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常侍穷凶极恶,外通黄巾,内谗忠臣,所以策也不得不去解甲归田,真不知道还要有多少忠臣良将遭到十常侍的陷害。”孙策无奈的看着卢植。
“陛下只是一时糊涂,让十常侍蒙混过关,这十常侍虽然一时受宠,可是也猖獗不了多少时间。(;本;章;由;就;爱;看;书;网;9;2;K;s;.;C;o;m;更;新;);”卢植看上去并没有孙策那样悲观,“黄巾之乱前虽然有党锢之祸,可是如今黄巾叛乱,天下大批的党人都加以释放。而且经过平定黄巾,大批的将领脱颖而出,就像侍御史袁绍,济南相曹操以后都能成为反击十常侍的利器。”
孙策听了卢植的分析后虽然不再担心大汉的未来,可是隐约也能感觉到十常侍和何进之争必然牵扯甚广,这也更加坚定了孙策要衣锦还乡。不过虽然十常侍和何进会针锋相对,不过充其量是朝堂上的争斗,不会再次爆发战争。更何况根据卢植的话来说,何进一方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上风,对于孙策来说只要十常侍不招惹自己,那么孙策是绝不想再参与其中。
“既然巨鹿攻下,我也不能再次久留,想必用不了几日我便回京复命。”卢植叹了一口气,似乎不舍得离开这里。的确,呆在孙策房里的这些日子可以算得上卢植这些年来少有的悠闲。
由于攻打巨鹿的计划并没有那么繁重,所以除了汇报一些情况外。孙策便整天和卢植谈天说地,而即使孙策不在的时候,也有程昱的陪伴。
别说卢植不舍得,孙策又何尝愿意让卢植走呢。卢植得知孙策曾经就学于太学便出言考验,然而孙策不仅回答准确反而加上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并将之前所意识到的一些问题请教卢植。而卢植作为大汉响当当的大儒自然不一般,孙策这些日子耳濡目染竟然对经学起了很大的兴趣,如今卢植走了孙策哪里再去找这样的良师益友呢。
“卢中郎将,何必着急,洛阳有何将军和皇甫中郎将以及薛司马,您在这里多待几日也未尝不可。”孙策却是想要再要将卢植再留下几日。
卢植摆了摆手道:“此次来冀州便是偷偷出城,想必十常侍已经有所警觉,要是不早早回去恐怕十常侍又借题发挥。如今十常侍和何将军虽然针锋相对可是还没有正是开战,所以我们还是小心一点为好。再说这冀州用不了多少时日便会平定,那时候陛下必定召那么入京领赏,那个时候我再为你引荐一位师弟。”
孙策看卢植去意已决便不也不再阻拦,只是吩咐好精卫营去准备好盘缠与好马。而后程昱又和卢植寒暄了两句,卢植便缓缓走出房间,去安排别的事了。
卢植出去没多久,孙策便走到程昱的耳旁轻轻说道:“张北说张宝临死前吩咐将地道里的一支军队,还有一些兵器盔甲都留给我。如今黄巾已灭,我再要这些东西也没了用处,反而会有所暴露,不知先生有什么看法。”
程昱听到孙策的话语眉目一下子舒展开来,孙策张北或许不知道张宝的目的,可是程昱却能猜出一二。张宝既然将青争托付给孙策必然为孙策的未来着想,孙策现在最不需要的便是军队,可是孙策未来最需要的便是地洞里的东西,这一点张宝看的比谁都要远。
“这些东西还是要的,不过至于要怎么收回手里,我们还要细细安排。”程昱舔了舔发干的嘴唇,“现在汉军决定你留在巨鹿,但是袁绍肯定也会留下一些亲信看守巨鹿,如此一来我们的行动还要更加小心。”
孙策点了点头,既然程昱要将士兵留下来,那么自然会有办法将士兵全部收到自己手中。然而孙策担心的不是这一点,而是在平定黄巾后,自己解甲归田时,赵云和于禁的安排。不过孙策虽然轻描淡写的问过一次,可是程昱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让孙策放心,不过这样的事孙策却始终不放心,自己也偷偷找赵云于禁谈过不少次。
“张宝送的军队暂且不急,如今你既然选择留在巨鹿便是将军队交出去的最好时机。”程昱若有所思道。
“那么,我这就去找薛冰。”孙策知道程昱的意思。
“子寒,冀州到了巨鹿,我却是无心继续征战了,既然我选择留下巨鹿,那么整个军队便交给你去征战了。”孙策拍着薛冰的肩膀笑道。
“孙县长,这”当薛冰知道孙策要留在巨鹿的时候还有些不甘心,然而薛冰绝没有想到孙策会将全军的兵权交给自己。
孙策转过身去道:“其实我本来与黄巾无冤无仇,没想到自从下邳一战之后,竟然走了这么长的一段路程。如今黄巾即将平定,我喜欢自由的生活,也不想再去京中争名夺利。如今的大汉虽然平定了黄巾,表面上看去是顺风顺水可实际上内里却是风起云涌难以捉摸,大汉虽有何将军和几位中郎将,可是子寒你也应该扛起大汉的希望。”
薛冰听到孙策的话一时之间竟有些哽咽,薛冰这一路吃过怎么样的苦,受过什么样的罪薛冰心里最清楚。可是无论遭遇到什么困难,薛冰心里一想到孙策那单薄的身影就逼迫自己继续前进。
孙策对薛冰的感情虽深,可是却始终不及和张一程昱的感情。然而对于薛冰来言,孙策便是自己想要追赶的目标,也是一直前进的动力。如今孙策选择后退,选择离开这场纷争,薛冰却是感觉到无比的孤独。
孙策咬着牙不去看薛冰的面孔,孙策和薛冰的路本来就不一样,所以如今的结果却是早就注定的。孙策讨厌战争,只想安静自由的活着,而薛冰喜欢战争,试图通过战争寻找史籍中那些名将的遗风。所以在这一刻孙策选择了将军队交给薛冰,让薛冰自己去前进。
“听闻令父现在进攻中山国,冰准备率军去帮忙。”薛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地。
孙策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孙策心里却明白薛冰心中的想法。薛冰说出这句话无非是想引诱自己率军一起前往中山国,不过孙策虽然心动,可是巨鹿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只得摇了摇头道:“那策就愿子寒势如破竹,帮助家父平定中山国”
袁绍并没有在巨鹿停留太久,便率领大部队向安平国进军。而白信却没有跟随袁绍的脚步反而从巨鹿向渤海郡进军,至于薛冰则是跟随公孙瓒一起向中山国进军。而袁绍也同程昱的预料的那样将曹操留在巨鹿驻守。
孙策虽然将军队交给了薛冰,不过给的军队本来就是薛冰带来的汉军,如今不过是让薛冰有了独立的统领权,不过除去这些汉军,孙策军如今剩下的却也只有四百多人了。
孙策在送走一支支部队后,便整日待在巨鹿房中。不过这不过是表面是迷惑曹操而已,实际上孙策在这一段时间一直都没有闲着。
第168章 涯角奇枪 孙策赠枪()
“孙县长,张将军除了这些交代,还要让我去找到精卫营张一。”张北在地道里向孙策问起张一。
“哦,张兄?”孙策抬头向张北看去,“不知道张将军是怎么交代的。”
“这”张北看上去有些为难,“张将军让我将一样东西交给张一。”
孙策看到张北的表情便没有继续追问,“既然如此我便将张兄喊来就是。”
其实就是张北不去喊张一,孙策也有事去交待张一。巨鹿城的防守基本上是汉军在驻守,所以孙策军相当悠闲,孙策刚刚派出去人通知,张一和赵云就全部来到地道。
“张兄,这张渠帅找你有事情。”孙策将张一交给张北后自己便领着赵云向前走去。既然张北不愿意去说,那么张宝的交代的事情必然不一般,孙策虽然有些好奇但还是给了两人空间,更何况孙策还喊来了赵云。
“子龙,策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你。”孙策微笑的看着赵云。
“礼物?”赵云挠了挠头表示不解。
孙策点了点头继续向前走去,只见前方一排排的全是武器和盔甲。这武器盔甲全是张宝命精工巧匠打造出来的,几乎每一套武器盔甲都能赶得上皇宫羽林军的装备。在往后走便是张梁多年来收藏的兵器,其中有精工打造的环首刀,有传世多年的宝剑,更有精致无比的连弩。
不过这些似乎都入不得孙策的眼,孙策一直向前走,在最后一排仅仅放置了三件东西。这其一就是张角当初拿着的黄巾权杖,此权杖通体是由黄金打造,上面大大小小镶嵌的宝石更是多不胜数。
在黄巾权杖旁是一几张纸,上面潦草的字迹正是张宝的,这几张纸记录的也是张宝专研一生的成果――八门金锁阵。可是这两样显然都不是孙策要送给赵云的礼物,因为在这两件东西旁边有着一杆长枪。
这杆枪自然是张梁所有,赵云看到这杆枪后一双眼睛却是再也没有移到别处。“这竟然是涯角枪。”赵云忍不住大声喊了出来。
“涯角枪?”孙策只知道这杆枪非同一般,竟然没想到是一杆有名有姓的枪。这世间武器大多没有什么名字,或者有名字也是通称,比如环首刀本来是刀的一种,后来由于大量普及环首刀就单独作为一种武器。
这有名有姓的武器除了帝王赐名,名匠命名,还有便是由持兵器的人命名。 '棉花糖'不过帝王剑大多要在死后葬于陵中,就算少数没入葬的也只存在于皇宫之中。至于名匠命名的武器大多隐匿在世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可能会应世而出。这最后的一种算是流传最多的,大多是师承或者家承,不过如今大汉能找到的也屈指可数。
“我曾听师尊说过,这世间有一杆长枪名曰天涯海角枪。秦末霸王项羽勇武盖世无双,不过却遭到一位侠客刺杀,此人所提的便是天涯海角枪。后来项羽灭秦后称为西楚霸王便四处找到这位侠客,不过这位侠客却如同蒸发了一般只留下这杆天涯海角枪。”赵云似乎置身于几百年前的秦末。
“后来呢。”孙策听得也有些入迷,这等事情也只有口口相传,根本不会在史籍留下什么,所以孙策很好奇后来发生了什么。
“项羽将这杆枪找到之后便决定要毁掉这杆枪,可是当时有一位自称欧冶子之后,便提议将此枪一分为二。项羽最后采纳了这位名匠的建议,而这位名匠用了九九八十一终于将其分开,并将其命名为涯角枪和天海枪。”赵云极为激动的看着眼前的这杆枪。
孙策听完这杆枪的故事却是多看了几眼,“没想到子龙竟然还知道这等秘闻。”
赵云笑了笑,“这都是师尊告诉我的,因为天海枪就在师尊的手里,真没想到这杆涯角枪藏在这里。”
“子龙,你试试。”
赵云看到第一眼便想伸手去拿,要不是碍于孙策在一旁,早就拿起这杆奇枪舞练一番,如今听了孙策的话,赵云也不再客气伸手将涯角枪拿在手里。赵云轻轻的抚摸这涯角枪,似乎这上面的每一个纹路都记载着一段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
涯角枪拿在手里,赵云似乎能感受到那先贤惊艳的技术,能够刺杀项羽并且全身而退那是何等的英勇。想到这里赵云却是再也忍不住,不顾孙策在一旁就将涯角枪舞了起来。一朵朵枪花应接不暇,一个个招式更是表现出赵云不俗的枪艺。
孙策虽然早早后退,可是还是能感觉到那轻柔的涯角枪下隐藏的巨大力量。也幸亏赵云所在的地方是最后一排放置武器的地方,所以孙策并没有造成多大的破坏。
“好。”孙策忍不住赞叹道,而这声好在赵云的耳中听到更是莫大的鼓励。
涯角枪越舞越快,到了最后孙策只能看到枪的影子,却看不到枪所攻去的地方。孙策毕竟也是学过武的人,虽然武艺不高,但是比起一般将领还是高了不少。可是如今孙策都看不到枪路,这赵云的武艺之高可想而知了。
赵云的舞枪自然不会对黄巾权杖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可是那一张张写满八门金锁阵要诀的纸却是卷入赵云的长枪里。不过赵云专心致志的舞枪,看到有一张张纸卷到自己身边也没多想什么,只是用长枪将这些纸一一粉碎。而孙策更是专注于赵云的舞枪中,那些飞起来的纸张孙策却是一点也没有发现。
涯角枪收回手里,零碎的纸片从天空中缓缓落了下来,下一刻孙策的掌声响了起来。“子龙枪法实在高超,这杆涯角枪落到你手里也不会埋没了。”
“孙县长,这”赵云有些兴奋的看着孙策。
“你的长枪前些日在战斗中损坏了,策也没有别的礼物交给你,这杆枪很适合你,我想交给你才能够体现出这杆枪的真正价值。”孙策微笑的看着赵云。
“云,谢过孙县长了。”赵云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
两个人哈哈大笑着,丝毫没有想到那散落一旁的碎纸片记载着张宝最为得意的八门金锁阵。
第169章 仁义之士 黄巾终完()
孙策将枪赠给赵云后便向张一和张北走去,而此时两人也已经早早结束了对话。
张一看到赵云兴奋的拿着一杆枪,便知道这是孙策赠与赵云的。“赵统领得到此枪武艺势必更为精进,实在是可喜可贺。”张一知道孙策要拉拢赵云,所以自己也出言讨好道。
“多谢张统领,云能得此长枪实在是孙县长厚爱。”赵云得了便宜又怎么不去卖乖。
孙策看到这和睦的一幕心里自然也极为舒心,“子龙,你先在外面等着,我还有些话要和张县尉和张渠帅说。”
赵云知道孙策这样说自己自然不适合在呆着这里,于是向众人点了点头便提着涯角枪在外面等候着。
“张渠帅,既然这里没有外人,我便不再绕弯子了。”孙策在赵云走后便招呼两人坐下。
张北有些疑惑的看着孙策道:“不知孙县长有什么指示。”
“张将军已经西去,这黄巾也快要灭亡了,张渠帅的实力策也是知道的。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容身之所,可是孤身一人又有何意思。如果张渠帅不嫌弃策那就跟随策一起回吴郡吧。”孙策却是按照程昱的计划向张北抛去橄榄枝。
“这”张北的表情有些复杂,张北本来就想找孙策说留在身边,可谁知孙策竟然主动要留下自己,孙策的举动让张北有些受宠若惊。
孙策看到张北的表情以为张北有些犹豫于是便继续说道:“青争一路上细心陪伴我,我们两人情投意合,等到家父归来之时,策必定要迎娶青争过门。如今青争身边没有一位亲属,策知道张渠帅身受张将军大恩,想必张将军归去的时候也交代你好好照顾青争。如今你可算得上青争唯一的一位亲人,希望你能再考虑一下。”
张北听到这话却是再无二话,连忙半跪下道:“孙县长如此重情重义,北的这条命就交给您了。”
孙策听到这话大喜过望,便连忙将张北扶了起来回道:“既然如此,你我便以兄弟相称,不必在拘束此礼了。”
“恭喜孙君,有了张渠帅加入,如此一来吴郡的时光不再那样枯燥了。”张一听到张北跟随孙策回到吴郡也是一脸喜色。
“张北,张将军生前训练的军队便交给你了,过些日子我便想办法将其送出去。”孙策又看向张一,“张兄,这支军队训练的方式和精卫营大同小异,你就暂且担任这支军队的统领吧。”
“诺。”张北和张宝异口同声的答到。
最初孙策认为能够跟随自己回到吴郡的也就只有张一和程昱,如今又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