽敬重英雄,但言语粗鲁,加之武力过人,平常人并不太想与张飞结交,读书斯文人嫌与张飞交谈,是鸡同鸭讲,有辱斯文,百姓人家却是害怕张飞一言不和,发怒大打出手。如今有了二个结义兄弟,张飞等于有了知音知己。
诸葛亮在一旁,突然听到这刘备、关羽和张飞竟已是分好伯仲长幼,不由心生诧异,于是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
“三位兄长,在下有一事不明,还请为我解惑。这玄德兄年长,为结义之首,倒好理解。但翼德兄与云长兄年纪相仿,不知是如何定谁为兄,谁为弟的?”
诸葛亮觉得此时不问,日后更加难以知晓其中之秘,内里乾坤。反正诸葛亮不与这三人结拜,也就不怕再得罪一二。
闻言,关羽倒是没什么表示,而张飞则是涨红了脸,羞于回答,一时直追关羽的红脸。
“公子有所不知。昨日公子走后,我等兄弟三人兴犹未尽,便前来这桃林提前踩点,好选结拜之地,我等三人相谈甚欢,于是昨晚便想决定先谁为兄,谁为弟,以免今日仓促,耽误时辰。”
刘备当了带头大哥,心里美滋滋,笑脸如桃花,也就乐意为诸葛亮解惑,同时也显摆下自己,见诸葛亮被话头吸引住了,故意顿了顿,吊了吊诸葛亮的胃口,然后才接着说:
“我兄弟三人本来一时想不到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决定兄与弟,长与幼,后来多亏了三弟提出个建议,说是桃花正盛,桃林正茂,何不寻一棵桃树,以桃树为介,按三人所在桃树位置为准,定出兄弟长幼。”
“哈,翼德兄也是风雅之人哪,后来呢?”诸葛亮越听越觉得这猛张飞,只是懒,不爱用脑,不然在计谋方面,可能不会逊色于很多人。
“然后三弟几下子便爬上了桃树的树梢,二弟则一跳便稳坐于桃树的树干,我嘛,干脆就一屁股坐在桃树的树下。于是,我便有幸成为结拜兄长,云长为二弟,翼德便是三弟。三弟一开始还不服,我以桃根先长,后出树干,末生树梢,解释过后,才算是正式定下兄弟长幼。”
刘备颇为得意,却隐忍着不表现出来,只是侧面地表现自己多谋多智,以便聚集声望,收揽人心。当然,刘备的智慧也是足以辗压关羽和张飞。
不愧为一代人主。
刘备明知自己的武艺不如关羽和张飞,便也不与他们争强好斗,反而一反常态,提出树心树根必定比树干树梢先长,长者为兄,从而用计谋折服关羽和张飞,奠定自己成为带头大哥的地位。
好一个长者为兄,这与圣人孔子的达者为师,有异曲同工之妙处。
第74章 此事易耳()
听完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之后,诸葛亮啧啧称奇,只好连连向三人道贺。
刘备、关羽和张飞祭拜完天地,完成了桃园结义的礼节之后,便差遣下人于张飞家的庄园里,大量杀牛杀羊,准备好酒好菜,在桃园里设宴摆席,同时将所有的下人奴仆都派出去,皆手提铜锣,声喊:有志杀贼,前来一聚。
几个时辰过后,张飞家庄园后的桃林,聚集了好多涿郡本地的乡土勇士,大概有三四百人。
张飞这大嗓门将刘备等人的心中抱负,以及有志报国的想法告诉了众人,表示如果愿意追随,他日建功立业,必定少不了应得的那一份。
于是,众人皆纷纷投效,愿意跟随刘备、关羽和张飞一同前去讨伐叛逆,搏一份功名。
毕竟,树的影,人的名,众人一听是张飞,知其勇武,自是愿意跟随强者,总好过在地上一辈子的刨食。
张飞大喜,连忙派下人将家里全部的钱财,拿出来,给每人发了一份,人人皆有,没一落空。随后,更是招待众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痛痛快快地大吃大喝一顿,不醉不归。
关羽自结义之后,便开始默默地站在刘备身后,充当护卫,眼见张飞豪气冲天,义之所在,不由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不由内心暗暗感慨:
三弟张飞张翼德,真乃性情中人,重义之辈也。
刘备看到张飞的威望竟如此地强,一时之间,便能聚集三四百人,虽然表面上仍是笑意连连,内心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如今共图大事的人手算是有了,若无人手,光靠刘备兄弟三人想建功立业,无异于痴人说梦,白日做梦。所以,来人解决了无人可用的局面,算是好事。
忧的是人多嘴杂,手拿口吃,这每日消耗便是不小的事,加上众人更是两手空空,去讨伐叛逆,如何能没有兵器,如何能没有马匹,难道光靠一腔热血,众志成城便能瞬间灭敌于千里之外么。
作为结义之首,三人长兄,刘备不得不将这些考虑起来,负起这些后勤供给,善后处置的责任。于是,眉目之间,难免有些闪烁、担忧。
善于察颜观色的诸葛亮一见刘备表现,素来敏感他人的心理变化,诸葛亮不用多想,便了然于心。
知道时机已到,心中的计划,可以开始布局筹划了。
诸葛亮端起酒杯,故意走到刘备的身边,向刘备道贺。
“玄德兄,今天乃是大喜之日,为何兄长虽表面喜庆,实则有些担忧?可是有什么心事?若是方便的话,不妨直说,在下说不定能帮助解决些许,必定为兄长除忧。”
诸葛亮也不怕直接将猜测说出来,就算刘备想掩饰,表现得不像诸葛亮所说的那样,以刘备一向体现宽厚的胸怀也不会怪罪诸葛亮刚才所说的。
刘备一直以来,都是宽于待人,严于律己,不然也不会说出那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要求自己。
“公子真是心细如发,慧眼如炬,备只是稍微表露,公子便能全然猜中,可说是多智足谋。不瞒公子得知,如今我等兄弟三人欲响应朝廷号召,前往涿县校尉那儿,报名投军,也好讨伐黄巾反贼,诛杀叛逆,建功立业,共图大事,这三四百乡中勇士看得起我等,愿跟随我等前去,原是好事。”
刘备说到这里,突然好像想起了父亲去世似的,整个人的情绪开始悲伤起来,难以自已。一瞬间,刘备的双眼就如决堤的海一样,哗啦啦地眼泪流下了脸庞,令整个场合都弥漫着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只见刘备声沙音哑,接着说道:
“现在贼势浩大,贼众如蚁,虽我等已有三四百人,但不异于蚍蜉撼树、螳臂挡车,纵是我等心怀大志,义然前往,然而一无武器和盔甲,二无粮草辎重,三无马匹可乘,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等一穷二白,赤手空拳,备是怕贸然前去讨逆,恐兵事不利,无法建功,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