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娘三国-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确实,人人皆有惰性,若是如论努力与否,得到的都是一样,确实让人越来越没有干劲。”贾诩认同的点点头。

    “主公,这里的耕牛集中,农具贷用,谷种欠赊是何意?”仔细看完的赵云,指着一处问道。

    “对于一般的平民来说,养一头牛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一些。虽然耕牛确实可以从根本上减低耕作的强度,提高效率,但高昂的费用可不是一般农户可以承受。但是,如果是朝廷的耕牛呢?比如,每个十户人家配给一头耕牛,饲养的费用由朝廷来承担,而农户要使用时则问朝廷租借。如此一来,朝廷可以从租金上收回养殖耕牛的费用,甚至有所盈利,而农户则可以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岂不是一举两得?”陈涛很认真的解释道。

    “好主意!”贾诩双眼一亮说道:“朝廷甚至可以将耕牛交给指定的农户负责饲养,除了一次性购买耕牛的投入之外,便不需要再有任何其他的费用,简直是绝妙。”

    陈涛点点头继续说道:“农具贷用其实也是差不多,一些比较大型,使用较少的农具,完全可以由朝廷负责制造,然后租借给农户使用。至于谷种欠赊,则是说让那些贫困到连种子都买不起的农民,可以先赊给他们,待到收获的时候,再按比例扣除回来。”

    “若真是实行这样的政略,那么就算是一无所有的赤贫农户,只要勤劳肯干,一样可以维持生计。主公此政,乃是造福万民之策。”荀彧很显然完全同意陈涛的方略。

    林林总总的施政纲要里,陈涛几乎把能够想到的全部都写入其中。在座众人又各抒己见,将一些这个时代中常见,但陈涛却不了解的细节补充进去。最后,在一切商讨结束之后,陈涛决定由荀彧来负责屯田的实际操作。

    很久以前,陈涛就想开始对洛阳的民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其中的阻力非常大。一方面是汉少帝不配合,陈涛虽然可以统领朝政,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需要汉少帝亲自用玉玺签发圣旨,才能得以执行。汉少帝那种什么事情都要对着干的性格,自然让陈涛十分头痛。另一方面则是,当时司隶大多数地区还在李儒手中,西凉又有马腾跳出来威胁,类似于民生改革这方面的事情,绝对不能在当时执行。

    如今却是完全不同。朝政上下不但在陈涛手中,军权更是牢牢把握,而曾经的威胁都已经不复存在。即便是现在诸侯尽起天下兵马讨伐陈涛,只要能够稳稳守住虎牢关,司隶之地也会安若泰山。因此,由陈涛主导的民政改革开始逐一推行。

    首先,陈涛在司隶各地,挑选了一批并无门第之见的老学究,拨出一部分钱粮由朝廷聘请他们担任官学讲师,又安排军人的家中弟子进入官学。如此,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世家门阀的反弹,虽然反对声并不是没有,但比起正大光明的声明要对寒门子弟试教,要好上很多。这也是荀彧的建议之一。

    其次,免除司隶、凉州全境的关卡税,并昭告天下,洛阳将会作为大汉第一个不征收城门税的城市。但凡在洛阳城中交易,只需要货主按照货物的交易价格缴税,而不需要再向从前一样,不管你的货物在不在洛阳交易,凡是进了城门就需要缴税。如此一来,一般的商人若是从凉州运送土产到洛阳贩卖,如果没有卖出去,运回凉州,并不会缴纳任何的商税。甚至于周边的蜀中、冀州、并州等地,只要进入司隶或是凉州地界,就可以畅通无阻。从预期上来说,这将会使洛阳成为整个大汉的商业中心,只不过这一点现在还看不出来,需要更多的时间。从目前看,唯一带来的结果,就是陈涛失去了一大笔税金,也是荀彧最为反对的根本。

    再次,洛阳地界上,开始出现一种近乎雪白的纸张,价格仅有蔡侯纸的两成。不要说是那些世家门阀,就算是富裕一些的洛阳居民,都能够有钱购买这种纸张用于平日生活。只是,这种被称为陈相纸,据说由陈涛改进的纸张,目前的产量还很低,完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另一件让大汉轰动的事情就是,洛阳开设了全天下第一间书局。自古以来,但凡典籍尽皆掌握在世家门阀手中,偶尔有外流之物,也是手抄居多。不但竹简残破,而且经常会缺文少字,让那些寒门向学士子揪心不已。如今,洛阳却开设了一家书局,虽然所售的种类还很少,仅有论语、春秋等一些较为常见的书物,但无论是谁都可以每种限购一册,且价格低廉,顿时让洛阳附近的学子们蜂拥而至。由于每天书局销售的数量极为有限,于是在这家书局附近开始出现了连续几天排队,为买一书的局面。

    最后,几乎动员整个司隶力量的屯田法开始实施。但凡是流民,无论是老弱妇孺还是青壮,只需要去各城官府中专门开设的衙门登记造册,便会被官府统一安排。在人数过百之后,便会被划分到城市附近的某块荒地。用官府租借的工具、耕牛开垦荒地,挖渠造屋,安家落户。来年所得,官府与百姓五五对分,百户为村,千户为镇,万户为县。每县民屯附近则有军方安置的军屯。一来负责当地的治安,二来战时也将疏导农户进城躲避战火。

    几乎不需要自身付出任何实物,甚至开始等待划分的时候,官府还会按人头发放口粮,直到来年有所产出。并且有精良的工具,甚至是大型耕牛可以使用。这种好事,立刻口口相传,仅仅三个月时间,各地的流民蜂拥向司隶而来。甚至周边冀州并州等地普通百姓,都拖家带口的来到司隶。如此大的移民潮,无疑给了荀彧极大的压力。所幸,由于之前陈涛就提到过可能出现移民潮,因此准备还算充分,再加上诛灭袁氏势力时,得到的大笔财富,才让荀彧不至于焦头烂额。

    半年时间过去,司隶大地出现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三十几所官学已经授课数月,受益的军人子弟达上万人,丝毫不分学子地域、家境、身份,仅此一项就让陈涛手上三十万大军铁了心跟随他左右。

    洛阳的书局已经增设到三家,司隶全境共有十家,就连西凉都有两家分店。虽然依旧实行限购,并且不向商人大批量出售,但是已经很少能够看到彻夜排队的事情。闻着带有墨香的纸质书籍,朗朗书声中,有多少学子遥对洛阳,叩谢陈涛的恩惠。

    洛阳城中到处都是各地商家的运货马车。每每有交易谈妥之后,这些商人们便会去城中的“官商所”缴纳税金,开出证明。别以为商人都是如此的老实,也有人想要私下交易以求逃税。可是,洛阳不但实行严格的入城登记制度,而且在几次商人遇到不去缴税,没有保证之后,被假货、次货等坑害之后,这种事情就越来越少。缴纳的税金不过是十抽其一,而且还会受到军方的保护,以及官府的验证。其中的利弊,这些商人自然看的清楚。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即便是陈涛并没有高调宣布,世人也已知道陈相纸也好,纸质书籍也罢,官学、屯田、改税,都是出至于这位弱冠之龄的大汉相国。歌功颂德者比比皆是,眼红心嫉处处质疑者也少。但这些对于陈涛来说,都没有任何影响,他想做的,想给予普通百姓的恩惠,正在一天天的变大,变强,变的更美好。

第一百六十三章 陈涛大冒险 一() 
熬过寒风凛冽,万物冻结的严寒,走过百花盛开,生机勃勃的春季,又到一年春夏交接的时节。(;8;0;0;小;说;网; ;W;w;w;.;8;0;0;B;o;o;k;.;N;e;t; ;提;供;T;x;t;免;费;下;载;);大半年来,陈涛几乎将所有的心力都放在民屯与军屯上,不管是他还是荀彧等核心人物都知道,屯田之策,是司隶发展的根本。

    军屯之策,不但让军队有了更多自给自足的粮食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士兵的体魄。古代军队和现代军队有着很多根本上的区别。现在士兵需要掌握各种武器,即便不需要聪明绝顶,但是有知识或是头脑灵活的士兵,更容易成为精锐。而古代更看重士兵的体魄,有个强壮的身体,哪怕是武艺弱一些,一力降十会,也会成为一名精锐战士。至于头脑,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只需要服从命令,不会轻易动摇就足够了。从这点上来说,蠢笨一些人,甚至比那些有小聪明的士兵,更受将领们的喜爱。因此,大量的农活劳作,看起来是减少了训练的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加强体质的锻炼。

    军屯方面有一干大将负责,只需要找到适合的土地,划分出相应的区域,甚至只用下达一串命令,就可以让事情井井有条。至于需要什么农具、耕牛、种子等等,自然有军需官负责。所以,陈涛不过是去看过两次之后,就完全放心的将一切交给手下大将们。

    民屯则和军屯完全不同。流民们虽然很多,但是其中良莠不齐,混不下去的山贼,想着找好处的地痞流氓,已经无力劳作的孤寡老人,嗷嗷待哺的幼儿等等,这些人中有些是真心想要安稳的过上好日子,有些则是想趁机来捞一些好处。甚至还有不少敌对势力渗透过来的细作,门阀大族决定来搅合的内奸等等。( 800)

    虽然贾诩出/台了一系列极为苛责的酷政,极大程度上打击了这种状况,但是民屯中的问题,从来没有消亡过。

    身为大汉相国的陈涛,自然是不可能有时间去太过偏远的地区,但是仅仅在洛阳附近,他却是隔三差五的总要去看一看。陈涛相信,别人告你的永远都不一定是真的,只有自己眼睛看的,感受到的,才会是真正了解。

    大汉的百姓和历朝历代的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一个里长地保之流,连“官”都算不上的“官”,在他们眼中就已经是高不可攀。大汉相国是什么?很少有百姓能搞清楚这官有多大,但是他们却知道一点,这是只比皇帝小的官!

    第一次陈涛带着上百亲卫,在赵云的护持下前往周边的民屯区探查民情时,当他的马车还没有进入村子,路上就已经跪满了百姓。不论他怎么诉说,这些朴实的农户,只是带着敬畏、感激、激动的眼神望着他,别说是起身说话,就连向他送一碗水,也是因为颤抖而大半洒落。虽然,那山呼海啸般的感恩声,让陈涛有点飘飘然,但是这却不是他想要的结局。

    于是,从那次之后,陈涛再不听荀彧等人的劝说,仅仅带着两三名亲卫,以及张飞、赵云、吕布中的一人,独自骑着劣马,冒充一个小商人,去民屯中到处溜达。也正因为如此,才知道了很多,欺上瞒下,甚至可能威胁到民屯大计的问题所在。

    至于赵云、张飞、吕布三将中必须要有一人随时随地跟随在陈涛左右,这是包括荀彧、贾诩在内众将的一致决定。王越一事以来,让众人再次重视陈涛的安全。在她们看来,若是只有陈涛一人,即便是个十来岁的孩子,都能轻易将他干掉。对于这种评价,陈涛也只能摸摸鼻子认了。他真的不明白,这个世界中的孩子们,为什么都会有那么大的力气。说白点,他就算是想做个流氓,劫持个美人玩一出霸王硬上弓的戏码,说不定都会被美女踹下床去。

    反对无效的陈涛,最终只能同意,从此身后也就始终会有一条美丽的小尾巴跟着。甚至于,无法无天的小管亥,借着保护陈涛的名头,半夜会直接爬上他的床,缩成一团像只小猫咪似的躺在他怀里,而理由仅仅是因为:这样舒服,还能保护陈大叔,为什么不做呢?

    这一日,陈涛带着小吕布以及三名亲卫,还上粗布衣服,又一次从洛阳北门而出,随意找了个方向之后,便向附近的民屯而去。

    洛阳属于黄河水系,途径洛阳北方的洛河,很大程度上这片土地得以肥沃的根本所在。陈涛所划定的民屯点,基本以洛河流域为主,依河而建的屯点,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灌溉不利带来的减产甚至是绝产。只是,此时的洛河经常泛滥,因此在设立民屯点之前,陈涛不惜发动大量民夫,耗费钱财无数,对洛河进行过一番整治,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一路行来,微风徐徐,虽然沿途的景色算不上绝美,但却让人心旷神怡。接近民屯点时,田里的夏粮已经开始逐渐灌浆,稻穗微微低头,随风而舞,不但让那些辛苦劳作的百姓们欣喜,陈涛也是笑容不断。

    “主公,从刚才开始,你就一直傻笑个不停,是被热昏了?今天也不热呀。”小吕布吃光了手中的甜饼,扛着用麻布包裹住的方天画戟,好奇的追近陈涛。别看她人小腿短,跟在陈涛的劣马后面,却一点都不慢,脚尖一点就已经飞上劣马,站在马首上,粉嫩的小手掌探向陈涛的额头。

    陈涛的好心情顿时被小吕布给搅合了,满脸黑线的一把抓住小吕布的手掌,将她小小的身体拖进怀里,抱着骑在马上说道:“不是和你这丫头说过很多次了,不能随便展露武艺。”

    “哦,我忘记了嘛。”小吕布调皮的吐吐舌头,在陈涛怀里一阵乱动,总算找到一个舒服的位置,这才消停下来。

    望着自己怀中一脸怡然自得的小吕布,陈涛轻笑着摇摇头,想起几个月以前,第一次把她抱着骑马时,那个满脸通红,张牙舞抓要脱离“魔掌”的小丫头,和现在这个一脸理所当然的小美女,简直很难相信竟然是同一个人。

    徐徐清风拂过,带来一阵稻花的芬芳,暖洋洋的太阳,让刚吃饱的小吕布不自觉的闭上了眼睛,只一会,就有轻轻的鼾声传来。

    “这丫头,究竟是谁保护谁呀。”陈涛轻笑一句,向后面跟着的亲卫们招招手,从他们手中接过薄薄的青衫,轻柔的盖子小吕布身上。

    似乎感觉更舒服了一些,小吕布嘴角上翘,红唇蠕动几下,迷迷糊糊的轻语:“主公,我还要吃嗯,好吃”

    “真是个小吃货。”陈涛闻言不禁失笑,轻拂她的秀发,让她安睡之后,将目光投向远处越来越近的民屯点。

    陈涛知道,这是名叫道口的小村子。因为周边肥沃的土地比较多,所以这个小村子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家。他曾经几次从这个小村子附近路过,但真正进去却从来没有过。这个村子紧贴着洛河而建,此时河面上风平浪静,隐隐还能看到几条不大的渔船在来回穿梭。

    走上通往小村子的道口,才刚接近村口,就见有几个老人围坐在树下的大青石上下棋。

    “老丈,小可乃是前往洛阳的行脚商,路过贵宝地,不知可否要口水喝?”陈涛抱着小吕布翻身下马,径直走到那几位老人家的面前。不知是陈涛双手抱着很稳,还是小吕布睡的很沉,小丫头甚至连动都没动一下。

    “出门在外的,多是艰难,有什么可否的,来,小哥不嫌弃就喝吧。”几个老人中,走出一人,手捧陶碗便递到了陈涛的面前。

    “多谢老丈。”单手接过陶碗,一饮而尽的陈涛只觉得一股清凉从腹中升起,浑身上下有说不出的舒畅。

    “小哥一表人才,怎么做这行脚商的行当?呦,这小丫头可真水灵。”那老人接过陈涛回递的陶碗,看了一眼陈涛怀中的小吕布,顿时有种惊艳的感觉,只是看她睡的深沉,皱着眉头问道:“这是病了?”

    陈涛摇摇头,轻笑着说道:“这是我家小妹,从小被我骄宠惯了,这不睡熟了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