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孤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海孤狼-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李孔荣笑而不语,他都已经不想在国内混了,得罪又何如,不得罪又如何。他转而道:“现在国内情况如何?今年准备印多少亿法币?”

    4o年了,物价涨的是一塌糊涂,孔祥熙无奈苦笑,“不印钱哪里有钱?早知如此,当年就应该早点回来劝介兄不要孟浪在上海开战,洋人的调停是靠不住的。”

    “我听说当年是宋子文建议在上海大打,然后由国联大会上提出调停的?”李孔荣问出心中的疑问,一直以来他都觉得淞沪会战才是国府最大的战略错误。

    “这我就不知道了。”孔祥熙又叼起了雪茄,“当时说什么的都有,国联调停我记得是后面提出来的,那时候仗已经打了一段时间了。子文只是支持之一,事情并非由他主导。”

    “那现在假宋子良和日本人谈判,是老伯的意思还是委员长的意思?”李孔荣低声问了一句,让孔祥熙目瞪口呆。假宋子良的事可是绝密,也就只有他、常凯申、还要戴笠几个知道。

    “汉盛你是怎么知道的?!”孔祥熙没心思抽雪茄了,他想见了鬼一样看着李孔荣。

    “国府就是个筛子,什么事情瞒得住?侍从室里面的特务间谍最多。”李孔荣道,“我的建议是,如果是缓兵之计,比如稳住日军不做全面进攻,是可以谈的,真打算对日和谈,哪怕谈的再好,也是没有希望的。”

    “为什么?”孔祥熙已经顾不上宋子良之事是怎么泄露的,他只关心何时才能停战,战再这样打下去,整个政府肯定要崩溃。

    “老伯,第二次世界才刚刚开始,没有四五年尘埃是不会落定的,这是大势;日本人和我们谈,来的是政府的人,不是军方的人,所以谈了没用,合约拿回去军方也不会同意;最后就是欧战,我预计今年六月份法国就会投降,一旦投降,日本国内军方的意见又会成为主流,他们先是对英法施压切断我们的军火供应,而后则会和德意结成同盟。

    与德意结盟是为了撬动苏联,迫使苏联对日中立,放弃援助中国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而与苏联签约又是为了撬动美国,解除后顾之忧的日本也可借德意迫使美国承认中国现状,最终改善美日关系。当然,这是国内稳健派的意见,比如松冈洋右就在干这件事情。可日本还有一拨人想着大东亚共荣,打算把英美法荷逐出东洋,如果松冈洋右最后一步不能实现,日本就要南下开战了”

    李孔荣细细分析者今后的世界局势,素来信服他的孔祥熙听罢好一会才道,“看来我打算加入德意同盟、借机平息当下战事的想法是没有希望了。”

    作为国府内部的亲德派,孔祥熙确有在法国战败后怂恿常凯申加入德意同盟的打算。这一来是站队,二是可借机和日本停战。可想到日本要对美国开战,他又开始嘀咕了。

    “如果大家不怕丢掉政权,以实现民主的角度看,战败后被英美驻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李孔荣难得调侃起来,后世的民主自由分子往往崇敬孙大炮和常凯申,在他看来这简直是精神分裂。如果抗日战争没有常凯申,38年汪主席就带着大家举国降日了,除了**控制的延安。不过这种情况下**在关内也不能生存,十有**要退到蒙古或新疆。

    作为战败国,战后国土肯定要被美苏英法四国占领瓜分,关外无疑是苏占区,西北华北也有很大可能被苏军抢占;淮河(考虑到青岛港和胶济铁路,也有可能是黄河)、四川以南则是英美占领区。参照德国,美苏有很大的可能会以长城或者黄河为分界线,建立两个新国家。

    这种情况下美国是不可能抛弃大6的,而获得北中国的斯大林会很满意,分界线即便划到长城,也比他原先想要的多得多。在美国的监督下,南中国实现民煮柿油指日可待。将此与现实对照,坚持抗战的常凯申妥妥是千古罪人、民主公敌,真想不通民主分子为何要崇敬常公。

    恶念在李孔荣心中生成,可惜,他不是民主分子,如果他是,那决心为民主献身的他当初肯定接受孔祥熙的邀请进入行政院,而后伺机刺杀常凯申。常凯申一死,中国加入轴心成为战败国毫无悬念,战败后实现民主也毫无悬念——日后既然柏林墙能倒,万里长城也能倒。

    “汉盛就不要说气话了。”孔祥熙刚才一直低着头想事情,听他居然说战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顿时以为他还在生自己的气、生常凯申的气。“国府能维持现今这种局面,实在实在不容易啊。你就不能多体谅体谅国府吗?”

    “是不容易。”李孔荣不得不点头,可想到十年后常凯申就退居台湾,他的心绪莫名有了些波动,点烟后他长叹一口,然后道。“如果战后常委员长能暂时放弃关外”

    “汉盛在说什么?”孔祥熙无比诧异的看着李孔荣,“如果不要关外,那我们还和日本人打什么?早早承认满洲国不就好了吗?”

    “是啊。关外不能丢,”李孔荣诡异的笑了起来,吞下后半句话便不再言语了。

    “新中公司上市有问题吗?”孔祥熙不清楚李孔荣所想,他只想着海军答应的贷款。

    “估计没有什么问题。”李孔荣此时也稳定了心绪,不再莫名。“不过以美国新中公司的名义贷款给财政部,按照中立法案,这一定要获得美国国务院的批准,现在纽约方面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相信问题不大。我就不明白了,平准基金就不能暂停几个月禁止外汇兑换吗?”

    “英国人未必会答应啊。”孔祥熙苦笑。“还有国府现在全力争取外援,特别是争取美国,如果在华美国公司不能将利润汇回国内,这对我们争取外援肯定不利啊。平准基金是出了钱,可美国国务院不也是贷了款吗?”

    “在华美国公司只是因为战争暂时不能汇款回国,这只是小问题,美国对我们的态度不是因为我们的争取,而是因为华盛顿需要。他需要我们你得罪在华美国公司也没关系,他不需要我们你再怎么讨好美国公司也改变不了大局。”李孔荣阐述着两者的厉害。他最后道:“我的建议是下个月或者下下个月,在法国战败之前务必暂停外汇兑换。”

    在法国战败之前暂停外汇兑换是正确的,因为法国一旦战败,汇市肯定抽紧。孔祥熙想了想之后道:“如果暂停,那应该暂停到什么时候?”

    “5月份开始暂停,11月18日结束。”李孔荣算着日子,而后补充道:“那是美国大选公布结果的日子,这个时候日本人已经和德意结盟并占领越南北部,罗斯福当选之后贷款就不再是问题了。今年是最艰难的,今年过去,财政,最少外汇不会再是问题。”

    孔祥熙又咬起了雪茄,李孔荣又道:“有这么几件事是要事先提醒老伯的。法国六月份战败,日本将对英法施压,结果就是滇越铁路、滇缅公路会在雨季关闭三个月,再则是日军1o月估计会进驻越南北部,滇越铁路以后都不要指望了。”

    “真会这样?”孔祥熙脸越来越苦,这等于外贸要彻底断绝三个月之久。“英国不是没有战败吗?他们会答应日本人关闭滇缅公路?”

    “肯定这样。”李孔荣语气不容置疑。“七月份是大选的关键期,罗斯福为了选举对远东将袖手旁观。他如果不支持英国,英国肯定会对日妥协,当选之后就不同了。滇缅公路重开后,国府一定要想办法把皎漂港,还有皎马公路谈妥,必须在一年之内建成。日本人如果南下,仰光是守不住的,只能靠这条路线获取外援,不过前提是我们入缅作战的军队能守住。”

    “我知道,已经在谈了。”孔祥熙点着头,吸了口雪茄,喷出一口浓烟。

    “苏联不要指望,能拉来什么武器就拉什么武器,不要再付什么代价了。”李孔荣继续叮嘱要事,“德国要想办法多送些钨沙金属矿过去,不过千万要保密。”

    “德国?”孔祥熙又开始诧异,“我们和德国的商贸几乎要断了。”

    “不能断。德国如果有更多的有色金属,投降的时间就会更晚;德国投降越晚,对我们就越有利。要多卖钨砂锡矿给他们。”李孔荣还是坚持之前的设想,死马当活马医。

    “我懂了。”孔祥熙又喷了一口雪茄烟,凝思起来。

    “美国对华关系的分界点是大选结果公布日,这个任期罗斯福肯定会对轴心宣战,而日本也会对美国开战。今年可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撑过去就好了。”李孔荣又一次的强调。“再就是以后日本方面的情报,老伯看是通知大小姐好还是通知二小姐。”

    “通知令”孔祥熙想了想,想说令仪又怕两人接触太多瓜田李下,女儿绝不能做妾,他最终道:“还是通知令伟吧,她胆子大,不闹性子也懂大体的。”

第四十五章 垒允2() 
李孔荣出现在垒允是因为身负重任,其中要务之一就是建立海军和国府之间的信任,日军情报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支援计划。让孔祥熙确定情报转递人也是从最坏打算出发假设双方不能互相信任,那最少日军情报还有人传递;假设双方能建立战争初期那样的信任,常凯申也不干涉海军在国内的活动,那么海军可以下面这些事情:

    其一,海军飞机可支援陆军作战。破坏者攻击机实则是天袭者攻击机的缩小版,它载弹量大于很多双发轰炸机,而它的轰炸精度以李孔荣的眼光,它仅仅比斯图卡差有一些,不能做到近九十度俯冲,但要比只能以六、七十度俯冲的日本九九舰爆、美国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高的多(决定飞机能否出口的美国陆航,没有驾驶破坏者进行过八十五度角俯冲,也就没有发现其优势,后来才知道他们把破坏者攻击机和破坏者鱼雷轰炸机弄混)。

    国内如果能保持一个中队的破坏者攻击机,以其近两吨的载弹量,借助雷达、无线电导航网肯定能在战役关键时刻给日军带来致命打击。另外一个小计划则是猎杀计划,如果有准确的情报支持,借助空中加油机,破坏者是实施斩首行动的最佳利器,唯一的担忧就是常凯申会害怕。如果他害怕自己也会被海军斩首,猎杀计划就很难实施。

    其二,v1无线电导弹轰击前线日军。与孔令侃一谈妥,瑞士喷气发动机研究室负责人陆景云便带人到了垒允。与瑞士狭窄的试验场相比,多山的云南是v1导弹最好的试验地,三百公里、五百公里导弹、以及更远型号本月开始将从垒允频繁试射,目标地是大理和丽江。一旦试射完毕,第一批无线电导航型导弹就将投入实战。

    导弹虽然可以自动飞行、自动攻击,但导弹本身需要人员围护,还要运送到距离前线三百公里的发射场,这就势必要组建一支战术导弹部队。李孔荣的想法是在原先海军陆战队的基础上组建,生产逐渐由国内的新中公司实现国产化,以减低成本。可他又担心常凯申会抢夺这支部队的控制权,更担心v1无线导弹被他拿去讨好苏联或者美国。

    其三则是由314水上飞机组成的运输机部队。增订的十二架314水上运输机海军参谋部认为其中六架应该是运输机,加上原先的三架,九架运输机一千公里内十二小时内最少能投送一百吨物资,两千公里内投送五十吨。因为机舱宽阔、载重量大、货舱口装卸便捷,有着陆场的情况下,五吨多重的150mm德制榴弹炮也可运载。

    运货如此,参谋部认为运人也行,有着陆场情况下,全副武装的士兵一千公里内每架飞机可运送一百人,没有着陆场伞降每次最少五十人(不是不能多载士兵,而是载人太多伞降时间过长,飞机因而要一直在伞降空域盘旋,被击落概率增大。)

    怎么使用这支运输力量是一个问题,这种战略性质的运输力量必须归属最高统帅部指挥才能发挥最大效果。可李孔荣很不放心重庆那帮人,尤其是不放心空军,这些人非常不爱惜飞机。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对此多有劝解,美国人陈纳德在他的回忆录也有描述

    某次(‘就在日本人进攻上海前最紧张的那几个星期’),素来不练习飞行的马丁轰炸机中队因常凯申的严令不得不练习飞行,‘中队长不得已才起飞,绕着机场飞了几圈,就返回来请求着陆。当降落至跑道上空的时候,他关掉了油门,故意朝一边倾斜滑行,以至于把这架重型轰炸机撞在了地面上。螺旋桨弯了,机翼也扭曲了,整架飞机断成了两截,两个发动机从固定处掉了下来,滚到了草坪上。而那位中队长却若无其事的从撞的七零八烂的飞机里钻了出来,毫发无损,冰冷的脸上一副鄙夷的神态。

    ‘这就是练习的结果。’他对着我和毛将军(毛邦初)这样叫道,而我们俩可是亲眼目睹了他撞地毁机的过程啊!(此人故意毁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直到作战时因违反命令,不与友队汇合胡乱轰炸而被行刑队枪毙)’注79

    每每忆起陈纳德回忆录里的这段记载,李孔荣就发誓决不让空军触碰自己任何一架飞机。314水上飞机一架要四十多万美元,要是哪个飞行员敢像那名中队长那样着陆时故意损坏,以致‘螺旋桨弯了,机翼也扭曲了,整架飞机断成了两截,四个发动机从固定处掉了下来’,他肯定要把飞行员全家老小一起枪毙。

    此时的海军有很多方面必须和重庆合作,上述三件事只是大头,还有诸如雷达预警、武器支援、直升机突击营作战这些小头。而明年又将增加南洋新加坡对日作战、华侨总撤离、马达加斯加战时建设,保卫皎漂马圭运输线这些重大事务。每一件都至关重要,可李孔荣能借助的力量只能是孔祥熙和三心二意的中统、以及各怀心思的战区司令官。

    “汉盛,如果罗斯福总统再次当选,我们怎么做才能更快的获取援助?”李孔荣想着与重庆的全面合作,孔祥熙却惦记期盼已久的美援。刚才李孔荣只说了今明两年的对外策略,没有细说具体的对美策略。

    “到现在为止,美国对战争有好几种预案。概而言之主要是三种:一种是保卫西半球,不介入欧亚战事;第二种就是不介入欧洲战事,但保卫民主国家在太平洋上的利益;最后一种就是最大程度介入欧洲战事,同时在太平洋上保持战略防御姿态。

    第二种对我们是最有利的,如果亚洲战场比欧洲战场早结束战争,那么作为亚洲战胜国,我们就能分得各国在亚洲的利益;反之则是欧洲战胜国在介入亚洲战场前分配好亚洲利益,我们还在焦头烂额的抗战,人家却把蛋糕分完了。”李孔荣吐了口气,抽了口烟才道:“我的判断是:美国肯定会选择先欧后亚,而非先亚后欧,这个决定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会决定。

    如果美国是采取这种战略,那么不是我们怎么做能获取援助的问题我现在说的是几十亿美元的援助,不是几千万几亿美元的贷款,贷款事宜陈光甫完全能够胜任而是英美之间如何达成协议的问题。达成协议的关键一是战后利益的分配,二是如何避归美国中立法案。这是个很麻烦的法案,在美国没有参战前,法案禁止总统援助交战国家。

    不过我相信美国国会和罗斯福总统会想出办法的,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政策出台后跳上这艘船。美国人援助英国十亿物资,我们拿到一亿就心满意足了。宋子文的长处是他的家族、特别是他的父亲和教会关系很深;他在哈佛也有很多同学,有校友会的关系;最后就是手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