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钟前功终于忍不住大笑,周应聪也由苦笑转为嬉笑,“反正不是我们帮你换的,你想想昨天晚上谁最亲近你吧,是人家帮你换的?”
“人家?!”李孔荣怪叫一句,他瞬间想起那个什么李霞卿来,昨天晚上她似乎和他说过不少话的,后来、后来
“你就别想了,你还是先和同胞们打声招呼,让他们回去吧。你看这条街堵的,这都没人敢住了,旅馆老板马上要把我们赶出去。”周应聪拉开窗户,把李孔荣拉了过来。
“我”李孔荣此时穿的睡衣,他一出现下面的喊声就停了停,人**头接耳之后‘李上校’的喊声更大,人群前面还闪了一片镁光灯。他只好挥了挥手又退了下来。
“怎么来了这么多华侨?!”此时李孔荣才发现下面绝不止几千人,上万那是肯定有的,整条大街都塞满了,他还看见了身着警察制服的nypd以及一排警车,正是他们的存在人群才没有涌入旅馆。
“你才知道啊!”周应聪叹了一句。“你昨天晚上喝多了就开始说话,什么装甲师啊、闪电战的,我还真没想到杜聿明是听了你的主意才组建88装甲军。汉盛啊,到底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他叹罢又拿出两份报纸扔过来,“你看看吧,你昨天晚上到底说了些什么。”
报纸都是华文报纸,三份头版全是他的照片,上面的标题很长很吓人。‘中华第一智囊,十六万日寇因之丧命’、‘不出世之军事奇才,指点编练世界第一强军’、‘四十天即战败,法国陆军实则不堪一击’‘两千天日本投降,吾国之胜利即全世界之胜利’、‘英吉利黯然谢幕,美利坚制霸全球’
李孔荣越看额头的汗越多,正当他想在地上找条缝时,门外一阵推攘声,在两个白衣唐装华人的阻拦下,亨利卢斯红着脸、歪着西装的从门缝里探出了头,他看到李孔荣就像得救,猛的大叫一声,“李”
没想到门外还有人站岗,在李孔荣的招呼下,亨利卢斯从唐装大汉在阻拦下进到了客厅,他擦着汗道:“李,你必须接受时代杂志的专访,我们昨天说好要合作的”
卢斯惦记着专访,李孔荣却着急换衣服出门看望华侨,利索的将昨晚带着酒味的海军大礼服穿上,李孔荣道:“是的,我们会好好合作,但我现在先要会见我的同胞。”
李孔荣说完就请卢斯在客厅稍坐,卢斯当然坐不住,他和李孔荣周应聪一起出门。出了旅馆,外面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好在警察和洪门兄弟险险拦住。即便这样,也只有最前的华侨能看到自己,想到这亲切无比的同胞。李孔荣在钟前功的协助下破开人群,走向街边的一辆凯迪拉克轿车,他最终站到了轿车的车顶。
“我亲爱的同胞们、我多苦多难的同胞们、我的兄弟姐妹们: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我只想说:有你们、有千千万万和你们一样热爱祖国的国民,我们必将胜利!日本必将投降!台湾必将回归!!”
‘哗’,人群看见李孔荣站在轿车上便安静了下来,他说的是国语,在场的华侨未必能完全听懂,但在一些能听懂人的‘翻译’下,人群迟钝了一会才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他在所有人仅仅期盼将日寇赶出中国、收回东北的时候,却喊了一句‘台湾必将回归’,这句话想导火线一样彻底引燃了人们的热情,他们欢喜的跳跃起来、互相拥抱。
“请不要哀叹、更不要埋怨,我亲爱的同胞们,请你们谨记: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
从晚清到现在、近百年来,中国从未如此坚决的抵御外辱,以前,我们从来都是割地求和、从来都是卑躬屈膝,可现在,我们要和日本人死斗到底!
从辛亥到现在,二十七年来,中国从未如此紧密的团结一心,以前,我们从来都是你争我夺、常常内战不止,可现在,不论你是哪里人、不论你贫富贵贱,只要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不但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多灾多难的同胞们,请你们谨记:战争是老天的裁决,只有胜利,中国才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任何一个国家诞生的必然。美国如果在独立战争中战败,那么直到今天他依然是英国的殖民地;拿破仑如果在马仑哥战役中战败,那今天的法国依然是波旁王朝。
战争就是国家的分娩。中华民国从成立就没有割断脐带,现在,是割断脐带时候了!不要怕鲜血、不要怕死亡,因为,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共和国将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重生”
头疼欲裂的李孔荣并没有说太多话,他仅仅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华侨们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他的意思,但以后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他们领悟今天李孔荣心中所想,以及对这场战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深深思索。
见面也见过了、讲演也讲演过了,可楼下的华侨久久不散,临近中午,赶来的警察越来多时,他们才在华侨总会馆、洪门、以及总领事馆的督促下慢慢退去。可人群退了,还有一些人留了下来,这些,是在美的留学生。
“各位请坐吧。”李孔荣不得不吩咐旅馆准备简单的午餐,先于记者安排他们吃饭——学生、特别是留学生在哪都是被优待的对象,哪怕他对这些学生毫无所求。“有什么话边吃边说,你们还是学生,饿坏了肚子可不好。”
“汉盛上校,请问您是怎么看淞沪会战的?”学生中的王子休无心吃饭,有些问题困扰他很久了,“有不少人说,淞沪会战不应该打,最少不应该在上海打,汉盛上校怎么看?还有人比对一二八抗战,发现国。军打的越来越差,一些一二八19路军善用的战术在淞沪会战中看不到,罗店阻击战更被称为是‘人有大炮弹、我有天灵盖’,汉盛上校对此是怎么看的?国。军越打越差,是否是国民党**无能所致?”
王子休一口陕西方言,看样子是陕西人。李孔荣完全没想到自己要面对自己去年在报纸上发表的那些言论,而且取得好印象,他还必须反驳自己以前的论点,还要有理有据。
“这个”李孔荣沉吟,想着该怎么洗地。“淞沪会战该不该打国府自然有国府的考虑,在我看来,国府选择上海有自己不得已苦衷。大家都知道我国交通落后,如果在别的方向集结起七十万大军,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铁路的效率没有轮船高,你还在集结的过程中,日本人就已经打过来了,所以从后勤的角度看,选择上海这个水网发达的地方决战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再就是江浙一直在国府、也就是中央治下,国府如果不在上海打,跑去山东、山西打,肯定会有很多人怀疑国府抗战的决心:你到底是真抗日还是假抗日?放在上海打大家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因为打的不好是国府倒霉。这就像做生意,国府决定在上海开战,等于是下了血本,国府下血本其他地方派系才会跟着下血本,要不然国内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团结。”
绞尽脑汁的给常凯申草草洗了一遍地,李孔荣没管洗没洗干净,接着帮国。军洗地。
“淞沪会战和一二八抗战要做对比可以,但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二八在哪里结束的,淞沪会战也要在哪里结束,这样才公平。一二八是日军于侧后的浏河口登陆才停战的,放到淞沪会战,那就是日军第16师团从白茆口登陆,国。军撤退为止。至于后面的撤退阻击战,一二八可没有阻击战,不好对比。
把截止时间弄清楚了我们才好对比、才不会被表象和个别失利掩盖。我们知道,一二八抗战中,我方伤亡一万四千八百零一人,这是蔡廷锴将军亲口说;日本的真实伤亡是多少?这个我们说了不算,最好是看日本人的统计。我以前说过,日本有严密的户籍制度和兵役制度,军官和士官很多都会做作战记录。一二八到现在七年过去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已经披露了,日军在一二八抗战中被打死七百六十九人,打伤两千三百二十二人,敌我双方交换比为四点七八比一”
李孔荣只能从敌我伤亡交换比上给国。军洗地,只是他一说日军在一二八抗战中仅伤亡三千零九十一人,几个学生就激动的站起来,其中一个大声道:“汉盛上校,蔡将军亲口说日军伤亡一万余人,为何你宁愿相信日本人的数字也愿相信蔡将军的战报?”
“金山卫大捷我军估计日军伤亡十万人,实际估计日军伤亡五万余人,但根据情报,日军统计的伤亡人数不到五万人。战场上无意识的夸大战果、缩小损失是常事,但是日本有严密的户口和兵役制度,多少人受伤、多少人阵亡这些都是要入靖国神社的。难道我们敌视日本人,连日本人统计给自己看的数字也不能相信?”
李孔荣说的其实是后世日本一二八战史上统计的伤亡数字,这个数字不可能有错,即便有错,也就在几十个人上下小幅波动,不可能有百位以上的变化。或许是因为他的威望,或许是他他说的确有道理,这几个站起来的学生又不甘心的坐下了。
“一二八抗战的交换比表示是我军伤亡四点七八个人日军伤亡一个,再看淞沪会战,从开战到白茆口登陆,根据日本政府内部统计,日军在上海伤亡四万余人。按照一二八四点七八的交换比,国。军应该伤亡十九万二十万左右,可根据军政部何应钦部长的统计,我军伤亡十八万余人,这等于说淞沪会战的国。军比一二八抗战时的****打的更好。”
李孔荣说的都是后世日本战时丛书上的数字,日军在上海伤亡为四万零六百七十二人,而根据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的说法,这个数字是低估的,真实伤亡人数应该是九万八千四百一十七人'注59'。说战术、说指挥国。军那真是一塌糊涂,可说到交换比,他终于洗地成功。
“一二八参战的军队中,19路军是粤军精锐,88师、87师是中央军精锐,这样的精锐也只打了个四点七八的交换比;淞沪抗战可不是精锐,没有大炮的桂军、膛线磨光的川军、没几挺机枪的湘军,就这样一支大杂烩部队,打出来的交换比居然比一二八精锐部队打出来的交换比还好,这怎么能说国。军越打越差?
一二八抗战是纯粹的防守,淞沪会战最前面十天是进攻,进攻和防守的伤亡是不一样的,这个因素再加进去,更能说明国。军比一二八打得好。
各位同学,你们不是学军事专业的,要骗你们是很简单的;你们又是年轻人,性子活跃但也冲动,疾恶如仇,见不得不公平、不正义之事。这就常常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举几个国。军防御失败的例子、再举几个国。军进攻失败的例子,再来一句‘人有大炮弹,我有天灵盖’,然后你们就认定国。军比五年前的19路军打的还差,结论就是国。军无能,国民党**。
****当然有无能的将领,也有**的官员,这些人全部拎出来你痛恨的不得了,我也痛恨的不得了,可他们仅仅是少数,管中窥豹以偏概全,这真不是做学问题的态度。”(。)
第六十二章 种子()
与学生的谈话如果就事论事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如果以空对空,做一些大义上的辩论,只会自惹麻烦。这一次学生们不是来找茬的,半个小时的商谈后,除了几个不甘于承认一二八日军伤亡仅三千人的学生之外,其他人都满意回去了。商谈的最后,在学生们请求李孔荣给一些对留学生的建议时,李孔荣苦口婆心的说起了航空人才和发动机人才。
学航空工程的留学生非常多,美国有不少、意大利也有不少,还有其他国家也有。大家都清楚航空的重要性,二十二年前从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的王助是中国第一个航空工程硕士,但这二十二年来,全中国却没有一个造飞机发动机的学士。现在中国有十几二十多个飞机设计师,却没有一个飞机发动机工程师,现在海军想要研发生产一种直升飞机,但却没有一个留学生能帮得上忙,只能在美国招聘外籍人士
李孔荣的感叹让在座的留学生心思沉重。他们留洋都为了读硕读博,唯有如此回国才能有个好前程,读一个造发航空发动机的学士回去实在是不值当。然而此事对李孔荣来说仅仅是一句怨言,可让他想不到是这句怨言却在麻省理工中国留学生中引起了热议。
打发完学生接下来就是应付美国记者了,简要的回答了一些记者提出的问题后,李孔荣最终将专访留给了亨利卢斯,至于李复,他的专访将是金山卫大捷。
“李,为什么你说如果德国和法国发生战争,法国四十天就会战败?”亨利卢斯昨天晚上并未参加欢迎晚宴,早上见到华侨异动,打听之后才得知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他马上就赶来了,可还是来晚了,被人堵在门外。
“因为战争的模式已经变化了。”李孔荣侃侃而谈,他觉得如果这个话题深入叙述的话,应该有利于1940年法国投降后自己在美国大人物心中的分量。“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是静态的,大家都围绕着堑壕作战,但在大战结束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坦克出现了,只是因为德国崩溃的太快,坦克还没有完全展示自己魅力就被退役拆除。
德国正在致力于打造一种新式的陆军,就是机动的、不是二十年前那样守在堑壕里作战的陆军,但法国因为是胜利者,感觉之前的战争经验依旧有用,所以他们还是那支围着堑壕和防线作战的陆军,两国如果发生战争,法国政府四十天就彻底投降。”
“法国政府投降”亨利卢斯大吃一惊,他此前听到的只是法军战败,他以为是像中国淞沪会战那样的溃败,没想到居然是政府投降。
“是的,只要两国发生实质**战,法国人守不到四十天就会向德国彻底投降。”李孔荣肯定道,“英国支援法国的陆军也将仓惶逃回本土,这就是战术革新带来的变化,法国陆军抵挡不了四十天。”
亨利卢斯发愣之后赶紧记录,其实这通常不是他的事,他可是时代杂志的老板,但为了抢先一步拿到大新闻,他不得不亲自客串。“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李,你说的应该是装甲师,对吗?”
“不仅仅是装甲师。”李孔荣点头之后再做补充。“以前的战争都是围绕铁路线的,因为和几十年前相比作战所需要的后勤物资在增加,上一次大战中,炮弹是后勤运输的大头,还有就是马料,对比前装枪时代,一支军队通过自身的后勤能力可自持的作战时间正在减少,军队被局限在铁路、运河附近,这是一种静态的军队,它一个师有四个团,可下一次战争军队绝不是静态的,它未必要沿着铁路线运河活动,它机动、灵巧,同样也非常凶狠。
就像一匹狼能撕碎长颈鹿一样,这种军队可以在此前认为不能活动的地方运动作战,他们不再是每天行军二十多公里,如果有必要,它可以在一天晚上推进一百公里以上,可以在三天之内行军四百公里,然后投入战斗。战争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狼会在长颈鹿意想不到的位置、意想不到的时间发动进攻,它一击毙命。即便一头长颈鹿的体积是狼的数倍,可只要咬断长颈鹿的脖子,它就只能倒在地上抽搐,所以,这是一种全面的军事战术革新。”
李孔荣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等卢斯记录完毕,他才再道:“上一次时间大战中,美国陆军是以法国陆军为模板建设的,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